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的運河-蘇州/杭州/紹興/上海 | 作者 | (日)安野光雅 |
| 定價 | 118.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十月文藝齣版社 |
| ISBN | 9787530217009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中國的運河:蘇州/杭州/紹興/上海》是安野光雅的隨筆畫集,以四十幅絕美水彩配優雅文字,為我們記錄下被遺忘的中國傳統之美。 1985年5月,安野光雅由蘇州開啓“中國的運河”寫生之旅,城鎮間小橋流水人傢,船兒在河道中來來往往;郊外水田綿綿,山丘上滿眼皆是茶園;寒山寺等古刹掩映在茫茫綠樹間,遊人絡繹不絕;上海外灘的街道熙熙攘攘,黃浦江麵上波光粼粼、貨船客船穿梭如織。 安野光雅用一筆一畫,盡展江南水鄉的溫婉閑適。寥寥幾筆,便將水色淋灕、質樸民風的詩意風景展現在人們眼前,讓你找迴遺失在曆史角落裏的美好記憶。 |
| 作者簡介 | |
| 安野光雅,1926年生於島根縣津和野町,是享譽世界的繪本大師。畢業於山口師範學校研究科,當過美術老師,後開始從事繪本創作、童書設計工作。1968年《奇妙國》齣版,至今已齣版七十多部繪本,曾獲日本藝術選奬文部大臣新人奬、講談社齣版文化奬繪本奬、英國凱特·格林納威推薦奬、布拉迪斯拉發插畫展金蘋果奬、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插畫奬、國際童書界極高榮譽“安徒生奬”,以及日本菊池寬奬等各大奬項。他還因對文化發展做齣巨大貢獻,獲日本頒發的紫綬褒章,並被選為日本文化功勞者。他擅長精密入微的水彩畫法,於淡雅的色調中營造端莊穩重、溫馨平和的氛圍。代錶作有《旅之繪本》《歌之繪本》等。 |
| 目錄 | |
| 1蘇州於新民橋畫Ⅰ 2蘇州於新民橋畫Ⅱ 3蘇州新民橋 4蘇州八字橋附近 5蘇州從吳門橋所見的瑞光塔 6蘇州於吳門橋畫 7蘇州古老的民居 8蘇州寒山寺 9蘇州星造橋下 10蘇州城郊 11蘇州蘭亭附近 12蘇州虎丘 13杭州定安路 14杭州營門口 15杭州龍井 16杭州靈隱寺 17紹興街頭 18紹興成排的民居 19紹興畫自橫跨小河的橋上 20紹興河畔 21紹興魯迅路 22紹興勞動路 23紹興祖居附近 24紹興釀酒廠附近 25紹興酒廠 26柯橋永豐橋 27柯橋運河Ⅰ 28柯橋運河Ⅱ 29柯橋市場Ⅰ 30柯橋市場Ⅱ 31柯橋市場Ⅲ 32蕭山縣港口 33上海博物館附近 34上海永安路 35上海於郭先生的公寓畫 36上海虹口魯迅故居附近 37上海和平飯店 38上海於外白渡橋畫Ⅰ 39上海於外白渡橋畫Ⅱ 40上海港口 護封蘇州於八字橋畫 封麵篆刻「春迴大地」 扉頁杭州趕鴨子的人 圖版扉頁甲馬武士俑 |
| 編輯推薦 | |
| 繪本大師安野光雅記錄被遺忘的中國傳統之美 四十幅絕美水彩畫,四十個關於中國南方的美好記憶 白牆黑瓦、臨河而立的古老街區,因為有真實的生活,都顯得生機盎然? 感動我們的不僅是圖畫的色彩魅力、文字的細膩動人,還有曆史的底蘊,人情的溫暖,故鄉的色彩,記憶的味道 如同《舌尖上的中國》,喚起70後像花兒一樣的青春迴憶,80後無拘無束的爛漫時光,90後的輕奢文化情懷 16開大開本,原版復刻,文字凝練,插圖精緻、設計精良,包裝精美,兼具閱讀、饋贈與收藏價值 同係列《中國的街市:北京/大同/洛陽/西安》同期上市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中國的運河——蘇州/杭州/紹興/上海》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讓我對江南水鄉的認識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一直以為運河隻是一個古老的交通樞紐,但讀完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它承載瞭太多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蘊。從蘇州的水鄉風情,到杭州的西湖美景,再到紹興的酒香和上海的摩登,每一個城市都與運河緊密相連,仿佛運河是它們跳動的心髒,滋養著這片土地的生機與活力。 書中的文字並非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瞭詩意與畫麵感。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運河兩岸的風景,無論是古老的廊橋、斑駁的石闆路,還是咿呀作響的搖櫓船,都仿佛躍然紙上。我仿佛能聽到船夫的號子聲,聞到水鄉特有的濕潤氣息,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尤其是一些關於運河在古代戰爭、商業貿易以及民間生活中的作用的描寫,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一條條運河不僅是連接城市的紐帶,更是塑造瞭不同地區獨特的社會形態和人文精神。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蘇州運河的描述,它讓我看到瞭一個完全不同於我印象中蘇州的形象。不再是僅僅停留在小橋流水人傢的浪漫想象,而是深入挖掘瞭蘇州運河作為漕運重鎮的曆史地位,以及它如何帶動瞭蘇州經濟的繁榮和文化的交流。書中關於蘇州園林與運河之間微妙關係的探討,也讓我對園林藝術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原來,那些精美的園林,很多都依水而建,與運河融為一體,形成瞭一幅幅絕美的畫捲。 而當讀到關於杭州運河的部分,我更是為它與城市發展的緊密聯係而感到驚嘆。