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
定價:25.00元
售價:17.5元,便宜7.5元,摺扣70
作者:鄭繼超
齣版社:九州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1-09-01
ISBN:9787801146731
字數:
頁碼:28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孩子一生的命運其實就掌握在你的手中。為人父母。可貴者在於發展孩子天賦的內在力量,使其不怕挫摺,勇於挑戰,在社會上能盡其纔,達到他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終目的。
  每個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功,但是成功的定義很廣,而且重要的是,孩子必須通過父母親的正確指導。纔能順利地將自己的潛能發揮齣來。因此,身為傢長的我們,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培養齣的孩子,就成為首要條件。
  其實,教養本身並不睏難,透過專傢的成功經驗。從瞭解孩子的特徵到順勢引導,甚至給予孩子正確觀念的建立等等,都是傢長所不可忽略的重點。運用一本實用的教養參考手冊,對於傢長來說,更顯得重要。
教育孩子,應該施以愛的教育,一味打罵,將造成孩子頑強固執的偏狹個性。但父母也不能把孩子視同“寶物”,為他做好每一件事。這對他也並無好處,隻會造成他的懦弱與依賴,反而害瞭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的,不要因錯誤的一句話,毀瞭孩子的自信心;不要讓自以為是的教育方式,誤瞭孩子的一生;不要使溺愛,成為孩子一生的絆腳石;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都是深愛他的。
章 學會做個高智商的父母
1.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傢庭環境
2.你的語言傳遞著你的價值觀念
3.你是否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
4.改變你的語調敞開你的心扉
5.與孩子討論比訓話更重要
6.不要將孩子推嚮抵製的邊緣
7.不要過多乾涉孩子的事情
8.父母的決定要言齣必行始終如一
9.不要把孩子逼上梁山
10.不要再嚮孩子說那些忌語
11.不要強迫孩子做事
12.不要“慷慨”許諾
13.學會創造性地“對付”孩子
14.學會給孩子留點麵子
15.不要把談話引嚮對立
16.給孩子以成長需要的愛
17.什麼時候該說些什麼
第二章 讓自信陪伴孩子成長
18.為什麼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19.不要打擊幼兒的自信心
20.不要挖掘溫柔的“陷阱”
21.接受鼓勵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內容
22.怎樣鍛煉孩子的勇氣
23.美國孩子為什麼膽大
24.鍛煉孩子的勇氣對於父母自身的勇氣也是個考驗
25.鼓勵孩子積極參加有挑戰性的運動
26.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磨練
27.要增強孩子對失敗的承受力
28.告訴孩子怎樣麵對挫摺
29.不要心痛孩子吃苦
30.怎樣培養孩子的意誌力
31.怎樣幫助孩子延遲滿足
32.怎樣讓孩子玩齣名堂
第三章 如何對待孩子的挑釁行為
33.怎樣理解孩子的攻擊行為
34.孩子為什麼會無理取鬧
35.為什麼孩子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
36.父母要學會從與孩子的衝突中撤離
37.用自然結果法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38.利用自己的解決與孩子的衝突
39.孩子當眾發難的處理方法
40.用堅決的行動製止孩子的鬍鬧
41.有時忽視也是一種力量
42.要學會不進行責罵來引導孩子
43.尋找疼愛與規訓之間的平衡
44.灌輸獨立意識擺脫孩子的“糾纏”
第四章 讓孩子成為學習高手
第五章 讓孩子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第六章 做父母的基本功
不嚮孩子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隻習慣於道貌岸然地對孩子進行訓導,卻要求孩子嚮自己暴露一切,這種不平等的企求,當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孩子們到瞭一定年齡便不願嚮父母吐露心事,而隻好去和同齡人交流想法。同齡人的經曆有限,經驗往往膚淺,思想也不成熟,孩子們雖在一起有過所謂更深的交流,但大傢都被同樣的問題睏擾,相對來說並得不到多大的提高,而父母卻因不平等的待遇失去瞭與孩子進行交流、引導的機會,這對孩子的心裏發展是一種妨礙和傷害。
  父母嚮孩子敞露內心,錶現瞭對孩子的尊重與依賴,加強瞭與子女的情感聯係。這種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時尤為重要。十幾歲的年齡是孩子們的黃金年華,但也是多事之鞦,父母與子女間在感情上有這樣密切聯係的,就容易溝通,從而有效地避免少年期容易遇到的問題,而要使孩子順利成長,父母與子女間的這種關係是需要長期、有意識地培養纔能獲得的。
  當孩子開始詢問:“爸爸你為什麼不高興?是不是工作上有瞭麻煩?”之類話的時候,做傢長的就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是否該與孩子認真談一談?那麼談多少,怎麼談?如果我們輕易一語搪塞地對孩子說:“沒有什麼,很好。”或“不關你的事,快去玩你的去吧!”那我們可就一下子將孩子對父母那善良而美好的關心推開瞭!等於將一顆關懷他人的心冷酷無情地擋在門外瞭!孩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的事與我無關,凡隻要不關我的事,都不要管。這就是父母不讓孩子有愛心和責任心,就等於公開嚮孩子傳授並灌輸瞭“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那種自我的腐朽意識和觀點。可見這樣做的話,日後我們也就沒有理由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關心父母瞭。
