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酷玩百科自然密码系列 神奇的太阳系
定价:35.0元
作者:德拉诺洛佩兹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216081054
字数:1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套来自美国销百万的少儿互动科普图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互动性于一体,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每本书均包含25个简单易做的趣味实验、原汁原味的中英对照精华、丰富的扩展资源,让你能跟美国小读者们一起学习!
·美国国家科学教师联合会推荐
秉承欧美基础教育的“广知识、易理解、多动手”的特点;内容提要
你知道吗?
如果你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开车前往太阳,并且每天连续行驶24小时,那么你得用170年才能到达!
你知道吗?
由于表面覆盖着很多氧化铁,火星看起来是红色的,也就是说火星实际上“生锈”了。
《神奇的太阳系》一书向小读者介绍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小读者可以学习到太阳、行星及其卫星、流星和彗星的有关知识,并了解天文学家和宇航员们多年来用于太阳系研究的奇妙工具。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动手实验,包括制作温室来了解金星上发生的事情,制作月相模型来说明月球发生相变的原因,制作卫星、火箭、火星探测车模型等。奇妙的太空景象、丰富的天文知识和迷人的传奇故事真是又炫酷又好玩,让你踏上成为小小天文学家之路!
目录
作者介绍
本丛书作者均为美国长期从事少儿读物研究和撰写的作家、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多为美国“童书作家与插画家协会”会员,《国家地理》(儿童版)、《家庭圈》、《美国周末》、《华盛顿邮报》等报纸杂志专栏作家。他们以独特的角度、开阔的视野和全面的知识架构来介绍各学科知识,这会让中国的小读者体会到全新的科学精神和乐趣!
文摘
彗尾是如何产生的
彗星实际上是一颗“脏兮兮的雪球”,它由冰水、甲烷冰和一些污垢及灰尘混合而成。天文学家们认为有成千上万这种球体环绕太阳运行,其中有许多比外行星还要遥远得多,它们形成了“奥尔特云”,这是以天文学家简·奥尔特(Jan Oort)的名字命名的。奥尔特云可以延伸到太阳外5万AU的地方。其他的彗星可能来自于较近的柯伊伯带。
天文学家们认为一些彗星可能被其他彗星的万有引力撞出柯伊伯带或奥尔特云,它们会因此落进一个离太阳和地球更近的轨道中。当这些彗星更加靠近太阳时,它们反射的光线不再那么发散,而且太阳风还会让它们“长出”尾巴,于是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它们。
那什么是太阳风呢?太阳除了会发光,还会不断地射出大量带电粒子,它们主要是氢和氦原子,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太阳风。太阳风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反应。(实际上它和地球上的风并不相同。地球上的风是由热空气和冷空气的移动而产生的,而太空中没有空气。另外,太阳风只朝一个方向“吹”,那就是远离太阳。)
太阳风撞击彗星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粒子将小块的冰和尘埃从彗星上撞掉。掉落的冰和尘埃会跟在彗星后面,就像一条“尾巴”。彗尾会反射太阳光,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它。 你知道吗?
