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守正拓新 与时共进
◎ 增加单字600多个,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
◎ 增收词语3000多条,共收条目69000余条;
◎ 增补新义400多项,检查修订了有关条目的释义;
◎ 根据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调整了一批异形词的主副条;
◎ 在保持原有词类标注体系的基础上,对少数词的词类标注做了修订;
◎ 配合释义增补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在哪儿
1. 第6版新增词语
增加新词语
住房出行:产权证、房贷、房卡、群租、房改房、二手房、廉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摆渡车、接驳、动车、屏蔽门、高铁、轨道交通、减速带、车贷、车险、交强险、代驾、酒驾、醉驾、爆堵。
新式生活:首付、扫货、拼车、拼购、拼客、团购、网购、网聊、美甲、、塑身、餐叙、茶叙、陪餐、陪聊;自驾游、自由行、自助游、背包客、移动办公、裸婚、闪婚、闪离。
社会群体:北漂、草根、社工、达人、独董、愤青、名嘴、蚁族、月光族。
网络世界:播客、博客、菜鸟、晒客、闪客、炫客、超媒体、电子政务、内联网、物联网、网瘾、微博、云计算。
环境保护:厨余垃圾、低碳、光伏效应、减耗、减排、碳汇、碳源。
经济领域:产能、产业链、客服、环比、负资产、存款准备金、桶金、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后工业化、文化产业;爆仓、挂单、老鼠仓、期权、权证、权重股、升水、私募、托收。
社会管理:三险、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医保、医改、非政府组织、维稳、民调、首问制、述廉、征信、调峰、限行、摇号、调节税。
增加新义项
【宅】 动 待在家里不出门(多指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男|~女|你也出去走走,别总是~在家里。
【雷】〈口〉动 使震惊:~人|他的荒唐建议~倒了在座的专家。
【挺】 动 支持:力~|你好好儿干吧,我们全力~你。
【奴】 称失去某种自由的人,特指为了偿还贷款而不得不辛苦劳作的人( 含贬义或戏谑意):洋~|守财~|车~|房~。
【门】 借指引起公众关注的消极事件:贿赂~|考试~。
【纠结】 形 思绪纷乱,心情烦闷:生活的压力让我很~。
【山寨】 形 属性词。仿造的;非正牌的:~货|~手机。形 属性词。非主流的;民间性质的:~文化|~足球队。
2. 第6 版词语和读音记录社会生活
词语
(1)源自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词语,反映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洋插队、落地签证、申根协定”等条目是众多国民走出国门的写照;
(3)“低碳、减耗、减排、减碳、新能源、光伏效应、电子污染、二手烟”等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社会管理更趋开放性和科学化,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
读音
【拜拜】的“拜”,第5 版注音bài,第6 版注音bái 。
【的士】的“的”,第5 版注音 dí,第6 版注音dī。
“啫”和【啫喱】第5 版未收条,第6 版收条,“啫”注音为zhě。
3. 不同版本词语反映时代变迁
经济
1978 年第1 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至1996 年第3 版增收“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至2012 年第6 版增收“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展示了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住房
1978 年第1 版收录“公房、私房、民房、平房”,至1996 年第3 版增收“商品房、套房、危房、塔楼、筒子楼”,至2012 年第6 版增收“房改房、炒房、单元房、二手房、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毛坯房、期房、尾房、现房、样板房、样板间、板楼、写字楼、尾楼”。反映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从福利分房到自购商品房,到房地产的置换买卖,再到政府改善民生、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的各类安置住房等。
内容:
1. 《现代汉语词典》是由国务院下达指示编写,以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为宗旨的工具书,是我国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自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发行量超过5000万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2.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性。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专题,并逐一进行调查研究。修订时充分利用各类语料库选收或检验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来词汇发展的新面貌和相关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贯宗旨,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修订的有关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的新成果。
3.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修订,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主任江蓝生主持修订。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出版。
目录:
总目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
计量单位表
汉字偏旁名称表
汉语拼音方案
元素周期表
中国地图
