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金融開放的風險及其經濟增長效應
:68.00元
售價:46.2元,便宜21.8元,摺扣67
作者:張小波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4140316
字數:310000
頁碼:25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礎上以金融開放帶來的風險為主綫,對與金融開放風險密切相關的金融開放水平測度和協調性、金融開放外源性風險、金融開放與金融危機、金融開放的增長效應、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管等有關問題展開瞭研究。
目錄
作者介紹
張小波,1980年,四川宜賓人。2011年12月畢業於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獲管理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西南政法大學經濟學院,講師。研究領域涉及國際金融、金融經濟、金融監管等。
文摘
序言
這是一本讓我對“金融開放”這一概念有瞭徹底重塑的書。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理論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實踐的寶典。作者以一種極為寫實的手法,展現瞭金融開放的真實麵貌。書中對於一些國傢在經曆金融危機後,如何通過深化金融開放來重塑經濟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危”中尋“機”的可能性。作者並非迴避金融開放的負麵影響,而是以一種極為審慎的態度,詳細剖析瞭各種潛在的風險,例如匯率劇烈波動對實體經濟的衝擊,以及金融市場的過度投機可能引發的資産價格泡沫。但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風險的同時,並沒有簡單地將金融開放妖魔化,而是強調瞭風險的可控性和管理性。他提齣的許多觀點,例如加強金融監管、完善市場規則以及提升風險應對能力,都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同時,書中關於金融開放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的論述,也讓我耳目一新。作者並非停留在口號式地宣揚,而是通過大量詳實的案例,展示瞭金融開放如何為實體經濟注入活力,如何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從而實現經濟的持續增長。
評分這本書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瞭金融開放的迷宮。作者以其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將金融開放的復雜性層層剝開,展現瞭其多重維度下的影響。我特彆被書中關於“蝴蝶效應”的比喻所吸引,生動地說明瞭微小的金融改革或外部衝擊,是如何在全球化的金融體係中被放大,最終可能引發一係列意想不到的經濟後果。作者在分析風險時,並沒有僅僅關注宏觀層麵的係統性風險,而是深入到微觀層麵,比如企業如何利用金融工具進行風險對衝,又如何因過度投機而陷入睏境,這些細節的描繪讓風險的具象化,變得更加觸目驚心。同時,作者對於金融開放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的論述,也同樣精彩。他並非簡單地將金融開放等同於經濟增長的萬能鑰匙,而是詳細闡述瞭在何種條件下,金融開放纔能真正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例如健全的市場機製、有效的法律體係以及審慎的宏觀調控。這本書讓我深刻理解到,金融開放並非坦途,而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復雜過程,需要精密的規劃和持續的審視。
評分這本《金融開放的風險及其經濟增長效應》給我的閱讀體驗帶來瞭全新的衝擊。它沒有讓我感到自己是在啃食枯燥的理論,而更像是在與一位極具智慧的朋友進行一場關於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度對話。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能夠將看似遙遠抽象的經濟概念,通過生動貼切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變得通俗易懂。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關於“金融脫鈎”與“金融融閤”的辯證分析,作者巧妙地從曆史的維度,梳理瞭不同時期金融開放的模式及其帶來的不同後果,這讓我對當前全球金融格局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在談及風險時,作者更是將筆觸伸嚮瞭更為隱蔽的角落,比如金融創新帶來的監管滯後性,以及跨境資本流動對一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挑戰。這些分析讓我意識到,金融開放的風險並非僅是簡單的資産泡沫或債務危機,而是可能觸及國傢經濟主權和金融穩定根基的深層問題。但同時,作者也為我們描繪瞭金融開放如何能夠點燃經濟增長的引擎,例如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優化資源配置以及促進産業升級,這些積極的效應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充滿希望。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經曆瞭一次關於金融開放的“思想洗禮”。作者以一種極為宏大的視角,審視瞭金融開放這一全球性議題,並且將風險與經濟增長這兩個看似矛盾的方麵,進行瞭巧妙的融閤。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分析風險時,那種不落俗套的視角。他並非僅僅關注那些顯而易見的風險,而是深入挖掘瞭金融開放背後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例如不同國傢金融體係的兼容性問題,以及全球金融治理的有效性問題。這些分析讓我對金融開放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作者對金融開放促進經濟增長的論述,也同樣精彩紛呈。他並非簡單地將金融開放視為經濟增長的唯一驅動力,而是強調瞭其內在的邏輯和機製。例如,通過引入競爭來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通過資本流動來優化資源配置,以及通過技術溢齣來推動産業升級。這些分析讓我看到瞭金融開放的巨大潛力,以及如何在正確的引導下,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成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具有感染力,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讓我對接下來的金融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我原本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論述,沒想到翻開後,撲麵而來的卻是一種對金融開放這個宏大議題的深刻洞察和生動描繪。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將復雜的經濟原理變得觸手可及。比如,書中對某個新興經濟體在引入外資銀行後,如何通過競爭促進本土金融機構效率提升,又如何因監管不力導緻金融風險蔓延的描述,就極具畫麵感。讀者仿佛置身其中,親曆瞭那段跌宕起伏的經濟變革時期。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風險時,並沒有停留在“狼來瞭”式的恐嚇,而是深入剖析瞭風險的根源,例如信息不對稱、道德風險以及監管套利等,並進一步探討瞭這些風險如何可能演變成係統性危機。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探討這些風險的同時,並沒有忽視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而是將其置於一個更加宏觀的視角下進行權衡。這種辯證的分析方法,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打破瞭過去對金融開放的片麵認識。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頗具特色,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乏文學的流暢,使得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