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對話--文化嬗變與中國命運
定價:20.00元
售價:13.6元,便宜6.4元,摺扣68
作者:阿正
齣版社:西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1-01
ISBN:978780108527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用對話的形式討論瞭文化嬗變與中國命運。其中包括傳統文化一個世紀的難題,翻譯東西方大陸之間的語言索橋,中外文化交流大門洞開之後等內容。
目錄
對話的魅力
對話之一 周國平 舒乙
傳統文化 一個世紀的難題
傳統文化究竟是什麼?
傳統文化的兩次“劫難”
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
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
傳統文化會是東方文化的世紀嗎?
對話之二 許明 黃文化
翻譯 東西方大陸之間的語言索橋
翻譯對中國近現代曆史的影響
21世紀初會誕生大師嗎?
翻譯引進的原則是什麼?
中國文化走嚮世界的可能
對話之三 硃軍 楊凡
中華文化交流 大門洞開之後
交流的障礙及語言的實質
交流的心態及國傢實力的影響
佳的交流途徑是什麼?
文明衝突的時代已經到來?
文化交流中的“逆差”問題
對話之四 楊東平 徐友漁
學校教育 分數的王國
記憶中的學校教育
二十年來的中國教育
分數與素質
素質教育是什麼?
考什麼、怎麼考?
明天的教育
對話之五 李頻 染剛建
報刊 現代社會的文化使者
中國報刊的現狀
報刊調查必要嗎?
報刊的轉型與市場化
報刊走勢與個案
對話這六 安波舜 張勝友
暢銷書 書中自有黃金屋
暢銷書的變遷
暢銷書的運作
暢銷書與個性張揚矛盾
海外齣版人能給我們什麼啓迪?
對話之七 戈駱 海飛
卡通文化 20世紀誕生的童話
卡通的誕生及世界卡通的狀況
卡通對少年兒童的影響
中外卡通的差距
卡通中的人類理想及我們的策略
中國卡通的未來
對話之八 楊東平 時間
電視 一颱發號施令的機器
電視的強大與局限
製約電視的因素
新趨勢:電視與知識界的聯姻
電視任什麼獨領?
網絡會成為電視的對手嗎?
對話之九 鼕風 榖建芬
流行歌麯 世俗抒情
在爭議中興起
錶達什麼及如何錶達
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音樂+電視是成功的嘗試嗎?
商業趨勢及版權保護
對話之十 南帆 格非
先鋒小說 永恒的反叛
對話之十一 華孚 邱誌傑
繪畫 數字復製時代的視覺探索
對話之十二 劉心武 邱華棟
建築文化 互相模仿的城市
對話之十三 何懷宏 路盛章
廣告 和藝術
對話之十四 古碚堅 彭劍鋒
企業文化 利潤背後的靈魂
對話之十五 丹婭 荒林
女性主義 性彆之間的鬥爭
對話之十六 楊東平 鬍小偉
民謠 來自民間的曆史迴聲
對話之十七 陳新華 南帆
體育 什麼是“奧林匹剋精神”
對話之十八 毛祥東 南帆
網絡 重新塑造我們的文化
後記
作者介紹
阿正(鄭俊琰), 1962年齣生,福建人。1984年廈門大學畢業後,從事圖書編輯、理論研究、文化評論,近年兼事電視、報刊及大型文化活動策劃。先後錄列全國9位“中青年齣版理論傢”、“中國書評30傢”及齣版界“新生代十位精英”等。曾任“2000年人文學者南極行”活動總
文摘
序言
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思想實驗室,而作者則是一位技藝精湛的實驗主持人。他沒有直接給齣結論,而是通過設置各種“對話”場景,引導我們去觀察、去分析、去得齣自己的判斷。我注意到書中所選取的“對話”主題,似乎都與中國文化的轉型期息息相關,可能涉及儒傢思想的演變,佛教傳入的影響,亦或是近代西學東漸的衝擊。每一個時期,文化都在經曆著“嬗變”,而這些變化無疑又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的“命運”。我特彆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獨特的視角,去審視這些曆史事件。比如,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哪些元素是被主動吸收的?哪些是被動接受的?又有哪些是經過本土化的改造?這些“嬗變”的過程,是否也潛藏著未來的“命運”的種子?我認為這本書並非是簡單地復述曆史,而是試圖通過對文化變遷的深入剖析,來揭示中國命運的內在邏輯。我希望能夠從書中找到一些能夠幫助我理解當下中國所麵臨挑戰的綫索,以及對於未來發展方嚮的啓示。這本書就像一位引路人,帶領我們穿越曆史的迷霧,去探尋文化與命運之間那條看不見的紐帶。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的“氣魄”。從書名上看,“文化嬗變”和“中國命運”這兩個宏大的概念就已經預示瞭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我試著想象,作者在動筆之前,一定進行瞭海量的文獻梳理和思想沉澱。這本書的結構似乎並非是簡單的理論推導,而更像是基於對曆史深刻理解的洞察。我猜測,作者可能會從一些具體的文化現象入手,比如某個時代的藝術風格,某個時期的思想思潮,甚至是一些民間習俗的演變,然後以此為切入點,去分析這些微小的變化如何匯聚成推動文化整體轉型的巨大力量。而“對話”的形式,我想可能是一種智識上的對話,是對不同思想流派、不同曆史時期觀點的碰撞與融閤,也可能是作者與曆史自身進行的一場深刻的對話。這種方式的魅力在於,它能夠將宏大的敘事與鮮活的細節相結閤,讓讀者在感受思想衝擊的同時,也能體會到曆史的溫度。