書中細緻地展現瞭杭州運河如何見證瞭這座城市的興衰變遷,以及它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關於運河申遺的過程和意義的介紹,讓我對保護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有瞭更強的認同感。讀這本書,感覺就像是在遊覽,每翻一頁,都是一次新的發現,一次心靈的洗禮。 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講述瞭運河本身,更通過運河這個載體,深入剖析瞭蘇州、杭州、紹興、上海這四個城市各自的特質和魅力。對於上海,書中展現瞭其作為現代國際大都市背後,早期開埠時期運河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以及它如何與黃浦江、蘇州河共同構成瞭上海的水脈。這種多角度、多層麵的解讀,讓我對中國運河的認識更加立體和全麵。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知識,更引發瞭深刻的思考。
評分我最近翻閱瞭一本關於中國運河的書,不得不說,它徹底顛覆瞭我以往對運河的認知。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讀物,更像是一本關於生命、關於文明的哲學散文。作者以非常獨特的視角,將蘇州、杭州、紹興、上海這四座與運河淵源深厚的城市串聯起來,展現瞭運河在中國曆史進程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書中對於蘇州運河的描寫,充滿瞭江南水鄉特有的婉約與靈動。它不僅僅是對自然風光的描繪,更是對人文精神的深度挖掘。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在運河邊勞作的百姓,聽到瞭他們質樸的歌謠,感受到瞭他們對生活的熱愛。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能夠用最平實的語言,勾勒齣最動人的畫麵。 當我繼續閱讀杭州運河的部分,我被書中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論述所摺服。運河不僅僅是連接城市的水道,更是曆史的見證者,是文化的載體。書中對於運河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瞭杭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都做瞭深入而獨到的分析。我仿佛看到瞭當年繁華的景象,感受到瞭曆史的厚重。 紹興的部分,則充滿瞭濃鬱的地域特色。作者將紹興的酒文化與運河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展現瞭運河如何滋養瞭這片土地,孕育瞭獨特的釀酒傳統。書中的描述非常生動,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酒香,感受到那份曆史的沉澱。 而關於上海,書中展現的運河與現代化都市的交融,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讓我看到瞭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背後,那些被忽視的水脈,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靈活,能夠根據不同城市和不同的曆史時期,采用最恰當的語言風格,讓整本書讀起來既有整體性,又充滿瞭變化。這本書讓我對中國運河的認識,從錶麵的瞭解,上升到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鳴。
評分我最近讀瞭一本關於中國運河的書,真是大開眼界。原本以為運河不過是過去時代的産物,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一條條水路,更像是流動的曆史,連接著古往今來,塑造著中國的地理、經濟和文化。我最先被吸引的是書中關於蘇州的篇章,那些描繪古鎮水巷的文字,仿佛把我帶到瞭一個夢境,小橋流水,白牆黛瓦,搖櫓聲聲,充滿瞭詩情畫意。 但這本書的深度遠不止於此。在讀到杭州運河的部分,我纔瞭解到它如何與西湖的傳說交織在一起,如何成為南宋都城繁華的見證。書中的曆史考證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史料,卻又用非常生動有趣的語言呈現齣來,讓人讀來毫不枯燥。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運河在古代商業貿易中的作用的描寫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漕運的通道,更是信息、文化交流的載體。 紹興的那一部分,更是充滿瞭濃鬱的江南水鄉韻味,特彆是關於黃酒的釀造與運河的聯係。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酒香,感受到古老作坊的煙火氣。作者沒有迴避運河在不同曆史時期麵臨的挑戰和變化,反而用一種客觀而又充滿人文關懷的筆觸去描繪,讓我對這項宏偉的工程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而關於上海的部分,更是讓我看到瞭運河在現代社會中的另一種可能性。它如何與港口、城市發展緊密結閤,如何在現代化的浪潮中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本書的結構非常巧妙,將四個城市的運河特色娓娓道來,卻又在整體上形成瞭一個關於中國運河的宏大敘事。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文字功底非常紮實,既有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文學的美感。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中國運河深厚的感情和細緻的研究。它讓我不再僅僅是作為一個讀者,而是仿佛成為瞭一位同行的旅人,跟著運河的脈搏,一起感受這片土地的生命力。
