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常用詞組詞典

法語常用詞組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培鑫 編
圖書標籤:
  • 法語
  • 詞典
  • 詞組
  • 常用
  • 學習
  • 語言
  • 外語
  • 工具書
  • 參考書
  • 詞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庫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上海譯文
ISBN:9787532774166
商品編碼:29666602689
齣版時間:2018-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法語常用詞組詞典
  • 作者:錢培鑫
  • 定價:45
  • 齣版社:上海譯文
  • ISBN號:9787532774166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齣版時間:2018-01-01
  • 印刷時間:2017-11-15
  • 版次:1
  • 印次:1
  • 開本:
  • 包裝:平裝
  • 頁數:974
  • 字數:1063韆字

內容提要

錢培鑫著的《法語常用詞組詞典》收錄5600餘條 詞目,26000餘個詞組;內容包括法國人慣用的詞語 搭配、法語常用短語、動詞與介詞搭配、形容詞與介 詞搭配等。本詞典旨在為讀者豐富詞匯量、掌握地道 的法語措辭提供切實的幫助。
    

作者簡介

錢培鑫,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留法文學博士。1982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外文係,曾執教於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長期從事法語教學、語言文學研究和同聲翻譯工作,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申辦報告”(法文版)的編譯者和定稿人之一。

目錄

正文


《全球視野:跨文化交際的必備指南》 內容簡介 在這個日益緊密聯係的全球化時代,有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職場生存和個人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本書《全球視野:跨文化交際的必備指南》正是一部旨在幫助讀者深入理解、有效駕馭復雜文化差異的實用工具書。它聚焦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維模式、溝通風格、商業禮儀以及衝突解決策略,為渴望在全球舞颱上展現專業素養和人文關懷的讀者提供瞭全方位的指導。 本書的結構經過精心設計,力求理論的深度與實踐的可操作性相結閤。全書分為六大部分,層層遞進,引領讀者從宏觀的文化維度走嚮微觀的日常互動。 第一部分:文化認知的基石——理解文化冰山 本部分是全書的理論基礎,旨在打破人們對“文化”的刻闆印象,引入更深層次的分析框架。我們首先探討瞭文化是什麼,它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觀和行為模式。 1. 文化冰山理論的深度解析: 我們不僅介紹瞭錶層文化(如食物、服飾、節日)的可見性,更深入挖掘瞭深層文化(如價值觀、信仰體係、時間觀念、群體導嚮性)對個體決策和群體互動的隱秘影響。通過大量的案例研究,展示瞭深層文化差異如何導緻看似無理的誤解。 2. Hofstede、Trompenaars等經典模型的應用與局限: 本章詳細闡述瞭理解跨文化差異的經典理論模型,如權力距離、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不確定性規避等維度。重點不在於簡單套用公式,而在於分析這些維度如何具體影響一個組織的層級結構、決策流程和風險偏好。同時,我們也辯證地指齣瞭這些模型的局限性,強調文化是流動的、動態的,需要結閤具體情境進行判斷。 3. 自我文化的覺察: 跨文化理解的第一步是理解自我。本章引導讀者審視自身所處的文化背景,識彆那些被視為“理所當然”的默認設置,從而為接受他者文化差異打下基礎。我們提供瞭一係列自我評估工具,幫助讀者清晰定位自己的文化坐標係。 第二部分:全球溝通的藝術——語言之外的信號 溝通是跨文化互動中最核心的環節,但真正的挑戰往往隱藏在語言的錶象之下。 1. 高語境與低語境文化的差異(Hall的理論): 本章詳細對比瞭日本、中國等高語境文化(信息主要依賴語境、非語言綫索和共同背景)與德、美等低語境文化(信息需要清晰、直接地錶達)在郵件、會議、口頭匯報中的實踐差異。例如,如何解讀“我們會考慮一下”在高低語境文化中的真實含義。 2. 非語言溝通的陷阱: 肢體語言、目光接觸的禁忌、空間距離(個人疆域)、觸摸的頻率和方式,在不同文化中都有著截然不同的解讀。本章提供瞭詳盡的跨文化非語言符號對照錶,尤其關注瞭在國際商務談判和社交場閤中極易引發冒犯的“微錶情”與“手勢語”。 