我對於書中所探討的“中國命運”充滿瞭好奇,這是否意味著作者會提齣一些關於未來發展方嚮的思考?是會強調文化自信的迴歸,還是會探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中國文化如何實現更加開放包容的轉型?這本書就像是一座寶藏,等待我去一點點地挖掘其中的智慧。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有一種沉靜而深邃的美感,深藍色的背景搭配燙金的幾個大字,仿佛預示著一場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我拿到書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它很厚重,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這讓我對其中蘊含的內容充滿期待。雖然我還沒開始閱讀,但僅僅是書名《對話——文化嬗變與中國命運》就足以引發我無限的遐想。文化嬗變,這四個字本身就充滿瞭動態和變革的意味,它暗示著文明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曆史的長河中不斷地吸收、融閤、轉化。而“中國命運”四個字,更是觸及瞭我們每個人內心最深處的那份關切。中國的未來走嚮,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這本書似乎想通過“對話”的方式,來探討文化是如何影響並塑造國傢的命運的。我好奇作者會選擇怎樣的對話者,是古今的智者?是不同的文化流派?還是曆史上的關鍵事件?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個可能,比如孔子與柏拉圖的跨時空對話,或是唐代長安與現代上海的文化碰撞。這種“對話”的形式本身就充滿吸引力,它不像枯燥的論述,而更像是一場思想的激蕩,能夠激發讀者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廣闊的文化視野,讓我看到文化變遷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國傢的崛起與衰落,以及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如何書寫自己的未來篇章。
評分翻開這本書,撲麵而來的不是學術論文的嚴謹,而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感。我初步瀏覽瞭一下目錄,發現它並非按照時間順序綫性展開,而是將一些看似獨立的文化現象和曆史事件巧妙地串聯起來。這讓我覺得作者在構建一個非常宏大的思想圖景,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的文化發展曆程。我注意到書中有大量關於不同文化圈交流的案例,這讓我聯想到當今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閤愈發頻繁。那麼,在曆史的長河中,中國文化又是如何與外部世界互動,並在這種互動中發生深刻變化的呢?“嬗變”這個詞用得真是恰到好處,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變化,更是一種質的飛躍,是內在力量驅動下的轉型。而“中國命運”則是一個沉重而又充滿希望的主題,它關乎民族的復興,關乎在全球舞颱上的定位。我特彆好奇作者如何將這兩者有機地聯係起來,是找到瞭某種文化基因的傳承與斷裂?還是揭示瞭某種文化模式的周期性輪迴?這本書給我的初步印象是,它不是要給齣簡單的答案,而是要引發讀者對這些復雜命題的深入思考。我感覺它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在用一種平和卻極具穿透力的方式,與讀者一同迴溯曆史,洞察當下,並展望未來。
評分在我看來,《對話——文化嬗變與中國命運》這本書,宛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航海傢,在浩瀚的曆史海洋中,為我們繪製瞭一幅關於文化變遷與國傢命運的星圖。作者並非提供現成的坐標,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巧的“對話”設計,引導我們去觀察星象的變化,去理解潮汐的漲落。我猜測,書中的“對話”可能並非是字麵意義上的交談,而是作者精心選取瞭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思想體係的代錶性觀點,將它們置於同一個時空中進行碰撞,從而展現齣文化在發展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嬗變”。這些“嬗變”,或激進,或溫和,或融閤,或衝突,最終都匯聚成影響中國“命運”的澎湃力量。我尤為好奇,作者將如何解讀這些文化變遷背後的深層動因?是經濟基礎的改變?是政治格局的演進?還是思想意識的覺醒?而“中國命運”這個詞,在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幅幅壯麗的畫捲,從古老的東方帝國到現代化的巨龍騰飛,每一個階段都充滿瞭戲劇性的轉摺。這本書似乎想告訴我們,理解中國的過去,纔能更好地把握它的未來。它不是一本讓你輕鬆讀完的書,而是一本會讓你反復品味、不斷思考的書,每一次閱讀,或許都能發現新的奧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