當我看到《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個書名時,一股強烈的共鳴感瞬間湧上心頭。作為一位每天都在與孩子打交道的傢長,我深切體會到育兒的復雜性和挑戰性。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睏惑:為什麼我這樣做瞭,孩子還是不聽?為什麼我努力去教,孩子卻似乎學不會?這些問題反復摺磨著我,讓我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而這本書,以“是教齣來的”這樣一個充滿力量的論斷,直接擊中瞭問題的要害。它似乎在告訴我,孩子的成長並非完全由天賦決定,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引導。這是一種多麼令人振奮的觀點!它讓我看到瞭希望,看到瞭改變的可能性。不再是單純地等待孩子“開竅”,而是可以通過積極的學習和實踐,去“教”齣更好的孩子。這種主動的姿態,讓我感到育兒不再是茫茫大海中的漂泊,而是有瞭明確的航嚮和工具。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具體闡述“教”這個概念的,它又提供瞭哪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能夠幫助我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而不是一個僅僅“陪著孩子長大”的傢長。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簡單而直接,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句話仿佛是對我多年的育兒睏惑的一次精準診斷。我常常陷入一種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的孩子天生就不擅長某個方麵?是不是有些教育方法,隻有“天生具有教育天賦”的人纔能做到?然而,這本書卻旗幟鮮明地告訴我:教育,是可以被習得的。這就像一個巨大的提醒,讓我意識到,我可能一直以來都把教育這件事看得過於神秘,過於依賴所謂的“天賦”。它鼓勵我將目光從孩子的“天生特質”轉嚮我們作為父母的“後天學習”。這種觀念的轉變,讓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可以主動地去探索、去學習、去實踐。我開始好奇,這本書究竟是如何拆解“教育”這個復雜概念的?它又將為我揭示哪些不為人知的“教育秘籍”,讓我能夠真正地“教”齣孩子應有的能力和品質。
評分《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個書名,在我看來,充滿瞭啓發性和顛覆性。我們常常會陷入一種誤區,認為孩子的成長很大程度上是由天性決定的,而父母的角色更多是扮演一個“引導者”,而非“塑造者”。然而,這句話卻直接拋齣瞭一個核心觀點:教育,並非遙不可及的天賦,而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技能。這對於無數在育兒道路上感到迷茫的傢長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讓我們看到,我們並非束手無策,而是擁有改變和創造的空間。我一直深信,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但常常苦於找不到係統的方法和理論支持。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種可能性——主動去“教”,去培養,去塑造。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為我揭示,究竟什麼樣的“教”纔是真正有效的,它又將如何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具智慧、更有方法的父母。
評分《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作為父母最核心的痛點。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能夠擁有齣色的能力,但有時候,麵對孩子的種種錶現,我們卻會感到力不從心,甚至産生自我懷疑。我們常常會想,是不是我的孩子天生就不適閤某個領域?是不是我沒有遺傳到“教育天賦”?這本書卻用一個反問句,然後給齣瞭一個肯定的答案——“是教齣來的”。這不僅是一種觀點,更是一種信念的傳遞。它告訴我,教育並非遙不可及,也非高不可攀,它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獲得的技能。這種觀點極大地減輕瞭我的一些焦慮,讓我意識到,我不是一個無助的旁觀者,而是一個有能力去影響和塑造的教育者。我迫切地想瞭解,這本書將如何深入地解析“教”的本質,它又會為我提供哪些切實可行的策略,讓我能夠真正地將“教”這個概念付諸實踐,從而幫助我的孩子更好地成長。
評分我一直覺得,教育孩子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充滿瞭未知和不確定性。有時候,看著孩子身上齣現的各種行為問題,或者在學習上遇到的瓶頸,我會感到深深的無力感。我嘗試過各種網上的育兒文章、社區的經驗分享,但總感覺碎片化,難以形成一個係統性的認知。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一個巨大空白。它不僅僅是提供一些零散的技巧,而是從一個更宏觀、更本質的角度,探討瞭“教”這件事的根本。它讓我明白,教育孩子並非僅僅是“管教”或者“說教”,而是一個雙嚮互動的過程,其中包含著理解、引導、支持和陪伴。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往的一些教育方式,是否過於急躁、過於功利,而忽略瞭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內在動力?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教育,是從內而外的,是從理解孩子的需求齣發,去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能力。這種視角上的轉變,讓我對育兒的態度發生瞭根本性的改變,從一種被動的應對,轉變為一種主動的創造。我開始相信,通過學習這本書,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我的孩子,找到更適閤他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盲目地模仿彆人。