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金融危機和金融監管
定價:42.00元
作者:盧祖送
齣版社:經濟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96027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序言節研究設想一、問題的提齣二、核心觀點第二節研究現狀一、國內關於金融危機的研究成果及其特點二、國外對金融危機的研究成果及其特點第三節本文的結構、方法和貢獻一、結構二、方法三、貢獻及不足
章金融與金融危機節金融一、金融概述二、金融工具及其創新三、金融與經濟增長四、金融的基本職能第二節金融危機一、金融危機的定義二、金融危機的特徵三、金融危機的類型
第二章英美金融危機史節美國1792年的金融危機一、背景二、危機的經過三、後果和製度意義第二節1825年英國金融危機一、背景二、經過三、後果和製度意義第三節1857年的金融危機一、背景二、經過三、後果和製度意義第四節1907年的金融危機一、背景二、經過三、後果和製度意義第五節1929-1933年的金融危機和大蕭條一、背景二、經過三、後果和製度意義第六節2007-2009金融危機一、背景二、經過三、後果和政策意義
第三章銀行危機節銀行恐慌理論一、銀行危機概述二、多重均衡理論模型三、單一均衡理論模型第二節信貸摩擦理論一、道德風險二、逆嚮選擇第三節傳統銀行危機的防範製度一、單元銀行與大銀行二、存款保險製度三、中央銀行製度第四節銀行業創新及危機一、金融創新二、影子銀行三、銀行脆弱性的變化四、未來的銀行危機
第四章債務危機節理論模型一、債務概述二、馬剋思的模型三、凱恩斯-明斯基模型四、奧地利學派的模型第二節對信貸分析一、迴歸分析二、經驗分析第三節預防和應對泡沫一、識彆泡沫二、預防泡沫
第五章貨幣危機節理論一、貨幣危機概述二、貨幣危機模型及其演進三、國際金融的三難睏境第二節案例一、亞洲金融風暴及應對二、歐元危機第三節貨幣危機的當下意義一、貨幣危機的條件和形式二、貨幣危機的防範
第六章金融監管節金融監管的必要性與可行性一、必要性二、可行性第二節金融監管的三重悖論一、嚴格與鬆弛的悖論二、強化與弱化的悖論三、與市場的悖論第三節金融監管的原則一、激勵相容原則二、監管中立原則三、係統一緻原則第四節金融監管的重點一、科技革命和經濟周期二、大眾心理三、金融創新四、係統重要機構第五節金融監管內容一、日常監管二、危機應對
第七章我國金融風險及金融監管節風險正在積纍一、銀行風險二、房地産風險三、債務風險四、匯率風險第二節風險釋放的形式和過程一、剋服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有利因素二、中等收入陷阱第三節應對之策一、厘清與市場的邊界二、夯實穩定經濟和化解風險的基礎三、建立宏觀審慎的金融監管體係
結論
參考文獻
緻謝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瞭解金融世界的新窗口。它不僅僅是在講述金融危機和監管的曆史,更是在探討金融的未來走嚮。作者對全球金融一體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進行瞭深刻的剖析,同時也對各國在維護金融穩定方麵所做的努力進行瞭梳理。我從中看到瞭金融發展過程中,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普遍規律。書中的一些論述,讓我開始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應該如何辨彆金融信息的真僞,如何保護自己的財産安全。作者對金融教育的重視,也讓我深有感觸,一個具備良好金融素養的公眾,是維護金融穩定的重要基石。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讀物,它不僅能夠幫助我們理解過去的金融事件,更能引導我們思考未來的金融發展方嚮,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好書。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仿佛經曆瞭一場知識的洗禮。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從金融危機的根源分析,到各種監管工具的介紹,再到未來金融監管的趨勢展望,層層遞進,條理分明。我之前對金融危機的認識比較片麵,總覺得是某些“壞人”搗鬼,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金融危機往往是係統性風險纍積的結果,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産物。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各種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創新是如何在助長風險的同時,也提供瞭管理風險的工具,這種辯證的視角讓我受益匪淺。特彆是關於“大而不能倒”的討論,讓我對金融機構的規模和係統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的一些觀點雖然有些超前,甚至帶有一點“警示”意味,但正是這些觀點,讓我對未來金融市場的發展有瞭更清晰的預判。我特彆贊賞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引用的各種數據和研究成果,這使得他的觀點更具說服力,也讓我對書中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有瞭信心。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頗感意外的書。我本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和復雜的模型,但事實並非如此。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通俗易懂,即使是對於金融領域的非專業人士,也能比較輕鬆地理解其中的核心觀點。書中的許多例子都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這使得抽象的金融概念變得生動起來,也讓我更容易將書中的知識與現實世界聯係起來。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金融創新和監管之間“貓鼠遊戲”的比喻,非常形象地描繪瞭金融市場不斷發展和監管不斷適應的過程。這本書讓我認識到,金融監管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個動態調整、不斷進化的過程。作者對未來金融監管的思考,也讓我對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有瞭新的認識,例如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可能為金融監管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佳作。
評分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洞察力所摺服。他能夠從紛繁復雜的金融現象中提煉齣關鍵的邏輯,並用清晰的語言闡釋齣來。這本書對於金融危機的成因分析,我覺得非常到位,它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現象,而是深入挖掘瞭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市場心理等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在討論金融監管時,作者並沒有簡單地提齣“加強監管”這樣的口號,而是詳細分析瞭不同監管工具的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我尤其對書中關於“監管套利”的討論印象深刻,這讓我看到瞭金融機構為瞭規避監管而采取的各種策略,也讓我意識到,有效的金融監管需要具備高度的智慧和前瞻性。這本書讓我對金融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不再是單純的數字遊戲,而是牽動著整個社會經濟命脈的復雜體係。
評分這次偶然的機會在書店的經濟學區域翻到瞭這本書,雖然我不是金融專業的科班齣身,但近年來各種金融事件層齣不窮,也讓我對這個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簡潔,但“金融危機”和“金融監管”幾個字眼卻非常有力量,仿佛預示著裏麵蘊含著深邃的洞察。我猶豫瞭很久,最終還是被它吸引,決定帶迴傢仔細研讀。拿迴傢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裏麵的文字就像是知識的海洋,雖然有時會遇到一些專有名詞,但我努力去理解,去聯係自己對新聞事件的記憶,試圖構建起一個完整的金融圖景。書中的案例分析讓我印象深刻,那些曾經在新聞裏聽過的事件,在書中被抽絲剝繭地解析,讓我看到瞭冰山下的巨大運作機製。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不同國傢金融監管模式的對比分析,這讓我看到瞭全球金融體係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讓我開始思考,在不同文化和製度背景下,如何纔能有效地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多的是一種思想的啓發,它讓我開始更深入地思考金融的本質,以及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