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下册)
:25.80元
售价:17.5元,便宜8.3元,折扣67
作者:陈抗生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01
ISBN:9787040349986
字数:
页码:27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下册)》将传统的“电路原理”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电路级内容有机整合在-起,内容选择上把新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融入到电路基础课程中,反映了电路技术发展的方向。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下册)》将模拟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反馈放大器电路、差分放大器电路、互连线、运算放大器、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开关电容电路、CMOS逻辑门电路、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处理电路以及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等电路有机融入到直流稳态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稳态电路分析、电路瞬态特性的时域分析以及交流小信号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等有关章节中,使电路分析方法的阐述以实际电路为载体,而对实际电路的分析又得到规范的电路分析方法的指导。
全书共6章,下册包含后两章的内容。第五章在复频域对电路进行分析,给出电路的频域响应;第六章给出非线性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高等学校教材:电路分析与电子线路基础(下册)》可供高等学校本科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专业作为“电路”课程教材使用,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第五章 交流小信号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5.1 线性连续系统(电路)的复频域传递函数
5.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5.1.2 拉普拉斯反变换
5.1.3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理
5.1.4 电路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及其基本性质与信号流图
5.1.5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以及系统的频率特性
5.1.6 零、极点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5.2 z变换与z域中的传递函数
5.2.1 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5.2.2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与系统的频率响应
5.3 晶体管放大器偏置电路分析
5.3.1 电压偏置电路
5.3.2 恒流源偏置电路
5.3.3 带隙基准电压电路
5.4 场效应晶体管单级放大器电路分析
5.4.1 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5.4.2 简单结构单级共源极放大器的图解分析
5.4.3 单级共源极放大器的数值分析
5.4.4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4.5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栅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4.6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漏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特性的分析
5.5.1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数值分析
5.5.2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3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基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4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6 反馈放大器电路分析
5.6.1 反馈放大器的类型及其表示
5.6.2 反馈放大器分析
5.6.3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5.7 差分放大器电路分析
5.7.1 差分放大器的特点
5.7.2 基于场效应晶体管差分对的差分放大器
5.7.3 基于双极型晶体管差分对的差分放大器
5.7.4 吉尔伯特模拟乘法器单元电路
5.8 运算放大器、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
5.8.1 基于电压反馈的二级CMOS运算放大器(VFA)
5.8.2 基于电流反馈的运算放大器(cFA oP AMP)
5.8.3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CDBA)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CDTA)
5.9 滤波器
5.9.1 无源LC滤波器与四相RC滤波器
5.9.2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有源RC滤波器
5.9.3 基于运放的开关电容滤波器
5.9.4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 CDBA)的滤波器
5.9.5 基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CDrA)的滤波器
5.9.6 数字滤波器简介
5.10 小信号情况下振荡器的线性理论分析
5.10.1 振荡器达到稳定振荡的条件
5.10.2 RC相移振荡器
5.10.3 LC振荡器
5.10.4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CDBA)、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 CDTA)的振荡电路
5.11 过取样级的数据转换电路
习题五
第六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
6.1 直流非线性电路分析
6.1.1 直流非线性电路方程的一般形式
6.1.2 包含PN结二极管的直流非线性电路
6.1.3 包含晶体管的直流非线性电路
6.2 功率放大器电路及谐波平衡分析
6.2.1 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及结构类型
6.2.2 交流大信号情况下放大器电路的谐波平衡分析
6.2.3 振荡电路的修正谐波平衡分析法简介
习题六
附录1 拉普拉斯(拉氏)变换简表
附录2 z变换对简表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交流小信号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5.1 线性连续系统(电路)的复频域传递函数
5.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5.1.2 拉普拉斯反变换
5.1.3 复频域中的电路定理
5.1.4 电路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及其基本性质与信号流图
5.1.5 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以及系统的频率特性
5.1.6 零、极点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
5.2 z变换与z域中的传递函数
5.2.1 从拉普拉斯变换到z变换
5.2.2 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与系统的频率响应
5.3 晶体管放大器偏置电路分析
5.3.1 电压偏置电路
5.3.2 恒流源偏置电路
5.3.3 带隙基准电压电路
5.4 场效应晶体管单级放大器电路分析
5.4.1 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5.4.2 简单结构单级共源极放大器的图解分析
5.4.3 单级共源极放大器的数值分析
5.4.4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4.5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栅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4.6 单级场效应晶体管共漏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放大器特性的分析
5.5.1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的数值分析
