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技能上岗实训
:29.00元
售价:20.3元,便宜8.7元,折扣70
作者:韩广兴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6-01
ISBN:9787121067075
字数:462000
页码:29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本书以电子制造业的岗位培训要求为目标,重点介绍在电子产品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电路符号和识别方法,同时还专门介绍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实例和检测实训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本书从基础知识入手,分别对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变压器、电动机、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特点等方面的实用知识及检测仪表的使用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各种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是本书的重点,通过实际电路及元器件的检测实例,讲解各种元器件测量的实操技能。
本书可作为电子产品制造业的职业技能上岗实训教材,也适合于专业技术院校的师生阅读,重点供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业的生产、装配、检验、调试等各工序中的技术工人及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我是一个刚刚毕业、准备进入电子产品生产线实习的毕业生,对“实训”二字特别敏感。我更看重的是操作层面的指导,而不是宏观的理论框架。这本书在“操作规范与安全”这部分做得尤其到位,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严谨。它不是简单地提醒“注意安全”,而是详细图解了各种焊接、拆卸和测试设备时的标准手势和工具使用规范。例如,讲解使用热风枪拆焊芯片时,对不同型号芯片的加热时间和温度曲线都有明确的建议值,并配上了实物对比图,告诉你“过热”和“刚好”的焊点外观区别在哪里。这种对细节的偏执,让我感觉到作者对“实训”二字的理解是深入骨髓的。阅读它,就像是获得了一本由经验丰富的老技师手写的、详尽的“操作SOP”(标准作业程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未来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光是封面那种油墨的清香就让人忍不住想翻开瞧瞧。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里面充斥着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晦涩难懂的理论,毕竟涉及“元器件检测”这种技术活,总少不了硬核知识。然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才发现我的预判完全错了。这本书的排版非常活泼,大量的彩色图例和实物照片穿插其中,几乎没有一个章节是纯文字堆砌的。尤其是关于电容和电阻的识别部分,作者竟然用了一种类似侦探小说破案的叙事方式,把每一个参数的解读都变成了解开一个小谜团的过程。比如,讲到漏电流的测量,书里不仅给了标准的测试电路图,还配上了“新手常见错误清单”,那些错误描述得特别生动,仿佛作者就站在我旁边手把手教我一样,让我这个初学者一下子就抓住了重点,避免了走弯路。那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远超了我过去阅读其他同类书籍的感受,它成功地把枯燥的技术细节转化成了一种有趣的探索旅程。
评分最近几年,各种电子技术飞速迭代,很多老旧的检测方法已经不适应新的元器件结构,比如对微小贴片元件的检测。我原本担心这本书的内容会有些过时,毕竟“实训”的书籍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但翻阅后发现,它的内容兼顾了经典和前沿。它没有过度追逐最新、最炫的技术,而是把重心放在了“不变”的基础原理上,比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在任何元器件上的普适性应用。同时,它巧妙地将这些基础原理应用到新型的检测设备上,比如用基础的万用表知识去分析数字存储示波器显示的复杂波形,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学策略。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最传统的工具去理解最前沿的现象,保证了知识的生命力。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检测”这件事的理解从单纯的“测量数值”上升到了“理解信号背后的物理意义”,收获远超预期。
评分说实话,我对很多技术书籍的“应用”部分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书写出来的应用场景都过于理想化,现实中根本碰不到。但这本《电子元器件检测与应用技能上岗实训》在“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确实下足了功夫。它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传统的家电维修到新兴的智能穿戴设备的简单维护,都有所覆盖。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参数选择与匹配”那一章,内容非常细致。比如,在设计一个简单的滤波电路时,如何根据环境温度和工作频率来精确选择电容的耐压值和容差范围,书里详细分析了不同品牌和材质元器件在极限条件下的表现差异。这可不是随便百度一下就能得到的知识,它背后是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撑。这本书的专业性很强,完全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入门读物,而是真正能让你在面对具体工程问题时,敢于做出技术决策的参考资料。
评分我是一个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电工,虽然手上功夫不错,但总觉得理论知识跟不上时代,尤其现在新的集成电路和传感器层出不穷,心里总有点底气不足。听说这本“技能上岗实训”的书口碑不错,就赶紧买了一本想用来查漏补缺。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故障排除”这一块的处理方式,简直是实战手册的典范。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分类故障法,而是根据实际维修场景,设置了一系列“模拟工况”。比如,一个章节专门分析“电源时断时续”的疑难杂症,作者列举了十几种可能的原因,每一种都对应着不同的电压波形图和示波器读数,图表的专业度极高,但注释却极其接地气,清晰地指明了“如果看到这个波形,请优先检查这个地方”。我试着按照书中的步骤去排查了我手头一个棘手的设备问题,结果效率比我以往自己摸索快了至少一倍。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教的不是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那种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出来的、极其宝贵的“直觉”和“判断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