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中国银行业协会东方银行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4969361
字数:
页码:3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与重点。银监会成立以来,特别是2006年《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颁布以来,国内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积极进步。为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细化落实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原则要求,建立更有效的内控合规管理手段和工具,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组织业内专家,根据银行业实践并广泛借鉴国际组织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政策,《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由合规风险管理概述、合规管理组织架构与资源保障、合规政策计划与培训教育、合规风险管理流程、制度管理、合规文化、合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主要业务合规管理以及合规监管十部分组成。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
  一、合规考核
  (一)合规考核的概念
  合规考核,指合规管理部门根据规定的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对内部各机构、员工合规风险管理的履职情况及其绩效,进行评判打分,并予以奖惩的管理活动。
  (二)合规考核的作用
  为了有效纠正传统合规考核所存在“重经营、轻管理”的片面性,《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管理人员合规绩效的考核制度。商业银行的合规考核应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目前,各商业银行基本上都建立了合规考核体系,部分商业银行对机构和员工的重大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从实践效果看,科学合理的合规考核体系,对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以下作用:
  1.有助于纠正“重业绩、轻管理”思想。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奉行的都是业绩优先,对内部风险管理有意无意地有些忽略。通过合规考核,可以有效确立内部控制与业务拓展同步的理念,也可以体现商业银行高层对合规的价值观念。
  2.有助于引导员工和机构综合考虑经营指标与合规经营之间的关系,从而作出正确的选择;减少发生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并降低合规风险管理的成本。3.有助于贯彻落实合规风险管理要求,提升各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绩效,提高合规风险管理实效,促进商业银行快速、稳健发展。
  (三)合规考核的基本原则
  1.全面覆盖。合规人人有责,合规考核应覆盖到经营机构、前台部门和中后台机构。
  2.公平、公开、公正。在合规考核中,做到标准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避免随意制定标准、暗箱操作;做到“用事实说话”,对被考核机构的任何评价都应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与客观事实依据,避免由于趋中倾向、印象偏差、亲近性、以偏概全等现象带来的误差。
  3.注重实质。对合规考核各项指标的评分权衡时,以被考核机构实施该项指标的实际效果为主,不拘泥于形式。
  4.正向激励。合规考核应作为奖惩被考核机构的合规考核依据,奖优罚劣;同时,对于主动报告合规问题或合规风险隐患的,可视情况给予主动报告机构适当加分或从轻减分。
  5.动态管理原则。合规管理要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商业银行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监管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合规考核的内容与标准也要根据合规管理要求的变化而调整。
  ……
我是一个对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比较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最近在关注金融监管方面的一些动态,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抽丝剥茧”的理解过程,它没有直接给我答案,而是引导我一步步去理解合规风险管理背后的深层逻辑。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不像是在写一本教科书,更像是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会抛出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最终引导我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例如,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如何催生合规风险的探讨,就让我对金融市场的某些弊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明白,很多监管的出现,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对市场失灵的“纠偏”。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具体合规风险案例的分析,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合规风险一旦爆发,对市场秩序和公众信任的巨大破坏力。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但通过对风险成因的细致剖析,我仿佛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银行内部的事情,它关乎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运行,最终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评分我一直对金融行业运作的背后机制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规则”是如何塑造整个体系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像是获得了一把解锁复杂金融世界大门的钥匙。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做”,而是更侧重于“为什么需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逻辑在哪里”。例如,书中对“风险”的定义和分类,我就觉得非常透彻。不同于一般理解的财务风险,它将合规风险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强调了其潜在的颠覆性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阐述监管演变历史时的那一章,它让我看到了合规的重要性是如何随着时间和金融市场的每一次震荡而逐步被强化和深刻化的。那种历史的纵深感,让我不再把合规视为一堆僵化的条文,而是将其理解为整个金融生态系统为了自我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免疫系统”。书中的案例分析也很有启发性,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通过描述的情景,我能联想到现实中发生的一些重大金融事件,并从中反思合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种隐晦的提示,反而让我更有主动去思考和探究的欲望。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能够跳出具体的业务操作,去理解合规风险管理在整个商业银行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它让我认识到,合规不仅仅是避免罚款,更是一种企业文化、一种竞争优势,甚至是一种长期的生存之道。
评分作为一个在金融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参加过不少培训,也读过不少相关书籍,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有所触动的并不多。这本《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绝对是其中翘楚。它给我最深的感受是,合规管理已经不再是过去那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被动应对模式,而是真正成为了银行经营的核心战略组成部分。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合规风险管理的“精髓”,它不仅仅是规避法律法规的束缚,更是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书中的一些观点,比如“合规即是竞争力”,让我耳目一新。它阐述了优秀合规管理如何能够提升银行的信誉,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投资者,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风险偏好”与“合规底线”之间辩证关系的论述,这触及到了银行经营的本质问题。如何在追求收益和控制风险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一直是困扰许多银行家的难题,而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思考维度。此外,书中对技术在合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的从业者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启示。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的银行从业者,感觉自己就像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新手,对很多事情都似懂非懂。这本《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简直就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入门指南+深度解析”。书中一开始就花了很大篇幅来解释合规风险的“前世今生”,让我这个小白也能快速建立起一个清晰的概念框架。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逻辑严谨的论述,将复杂的合规理念层层剥开。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相互作用的论述,它让我明白,合规不是单方面的约束,而是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督共同作用的结果。书中提到的“道德风险”和“声誉风险”与合规的关联,也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总觉得这些是比较虚的概念,但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证明了它们与合规的密切联系,以及一旦爆发可能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最让我受益的是书中关于“风险文化”的章节,它强调了合规不仅仅是部门的责任,而是需要渗透到银行每一个层级的每一个员工心中。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让我看到了构建强大合规体系的真正关键。读完这本书,我不再感到迷茫,而是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坚定的信心。
评分我是一名对金融科技发展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常常思考新技术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风险维度。这本书虽然不是一本关于金融科技的书,但它在探讨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时,却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我一直认为,合规管理是伴随金融业务发展的,而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合规风险管理是如何在技术进步的浪潮中不断演变和升级的。书中关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新兴合规风险的论述,就非常契合我关注的焦点。它让我明白,任何一项新技术在带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可能引入新的合规挑战。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第三方合作”和“供应链风险”的分析,这与当前金融科技领域普遍存在的生态合作模式息息相关。它提醒我们,在拥抱创新的同时,必须对潜在的合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不再是孤立的部门行为,而是需要贯穿于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它让我看到了,一个成熟的合规体系,应该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技术、新模式带来的挑战,并从中找到发展与风险平衡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