5.5.2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发射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3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基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5.4 单级NPN双极型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器特性的简化分析
5.6 反馈放大器电路分析
5.6.1 反馈放大器的类型及其表示
5.6.2 反馈放大器分析
5.6.3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5.7 差分放大器电路分析
5.7.1 差分放大器的特点
5.7.2 基于场效应晶体管差分对的差分放大器
5.7.3 基于双极型晶体管差分对的差分放大器
5.7.4 吉尔伯特模拟乘法器单元电路
5.8 运算放大器、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
5.8.1 基于电压反馈的二级CMOS运算放大器(VFA)
5.8.2 基于电流反馈的运算放大器(cFA oP AMP)
5.8.3 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CDBA)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CDTA)
5.9 滤波器
5.9.1 无源LC滤波器与四相RC滤波器
5.9.2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有源RC滤波器
5.9.3 基于运放的开关电容滤波器
5.9.4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 CDBA)的滤波器
5.9.5 基于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CDrA)的滤波器
5.9.6 数字滤波器简介
5.10 小信号情况下振荡器的线性理论分析
5.10.1 振荡器达到稳定振荡的条件
5.10.2 RC相移振荡器
5.10.3 LC振荡器
5.10.4 基于电流差分缓冲放大器(CDBA)、电流差分跨导放大器( CDTA)的振荡电路
5.11 过取样级的数据转换电路
习题五
第六章 非线性电路分析
6.1 直流非线性电路分析
6.1.1 直流非线性电路方程的一般形式
6.1.2 包含PN结二极管的直流非线性电路
6.1.3 包含晶体管的直流非线性电路
6.2 功率放大器电路及谐波平衡分析
6.2.1 功率放大器的特性参数及结构类型
6.2.2 交流大信号情况下放大器电路的谐波平衡分析
6.2.3 振荡电路的修正谐波平衡分析法简介
习题六
附录1 拉普拉斯(拉氏)变换简表
附录2 z变换对简表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我对这本《近代物理导论》的感受,主要集中在它试图弥合理论与科普之间鸿沟的努力上。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深谙教育之道的物理学家,他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纯粹基于量子力学方程的讲解方式,而是将爱因斯坦、普朗克等科学巨匠的探索历程和心路历程穿插其中。读起来,与其说是在学习物理知识,不如说是在参与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发现之旅。例如,在讲解狭义相对论时,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描述如何从对“以太”的失望中诞生了光速不变的假设,这种历史背景的引入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代入感和趣味性。书中的插图质量非常高,那些关于时空弯曲的示意图,远比教科书上刻板的几何图形来得生动有力。它成功地让原本晦涩的量子纠缠和波粒二象性,变得可以被非专业人士所感知和思考,是极佳的跨学科阅读材料。
评分这本《高等数学》的教材,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设计到内容编排,都透露着一股严谨而又不失活泼的气息。我尤其欣赏它在概念引入上的处理方式,往往能通过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将那些抽象的数学原理掰开了、揉碎了,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例如,在讲解微积分的收敛性问题时,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先用一个关于“水池注水”速率变化的场景来铺垫,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理解了极限思想的精髓。再者,书中的习题设置也做得非常巧妙,从基础的巩固练习到富有挑战性的综合应用题,梯度设计得非常合理,确保了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初期的难度劝退。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图文并茂,公式推导过程清晰明了,即便是初次接触高等数学的学生,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在教学法和内容组织上都经过深思熟虑的优秀教材,对于打牢数学基础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专业书籍,说实话,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学术化,语言精炼,信息密度极高,读起来需要全神贯注,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它对每一种经典算法的剖析都做到了极致,不仅详细讲解了算法的逻辑流程,更深入地探讨了其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理论证明,这对于有志于从事底层研发或者算法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特别是关于图论部分的处理,作者引入了许多前沿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了最新的硬件架构对算法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这使得内容紧跟时代前沿。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需要配合大量的练习和对离散数学的扎实理解才能完全消化。但我认为,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硬核”,它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一部能够让人在理论高度上得到提升的案头工具书。
评分我最近接触到的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的著作,其学术功底和宏大视野令人折服。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时间线索,而是以“道”与“非道”的辩证关系为主轴,贯穿了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明清心学的发展脉络。作者对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文本的解读,深入到其词语的本义和当时的社会语境,展现出极强的文本细读能力。尤其是在分析宋明理学时,它巧妙地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间的论战,放置在了宋代边患和科举制度变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使得这些看似高深的哲学思辨,立刻有了鲜活的现实支撑。全书的论证逻辑严密,引经据典的恰到好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国学根基。虽然其对某些学派的批判性观点可能引发争议,但这恰恰是高质量学术著作的魅力所在——它鼓励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和辨析,而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结论。
评分这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践教程》简直是为那些在C++或Java的指针和类定义中迷失方向的编程新手量身定做的救星。它的叙述语言极其口语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程序员在你的旁边手把手地教你写代码。书里强调的不是“是什么”,而是“怎么做”,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紧接着一个可以立刻在IDE里运行的小项目或者代码片段。例如,在介绍“封装”这一核心概念时,作者直接搭建了一个“虚拟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框架,用清晰的Getter/Setter方法来演示数据保护的必要性,这种实战导向的教学方法效率极高。它对设计模式的讲解也十分务实,没有陷入到抽象的UML图谱中,而是直接展示了“工厂模式”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具体实现与取舍。如果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对于某些底层内存管理的细节探讨略显保守,但瑕不掩瑜,对于想要快速掌握OOP思维并投入到实际项目开发中的人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无可替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