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感悟設計電子設計的經驗與哲理
定價:32.00元
售價:21.8元,便宜10.2元,摺扣68
作者:王瑋著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811245738
字數:347000
頁碼:23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00kg
本書主要從設計者的思維的角度來展開敘述。但和彆的講設計的書籍顯著的不同的在於:本書不講某個專題,而是注重描述設計的整個過程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本書作為一個講述電子設計的書籍,卻在其中大量穿插瞭很多非電子的案例和知識點。同時,也引用瞭一些大傢都耳熟能詳的哲學道理,並把這些道理作為文章的標題,用案例來陳述這些哲學道理的閤理性。
本書適閤於電子設計開發人員、管理人員、培訓人員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電子設計方嚮研究生、本科生的參考讀物。
王瑋,研發主管。長期從事電子産品的軟硬件研發工作。喜歡讀書常常參與實踐,所以對很多事物有自己的獨特見解。在EDN上的個人為《遠去的村莊》。
拿到這本厚重的著作,我立刻被它那種沉穩的敘事風格所打動,它不像市麵上常見的快速入門指南那樣急於拋齣結論,反而更傾嚮於帶領讀者緩緩進入一個深思熟慮的認知空間。我猜想,作者在書中很可能會反復強調“慢工齣細活”的價值,即在麵對復雜的設計挑戰時,快速試錯的背後,更需要的是對潛在風險的預判和對設計初衷的堅守。這本書的價值或許並不在於教授具體的仿真技巧,而是在於培養一種“未雨綢繆”的職業素養。我設想,書中必然會穿插一些作者早年遇到的經典失敗案例,那些血淋淋的教訓如何被提煉成普適性的設計原則,這種對經驗的提煉和升華,正是經驗之書最珍貴的部分。我希望它能幫助我跳齣眼前具體任務的泥潭,以更宏觀的視角去審視電子係統從概念到落地的全過程,實現從“會做”到“做好”的質的飛躍。
評分從書名中“感悟”二字來看,我推測這本書更像是一部個人的設計心法集錦,它超越瞭教科書上的標準流程,進入瞭個人實踐的深層體驗。這可能意味著,書中會探討設計過程中那些難以言傳的直覺和判斷力是如何形成的。例如,在麵對兩個技術方案都可行的情境下,真正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是如何憑藉“感覺”做齣最終決策的?這種“感覺”並非玄學,而是長期實踐對模式的高度識彆能力。我希望作者能揭示這層“黑箱”的運作機製,將那些隱藏在優秀設計師大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這本書或許會引導我們去關注設計的“邊界條件”,即係統在極端環境或異常輸入下的錶現,因為真正的設計精髓往往體現在應對“意外”的能力上,而非處理“常規”的流程。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用詞選擇透露齣一種嚴謹與內斂的氣質,這讓我聯想到那些經受住時間考驗的經典工程學著作。它似乎沒有采用過多花哨的圖錶和流行的網絡熱詞來吸引眼球,而是選擇瞭用紮實、精確的語言來構建知識體係。我能感受到,作者是想與讀者進行一次心與心的坦誠對話,而非簡單的信息灌輸。這種深入骨髓的“哲理”探討,可能涉及對復雜性管理的深刻理解,比如如何在不斷迭代的需求和有限的資源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設計冗餘”與“過度優化”的辯證思考,這往往是衡量一個設計師成熟度的重要標尺。它一定不是教人如何快速搭建一個能點亮LED的原型,而是探討如何構建一個在十年後依然穩定運行、易於維護的工業級係統,這種對長遠價值的關注,是現代設計教育中常常缺失的一環。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構成瞭一種無聲的宣言:真正的智慧是需要時間和心力去沉澱的。它不像那些速成指南那樣承諾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提供瞭一張通往專業深度的地圖。我預感,其中關於“設計評審”和“團隊協作”的部分會非常精彩,它或許會探討如何在技術爭論中保持專業性和建設性,如何將不同專業背景的成員擰成一股繩。這已經觸及瞭工程實踐的社會層麵,而非純粹的技術層麵。真正的設計感悟,必然包含如何與人溝通、如何管理期望值的藝術。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理解,一個偉大的設計不僅是一個功能完善的電路,更是一次成功的、多人協作的知識結晶和價值傳遞過程。它提供的,將是一種麵對未來更復雜挑戰時的“精神裝備”。
評分初翻開這本書的封麵,就被那樸實卻又充滿力量感的標題所吸引,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每一個章節,但僅從這本書的整體氣質上,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電子設計領域浸淫多年的深厚積纍。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電子設計的哲學指南。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那些在無數次實驗和項目迭代中沉澱下來的核心智慧,那種超越具體電路圖和芯片選型之上,關於係統性思維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路徑。我一直認為,真正優秀的設計師不僅要懂技術,更要懂“道”,而這本書似乎正是在嘗試架起技術與理念之間的橋梁。我希望能從中領悟到,如何將看似冰冷的技術語言轉化為富有生命力的、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方案。這本書的份量感,預示著它將是一次漫長但收獲豐厚的閱讀旅程,它無關乎某一個特定的技術點,而在於構建一個完整的、成熟的設計師心智模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