基本信息
書名:中外語言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第二輯)
定價:66.00元
售價:48.2元,便宜17.8元,摺扣73
作者:郭濤,聶中華
齣版社: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19215675
字數:
頁碼:34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外語言文學與社會文化研究(第二輯)》是關於語言和文化的研究,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傳播學視角下視頻公開課字幕翻譯研究》、《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讀寫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研究》、《研究生閱讀學術英語期刊論文的動力與問題》、《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新教學模式探究》、《大學英語探究式學習》、《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現狀、特點和改革淺析》、《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現狀、特點和改革淺析》、《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與學探索》等。論文集內容涉及語言、文學、社會、文化以及教育等方麵,論文作者既有教師,也有研究生。
目錄
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讀寫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研究
如何在以內容為依托的語言課堂中運用課本發展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以Interchange課程設計和製作為例
論英語新聞聽力的必要性及教學策略——以大學英語四級為例
大學英語閱讀課堂環境實證研究——以大班型分層教學大學英語閱讀課堂為例·
Anxiety and ForeigLanguage Learning
研究生閱讀學術英語期刊論文的動力與問題
淺談形成性評價機製在我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The Symbolic imagery of The Sound and the Fury
跨文化交際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策略初探
兒童繪本閱讀的思考
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新教學模式探究
Insights into Reading Problems iChinese University Context
傳播學視角下視頻公開課字幕翻譯研究
從社會符號學視角淺析品牌名稱翻譯策略
大學英語教師個體教學哲學的缺失與建構
大學英語探究式學習l
大學英語網絡教學的現狀、特點和改革淺析
多模態話語分析視域下《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第二版)教材評價
非英語專業學生課外英語小說閱讀行動研究
關於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一些思考
Psychoanalysis of HoldeCaufield iThe Catcher ithe Rye
提高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改革
大學英語傳統聽力課堂和視聽課堂下聽力策略的對比研究
設計大學英語教學執行大綱的幾個注意事項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教與學探索
D.H.Lawrence's Ideas oLove Reflected iSons and Lovers
一嚮偎人顫——中英兩首約會詩賞析
英語朗讀教學行動研究——以非英語專業藝術設計專業大學生為例
影響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因素探究
海明威短篇小說的對話藝術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現狀與趨勢——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哲學轉嚮
從譯者生存心態探討任溶溶的兒童文學翻譯
關於應用型日語專業本科人纔培養的思考——基於北方工業大學日語專業的探索與實踐
初級階段導入自他動詞的幾個問題
基礎階段日語擬聲擬態詞教學研究
簡論日本和歌《貧窮問答歌》與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關於中日環境保護措施的對比研究
漢語使役錶現的日語譯法——以中國文學作品及其日譯本為例
海外日語教育的發展及其在中國的實踐
「経済]という言葉からして日本語と中國語の言語交流の分析
異文化藝との齣會いを楽しむ
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2015年度日語網絡流行語
論山上憶良的人生觀——以其《萬葉集》和歌為中心
日本式“微笑”的文化內涵
英語委婉語的隱喻和轉喻認知機製闡釋——以死亡委婉語為例
關於對外漢語教材的若乾建議
解構主義視角下的《當我死時——聽到一隻蒼蠅嗡鳴》
國內近十年外語學習焦慮的研究綜述——基於CSSCI期刊和核心期刊10年(2004—2014)論文的統計與分析
巴基斯坦留學生漢語學習需求的個案研究
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視角下譯者主體性彰顯——李清照《聲聲慢》兩個英譯文本對比研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迴蕩著無數的思考。它不僅僅是關於語言和文化的羅列,更是一場關於人類思維方式、社會建構和文化傳承的深度探索。作者在引言中提到的“研究”二字,絕非空泛之談,而是貫穿全書的嚴謹態度和對知識的敬畏之心。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在每一個字句背後所付齣的心血和智慧,這種學術的嚴謹性與人文的溫度相結閤,使得本書極具感染力,讓我願意反復咀嚼,從中汲取養分。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考究,封麵選用瞭一種沉穩而富有質感的深藍色,搭配燙金的標題,顯得既有學術的莊重又不失藝術的美感。打開書頁,紙張的觸感非常舒適,不是那種過於光滑的print-on-demand紙張,而是略帶細膩紋理的特種紙,閱讀起來眼睛不易疲勞。印刷清晰,字體大小適中,排版也十分疏朗,讓人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沉浸其中,不受乾擾。我尤其喜歡它內頁的留白設計,這不僅增加瞭書籍的呼吸感,也方便我在閱讀時做筆記,或者僅僅是讓思緒有一個緩衝的空間。
評分我是一名對語言學和跨文化交流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都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語言現象及其對社會文化的影響感到著迷。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更廣闊領域的大門。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對話。書中探討的視角新穎而多元,觸及瞭許多我 hitherto 未曾深入思考的議題,讓我對語言與社會文化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作為一名在語言教學一綫工作的教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啓發教學思路、拓寬學生視野的優質讀物。這本書的內容,對於我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提供的研究視角和案例分析,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語言與文化融閤的障礙,並為教學設計提供更具針對性的理論支持。書中某些章節關於跨文化交際中語言誤解的探討,更是讓我茅塞頓開,原來許多在課堂上難以解釋的現象,都有著如此深刻的文化根源。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翻開第一頁,就被其中引人入勝的論述所吸引。作者的文字功底紮實,邏輯嚴謹,將一些復雜的理論概念闡釋得深入淺齣,即使是非專業背景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特彆欣賞其中對於某個特定社會現象的剖析,作者能夠從語言的細微之處入手,抽絲剝繭,揭示齣隱藏在語言背後的深刻社會含義。這種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和深刻的洞察力,無疑是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