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

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文宣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测量
  • 仪器仪表
  • 电路分析
  • 信号处理
  • 测试技术
  • 模拟电路
  • 数字电路
  • 传感器技术
  • 自动化测试
  • 实验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电子工业出版社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80484
商品编码:29658794766
包装:平塑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2-08-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1)

第1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基础    (1)

1.1  测量及其意义    (4)

1.2  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    (4)

1.3  电子测量方法的分类    (6)

1.3.1  按测量方式分类    (6)

1.3.2  按被测信号的性质分类    (6)

1.3.3  选择测量方法的原则    (7)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7)

1.4.1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8)

1.4.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1)

1.4.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1)

1.5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    (12)

1.5.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2)

1.5.2  有效数字及有效数字位    (12)

1.5.3  数字的舍入规则    (13)

1.5.4  数字近似运算法则    (13)

1.6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误差    (14)

1.6.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4)

1.6.2  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    (15)

知识梳理与总结    (16)

练习题1    (16)

第2章  测量信号产生与仪器应用    (18)

案例1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测量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19)

2.1  信号源的用途、种类、性能指标    (20)

2.1.1  信号源的用途    (20)

2.1.2  信号源的种类    (20)

2.1.3  信号源的性能指标    (21)

2.1.4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3)

2.1.5  信号发生器的测量方法    (23)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24)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    (25)

2.2.2  高频信号发生器    (27)

2.2.3  合成信号发生器    (28)

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30)

2.3.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31)

2.3.2  脉冲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31)

2.3.3  正弦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33)

2.4  脉冲信号发生器    (33)

2.4.1  矩形脉冲信号参数    (33)

2.4.2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34)

2.4.3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34)

2.5  任意波形发生器    (35)

2.5.1  任意波形发生器技术特性    (35)

2.5.2  任意波形发生器工作原理分析    (36)

2.6  典型仪器——TFG 2003型DDS函数信号发生器    (37)

2.6.1  主要性能指标    (38)

2.6.2  工作原理及使用条件    (39)

2.6.3  操作面板和用户界面    (40)

2.6.4  基本操作    (42)

实验1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45)

知识梳理与总结    (47)

练习题2    (48)

第3章  电压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49)

案例2  毫伏表的简单应用    (50)

3.1  电压测量的分类与基本参数    (51)

3.1.1  电压测量的特点    (51)

3.1.2  电子电压表的分类    (52)

3.1.3  交流电压的基本参数    (54)

3.2  模拟交流电压表    (56)

3.2.1  均值电压表    (56)

3.2.2  峰值电压表    (59)

3.2.3  有效值电压表    (62)

3.2.4  典型仪器——DA-36型超高频毫伏表    (64)

3.3  数字电压表    (65)

3.3.1  数字电压表的主要技术指标    (65)

3.3.2  转换器原理    (67)

3.3.3  数字电压表的自动功能    (70)

3.3.4  典型仪器——DS-26A型直流数字电压表    (72)

3.4  数字多用表    (73)

3.4.1  数字多用表的特点    (73)

3.4.2  数字多用表的基本组成    (73)

3.4.3  测量电路    (74)

3.4.4  典型仪器——DT-9208型数字多用表    (76)

3.5  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    (78)

3.5.1  电压表的选择    (78)

3.5.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78)

实验2  电压表波形响应和频率响应的研究    (80)

知识梳理与总结    (81)

练习题3    (82)

第4章  频率测量与仪器应用    (83)

案例3  用计数器测量电视机副载波振荡电路    (84)

4.1  频率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85)

4.2  电子计数器测量原理与应用    (87)

4.2.1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87)

4.2.2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88)

4.2.3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9)

4.2.4  通用电子计数器测频原理    (91)

4.2.5  频率测量误差分析    (92)

4.2.6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的原理    (94)

4.2.7  周期测量误差分析    (95)

4.2.8  倒数计数器    (95)

4.3  典型仪器——E312A型通用电子计数器    (97)

实验3  信号源的频率和周期的测量    (101)

知识梳理与总结    (103)

练习题4    (103)

第5章  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与仪器应用    (105)

案例4  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106)

5.1  集总参数元件阻抗的测量    (106)

5.1.1  集总参数元件的类别    (107)

5.1.2  电桥法测量集总参数元件    (108)

5.1.3  典型仪器——QS18A型万用电桥    (112)

5.1.4  谐振法测量集总参数元件    (114)