3. 時間觀念的碰撞: 綫性時間(Monochronic)與彈性時間(Polychronic)的對比,是影響項目管理和會議效率的關鍵因素。我們探討瞭如何在外企管理一個既要遵守嚴格截止日期,又需要適應閤作夥伴更靈活時間安排的混閤型團隊。 第三部分:全球商務的禮儀與規範 國際閤作與貿易的成功,往往取決於對當地商業慣例的尊重與適應。 1. 商業禮儀的地域化指南: 本部分提供瞭針對主要經濟體(北美、西歐、東亞、中東)的詳細商業禮儀手冊,包括名片交換的規範、著裝要求、宴請文化中的座次安排、送禮的禁忌與藝術。特彆強調瞭在穆斯林文化中商務往來的注意事項。 2. 談判風格的適應性: 從“關係導嚮型”談判到“閤同導嚮型”談判的策略轉換。探討瞭在講求“麵子”的文化中如何提齣批評和異議,以及在強調效率的文化中如何避免不必要的鋪墊,直奔主題。 3. 建立信任的文化路徑: 介紹不同文化建立信任的速度和方式。有些文化需要通過長時間的社交活動(如飲酒、傢庭訪問)來建立“個人信任”,而另一些則更傾嚮於通過展示專業能力和遵守閤同條款來建立“職業信任”。 第四部分:跨文化團隊的管理與領導力 在全球化企業中,管理一個多元文化團隊是領導者麵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1. 動機與激勵的文化差異: 探討瞭如何根據員工的文化背景調整激勵措施。例如,在高度集體主義的文化中,團隊奬勵可能比個人錶彰更有效;而在個人主義文化中,清晰的個人晉升路徑和績效奬勵至關重要。 2. 衝突的錶達與解決機製: 不同的文化對衝突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有的鼓勵直接辯論以求共識(對抗性解決),有的則傾嚮於通過中介或私下溝通來維護和諧(避免性解決)。本章提供瞭一套“文化敏感型衝突調解模型”。 3. 遠程與虛擬團隊的文化挑戰: 隨著遠程辦公的普及,本章專門分析瞭跨時區、跨文化虛擬團隊在信息同步、決策透明度和團隊凝聚力建設方麵的特殊睏難與應對策略。 第五部分:應對文化衝擊與適應策略 對於經常齣差、外派或國際留學的個體而言,文化衝擊是不可避免的經曆。 1. 文化休剋麯綫的識彆與應對: 詳細描繪瞭蜜月期、危機期、恢復期和適應期的心理變化過程,並針對每個階段提供瞭實用的心理調適技術。 2. 文化智力(CQ)的培養體係: CQ被視為繼智商(IQ)和情商(EQ)之後的第三種關鍵智能。本書提齣瞭一個係統的CQ提升框架,包括元認知、認知、動機和行為四個層麵的訓練方法。 3. 成功融入與文化融閤(Acculturation): 探討瞭是選擇同化、分離、隔離還是真正的融閤,並分析瞭不同策略對個人長期發展的影響。 第六部分:聚焦關鍵區域的深度透視 本部分通過選取幾個在國際交流中具有代錶性的文化群組,進行更具針對性的剖析,旨在提供更精細化的操作指南。 1. 儒傢文化圈的內在邏輯: 深入解析“關係”、“麵子”和“等級”在現代商業中的變現形式。 2. 盎格魯-撒剋遜體係的直接性: 剖析其契約精神與個人英雄主義的文化根源。 3. 拉丁語係文化中的人情與靈活性: 探討其生活哲學對工作節奏的滲透。 4. 中東與北非地區的宗教與商業互動: 強調尊重信仰在建立長期夥伴關係中的決定性作用。 《全球視野:跨文化交際的必備指南》不僅是理論的匯集,更是一本“實戰手冊”。它要求讀者放下預設的文化優越感,以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學習和適應。無論您是準備開拓國際市場的企業傢、服務全球客戶的專業人士,還是希望提升自我認知的學生,本書都將是您打開全球化交流大門的金鑰匙。閱讀本書,您將收獲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能夠靈活應對多元世界的“文化智慧”。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關於俄語高級語法的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常年在俄語前綫戰鬥的老兵量身定做的“戰術手冊”。我一直覺得自己的俄語聽起來有點生硬,總是在一些細微的格位變化和動詞完成體/未完成體的使用上犯迷糊,尤其是在書麵語和正式場閤,總感覺缺少那麼點“地道”的韻味。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沒有停留在教你基礎的“你好”、“謝謝”的層麵,而是直接切入瞭那些讓中級學習者望而卻步的深水區。比如,它對“被動語態”的解析,簡直是庖丁解牛,把復雜的構成和實際應用場景梳理得清清楚楚,配上的例句都是從真實的文學作品和新聞報道裏精心挑選齣來的,保證瞭語境的準確性。我尤其喜歡它對某些看似矛盾的語法規則的解釋,那種嚴謹又不失靈活的論述方式,讓我醍醐灌頂。讀完關於“虛擬語氣”的那一章後,我敢說,我在嘗試用俄語錶達那些復雜的假設和願望時,自信心都提升瞭好幾個檔次。對於任何想從“能交流”邁嚮“能精通”的俄語學習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不是那種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教材,而是隨時需要翻開查閱的“瑞士軍刀”。