老实说,我对很多工具书的第一印象都是“厚重且枯燥”,但《XXX》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它的魅力在于“润物细无声”的细节处理。我注意到,在某些动词和名词的搭配使用示例中,作者似乎精心挑选了那些富有画面感和场景感的句子,让抽象的词义立刻鲜活起来。比如,描述一种情绪的词,它提供的例句往往能让人立刻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场景,这种体验远超单纯的文字定义。而且,这本书在维护传统的同时,也展现出了与时俱进的胸襟。对于一些带有时代烙印的旧词,它不仅保留了其历史义项,还附带了简短的说明,告知读者该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基本不再使用,这种兼顾历史与现实的做法,使得这部词典具备了更长的生命周期和更广阔的适用范围。总而言之,这是一部集严谨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语言宝库,它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现代汉语的整体认知高度。
评分这本《XXX》简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的一股清流,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厚重感和文字的精致感,让人忍不住想一页页翻下去。它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干巴巴地堆砌定义,而是巧妙地在每一个条目后面都附带着令人深思的例句和语境解析。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常用但容易混淆的词汇所做的辨析,那种细腻入微的差别被阐释得极其到位,让人豁然开朗。比如,对于“鉴于”和“由于”在不同语境下的微妙差异,书中不仅给出了明确的界限,还配上了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用法,读起来既长了见识,又提升了自己的语言驾驭能力。装帧设计也相当考究,精装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清晰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即便是长时间查阅,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对于任何一个对语言文字有追求的人来说,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查找工具,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博学的私人导师,随时准备为你解惑,并引导你进入更深层次的语言世界。它那种扎实、严谨又不失温度的学术态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精进自己中文表达能力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书的编纂体例,我认为是目前市场上最接近“理想状态”的。它没有盲目追求收录量,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核心词汇的深度挖掘上。特别是对于那些在日常交流中容易被误用、滥用的成语和俗语,它的释义不仅清晰,更融入了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书中对一些带有地域色彩或特定历史事件背景的词语的解释,都会附带简短的背景介绍,这对于非母语学习者,或者希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读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发现,仅仅是浏览那些解释得非常精彩的条目,我的语感和思维逻辑似乎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锤炼。很多时候,我们写出的文字之所以显得生硬,就是因为对词语的“语感”把握不准,而这本书恰恰是通过无数精准的例句,帮助读者建立起这种直觉性的判断力。它的权威性毋庸置疑,但它的“亲和力”同样令人赞叹,它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而是像一个知识渊博的长者,耐心而细致地为你指点迷津。
评分我得说,接触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查阅”,不如说是一场意外的“文学漫步”。原本只是想核对一个古义词汇的发音和用法,结果被书中那些信手拈来的引文深深吸引住了。它对于词语的溯源考证做得极其扎实,那种追根究底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有一回,我查到一个与哲学相关的专业词汇,本以为解释会很晦涩,没想到作者用通俗却不失准确的语言进行了阐述,并且还标注了该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语义演变,简直是迷你版的语言史。这种全景式的展示,极大地丰富了我对这个词汇的理解维度,不再是孤立地记忆,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去把握。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字体的选择、行距的控制、留白的艺术,都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舒适度的极致追求。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陈设。对于需要进行大量案头工作的文字工作者而言,这本词典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让枯燥的查证工作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作为一名需要频繁接触学术文献的读者,我最看重的是一部工具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每一次查阅都能得到明确、无歧义的反馈。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新词和网络流行语方面的审慎态度——它并非一股脑地照单全收,而是会根据该词汇的社会使用频率和稳定性,谨慎地将其纳入,并且会明确标注其“新近出现”或“非正式用法”的属性。这种对语言规范性的坚守,使得整部词典的格调得以保持。翻阅这本书,你能感受到一种对“精确”的执着追求。例如,它对量词的分类和使用规则的梳理,细致到令人咋舌,彻底厘清了我过去的一些模糊认识。对于任何试图追求写作精准度的人来说,这本工具书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它就像一把精准的尺子,帮助我们丈量和规范自己的文字表达,避免因词不达意而产生的尴尬和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