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第2版)
定价:78.00元
售价:53.0元,便宜25.0元,折扣67
作者:王宏禹,邱天爽,陈础≈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5-01
ISBN:978711805343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非平稳随机信号分析与处理的理论方法、类型及其应用。全书共ll章,内容包括:概论、瞬时频率、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基本理论、维纳过程、分段平稳随机信号、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变参数模型法、白噪声中时变正弦组合的非平稳随机信号、方差平稳随机信号——均值具有趋向性的非平稳随机信号、周期平稳随机信号、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演化谱及非平稳随机信号的WV谱。本书取材广泛,系统性强,结构合理,内容新颖,概念清楚,理论联系实际,可读性好。本书不仅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包括作者许多研究成果,是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新著作,很有特色。
本书可作为研究生教材,也可供从事信号处理的高等院校教师及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章 概论
1.1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统计描述
1.1.1 概率密度和数字特征
1.1.2 相关函数与协方差函数
1.1.3 时变功率谱
1.1.4 时变参数模型
1.2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变谱
1.2.1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功率谱
1.2.2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频表示
1.2.3 演化谱
1.3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类型
1.3.1 维纳(Wiener)过程
1.3.2 分段平稳随机信号
1.3.3 耐变参数AR、MA、ARMA模型非平稳随机信号
1.3.4 白噪声中时变正弦组合非平稳随机信号
1.3.5 方差平稳随机信号
1.3.6 周期平稳随机信号
1.3.7 线性时变随机系统输出的非平稳随机信号
1.3.8 具有演化谱的非平稳随机信号
第2章 瞬时频率
2.1 瞬时频率的传统定义与估计
2.1.1 瞬时频率的传统定义
2.1.2 瞬时频率估计
2.2 多分量信号的瞬时频率
2.2.1 信号的基函数展开简介
2.2.2 时变幅度与固定或时变频率的非平稳信号
2.2.3 多分量信号瞬时频率的定义
2.3 经验模式分解法与瞬时频率的确定
2.3.1 应用希尔伯特变换法确定瞬时频率对信号的限制条件
2.3.2 内蕴模式函数与经验模式分解法原理
2.3.3 经验模式分解法的实现
2.3.4 消除边界效应的方法
2.3.5 瞬时频率估计例
2.4 确定瞬时频率的平稳相位法
2.4.1 线性调频信号的频谱
2.4.2 平稳相位法确定瞬时频率
附录 黎曼引理的证明
第3章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基本理论
3.1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特性的描述
3.1.1 时变脉冲响应与格林函数
3.1.2 广义传递函数
3.1.3 时变脉冲响应的傅里叶变换
3.2 可用线性时变系数差分方程描述的线性时变离散系统
3.2.1 格林函数所应具备的条件
3.2.2 广义传递函数所应具备的条件
3.3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设计
3.3.1 时域奇异值分解法
3.3.2 设计例
3.4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3.4.1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稳定的时域条件
3.4.2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稳定的频域条件
3.4.3 线性时变递归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3.5 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级联与平稳随机输入时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输出
……
第4章 维纳过程
第5章 分段平稳随机信号
第6章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时变参数模型法
第7章 白噪声中时变正弦组合的非平稳随机信号
第8章 方差平稳随机信号——均值具有趋向性的非平稳随机信号
第9章 周期平稳随机信号理论
0章 非平稳随机信号的演化谱
1章非平稳随机信号的WV谱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量子力学导论(卷一)》这本书,老实说,门槛是有点高的,但一旦跨过去,眼界就会完全不一样。我不是物理学专业的,但被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深深吸引。作者的讲解极其严谨,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建立在坚实的数学基础之上,特别是对于线性代数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处理得非常优雅。它不像一些入门书那样只停留在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的层面,而是更早地引入了狄拉克符号和Hilbert空间的概念,这对于理解更深层次的量子信息和散射理论至关重要。书中对角动量和自旋的讨论,详细到令人赞叹,复杂的矩阵运算和变换被组织得井井有条。虽然阅读过程中需要频繁查阅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参考书,但这正是它价值所在——它强迫你真正去理解底层原理,而不是仅仅记住公式。对于想深入研究量子理论的严肃学习者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
评分关于《高级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践》,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兼顾了理论的深度和工业界实践的广度。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关系代型的基础范式上,而是大刀阔斧地深入到了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恢复机制等核心领域。作者对两阶段锁定协议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的机制解释得非常清晰,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死锁的检测与避免策略。更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花了大篇幅讲解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挑战,包括两阶段提交(2PC)和Paxos算法的原理,这在很多普通教材中是比较少见的深度。书中对查询优化器的内部工作原理的剖析,从代数表达式的转换到代价模型的建立,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对于希望从“数据库用户”转变为“数据库设计者或开发者”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从宏观架构到微观实现的全景视角,阅读体验是严谨而充满启发性的。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第8版)》,说实话,读完感觉受益匪浅,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网络协议的一些零散认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自顶向下”的叙事结构,从应用层开始,层层深入到物理层,这种学习路径非常符合直觉,让初学者不会被复杂的底层细节一开始就淹没。比如,它对HTTP协议的讲解,不仅细致地分析了报文结构和语义,还结合了现代Web应用的特点,比如持久连接、缓存机制等,讲解得非常透彻。再说到传输层,TCP的拥塞控制算法,书中通过图示和伪代码,把复杂的窗口变化过程描述得一清二楚,读起来毫不费力。作者的文笔风趣幽默,经常穿插一些历史背景和工程实现中的“陷阱”,让原本枯燥的协议学习变得津津有味。这本书不仅适合学生系统学习,对于一线网络工程师回顾和查漏补缺也是极好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本《现代控制理论导论》简直是控制领域的一本“圣经”。作者的讲解深入浅出,即便是初次接触现代控制理论的读者,也能很好地跟上思路。它从基础的系统描述开始,稳步推进到状态空间表示、能控性与能观性分析,最后涵盖了现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性能分析。书中的数学推导严谨而不失清晰,每一步都像是为读者精心铺设的阶梯,让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豁然开朗。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阐述,不仅给出了严格的证明,还结合了实际工程案例,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极点配置的部分,作者提供的设计方法非常实用,不仅限于教科书上的理论推导,更包含了如何在实际系统中应用这些技术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整个控制系统设计流程有了前所未有的系统认知,是理工科学生和工程师案头必备的宝典。
评分《数值计算方法(原书第5版)》这本书,简直是数值分析领域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对算法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的重视程度,远超一般教材的讲解深度。书中对矩阵计算部分,尤其是特征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比如QR算法,讲解得极为细致,不仅描述了算法的步骤,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迭代理论和误差分析。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插值和数值积分时,对不同方法的适用场景和局限性的对比分析,这对于工程应用中的实际选型至关重要。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 MATLAB 示例代码,这些代码不仅是工具,更是帮助理解算法流程的直观体现,读者可以亲手运行并观察误差的变化。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工程实践的数值计算知识体系框架,是算法工程师和科学计算研究人员的必备工具书,阅读体验非常扎实可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