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
定价:42.00元
作者:卢祖送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96027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序言节研究设想一、问题的提出二、核心观点第二节研究现状一、国内关于金融危机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二、国外对金融危机的研究成果及其特点第三节本文的结构、方法和贡献一、结构二、方法三、贡献及不足
章金融与金融危机节金融一、金融概述二、金融工具及其创新三、金融与经济增长四、金融的基本职能第二节金融危机一、金融危机的定义二、金融危机的特征三、金融危机的类型
第二章英美金融危机史节美国1792年的金融危机一、背景二、危机的经过三、后果和制度意义第二节1825年英国金融危机一、背景二、经过三、后果和制度意义第三节1857年的金融危机一、背景二、经过三、后果和制度意义第四节1907年的金融危机一、背景二、经过三、后果和制度意义第五节1929-1933年的金融危机和大萧条一、背景二、经过三、后果和制度意义第六节2007-2009金融危机一、背景二、经过三、后果和政策意义
第三章银行危机节银行恐慌理论一、银行危机概述二、多重均衡理论模型三、单一均衡理论模型第二节信贷摩擦理论一、道德风险二、逆向选择第三节传统银行危机的防范制度一、单元银行与大银行二、存款保险制度三、中央银行制度第四节银行业创新及危机一、金融创新二、影子银行三、银行脆弱性的变化四、未来的银行危机
第四章债务危机节理论模型一、债务概述二、马克思的模型三、凯恩斯-明斯基模型四、奥地利学派的模型第二节对信贷分析一、回归分析二、经验分析第三节预防和应对泡沫一、识别泡沫二、预防泡沫
第五章货币危机节理论一、货币危机概述二、货币危机模型及其演进三、国际金融的三难困境第二节案例一、亚洲金融风暴及应对二、欧元危机第三节货币危机的当下意义一、货币危机的条件和形式二、货币危机的防范
第六章金融监管节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必要性二、可行性第二节金融监管的三重悖论一、严格与松弛的悖论二、强化与弱化的悖论三、与市场的悖论第三节金融监管的原则一、激励相容原则二、监管中立原则三、系统一致原则第四节金融监管的重点一、科技革命和经济周期二、大众心理三、金融创新四、系统重要机构第五节金融监管内容一、日常监管二、危机应对
第七章我国金融风险及金融监管节风险正在积累一、银行风险二、房地产风险三、债务风险四、汇率风险第二节风险释放的形式和过程一、克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有利因素二、中等收入陷阱第三节应对之策一、厘清与市场的边界二、夯实稳定经济和化解风险的基础三、建立宏观审慎的金融监管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的经济学区域翻到了这本书,虽然我不是金融专业的科班出身,但近年来各种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也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简洁,但“金融危机”和“金融监管”几个字眼却非常有力量,仿佛预示着里面蕴含着深邃的洞察。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被它吸引,决定带回家仔细研读。拿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文字就像是知识的海洋,虽然有时会遇到一些专有名词,但我努力去理解,去联系自己对新闻事件的记忆,试图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金融图景。书中的案例分析让我印象深刻,那些曾经在新闻里听过的事件,在书中被抽丝剥茧地解析,让我看到了冰山下的巨大运作机制。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不同国家金融监管模式的对比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让我开始思考,在不同文化和制度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启发,它让我开始更深入地思考金融的本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金融世界的新窗口。它不仅仅是在讲述金融危机和监管的历史,更是在探讨金融的未来走向。作者对全球金融一体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也对各国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所做的努力进行了梳理。我从中看到了金融发展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普遍规律。书中的一些论述,让我开始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辨别金融信息的真伪,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作者对金融教育的重视,也让我深有感触,一个具备良好金融素养的公众,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石。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读物,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过去的金融事件,更能引导我们思考未来的金融发展方向,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知识的洗礼。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金融危机的根源分析,到各种监管工具的介绍,再到未来金融监管的趋势展望,层层递进,条理分明。我之前对金融危机的认识比较片面,总觉得是某些“坏人”捣鬼,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金融危机往往是系统性风险累积的结果,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各种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创新是如何在助长风险的同时,也提供了管理风险的工具,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大而不能倒”的讨论,让我对金融机构的规模和系统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一些观点虽然有些超前,甚至带有一点“警示”意味,但正是这些观点,让我对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预判。我特别赞赏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引用的各种数据和研究成果,这使得他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也让我对书中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有了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颇感意外的书。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复杂的模型,但事实并非如此。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通俗易懂,即使是对于金融领域的非专业人士,也能比较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核心观点。书中的许多例子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这使得抽象的金融概念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更容易将书中的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金融创新和监管之间“猫鼠游戏”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绘了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监管不断适应的过程。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金融监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进化的过程。作者对未来金融监管的思考,也让我对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可能为金融监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佳作。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折服。他能够从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中提炼出关键的逻辑,并用清晰的语言阐释出来。这本书对于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我觉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挖掘了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市场心理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讨论金融监管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提出“加强监管”这样的口号,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监管工具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监管套利”的讨论印象深刻,这让我看到了金融机构为了规避监管而采取的各种策略,也让我意识到,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具备高度的智慧和前瞻性。这本书让我对金融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而是牵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命脉的复杂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