5.1.5  典型仪器——QBG-3型Q表    (117)

5.2  电子器件特性及参数测量仪器    (119)

5.2.1  电子器件参数测量仪器的分类    (119)

5.2.2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120)

5.2.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22)

5.2.4  典型仪器——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26)

实验4  用数字电桥测试电子元件参数    (131)

实验5  半导体晶体管参数的测量    (134)

知识梳理与总结    (139)

练习题5    (139)

第6章  信号波形测量与仪器应用    (141)

案例5  用示波器观测彩色电视机视放末级的三基色信号    (142)

6.1  示波器的种类与技术指标    (143)

6.2  CRT显示原理    (145)

6.2.1  CRT示波管的结构及作用    (145)

6.2.2  波形显示原理    (147)

6.3  模拟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52)

6.3.1  模拟示波器的组成    (152)

6.3.2  模拟示波器的垂直通道(Y通道)    (152)

6.3.3  模拟示波器的水平通道(X通道)    (154)

6.3.4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    (158)

6.4  取样示波器    (159)

6.4.1  取样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159)

6.4.2  取样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161)

6.4.3  取样示波器的主要参数    (162)

6.5  典型仪器——CA8020A型双踪示波器    (163)

6.6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67)

6.6.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特点    (167)

6.6.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9)

6.6.3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70)

6.6.4  典型仪器——UT2102型数字示波器    (172)

6.7  示波器的选择和使用    (179)

6.7.1  示波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179)

6.7.2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180)

6.8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    (182)

6.8.1  电压测量    (182)

6.8.2  时间测量    (184)

6.8.3  测量相位差    (186)

6.8.4  测量频率    (187)

6.8.5  测量调幅系数    (188)

实验6  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时域参数(1)    (189)

实验7  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时域参数(2)    (190)

知识梳理与总结    (194)

练习题6    (196)

第7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应用    (198)

案例6  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的测量    (199)

7.1  频域测量的概念与分类    (200)

7.1.1  时域测量与频域测量的比较    (200)

7.1.2  频域测量的分类    (201)

7.2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202)

7.2.1  幅频特性的测量    (202)

7.2.2  相频特性的测量    (204)

7.3  扫频仪的原理与应用    (205)

7.3.1  扫频仪的组成    (205)

7.3.2  扫频仪的工作原理    (205)

7.3.3  典型仪器——BT3C-B型扫频仪    (208)

实验8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    (212)

案例7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有线电视信号    (214)

7.4  频谱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    (215)

7.4.1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    (215)

7.4.2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16)

7.4.3  频谱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8)

7.4.4  典型仪器——DS8831Q型频谱分析仪    (220)

实验9  用频谱分析仪测试CATV射频电视信号的频谱    (227)

案例8  用失真度仪测量放大电路的失真度    (228)

7.5  失真度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    (229)

7.5.1  失真度的定义    (229)

7.5.2  谐波失真度的定义    (229)

7.5.3  基波抑制法的测量原理    (230)

7.5.4  失真度测量仪的误差    (230)

7.5.5  典型仪器——KH4116型全自动数字低失真度测量仪    (231)

实验10  用失真度仪测量信号发生器的失真度    (234)

知识梳理与总结    (235)

练习题7    (236)

第8章  数据域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237)

案例10  逻辑分析仪在嵌入式系统调试中的应用    (238)

8.1  数据域分析基础知识    (239)

8.1.1  数据域分析的基本概念    (239)

8.1.2  数据域测量的特点    (239)

8.1.3  数据域测量的方法    (241)

8.1.4  数据域测试系统与仪器    (242)

8.1.5  数字系统的简易测试    (242)

8.2  逻辑分析仪    (244)

8.2.1  逻辑分析仪的特点和分类    (245)

8.2.2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46)

8.2.3  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47)

8.2.4  逻辑分析仪与电子示波器的比较    (251)

8.2.5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252)

8.3  典型仪器——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    (254)

8.3.1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54)

8.3.2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特性    (255)

8.3.3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256)

实验11  用逻辑分析仪测试数字电路参数    (259)

知识梳理与总结    (259)

练习题8    (260)

第9章  自动测试技术及应用    (261)

9.1  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262)

9.2  智能仪器及应用    (264)

9.2.1  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    (264)

9.2.2  智能仪器的特点    (265)

9.2.3  智能仪器的典型功能    (266)

9.2.4  智能仪器应用举例    (268)

