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唐卡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青海論壇論文集
定價:36.00元
作者:王能憲,曹萍
齣版社:文化藝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3940484
字數:150000
頁碼:24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由青海省人民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辦,青海省文化廳承辦的“國際唐卡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青海論壇”日前在西寜市舉辦。外20餘位專傢學者參加瞭論壇。論壇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視野中的唐卡傳承、唐卡藝術與熱貢文化生態保護、生産性方式保護與唐卡藝術發展等議題展開研討。17位外專傢代錶作重點發言,他們就唐卡藝術的本體特徵、宗教意義、繼承與發展、市場誘惑與守護、人纔培養與責任以及傳承模式的創新等方麵問題進行瞭闡述,並就唐卡藝術如何更好地在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得到保護進行瞭深入探討。本書即為該論壇的論文集。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剛收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仔細研讀,但從封麵和整體裝幀來看,就已經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厚重的紙張,精美的印刷,還有那充滿神秘感的唐卡圖案,無不彰顯著這是一部值得珍藏的學術力作。我一直對西藏和青海地區的傳統藝術充滿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唐卡,那種細膩的筆觸、鮮艷的色彩以及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總能帶給我心靈的震撼。這次能夠有機會接觸到關於唐卡藝術的深入探討,而且還結閤瞭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這一重要議題,實在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我尤其關注其中關於青海地區唐卡藝術的獨特之處,以及在當今社會背景下,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是如何被傳承和發展下來的。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對唐卡藝術有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工作有更直觀的瞭解。這本書的厚度也預示著內容的豐富程度,相信每一篇論文都傾注瞭作者們的心血和智慧,是對唐卡藝術和文化遺産的一次莊嚴的梳理和呈現。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我瞭,那精美絕倫的唐卡圖案,仿佛將人帶入瞭一個神聖而遙遠的世界。我一直覺得唐卡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形式,它不僅僅是繪畫,更是一種信仰的載體,一種文化的傳承。而這次的論文集,還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這一重要議題納入其中,這讓我更加期待。我一直以來都對如何保護那些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感到憂慮,而唐卡藝術,無疑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這本書能夠匯聚來自不同國傢、不同領域的專傢學者,就唐卡藝術和非遺保護進行深入探討,這本身就說明瞭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我非常希望能夠通過閱讀,瞭解唐卡藝術在當代的生存狀態,以及學者們提齣的各種保護策略和發展思路,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的價值和傳承的意義。
評分拿到這本《國際唐卡藝術及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青海論壇論文集》,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標題本身所承載的分量。作為一名對中華傳統文化抱有深厚感情的普通讀者,我對唐卡這種極具視覺衝擊力和精神內涵的藝術形式一直心懷敬畏。這本書能夠匯聚國際上關於唐卡藝術的研究成果,並且聚焦在青海這一重要的唐卡藝術發源地,同時還將目光投嚮瞭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這絕對是一本視野宏大、內容深刻的著作。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淺齣地解讀唐卡藝術的宗教象徵意義、曆史演變,以及不同地區、不同流派唐卡的風格差異。更重要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這一主題,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時代意義。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瞭解在現代社會,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像唐卡這樣珍貴的文化瑰寶,讓它們不僅僅是博物館裏的展品,更能活在當下,觸動人心。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專業性和學術性。作為一名對藝術史有初步瞭解的愛好者,我對唐卡藝術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但往往隻能接觸到一些淺顯的介紹。這部論文集,以“國際論壇”和“青海”為關鍵詞,預示著其內容將是深入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唐卡繪製技法、顔料運用、以及不同地域唐卡風格演變的詳細分析,這些都是我非常想深入瞭解的方麵。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這一主題,也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另一層重要意義。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保護和傳承像唐卡這樣珍貴的傳統藝術,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瞭解到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從而對唐卡藝術和非遺保護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初翻這本書,就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學術氣息撲麵而來。我本身是從事文化研究的,一直以來都對唐卡藝術的技法、材質及其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想非常著迷。這次有幸能讀到這部論文集,對於我深入理解不同流派唐卡的特點,以及它們在曆史長河中的演變軌跡,無疑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特彆是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這一主題,我覺得這本論文集不僅是藝術史的記錄,更是對當下文化傳承方式的一次重要思考。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探討現代科技在唐卡傳承和保護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平衡傳統技藝與市場化需求之間的關係。青海地區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我想一定孕育齣瞭獨具特色的唐卡風格,我非常期待從中發掘齣新的研究視角。總而言之,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一份學術成果的匯編,更像是一次關於文化根脈的深度挖掘和守護行動,讓我充滿探究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