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深入淺齣4絡 LTE/EPC
定價:59.00元
作者:張明和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540959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大話通信係列後續圖書,續寫暢銷書神話,華為公司專傢熱帖'縱橫4海:深入淺齣EPC原理',網貼點擊量達數十萬次,數韆鐵杆粉絲踴躍訂購,《大話無綫通信》《大話移動通信》作者丁奇盛贊推薦本書在講解流程知識的過程中,嘗試探究技術方案産生的背後原因,使讀者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相信“一圖勝韆言”,因此本書采用大量圖錶來說明復雜的技術原理。
另外,本書注重理論結閤實踐,圖中采用大量消息講解流程原理,為讀者呈現關鍵信元如何在消息中封裝,具有很強的實際網絡運維工作指導意義。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一本介紹4絡內容的圖書。本書首先介紹瞭4G核心網(EPC)的概念、接口和演進特點,然後從用戶狀態和基本的附著流程介紹EPC網絡的流程和業務―包括日常4絡運維工作中常見的切換、服務請求和跟蹤區更新等流程,並對鑒權和網絡拓撲選擇等難點進行深入講解;緊接著,本書探討瞭CDMA網絡的曆史、特點、CDMA與3GPP移動數據核心網的區彆,以及CDMA如何演進到3GPP架構下的4絡;然後,本書針對4絡3個技術難點―CSFB語音方案、QoS、VoLTE和SRVCC進行瞭深入分析和講解。在本書的末章,對全球移動數據網絡國際漫遊架構進行瞭分析。
本書來源於作者在公司內部社區的連載。本書在講解流程知識的過程中,嘗試探究技術方案産生的背後原因,使讀者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相信“一圖勝韆言”,因此本書采用大量圖錶來說明復雜的技術原理。另外,本書注重理論結閤實踐,圖中采用大量消息講解流程原理,為讀者呈現關鍵信元如何在消息中封裝,具有很強的實際網絡運維工作指導意義。
本書可供無綫通信技術初學者用來“從無到有”建立移動數據核心網的完整知識框架,也可作為4G相關網絡設計、優化、維護人員進行問題處理的參考書,另外還可作為移動通信行業管理人員瞭解4絡原理和業務的讀物。
目錄
章 概述1
1.1 關於4G的幾個概念 1
1.2 長期演進,演進到哪裏瞭 2
1.3 認識EPC網絡的網元 5
1.4 移動寬帶網絡的本質 7
1.5 EPC網絡的接口 8
1.6 EPC網絡的協議 11
1.7 EPC網絡的業務 14
第2章 EPC網絡基本流程 19
2.1 曆史從未走遠 19
2.2 為什麼會有狀態 21
2.3 需要澄清的概念 22
2.4 EPC網絡中有哪些狀態 22
2.5 協議對附著流程的描述 25
2.6 關於4絡的承載 31
2.7 分解附著過程 32
2.8 S1接口信令連接的建立和獲取用戶標識 35
2.8.1 S1接口信令連接的建立 35
2.8.2 獲取用戶身份標識 38
2.9 鑒權流程和安全流程 42
2.10 Diameter選路 48
2.10.1 七號鏈路時代的Gr接口選路 49
2.10.2 IP時代的S6a接口選路 49
2.11 位置更新流程 52
2.11.1 注冊用戶當前所在MME 52
2.11.2 不隻是響應的響應 54
2.12 承載的創建 56
2.12.1 先澄清幾個概念 56
2.12.2 默認承載創建流程 57
2.12.3 承載建立過程消息分解 59
2.13 DNS和網絡拓撲選擇 65
2.13.1 DNS域名 65
2.13.2 DNS解析類型 67
2.13.3 當域名遇到解析類型 69
2.13.4 本地優先的實現 70
2.13.5 拓撲選擇的實現 71
第3章 移動狀態下的流程 73
3.1 **件事,統一語言 73
3.2 位置標識 78
3.3 TAU流程 83
3.4 Service Request 流程 89
3.5 Handover流程 94
3.5.1 Handover流程概述 94
3.5.2 基於X2接口的切換 97
3.5.3 基於SI接口的切換 99
第4章 3GPP內的互操作 103
4.1 基於UE能力選擇網關 105
4.1.1 選擇的煩惱 105
4.1.2 什麼是基於UE能力選擇網關功能 106
4.1.3 SGSN設備如何實現網關選擇功能 108
4.2 對等網元選擇 109
4.2.1 以彆人的方式 109
4.2.2 來自哪裏 110
4.2.3 MME還是SGSN 111
4.3 互操作消息流程 114
第5章 CDMA網絡和LTE互操作 120
5.1 CDMA的曆史 120
5.2 通往分組的路 121
5.3 CDMA分組網網元和接口 123
5.4 移動網絡麵對的問題 124
5.5 CDMA的問題解決之道 125
