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动控制原理
定价:42.00元
作者:张彬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6351902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是2002年出版的同名教材的第2版。此次改版在总结近年来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技术的发展增删了部分内容,文字表达更加通俗,结构更加紧凑。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全书共分为7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采样控制系统分析基础。在每章后面分别介绍了应用MATLAB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内容。同时,各章均附有内容小结和数量的例题与习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的教材,还可作为从事控制工程应用和研究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系统动力学与仿真实践》,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性太强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是单纯地停留在理论推导上,而是紧密地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在使用MATLAB/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方面的详尽指导。很多教材只在附录里简单提及软件操作,但这本书却将Simulink的模块搭建过程,像绘制流程图一样清晰地展示出来,每一步的参数设置和结果解读都说得明明白白。书中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析部分尤其精彩,它没有回避混沌和分岔这些“硬骨头”,而是通过相平面法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辅以大量的仿真实例,让我们看到了非线性系统区别于线性系统的迷人之处。我尝试着跟着书中的步骤,建立了一个双倒立摆的模型,并尝试了多种PID参数的微调。那种看着仿真曲线随着参数变化而稳定或发散的直观感受,比纯粹的代数计算要来得震撼得多。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有条理,从基础的一阶二阶系统辨识,到复杂的机电耦合系统分析,每章的难度递增都非常自然,是那种能让你边读边动手、学完就能用的好教材。
评分我对这本《经典控制理论的再审视》这本书的评价是“返璞归真,洞察本质”。在充斥着各种现代控制理论术语的今天,这本书却以一种非常怀旧但极其深刻的方式,重新审视了经典的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分析法。作者没有满足于仅仅讲解奈奎斯特图和波特图的绘制,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图形背后的物理意义——它们是如何揭示系统对不同频率扰动的敏感程度的。书中对根轨迹法的部分尤为精妙,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图,而是通过分析零极点在s平面上的移动,直观地解释了为什么增加超前补偿器能够提高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带宽。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带宽与稳态误差的权衡”的讨论,作者通过对比不同补偿器对系统截止频率的影响,生动地阐释了控制设计中无处不在的矛盾与妥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细腻,带着一种老派学者的严谨和智慧,很多地方的论述如同散文一般流畅,读起来是一种享受。它提醒我们,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对系统基本动态的深刻理解,永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钥匙。
评分这本《面向嵌入式系统的实时控制编程》完全是为动手能力强的工程师准备的“实战手册”。这本书的特点是“轻理论,重实践”,它聚焦于如何将上层控制算法优雅而高效地移植到微控制器上运行。书中对实时性要求的论述非常到位,特别是关于中断服务程序(ISR)的编写规范和任务调度的优先级反转问题,作者给出了大量业界推荐的最佳实践。我印象最深的是它详细介绍了定点运算与浮点运算在资源受限系统中的性能权衡,并给出了定点小数表示法的实用转换公式和溢出处理技巧,这对于我们实际开发低成本的传感器融合系统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关于如何使用C语言实现PID算法,并进行有限差分近似来计算微分项以避免噪声放大的技巧,都是书本理论中学不到的宝贵经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写仿真代码的理论派,而是真正掌握了将算法转化为能在特定硬件上稳定、高效运行的控制代码的能力。它是一本架设在学术象牙塔与工程现场之间的桥梁之作。
评分这本《高级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简直是为研究生和高级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出了本科阶段的教学范围。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H无穷(H-infinity)控制理论的处理方式,不同于市面上很多书籍将此理论处理得如同天书,这本书通过构造加权函数和求解LMI(线性矩阵不等式),将鲁棒性能指标的优化过程讲解得逻辑清晰、层层递进。作者在推导过程中对于各种范数的物理意义解释得非常到位,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我们要“限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以及这些限制如何转化为数学上的约束条件。此外,对于LQR最优控制,这本书也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推导过程,并重点强调了其与状态反馈极点配置的联系与区别,清晰地指出了LQR在处理噪声和不确定性时的优势所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参考文献非常前沿,几乎涵盖了近二十年的重要进展,对于希望从事前沿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张探索未来研究方向的地图。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复杂工程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处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评分这本《现代控制理论导论》真是本让人茅塞顿开的好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初次接触控制系统设计的工程师来说。作者在开篇就用非常直观的例子,将复杂的数学模型层层剥开,让我们得以窥见反馈控制系统的核心思想。我特别欣赏它在状态空间表示法上的深入浅出,它不像一些教科书那样直接堆砌矩阵运算,而是先从物理系统的实际动态出发,逐步引向抽象的数学描述。书中对于可控性和可观测性这两个基本概念的阐述极为透彻,配以精心挑选的案例分析,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一下子变得立体起来。举个例子,讲到极点配置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结合一个典型的伺服系统,详细推演了如何通过调整反馈增益来改变系统的瞬态响应特性,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人感觉自己真的在设计一个控制器,而不是在做一道枯燥的习题。读完前几章,我对经典控制理论中那些需要经验判断的地方,有了一个更扎实、更具系统性的理解,这对于后续学习更高级的鲁棒控制和最优控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数学推导虽然严谨,但绝不晦涩,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力,绝对是自学和课堂参考的绝佳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