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卫星雷达测高波形重定及应用
定价:39.00元
售价:26.5元,便宜12.5元,折扣67
作者:郭金运
出版社:测绘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5030282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00kg
卫星测高技术采集了大量海洋和陆地资料,为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和海洋学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但是在近海、冰面和陆地上的测高数据质量却严重下降,波形重定技术是测高数据质量改善的重要方法之一。本书介绍了卫星测高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给出了国内外已经执行和计划执行的卫星测高任务,分析了卫星雷达测高波形,给出了近海、湖泊、沙漠等典型波形特征,对测高波形进行了分类,讨论了陆地和自动增益控制对测高波形的影响,阐述了测高波形重定算法,开发了测高波形重定软件,并将测高数据应用于沿海重力异常和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化、湖泊水位变化监测及其与ENS0的关系、地转流流速解算等研究,给出了相应实例。
本书可供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海洋学、遥感等有关学科的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科技工作人员参考。
章 绪 论
1.1 卫星测高发展
1.2 卫星测高应用
1.3 卫星雷达测高波形重定
第2章 卫星雷达测高原理及数据处理方法
2.1 卫星雷达测高计基本构成
2.2 卫星测高基本原理
2.3 卫星测高误差分析
2.4 卫星测高数据时空基准统一
2.5 交叉点平差
2.6 共线平差
第3章 主要测高卫星任务
3.1 SKYLAB、GEOS一3和SEASAT
3.2 GEoSAT和GF0一1
3.3 ERS一1、ERS一2和ENVISAT
3.4 TOPEX/Poseidon、Jason一1、Jason-2和Jason一3
3.5 ICESAT
3.6 CRYOSAT-1/2
3.7 HY一2
3.8 其他测高卫星任务
第4章 卫星雷达测高波形
4.1 足迹
4.2 平均回波波形
4.3 波形自适应跟踪
4.4 回波模型
4.5 波形特征分析
4.6 陆地和AGC对近海波形影响分析
第5章 卫星测高波形重定方法
5.1 概述
5.2 0COG算法和Threshold算法
5.3 B参数算法
5.4 基于波形分类的重定方法
5.5 参数模型算法
5.6 面体散射重定算法
5.7 其他波形重定方法
5.8 波形重定距离改正和重定结果评判
5.9 波形重定实例
第6章 卫星雷达测高数据应用
6.1 基于卫星测高的近海重力异常计算
6.2 基于卫星测高的海洋垂线偏差计算
6.3 基于卫星测高的潮汐模型精化
6.4 呼伦湖水位变化的卫星测高监测
6.5 测高监测的湖泊水位变化与NIN0海面温度之间的相关性
6.6 基于交叉点的台湾岛东部黑潮流速计算
第7章 卫星雷达测高波形重定系统设计与开发
7.1 软件功能和运行环境
7.2 软件使用
7.3 命令行格式的软件操作
参考文献
附录 中英文术语对照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在行业内的口碑去的,实际阅读后,感觉它确实配得上这份赞誉。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从基础的电磁波理论到复杂的信号处理算法,层层递进,毫无拖泥带水。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误差分析的部分,分析得非常透彻,各种误差源的识别和量化方法都有详细的介绍,这对于做实际项目的人来说简直是宝典。书中的一些图表,尤其是性能对比图,做得非常直观有力,让我很快就能判断出不同方法的优劣。虽然我更偏向于应用层面的研究,但这本书提供的坚实理论基础,让我对后续的工作更有信心。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表面介绍的“快餐式”读物,而是真正沉下心来做学问的结晶。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毋庸置疑,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前沿研究动态的把握。它似乎不满足于介绍经典理论,而是花了不少篇幅讨论当前该领域正在攻克的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我们这些希望走在技术前沿的研究人员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启发。那些关于数据反演模型的新思路和新算法,光是阅读思考就能激发不少灵感。排版上的细节处理也值得称赞,页边距的宽度、字体大小的选择,都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既扎实又具有前瞻性的专业著作,非常值得拥有并反复研读。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结构精密的知识迷宫,需要耐心去探索,但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我注意到作者在行文中非常注重逻辑的连贯性,一个章节的结论常常是前一个章节内容自然而然的延伸,这种结构上的美感令人印象深刻。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在自己的电脑上复现了一些小的模拟计算,发现书中的描述指导性极强,几乎不需要太多额外的资料就能完成基础操作。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尽管全书篇幅不短,但阅读起来并不觉得累赘,因为每一个部分似乎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共同支撑起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研究路线图。
评分我是一个对遥感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这本书的内容对我来说信息量有点大,但整体阅读体验还是很棒的。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宏大的视角,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还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与挑战。书中对历史背景的梳理也很到位,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方法是这样形成的,而不是凭空出现的。虽然有些数学公式推导部分我看得比较吃力,但我跳过去之后,后面的案例分析部分依然能让我领会到其核心思想。那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让我对卫星测量这种看似高深的技术有了更贴近生活的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像某些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引导你去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很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精心制作的。内容上,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翻阅目录和前几章的介绍,能感受到作者在学术严谨性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一些基础理论的阐述非常清晰,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较快地抓住核心概念。图表的绘制也相当专业,很多示意图都配有详细的注释,这对于理解复杂的物理过程至关重要。特别是关于数据处理流程的描述,步骤清晰,逻辑性强,给人一种非常可靠的感觉。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研究方法论,对于想要深入这一领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很好的入门和进阶参考。那种对细节的打磨,让人感受到作者对这个主题的热爱和投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