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直接點齣瞭問題的核心——“教會”。我們很多人都習慣於說“我的孩子很聰明”或者“我的孩子很叛逆”,仿佛孩子的特質是固定不變的。然而,這本書卻提齣瞭一個大膽的假設:孩子是可以被“教”齣來的。這個概念太有衝擊力瞭,它直接挑戰瞭我們關於天賦和命運的傳統認知。我一直認為,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作為父母,我們更多的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而不是“塑造者”。但是,如果孩子是可以被教齣來的,那麼意味著我們作為父母,擁有更大的能動性和責任。我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教育的主導者。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沉重。興奮的是,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孩子獲得更好的成長;沉重的是,如果孩子沒有達到預期,我是否也應該反思自己的“教”的能力?這本書的齣現,將這種思考推嚮瞭一個新的高度,它不僅僅是關於如何讓孩子學得更好,更是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老師”,一個更有效的“引路人”。它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的育兒理念,是否過於依賴孩子的天賦,而忽略瞭自己作為教育者的角色和責任。
評分這本《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的書名,一開始就抓住瞭我。作為一位正在努力摸索育兒之路的傢長,我常常會陷入一種焦慮:我的孩子是不是天生就沒有這方麵的“天賦”?是不是有些教育方法,隻有“懂行”的人纔能掌握?然而,這本書卻用一個如此直接而有力的標題,給我瞭一個巨大的啓示——教育,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一種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掌握的技能。這個概念本身就極具顛覆性,讓我對過去的一些固有觀念産生瞭動搖。我開始思考,我們是否過分強調瞭孩子的“天資”,而忽略瞭父母自身學習和成長的空間?是不是我們潛意識裏,把教育這件如此重要的事情,看作是一種“順其自然”或者“碰運氣”的結果?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育兒的另一種可能性,一種更加積極主動、充滿希望的可能性。它讓我意識到,即使我不是一位“天生的”育兒專傢,我也可以通過學習這本書中的智慧,成為一個更好的、更有方法的教育者。這種賦權感,對於很多處於育兒迷茫期的父母來說,無疑是極其寶貴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中究竟提供瞭哪些具體的方法和理念,能夠幫助我從“不會教”變成“會教”。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多年來在育兒道路上摸索的迷茫。我曾經常常陷入一種思維誤區:孩子的很多特質,比如性格、學習能力,是不是天生就注定瞭?而作為父母,我們最多隻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而無法真正地“改變”或“塑造”。但是,這本書以一個如此直接的提問和肯定的迴答,徹底顛覆瞭我這個固有的觀念。它告訴我,教育的能力,是可以後天習得的,是可以被“教”齣來的。這給我帶來瞭巨大的鼓舞和希望。我意識到,與其糾結於孩子“天生”如何,不如專注於我自身作為“教育者”的能力提升。這種視角上的轉變,讓我看到瞭巨大的潛力和可能性。我不再覺得育兒是一場與孩子天性的“博弈”,而是一場可以通過學習和努力贏得的“實踐”。我非常期待瞭解書中究竟是如何將“教”這個概念具體化、係統化的,它又能提供哪些具體的工具和方法,讓我能夠真正掌握“教”的藝術。
評分《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這個書名,在我看來,是直擊痛點、振聾發聵的。我們常常習慣於用“天賦”來解釋孩子的差異,用“天性”來理解孩子的行為。然而,這句話卻反其道而行之,拋齣瞭一個極具顛覆性的觀點:教育,是一種能力,是可以後天習得的。這讓我瞬間産生瞭強烈的共鳴。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會因為孩子在某些方麵的不足而感到焦慮,會懷疑自己是否“天生”就沒有育兒的纔能。但是,這本書卻告訴我們,這不是一個“有沒有”的問題,而是一個“會不會”的問題,並且“會不會”是可以學會的。這種觀點,無疑給無數正在為育兒而煩惱的傢長們注入瞭一劑強心針。它不僅僅是一種理論上的探討,更是一種行動上的召喚,鼓勵我們主動去學習,去掌握“教”的藝術。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為我揭示,究竟是什麼樣的“教”,纔能真正地“教”齣孩子所需要的品質和能力,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口號上。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你會教孩子嗎:是教齣來的》,簡直就像是在為我量身定做的。我常常會因為孩子在學習上或者行為上的一些問題而感到沮喪,甚至會反思自己是不是天生就沒有做好父母的“資質”。我們習慣於把很多事情歸結於“天生的”或者“性格使然”,似乎一旦貼上瞭這樣的標簽,就很難再有改變的餘地。然而,這本書卻用一個非常有力的論斷,給瞭我全新的視角:教育,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天賦,而是一種可以後天學習和掌握的技能。這句話太重要瞭,它讓我意識到,我不是一個無助的旁觀者,而是一個可以主動作為的教育者。這種觀念上的轉變,讓我感到一股強大的力量,讓我有信心去探索,去學習,去提升自己作為父母的教育能力。我迫切地想知道,書中究竟是如何將“教”這個概念拆解成具體的、可操作的方法的,它又能如何幫助我找到真正適閤我的孩子,也適閤我的教育方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