9.3  虚拟仪器    (271)

9.3.1  虚拟仪器的特点    (271)

9.3.2  虚拟仪器的硬件构成与分类    (272)

9.3.3  虚拟仪器的软件结构    (273)

9.3.4  典型产品介绍    (275)

9.4  自动测试系统    (276)

9.4.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276)

9.4.2  GPIB标准接口总线系统    (278)

9.4.3  VXI总线系统    (281)

9.5  网络化仪器    (285)

9.5.1  网络化仪器的结构和特点    (285)

9.5.2  现场总线系统    (286)

知识梳理与总结    (289)

练习题9    (289)

第10章  电子产品测量与调试    (291)

10.1  功放静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292)

10.2  功放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295)

10.2.1  功放输出功率的测试    (295)

10.2.2  功放失真度的测试    (297)

10.3  测量技术在电子产品检验中的应用    (300)

附录A  LabVIEW软件功能与应用    (313)

参考文献    (325)

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

原价:39.00元

作者:赵文宣 主编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1

ISBN:9787121180484

字数:544000

页码:32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按照教育部最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结合示范院校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项目成果进行编写,主要以测量对象为主线,介绍各种电子测量基础理论及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组成原理、技术指标和操作方法。内容包括: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常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电流和电压的测量方法、频率和时间的测量技术、万用电桥和Q表的使用、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信号时域特性的测量技术、信号失真度的测量技术、信号频谱与电路频率特性的测量技术、数据信号的测量技术、智能化测量仪器与自动测量系统、虚拟测量技术及电子测量在电子产品检测、调试与维修中的应用。结合每章内容,安排了相应的典型仪器仪表介绍和实验课题及现代电子测量仪器的应用等,内容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方便教学。本书配有免费的电子教学课件、练习题参考答案和精品课网站,详见前言。

目录


绪论
第1章 电了测量与仪器基础
第2章 测量信号产生与仪器应用
第3章 电压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4章 频率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5章 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6章 信号波形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7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8章 数据域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第9章 自动测试技术及应用
第10章 电子产品测量与调试
附录A LabVIEW 软件功能与应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目录

目录

绪论    (1)

第1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基础    (1)

1.1  测量及其意义    (4)

1.2  电子测量的内容和特点    (4)

1.3  电子测量方法的分类    (6)

1.3.1  按测量方式分类    (6)

1.3.2  按被测信号的性质分类    (6)

1.3.3  选择测量方法的原则    (7)

1.4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7)

1.4.1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8)

1.4.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1)

1.4.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1)

1.5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有效数字    (12)

1.5.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2)

1.5.2  有效数字及有效数字位    (12)

1.5.3  数字的舍入规则    (13)

1.5.4  数字近似运算法则    (13)

1.6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误差    (14)

1.6.1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4)

1.6.2  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    (15)

知识梳理与总结    (16)

练习题1    (16)

第2章  测量信号产生与仪器应用    (18)

案例1  函数信号发生器在测量放大电路中的应用    (19)

2.1  信号源的用途、种类、性能指标    (20)

2.1.1  信号源的用途    (20)

2.1.2  信号源的种类    (20)

2.1.3  信号源的性能指标    (21)

2.1.4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3)

2.1.5  信号发生器的测量方法    (23)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24)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    (25)

2.2.2  高频信号发生器    (27)

2.2.3  合成信号发生器    (28)

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30)

2.3.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31)

2.3.2  脉冲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31)

2.3.3  正弦式函数信号发生器    (33)

2.4  脉冲信号发生器    (33)

2.4.1  矩形脉冲信号参数    (33)

2.4.2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34)

2.4.3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    (34)

2.5  任意波形发生器    (35)

2.5.1  任意波形发生器技术特性    (35)

2.5.2  任意波形发生器工作原理分析    (36)

2.6  典型仪器——TFG 2003型DDS函数信号发生器    (37)

2.6.1  主要性能指标    (38)

2.6.2  工作原理及使用条件    (39)

2.6.3  操作面板和用户界面    (40)

2.6.4  基本操作    (42)

实验1  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45)

知识梳理与总结    (47)

练习题2    (48)

第3章  电压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49)

案例2  毫伏表的简单应用    (50)

3.1  电压测量的分类与基本参数    (51)

3.1.1  电压测量的特点    (51)

3.1.2  电子电压表的分类    (52)

3.1.3  交流电压的基本参数    (54)

3.2  模拟交流电压表    (56)