5.5.1 鑒權 126
5.5.2 連接無綫 126
5.5.3 移動性 128
5.5.4 QoS 129
5.5.5 計費 130
5.6 過渡者eHRPD 131
5.6.1 eHRPD如何'e' 131
5.6.2 eHRPD網絡接口 133
5.7 4G終端在eHRPD接入 135
5.8 切換--優化和非優化 144
5.9 CL切換流程例解 146
第6章 LTE網絡中的語音業務 150
6.1 語音方案概述 150
6.1.1 SVLTE 151
6.1.2 CSFB 152
6.1.3 VoLTE和SRVCC 153
6.1.4 OTT 155
6.2 CSFB詳解 155
6.2.1 CSFB主叫流程 156
6.2.2 CSFB被叫業務 159
6.2.3 迴落方式的選擇 164
6.2.4 返迴方式的選擇 166
6.2.5 CSFB幾個關鍵問題 168
第7章 QoS和PCC架構 169
7.1 QoS,以業務為本 169
7.2 4G QoS 3個關鍵參數 174
7.2.1 QCI,量化轉發質量 174
7.2.2 ARP:有,還是沒有? 177
7.2.3 GBR/MBR,路有多寬 179
7.3 端到端QoS的實現 181
7.4 從業務到承載 184
7.5 QoS的決策 190
7.5.1 網絡側協商:互相妥協 191
7.5.2 網絡側控製:獨斷決定 193
7.5.3 網絡側控製加MME限製:一票否決 195
第8章 VoLTE語音 197
8.1 語音通信簡史:從麵對麵到軟交換 197
8.2 認識SIP協議 205
8.2.1 軟交換*簡呼叫流程 205
8.2.2 一次典型的FTP流程 206
8.2.3 SIP的功能 208
8.2.4 SIP協議結構 210
8.2.5 SIP呼叫流程 215
8.3 語音的承載 216
8.3.1 默認APN的選擇 217
8.3.2 IMS默認承載的建立 218
8.3.3 IMS專有承載的建立 221
8.4 主叫域選 225
8.5 被叫域選 228
8.6 呼叫流程中的EPC 230
8.6.1 建立IMS默認承載 230
8.6.2 VoLTE的IMS域注冊 234
8.6.3 建立VoLTE專有承載 236
8.7 SRVCC和eSRVCC 239
第9章 數據業務的國際漫遊 247
9.1 數據業務漫遊類型 247
9.2 三通,國際漫遊的條件 249
9.3 簽約信息互通 250
9.4 DNS互通 252
9.5 IP互通 255
縮略語 257
參考文獻 263
作者介紹
張明和,華為公司高級工程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通信行業十年,從事過GPRS網絡、3絡、4絡的工程建設、培訓和維護等工作。熟悉移動數據核心網的架構、流程和業務,有著豐富的實際網絡規劃、建設和維護經驗。在華為公司多次榮獲“技術尖兵”、“金筆奬”等榮譽,技術資料寫作和授課經驗豐富,所寫文章被評“深入淺齣、通俗易懂”。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覺是嚴謹中帶著溫度,專業又不失親和力。作為一名需要經常進行跨部門技術溝通的技術人員,我深知有效溝通的重要性,而清晰的技術錶達是溝通的基礎。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就非常符閤我的期待,它既保持瞭技術文檔的精確性,又運用瞭非常流暢的敘述方式,使得即便是涉及到復雜的調製解調、編碼校驗等物理層細節時,也不會讓人感到難以駕馭。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提升自己對前沿無綫技術原理的掌握程度,從而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能夠走得更遠。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體現瞭作者對讀者需求的深刻洞察,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像是在進行一次精心策劃的技術漫遊。我期待著在接下來的閱讀中,能被書中那些巧妙的設計思路和創新的解決方案所啓發,讓我的技術視野得到一次質的飛躍。
評分從一個資深技術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內容的選擇和組織上展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和匠心。很多教材隻是簡單地羅列標準文檔的內容,讓人讀起來枯燥乏味,但這本書顯然是經過瞭作者的深度消化和重構。它不僅僅是知識的搬運工,更像是知識的提煉者和傳道者。我尤其欣賞它對曆史演進的梳理,能夠幫助讀者理解為什麼當前的技術架構會是現在的樣子,而不是憑空齣現。這種對“為什麼”的解釋,遠比單純的“是什麼”更有助於構建牢固的知識體係。我計劃用一段時間,仔細研讀其中關於性能優化和故障排查的部分,因為在實際工作中,這些纔是最能體現技術功底的地方。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經過驗證的排障思路和優化技巧,而不是停留在理論層麵空談。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說明瞭其內容的豐富性,足以支撐多次的精讀和迴顧。
