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子測量實用技術
定價:29.00元
售價:19.7元,便宜9.3元,摺扣67
作者:臧雪岩
齣版社: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30012899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本書根據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在內容和結構上充分體現瞭高職高專的教育特色,本著立足基礎、側重技能的原則,將理論和實踐融為一體,使學生全麵地掌握電子測量的操作技能。
本書按照模塊化的形式編寫,共分l0個模塊,分彆為電子測量的基本知識、測量誤差理論與測量數據處理、電路元器件參數的測量、電壓的測量、測量用信號發生器、時間與頻率測量、波形顯示與測量、頻域測量技術、數據域分析測試技術、虛擬儀器技術與編程實例。
本書可以作為高職高專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等電類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自考、中職等相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
模塊1 電子測量的基本知識
1.1 測量及測量的意義
1.2 電子測量概述
1.3 電子測量儀器概述
模塊2 測量誤差理論與測量數據處理
2.1 測量誤差理論
2.2 測量數據處理
模塊3 電路元器件參數的測量
3.1 電阻器和電位器的測量
3.2 電感器的測量
3.3 電容器的測量
3.4 RLC參數的綜閤測量儀器
3.5 晶體二極管的測量
3.6 晶體三極管的測量
3.7 模擬萬用錶檢測特殊電子元器件
3.8 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模塊4 電壓的測量
4.1 電壓測量概述
4.2 直流電壓的測量
4.3 交流電壓的測量
4.4 電壓測量的數字化方法
模塊5 測量用信號發生器
5.1 信號發生器概述
5.2 低頻信號發生器
5.3 函數信號發生器
模塊6 時間與頻率測量
6.1 概述
6.2 通用電子計數器
6.3 等精度時間/頻率測量
6.4 TEC1000L型多功能等精度頻率計
模塊7 波形顯示與測量
7.1 示波器概述
7.2 示波顯示原理
7.3 通用示波器
7.4 YB4360G雙時基模擬示波器
模塊8 頻域測量技術
8.1 時域測量和頻域測量的比較
8.2 綫性係統頻率特性測量
8.3 頻譜分析測量
模塊9 數據域分析測試技術
9.1 數據域分析測試概述
9.2 邏輯筆和邏輯夾
9.3 邏輯分析儀
模塊10 虛擬儀器技術與編程實例
參考文獻
我最近在研究高性能電源管理芯片的設計,手裏翻瞭好幾本專業書籍,但大多都過於側重於理論推導和數學建模,真正實用的設計技巧和版圖布局的注意事項卻寥寥無幾。《開關電源係統集成與優化》這本書簡直是及時雨。它沒有把篇幅浪費在那些高中物理水平的知識點上,而是直接深入到實際的IC設計流程中。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拓撲結構——比如巴剋、升壓、反激在特定應用場景下的優劣勢,並給齣瞭具體的器件選型指導,這比單純看datasheet要靠譜得多。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用很大篇幅講解瞭EMI/EMC的抑製策略,從PCB布綫、元件擺放的“黃金法則”,到具體的接地和濾波設計,簡直是一部可操作性極強的“避坑指南”。我按照書中的建議修改瞭手頭一個項目中的一個高頻噪聲問題,效果立竿見影,解決瞭睏擾我們團隊好幾周的難題。對於有一定基礎,希望將設計水平提升到工程實踐層麵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我最近接手瞭一個老舊的工業控製係統維護工作,裏麵用瞭很多已經停産的、基於單片機的定製化模塊,代碼晦澀難懂,硬件設計文檔更是缺失。正當我焦頭爛額的時候,朋友嚮我推薦瞭《嵌入式係統逆嚮工程與代碼恢復技術》。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教你如何“寫”代碼,而是教你如何“讀”已經存在的代碼和固件。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使用JTAG/SWD接口進行硬件調試、如何正確地進行固件dump,以及如何利用反匯編工具(如IDA Pro)來解析二進製代碼流。最精彩的部分是,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來重構原始程序邏輯,比如如何識彆中斷服務程序、如何定位關鍵的算法模塊,甚至如何根據時序關係推斷齣未知的硬件寄存器映射。雖然內容偏嚮底層和安全分析,但對於理解復雜遺留係統的運行機製非常有幫助。這本書就像是給瞭我一把萬能鑰匙,讓我能夠深入到那些“黑箱”模塊內部去一探究竟,極大地提高瞭我的維護效率。
評分這本《模擬電路設計與應用》簡直是為我這種初入電子行業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以前總覺得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參數讓人望而生畏,拿到書後纔發現,作者的講解方式非常直觀。他沒有一上來就堆砌晦澀的理論公式,而是從最基礎的元器件特性講起,比如電阻、電容、電感在實際電路中的作用,配有大量的實例和圖示,看得我茅塞頓開。尤其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比如輸入阻抗和輸齣阻抗,書中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具體的實驗場景進行瞭解釋,讓我一下子就理解瞭它們對信號傳輸的影響。而且,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陷阱”和“常見錯誤”,這對我這種經常犯低級錯誤的人來說簡直是救星,提前規避瞭不少調試的彎路。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對如何搭建一個穩定可靠的放大電路、濾波器有瞭初步的認識和實操能力,不再是以前那樣隻會照著網上的教程死敲瞭,現在能稍微靈活變通一下,感覺自己的“電子內功”紮實瞭不少。強烈推薦給所有想係統學習模擬電路的同行們,特彆是那些怕枯燥的讀者,這本書絕對會顛覆你對技術書籍的看法。
評分我對時間序列分析和機器學習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一直很感興趣,但市麵上的教材往往要麼是過於偏重數學統計,讓我難以跟上;要麼就是過於注重調包實現,缺乏對模型內在機理的剖析。《基於深度學習的時間序列預測模型構建》這本書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它首先清晰地梳理瞭ARIMA、GARCH等經典模型的局限性,然後逐步引入RNN、LSTM,並詳細解釋瞭梯度消失、序列依賴性等問題是如何被這些網絡結構解決的。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模型時,都會結閤一個具體的金融場景,比如股票價格波動、外匯交易量預測,並提供瞭完整的Python代碼實現。更重要的是,書中沒有停留在簡單的MSE優化上,而是深入討論瞭如何構建更符閤金融特性的損失函數,以及如何進行特徵工程來增強模型的解釋性。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流暢,理論與實踐結閤得恰到好處,讓我對利用深度學習解決復雜非綫性預測問題充滿瞭信心。
評分作為一個射頻(RF)工程師,我一直對電磁兼容性(EMC)和信號完整性(SI)感到頭疼,因為這兩個領域知識龐雜且相互關聯,很難找到一本能把兩者完美結閤的書。《高速PCB設計與電磁兼容實戰》這本書簡直是我的“聖經”!作者的功力深厚,他沒有將SI和EMC割裂開來,而是始終將兩者放在一起討論。比如在講解差分信號布綫時,書中不僅分析瞭阻抗匹配和串擾,還緊密結閤瞭標準的電磁輻射要求,指齣哪些布綫模式更容易産生共模噪聲。書中的很多案例都是基於實際的超高速接口,如PCIe和DDR4,這些案例的分析深入且細緻入微,提供瞭大量不同層疊結構下的仿真結果對比圖,視覺衝擊力很強,讓人對能量的泄露和反射有瞭具象的理解。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失清晰,讀起來很有說服力。它真正教會瞭我如何從物理層麵去思考電磁現象,而不是停留在公式計算的層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