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力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手册
定价:105.00元
作者: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4-01
ISBN:978751232826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8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安全是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工作是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学习本手册是掌握安全防护技能有效的途径。本手册依据GB644l一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结合电力企业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筛选出与电力企业有关的事故类别,并按照事故类别进行编绘,内容包括高处坠落防控、起重伤害防控、物体打击防控、触电防控、机械伤害防控、灼烫伤防控、火灾与爆炸防控、中毒与窒息防控、坍塌防控、淹溺防控、厂内机动车辆伤害防控共11类,以及火电厂、水电站和风电场生产现场风险辨识表。各章节的结构是,对电力企业常见的典型作业现场进行风险辨识,按照个人能力与防护、安全作业现场、安全作业行为进行防控。采用图文并茂形式,如临现场、生动活泼,具有看图说话、通俗易懂等特点,贴近一线作业现场;并按各专业分类编写,具有专业性强、知识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便于读者学习和掌握。
本手册面向电力企业一线员工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可作为各企业的安全生产及管理人员的工具书和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相关院校安全课程的参考资料。
目录
序
前言
章 绪论
第二章 高处坠落防控
第三章 起重伤害防控
第四章 物体打击防控
第五章 触电防控
第六章 机械伤害防控
第七章 灼烫伤防控
第八章 火灾与爆炸防控
第九章 中毒与窒息防控
第十章 坍塌防控
第十一章 淹溺防控
第十二章 厂内车辆伤害防控
附录一 火电厂生产现场风险辨识表
附录二 水电站生产现场风险辨识表
附录三 风电场生产现场风险辨识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电力人身安全风险防控手册》真算得上是电力行业从业者案头必备的“压舱石”了。我刚入行那会儿,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安全规程和操作指引,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总觉得理论和实际操作之间隔着一道鸿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非常接地气,不像很多教条式的安全读物那样高高在上,而是真正从一线工人的角度出发,把那些看似枯燥的风险点,用非常直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特别是对于那些高风险作业场景的案例分析,那种紧张感和警示意义是看再多PPT都比不上的。我记得有一次处理一个户外高压设备的突发故障,当时心里就下意识地回忆起了手册里关于“设备带电巡检的五个关键步骤”的描述,那份从容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知识沉淀的结果。它不只是罗列“不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不能做”以及“万一发生时该如何科学应对”,这种深度解析,让安全意识真正内化成了本能反应,而不是机械的口号。对于新入职的师傅们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最好的“启蒙导师”,能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因为不熟悉流程而导致的潜在危险。
评分从长期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掌握这本书所蕴含的知识体系,是电力人建立专业信任的基石。在电力行业,“安全意识”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它直接挂钩到个人的操作许可和团队的协作效率上。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语言和方法论,使得不同层级、不同专业的同事之间,在谈论风险防控时,能够使用一套共通的、被认可的规范。这对于跨部门协作或进行大型联合检修任务时,是建立高效沟通和相互信任的前提。当我能熟练地运用手册中的术语和风险评估模型与质监部门进行专业对话时,我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职业权威性得到了提升。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操作指导,更是一种职业素养和安全文化的载体,帮助我们从“被动遵守规定”向“主动构建安全文化”的层次迈进,这对于一个长期在电力领域深耕的人来说,是无价的财富。
评分说实话,现在市面上讲解安全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停留在法规条文的复述上,读起来味同嚼蜡,很难真正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体系构建感”。它不仅仅是零散知识点的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严密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到应急响应的闭环管理系统。我特别欣赏它在风险层级划分上的严谨性,从最基础的触电、坠落,到更复杂的弧光闪络风险,每一个层级的风险点都有对应的“定制化”防控策略。这让我意识到,安全管理不是一刀切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环境和作业性质进行精准滴灌的。举个例子,我们在进行变电站检修时,过去总是习惯性地把所有安全措施都堆上去,反而可能因为操作繁琐而遗漏关键步骤。读了这本书后,我们学会了如何根据作业票的风险等级,有侧重地强化特定环节的管控,效率提高了,安全性反而更有保障了。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的梳理能力,是它超越一般手册的核心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编撰者显然是深谙大唐系统内部运作的专家群体,这一点从其内容的专业性和前瞻性中可以窥见一斑。它所引用的标准、案例背景,乃至对某些新型电力设备的风险预判,都紧密贴合了当前电力行业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新挑战下的实际需求。这不像是一些通用型的安全书,它可以让你感受到它背后强大的行业背书和实战经验的积累。我个人觉得,对于那些负责安全管理、技术监督的领导和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更是提供了从管理视角审视安全体系的优秀范本。它不仅仅教你如何“做安全”,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设计安全”。它促使我们思考,现有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中哪些环节可能存在“灰色地带”或“操作惯性”带来的隐患,并引导我们去优化流程,将安全措施融入到技术方案的源头设计中去。这种主动预防的思维转变,远比事后补救要高效和有价值得多。
评分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也颇为用心,这对于需要快速检索信息的电力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安全手册的价值在于“在需要的时候能迅速找到答案”,而不是让你花大量时间去啃读。这本书的章节划分清晰明了,索引做得非常到位。我记得有一次外地协作,面对一个不熟悉的区域变电站设备布局,我通过快速翻阅手册中关于“区域环境风险识别”的部分,结合现场的特点,迅速调整了我们的安全警戒线设置和人员分工。图表的运用非常精炼,那些复杂的电气安全距离、人体承受电流曲线等,都通过简洁的示意图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极大地降低了理解的认知负荷。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优秀的工具书,其形式本身也是专业能力的一种体现。它体现了编者对读者使用场景的充分尊重和体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