3.2.1  均值电压表    (56)

3.2.2  峰值电压表    (59)

3.2.3  有效值电压表    (62)

3.2.4  典型仪器——DA-36型超高频毫伏表    (64)

3.3  数字电压表    (65)

3.3.1  数字电压表的主要技术指标    (65)

3.3.2  转换器原理    (67)

3.3.3  数字电压表的自动功能    (70)

3.3.4  典型仪器——DS-26A型直流数字电压表    (72)

3.4  数字多用表    (73)

3.4.1  数字多用表的特点    (73)

3.4.2  数字多用表的基本组成    (73)

3.4.3  测量电路    (74)

3.4.4  典型仪器——DT-9208型数字多用表    (76)

3.5  电压表的选择和使用    (78)

3.5.1  电压表的选择    (78)

3.5.2  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78)

实验2  电压表波形响应和频率响应的研究    (80)

知识梳理与总结    (81)

练习题3    (82)

第4章  频率测量与仪器应用    (83)

案例3  用计数器测量电视机副载波振荡电路    (84)

4.1  频率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85)

4.2  电子计数器测量原理与应用    (87)

4.2.1  电子计数器的分类    (87)

4.2.2  电子计数器的基本组成    (88)

4.2.3  电子计数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89)

4.2.4  通用电子计数器测频原理    (91)

4.2.5  频率测量误差分析    (92)

4.2.6  电子计数器测量周期的原理    (94)

4.2.7  周期测量误差分析    (95)

4.2.8  倒数计数器    (95)

4.3  典型仪器——E312A型通用电子计数器    (97)

实验3  信号源的频率和周期的测量    (101)

知识梳理与总结    (103)

练习题4    (103)

第5章  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与仪器应用    (105)

案例4  电子元件参数的测量    (106)

5.1  集总参数元件阻抗的测量    (106)

5.1.1  集总参数元件的类别    (107)

5.1.2  电桥法测量集总参数元件    (108)

5.1.3  典型仪器——QS18A型万用电桥    (112)

5.1.4  谐振法测量集总参数元件    (114)

5.1.5  典型仪器——QBG-3型Q表    (117)

5.2  电子器件特性及参数测量仪器    (119)

5.2.1  电子器件参数测量仪器的分类    (119)

5.2.2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120)

5.2.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22)

5.2.4  典型仪器——XJ4810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26)

实验4  用数字电桥测试电子元件参数    (131)

实验5  半导体晶体管参数的测量    (134)

知识梳理与总结    (139)

练习题5    (139)

第6章  信号波形测量与仪器应用    (141)

案例5  用示波器观测彩色电视机视放末级的三基色信号    (142)

6.1  示波器的种类与技术指标    (143)

6.2  CRT显示原理    (145)

6.2.1  CRT示波管的结构及作用    (145)

6.2.2  波形显示原理    (147)

6.3  模拟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52)

6.3.1  模拟示波器的组成    (152)

6.3.2  模拟示波器的垂直通道(Y通道)    (152)

6.3.3  模拟示波器的水平通道(X通道)    (154)

6.3.4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    (158)

6.4  取样示波器    (159)

6.4.1  取样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159)

6.4.2  取样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161)

6.4.3  取样示波器的主要参数    (162)

6.5  典型仪器——CA8020A型双踪示波器    (163)

6.6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原理与应用    (167)

6.6.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特点    (167)

6.6.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69)

6.6.3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70)

6.6.4  典型仪器——UT2102型数字示波器    (172)

6.7  示波器的选择和使用    (179)

6.7.1  示波器选择的一般原则    (179)

6.7.2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180)

6.8  示波器的基本测量方法    (182)

6.8.1  电压测量    (182)

6.8.2  时间测量    (184)

6.8.3  测量相位差    (186)

6.8.4  测量频率    (187)

6.8.5  测量调幅系数    (188)

实验6  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时域参数(1)    (189)

实验7  测量信号发生器的时域参数(2)    (190)

知识梳理与总结    (194)

练习题6    (196)

第7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应用    (198)

案例6  电视机中放幅频特性曲线的测量    (199)

7.1  频域测量的概念与分类    (200)

7.1.1  时域测量与频域测量的比较    (200)

7.1.2  频域测量的分类    (201)

7.2  线性系统频率特性测量    (202)

7.2.1  幅频特性的测量    (202)

7.2.2  相频特性的测量    (204)