評分

這本書是關於量子場論(QFT)的入門讀物,說實話,在翻開它之前,我內心是充滿抗拒的。量子力學本身就已經夠反直覺瞭,再加上“場論”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意味著無窮無盡的費曼圖和復雜的積分。然而,這本書的作者用一種近乎“魔術”般的手法,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繞開瞭那些一開始就讓人望而卻步的嚴苛數學推導,而是將重點放在瞭物理圖像的構建上。比如,它如何解釋“虛粒子”的存在,不是通過復雜的拉格朗日量,而是通過一個非常直觀的、基於能量不確定性的模型來闡釋。這種先建立物理直覺,再逐步引入數學工具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初學者的學習門檻。我發現,讀完關於標準模型基本結構的那幾章後,那些以前在其他教材中看起來像天書一樣的概念,比如規範對稱性、自發對稱性破缺,都變得可以被“觸摸”和理解瞭。對於任何想在理論物理領域深耕,但又苦於找不到一個足夠清晰和物理化的引路人的學生來說,這本書無疑是開啓通往高能物理殿堂的第一把金鑰匙。

評分

對於一個熱衷於研究中國古典園林藝術的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一部“視覺與精神的盛宴”。我之前看過的很多園林書籍,要麼是過於側重建築設計的技術細節,要麼就是矯揉造作地描摹文人情懷,總感覺少瞭那麼點“活氣”。但這本聚焦於明清私傢園林的著作,其高明之處在於,它真正捕捉到瞭“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精髓。作者的文字功底極強,描繪起蘇州園林的漏窗、假山、水榭時,仿佛能透過紙麵聞到雨後青苔的氣息,聽到竹影搖曳的沙沙聲。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園林空間布局背後蘊含的儒釋道思想的滲透,比如如何通過藉景、對景來營造“一山一世界”的哲學意境。書中收錄的園林平麵圖和攝影作品的質量也是一流,那些古樸典雅的圖片與作者精妙的文字解讀相得益彰,讓讀者在理解美學構造的同時,也體會到瞭古人那種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隱逸情懷。這本書完全超越瞭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一部寫給所有熱愛東方美學的靈魂的詩篇。

評分

我最近在研讀的這本關於十九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思潮的專著,風格極其獨特,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場跨越百年的文學沙龍。它沒有采用那種傳統的、按時間綫索梳理的平鋪直敘,而是選擇瞭一種主題式、碎片化的結構來展示浪漫主義的復雜性。比如,它會用一整個章節來對比分析“崇高”與“優美”在不同國傢(德國的狂飆突進與英國的田園牧歌式)中的具體錶現形式,而不是簡單地羅列作傢和作品。作者的論述充滿瞭強烈的個人色彩和批判精神,尤其是在分析拜倫的“反英雄”形象時,那種洞察入微的心理分析,讓人拍案叫絕。他將文學現象與同時期的政治革命、工業化進程緊密聯係起來,使得浪漫主義不再是空泛的情感抒發,而是特定曆史語境下的必然産物。這本書的排版和引文注釋也做得非常考究,大量的原始文獻和藝術插圖穿插其中,讓讀者仿佛能親身感受到那個激情澎湃、充滿矛盾與探索的時代氣息。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需要細嚼慢咽,但每次迴味都會有新收獲的佳作。

評分

我手裏這本研究古希臘哲學的專著,簡直是一場智力的冒險。我不是科班齣身,對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的瞭解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和二手解讀上,總覺得他們的思想體係像迷宮一樣深不可測。但這本書的作者,顯然對如何引導一個“門外漢”進入這個宏大殿堂有著獨到的心得。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非常耐心地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城邦政治的現實需求齣發,去剖析這些哲學傢提齣核心概念的動因。比如,在探討“理念論”時,作者巧妙地用現代科學的某些概念進行類比,一下子就把抽象的“相”拉近到瞭我們能理解的範圍。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倫理學”的闡述,它沒有簡單地將蘇格拉底或伊壁鳩魯的思想標簽化,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思想體係內部的張力與演變,展現瞭古希臘智慧的動態美。閱讀過程非常流暢,雖然內容深度十足,但作者的筆觸卻保持著一種近乎散文般的優雅,讀起來一點也不覺枯燥,更像是在聆聽一位博學的朋友娓娓道來,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