在历史上,有些人认为彗星预示着坏事发生,例如战争、饥荒或瘟疫。我们现在知道了它们之间并无联系。我们无须害怕天空中出现彗星。然而,若彗星真的撞击地球,事情就有些不妙了。1908年,一块彗星碎片穿过了地球大气层,掉落在俄罗斯通古斯河附近。这块从天而降的彗星碎片毁掉了约8000棵树。
序言
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兴趣的书籍,偶然间发现了这套“酷玩百科自然密码系列”中的《神奇的太阳系》。坦白说,我之前担心会是那种内容枯燥、孩子看了就想打瞌睡的书,但是这本书的表现完全出乎意料。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方式切入,将科学知识与引人入胜的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介绍行星的形成时,它并没有直接阐述复杂的星云假说,而是通过一个“宇宙尘埃的舞蹈”的故事,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这个过程。书中对每一个行星的描述都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外观特征,还包括了它们独特的“性格”和“生活环境”。例如,它将火星描述成一个“红色的沙漠星球”,并讲述了科学家们寻找生命迹象的故事,这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融入了许多关于天文学史上的著名发现和探索事件,比如伽利略的望远镜、旅行者号的探测任务等等,这些内容让孩子们了解到科学是人类不断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精神的初步认识。这本书在语言上也做了很多优化,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概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
评分我一直对宇宙充满着一种莫名的向往,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总想找到一本能够让我对太阳系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了解的读物。《神奇的太阳系》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这份渴望。它并没有停留于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天体的独特性和相互关系。在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宏大的宇宙交响乐之中,从那颗炽热的恒星——太阳,到那些遥远而神秘的冰冷世界,每一颗星球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科学奥秘。书中对行星的介绍,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和事实,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让我能够“看见”它们。例如,它将木星描述成太阳系的“引力守护者”,解释了它如何影响其他行星的轨道;将天王星和海王星描述成“冰冷的巨人”,并探讨了它们独特的大气层和潜在的海洋。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关于宇宙大爆炸、黑洞以及未来太空探索的猜想,这些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对宇宙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非常独特,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充满了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让我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所收获,甚至激发出更深层次的思考。
评分说实话,我平常不太关注这类科普读物,平时看的比较多的是一些历史或者人物传记类的书籍。这次是因为孩子学校推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拿到《神奇的太阳系》之后,我真的是大吃一惊。一开始以为会是那种堆满了专业术语、让人头疼的书,但没想到它写得这么通俗易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书里的插图特别吸引人,感觉就像是动画片里的场景一样,色彩鲜艳,细节丰富,把那些遥远的星球都画得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介绍水星的时候,没有直接说它的表面温度有多高,而是描述了它白天如同烤炉,夜晚又寒冷刺骨的极端环境,让我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还有介绍金星的部分,它用“浓妆艳抹却毒气弥漫”来形容,一下子就抓住了金星浓厚大气层的特点,非常形象。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活泼,不像传统的科普读物那样严肃,而是充满了对话感,仿佛作者就在我身边给我讲故事一样。它还讲到了很多关于太阳系的“小秘密”,比如为什么有的行星会有那么多卫星,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月亮总是同一面,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很有趣,也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些小疑问。
评分我一直是个天文爱好者,总觉得市面上关于太阳系的科普读物要么太过于专业,要么就是过于简单化,难以满足我这种既想深入了解又希望有阅读乐趣的需求。《神奇的太阳系》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以为又是那种换汤不换药的科普书。然而,当我翻开它的时候,那种惊喜感简直是排山倒海。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书那样,只罗列数据和事实,而是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它在解释行星的运行轨道时,并非直接给出公式,而是通过生动的图示和类比,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引力场的奇妙作用。书中对每一个行星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颜色和大小,而是深入到它们的内部结构、大气成分、甚至是否有潜在的生命迹象,这些信息对我来说非常有价值。而且,作者在科普的同时,还巧妙地融入了一些关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未来的展望,这让我感觉这本书非常有深度,不仅仅是对太阳系的介绍,更是一次关于人类求知欲的赞歌。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未解之谜的探讨,比如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系外行星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思考。
评分这套“酷玩百科自然密码系列”的《神奇的太阳系》简直太惊艳了!作为一名对宇宙充满好奇的家长,我一直想为孩子找到一本既有趣又能真正科普的读物,这本真的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的视觉呈现力绝对是一绝。每一页的插图都充满了想象力,色彩运用大胆而生动,仿佛把浩瀚的星空搬进了孩子的书桌。从炽热的太阳到冰冷的冥王星(虽然现在是矮行星啦),每一个天体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感,让人忍不住想一一去探索。而且,它不像一些科普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比如把木星比作太阳系的“巨人保镖”,把土星环描绘成“戴着项链的公主”,这种比喻非常贴近孩子的理解能力,能瞬间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最让我喜欢的是,它在介绍天体特征的同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宇宙形成、黑洞、甚至星际旅行的“小密码”,这些内容虽然不深奥,但足以激发孩子对科学的探索欲,让他们开始思考“为什么”和“怎么样”。我女儿每天都要缠着我读上几遍,每次读完都能滔滔不绝地跟我分享她学到的“新发现”,感觉她的宇宙观一下子就打开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