7.3  扫频仪的原理与应用    (205)

7.3.1  扫频仪的组成    (205)

7.3.2  扫频仪的工作原理    (205)

7.3.3  典型仪器——BT3C-B型扫频仪    (208)

实验8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    (212)

案例7  用频谱分析仪测量有线电视信号    (214)

7.4  频谱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    (215)

7.4.1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    (215)

7.4.2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16)

7.4.3  频谱分析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18)

7.4.4  典型仪器——DS8831Q型频谱分析仪    (220)

实验9  用频谱分析仪测试CATV射频电视信号的频谱    (227)

案例8  用失真度仪测量放大电路的失真度    (228)

7.5  失真度分析仪的原理与应用    (229)

7.5.1  失真度的定义    (229)

7.5.2  谐波失真度的定义    (229)

7.5.3  基波抑制法的测量原理    (230)

7.5.4  失真度测量仪的误差    (230)

7.5.5  典型仪器——KH4116型全自动数字低失真度测量仪    (231)

实验10  用失真度仪测量信号发生器的失真度    (234)

知识梳理与总结    (235)

练习题7    (236)

第8章  数据域的测量与仪器应用    (237)

案例10  逻辑分析仪在嵌入式系统调试中的应用    (238)

8.1  数据域分析基础知识    (239)

8.1.1  数据域分析的基本概念    (239)

8.1.2  数据域测量的特点    (239)

8.1.3  数据域测量的方法    (241)

8.1.4  数据域测试系统与仪器    (242)

8.1.5  数字系统的简易测试    (242)

8.2  逻辑分析仪    (244)

8.2.1  逻辑分析仪的特点和分类    (245)

8.2.2  逻辑分析仪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46)

8.2.3  逻辑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247)

8.2.4  逻辑分析仪与电子示波器的比较    (251)

8.2.5  逻辑分析仪的应用    (252)

8.3  典型仪器——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    (254)

8.3.1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54)

8.3.2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特性    (255)

8.3.3  Flyto L-100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256)

实验11  用逻辑分析仪测试数字电路参数    (259)

知识梳理与总结    (259)

练习题8    (260)

第9章  自动测试技术及应用    (261)

9.1  自动测试技术的发展    (262)

9.2  智能仪器及应用    (264)

9.2.1  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    (264)

9.2.2  智能仪器的特点    (265)

9.2.3  智能仪器的典型功能    (266)

9.2.4  智能仪器应用举例    (268)

9.3  虚拟仪器    (271)

9.3.1  虚拟仪器的特点    (271)

9.3.2  虚拟仪器的硬件构成与分类    (272)

9.3.3  虚拟仪器的软件结构    (273)

9.3.4  典型产品介绍    (275)

9.4  自动测试系统    (276)

9.4.1  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    (276)

9.4.2  GPIB标准接口总线系统    (278)

9.4.3  VXI总线系统    (281)

9.5  网络化仪器    (285)

9.5.1  网络化仪器的结构和特点    (285)

9.5.2  现场总线系统    (286)

知识梳理与总结    (289)

练习题9    (289)

第10章  电子产品测量与调试    (291)

10.1  功放静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292)

10.2  功放动态参数的测量与调试    (295)

10.2.1  功放输出功率的测试    (295)

10.2.2  功放失真度的测试    (297)

10.3  测量技术在电子产品检验中的应用    (300)

附录A  LabVIEW软件功能与应用    (313)

参考文献    (325)