評分我通常對技術書籍的評價會比較苛刻,因為很多所謂的“深度”書籍往往過於晦澀難懂,而“淺齣”的讀物又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撐。這本書似乎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我喜歡它在講解復雜機製時所采用的類比和圖示,它們有效地打破瞭抽象概念之間的壁壘。例如,在描述數據包如何在復雜的網絡中路由和切換時,作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來輔助說明,這種方法對於初學者非常友好,但絕不是膚淺的灌輸。更難得的是,即便是對於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書中對一些底層協議的細節剖析也顯得鞭闢入裏,揭示瞭設計背後的精妙之處。我個人非常推崇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它允許讀者根據自己的知識背景選擇性地吸收信息。我期待著閱讀完後,能夠對整個係統的端到端流程有一個‘上帝視角’的理解,而不僅僅是局限於某個孤立的模塊。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且易於理解的技術知識體係。
評分拿到這本書時,我正為手頭一個關於網絡演進的項目感到焦頭爛額,急需一本能快速梳理核心概念,同時又不失前沿性的參考資料。這本書的標題和副標題立刻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深入淺齣’這四個字,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將復雜技術嚮非專業人士解釋的工程師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瞭目錄部分,發現它對各個模塊的覆蓋非常全麵,從物理層到承載網,再到核心網的各個功能實體,都有詳盡的介紹。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似乎並沒有僅僅停留在概念的羅列上,而是著重分析瞭不同技術選擇背後的權衡與取捨,這一點對於提升實際工程能力至關重要。我特彆留意瞭關於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和軟件定義網絡(SDN)在現代移動通信架構中應用的章節,這些都是當前業界熱議的話題,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實用的指導思想,指導我如何優化現有的網絡部署策略,提升係統的健壯性和靈活性。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讓我相信它能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有吸引力,那種深藍色的背景搭配著簡潔的白色字體,給人一種專業而又易於理解的感覺。我之所以會選擇它,是因為我對無綫通信領域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彆是當前主流的移動通信技術。我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能係統梳理基礎概念,又能深入探討技術細節的讀物。這本書的篇幅看起來很紮實,內容涵蓋瞭從基礎理論到實際應用的各個方麵,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特彆關注那些關於係統架構和關鍵算法的章節,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獨到的見解。初翻幾頁,感覺作者的敘述邏輯非常清晰,語言平實卻不失深度,對於我這樣想在技術上更進一步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我期待著接下來的閱讀體驗能夠真正實現“深入淺齣”的承諾,讓我對這個復雜的技術領域有一個更全麵、更透徹的認識,為我後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段落之間的留白也做得很好,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