評分我最近有幸拜讀瞭《中國的運河——蘇州/杭州/紹興/上海》這本書,簡直是一場心靈的盛宴。這本書帶我走進瞭中國大地上那些蜿蜒流淌的生命之河,讓我對運河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一直認為運河隻是曆史的遺跡,是古人留下的交通工具,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運河的靈魂,它的生命力,它的故事。 書中關於蘇州的描寫,讓我不再僅僅停留在“小橋流水人傢”的浪漫想象。我看到瞭運河在蘇州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它如何連接瞭南方的富庶與北方的朝堂。作者用一種非常考究的語言,描繪瞭運河兩岸的民生百態,以及運河如何塑造瞭蘇州人獨特的性格和生活方式。我仿佛能聽到那悠揚的評彈,聞到空氣中彌漫的桂花香。 接著,當我閱讀到杭州運河的部分,我纔真正理解瞭“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深意。運河不僅僅是杭州的血脈,更是它繁華昌盛的見證。書中的曆史細節非常豐富,關於運河在不同朝代的興衰,以及它如何與杭州的城市規劃、文化發展相互影響,都做瞭深入的探討。我仿佛看到瞭南宋時期,運河上繁忙的船隻,以及岸邊熙熙攘攘的市集。 紹興的部分,更是讓我沉醉於那份獨特的醇厚。書中的文字不僅僅是關於運河,更是關於紹興的酒、紹興的人。作者用一種充滿生活氣息的筆調,描繪瞭運河與紹興酒文化的淵源,以及運河如何滋養瞭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我仿佛能品嘗到那陳年的黃酒,感受到時光的沉澱。 最後,當我讀到上海的章節,我纔意識到,即使是如今的國際大都市,運河依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書中對上海早期開埠時期,運河如何成為城市發展的基石,以及它在現代城市規劃中的意義,都做瞭精彩的闡述。這本書的寫作手法非常多樣,時而嚴謹考究,時而詩意盎然,總能恰到好處地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評分這本《中國的運河》簡直是一場關於水與文明的史詩。作為一名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對那些宏偉的古代工程充滿好奇,而運河無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書中對蘇州運河的描繪,讓我看到瞭一個不同於旅遊手冊上的蘇州。它深入挖掘瞭運河作為城市命脈的角色,以及它如何孕育瞭蘇州獨特的文化肌理。 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吸引人,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娓娓道來。他並沒有局限於簡單的地理介紹,而是將運河置於曆史的洪流中,展現瞭它如何影響瞭政治、經濟、軍事乃至民俗生活。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杭州運河的分析,它不僅僅是一條運輸通道,更是連接著杭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書中的圖文並茂,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運河的壯麗和曆史的厚重。 在讀到紹興運河的部分,我更是被那份獨特的韻味所打動。作者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繪瞭運河滋養下的紹興,那份特有的寜靜與祥和,以及它如何成為中國黃酒的發源地。我仿佛置身於那古老的酒坊,感受著時光沉澱的醇厚。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情感的共鳴。 而對於上海,書中展現的運河與現代化都市的交融,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讓我看到瞭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背後,那些被忽視的水脈,以及它們如何塑造瞭這座城市的獨特氣質。作者的筆觸充滿瞭智慧,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事件和文化現象,用一種清晰而又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齣來。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閤理,從蘇州到杭州,再到紹興和上海,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幅精心繪製的畫捲,展現瞭運河在不同城市留下的獨特印記。它讓我看到瞭運河的多重麵貌,既有曆史的滄桑,又有生命的活力。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對中國曆史、文化和地理感興趣的讀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