《数据结构与算法解析:从原理到实践》 内容概要 本书旨在深入浅出地阐述数据结构与算法的核心概念,并提供大量的实例与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解决复杂计算问题的关键技能。全书共分为十大章节,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从基础的数据组织方式,逐步深入到各类经典算法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技巧。 第一章:绪论与数据结构基础 本章将首先介绍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阐述其定义、分类以及与算法之间的紧密联系。随后,我们将重点讲解线性数据结构,包括数组和链表。数组作为最基本的数据组织方式,我们将探讨其静态与动态分配、访问效率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链表作为一种动态的数据结构,我们将详细分析单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的结构特性、插入、删除、遍历等基本操作,并对比分析数组与链表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 第二章:栈与队列 栈和队列是两种重要的线性数据结构,它们在程序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将详细介绍栈的“后进先出”(LIFO)原则,并通过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栈。我们将深入探讨栈在表达式求值、函数调用堆栈、括号匹配等经典问题中的应用。接着,本章将讲解队列的“先进先出”(FIFO)原则,同样通过数组和链表两种方式实现队列。我们将重点分析队列在广度优先搜索(BFS)、任务调度、打印机缓冲区等场景下的应用。 第三章:树结构入门 树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它以层次化的方式组织数据,具有天然的表示层次关系的能力。本章将首先定义树的基本概念,如节点、根节点、父节点、子节点、兄弟节点、叶节点、深度、高度等。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二叉树,包括其定义、性质以及遍历方式(前序、中序、后序)。我们将深入讨论二叉查找树(BST)的构建、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并分析其在某些极端情况下的退化问题。 第四章:高级树结构 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更高级的树结构,以解决二叉查找树在性能上的不足。首先,我们将深入研究平衡二叉树,特别是AVL树和红黑树。我们将详细讲解它们的平衡条件、旋转操作(左旋、右旋、左右旋、右左旋),以及如何在插入和删除操作后维护树的平衡,从而保证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log n)。接着,我们将介绍B树及其变种B+树,重点阐述它们在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索引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减少磁盘I/O次数来提高查询效率。 第五章:图结构与遍历 图是一种比树更通用的非线性数据结构,它可以表示任意的实体之间的关系。本章将首先定义图的基本概念,如顶点(节点)、边、有向图、无向图、权重、路径、环等。我们将讲解图的两种主要存储方式: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随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图的两种基本遍历算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我们将通过实例详细解释它们的实现过程,并分析它们在连通性判断、寻找路径、拓扑排序等问题中的应用。 第六章:经典图算法 本章将深入探讨几种经典的图算法,这些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我们将首先讲解最短路径算法,包括单源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算法)和所有顶点对最短路径算法(Floyd-Warshall算法)。我们将详细分析它们的原理、伪代码和复杂度,并探讨它们在导航系统、网络路由等领域的应用。接着,我们将介绍最小生成树算法,包括Prim算法和Kruskal算法,并分析它们在构建最小成本连接网络中的应用。最后,我们将触及网络流问题,并介绍Ford-Fulkerson算法的基本思想。 第七章:排序算法详解 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章将全面回顾并深入分析各种经典的排序算法。我们将从简单但效率较低的排序算法开始,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和插入排序,分析它们的原理和时间复杂度。随后,我们将重点讲解更高效的排序算法,包括基于分治策略的快速排序(Quick Sort)和归并排序(Merge Sort)。我们将详细剖析它们的递归实现、划分(partition)操作的关键性,以及它们在实践中的性能表现。接着,我们将介绍基于堆的堆排序(Heap Sort),并解释堆的概念和操作。最后,我们还将简要介绍计数排序、桶排序和基数排序等非比较排序算法,并分析它们在特定数据分布下的优势。 第八章:查找算法与哈希表 查找是在数据集中找到特定元素的过程。本章将首先回顾线性查找,然后重点讲解高效的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分析其对有序数据的依赖性和极高的查找效率。在此基础上,本章将深入探讨哈希表(Hash Table)。我们将详细讲解哈希函数的设计原则,冲突处理技术(如链地址法和开放寻址法),以及哈希表的构建、插入、查找和删除操作。我们将分析哈希表在平均情况下的O(1)查找性能,并探讨其在字典、缓存、数据库索引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第九章:回溯与分支限界算法 回溯(Backtracking)和分支限界(Branch and Bound)是解决组合优化问题和搜索问题的常用算法设计技术。本章将详细介绍回溯算法的思想,即通过深度优先搜索的方式,以系统的方式搜索问题的解空间,并在搜索过程中及时剪枝。我们将通过N皇后问题、八皇后问题、子集生成、排列生成等经典问题来阐述回溯算法的实现。接着,我们将介绍分支限界算法,它与回溯算法类似,但通常使用更优化的搜索策略(如优先队列),并在搜索过程中利用界限信息来提前排除不可能包含最优解的子问题。我们将以旅行商问题(TSP)为例,展示分支限界算法的应用。 第十章:算法分析与复杂度 在本章的最后,我们将回归算法分析的根本。我们将详细讲解渐近时间复杂度(Big O表示法、Omega表示法、Theta表示法)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以及如何分析算法的效率。我们将回顾前面章节中介绍的各种算法的复杂度,并强调理解算法复杂度对于选择最高效解决方案的重要性。本章还将触及一些更高级的算法分析技术,如递归方程的求解(主定理)和摊还分析(Amortized Analysis),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撑。 实践应用与进阶 贯穿全书,我们将提供大量的代码示例,使用主流编程语言(如Python、Java或C++)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每章结束后都附有练习题,旨在巩固读者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此外,本书还将引导读者将所学算法应用于实际问题,例如文件系统模拟、网络通信协议实现、游戏AI设计等,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更高级的计算机科学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着一股严谨又不失现代感的味道,这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教材,毕竟“电子测量与仪器应用”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有些技术性太强。然而,当我翻开第一章时,立刻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他没有直接堆砌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工程背景来引入概念,这种“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入门门槛。比如,在讲解信号采集的精度时,作者并非照本宣科地给出误差公式,而是模拟了一个真实温度传感器的读数漂移场景,让读者直观地理解不同采样率和量化位数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这种叙事性的教学方法,使得复杂的原理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读起来让人感觉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话,而不是面对一堆冰冷的文字。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经典仪器的结构剖析非常到位,不仅描述了“是什么”,更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设计”,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仪器底层逻辑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资料。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和内容呈现方式,远超出了我对一本专业技术书籍的预期。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在技术内容的广度上做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平衡。它既没有沉溺于单一的电子测量技术细节,也没有流于泛泛而谈的宏观概述。它似乎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基础的电路理论、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以及最终在工业现场的应用实践。例如,在讲解特定频率范围内的抗干扰技术时,作者不仅介绍了屏蔽和滤波的基本方法,还专门辟了一个小节讨论了如何根据被测信号的特点(比如是否为窄带信号或宽带噪声),来选择最优的数字滤波器结构。这种层次感非常丰富:初学者可以掌握基础概念,进阶读者可以深入研究算法优化,而项目经理则可以借鉴其系统集成思路。全书贯穿的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结构,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启发性。你不会觉得自己在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积极地构建一个完整的应用知识体系。

评分

坦率地说,市面上大多数技术书籍的作者往往缺乏跨学科的沟通能力,导致其作品读起来生硬且封闭。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他能够将复杂的电磁兼容性(EMC)原理,用非常直观的物理模型进行解释,让非EMC专业的读者也能理解为什么高频信号会产生辐射和耦合。更棒的是,书中对软件编程在仪器控制中的作用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它没有将软件仅仅视为一个简单的输入/输出界面,而是将其视为测量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于LabVIEW或Python在数据处理和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示例,虽然篇幅有限,但切中要害,展示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可执行的自动化测试方案。这种对软件与硬件深度融合趋势的深刻洞察,使得这本书即便是对于那些主要从事软件或自动化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也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真正做到了“仪器”与“应用”的有机统一,展现了现代测量科学的整体面貌。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和插图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要知道,在理工科书籍中,图文的契合度往往决定了阅读体验的成败,而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近乎完美。很多时候,你只需要看一眼图表,就能立刻把握住一段文字所要阐述的核心思想。比如,在介绍数字示波器的时域与频域转换时,作者没有使用传统教科书那种生硬的二维平面图,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三维透视图和动态演示的模拟截图,清晰地展示了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让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频谱分析概念,变得如同观看一场精心编排的视觉盛宴。细节之处也处理得非常到位,字体选择清晰易读,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关键术语的定义被加粗或用不同颜色标识出来,便于快速查阅和复习。即便是那些需要大量公式推导的部分,作者也尽可能地用流程图或步骤分解的方式呈现,避免了公式瀑布带来的阅读疲劳感。这种对视觉效果的极致追求,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知识传播的责任感,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可以长期珍藏的参考手册。

评分

我阅读了许多关于数据采集和传感器接口的书籍,但很少有能像这本书一样,如此深入浅出地剖析“不确定性”这一核心概念。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说“测量都有误差”,而是花了大量篇幅,系统性地拆解了各种误差来源——从环境温度漂移到电源噪声耦合,再到软件算法中的截断误差。这种全景式的审视,让我对“精确测量”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关于系统级误差分析的那一章,作者引入了一种迭代优化的方法论,指导读者如何通过实验设计来最小化系统整体误差,而不是仅仅关注单个元件的指标。这种思维框架的建立,对于从事精密仪器开发和测试的工程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书中提供的几套标准测试流程,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供了即插即用的指导价值。此外,作者对于新兴的计量学标准,如ISO 17025的引用和解读也非常及时和准确,显示出作者紧跟行业前沿的专业视野,确保了书中内容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