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型彩色电视机通病速查速修
:19.80元
售价:14.5元,便宜5.3元,折扣73
作者:张庆双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111202264
字数:217000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以故障速查表的形式介绍了创维、海尔、TCL()、康佳、长虹、福日、熊猫、海信、乐华、厦华、高路华等国产彩电通病的故障现象、故障排除方法及技改措施,附录中还给出了彩电机心与机型对照、行输出变压器资料、童锁解锁方法和密码等参考资料,均是家电维修人员难得的实用维修资料。
本书内容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供家电维修人员、彩电售后服务部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学校学员和电子爱好者阅读。
这本书的厚度适中,内容密度非常高,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我测试了一下它的“速查”功能,随机抽取了几个不常见的故障,比如“屏幕底部出现周期性彩色横纹”以及“亮度忽明忽暗,且伴随微弱的嗡嗡声”。在书中对应的位置,作者迅速给出了几种最可能的元凶,并提供了测试方法,比如测量某个滤波电容的等效电阻。我发现作者在描述故障原因时,总是能精准地抓住问题的核心——比如是元件参数漂移、虚焊、还是特定芯片的内部老化。这表明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是基于大量维修实例进行归纳总结的,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推演。这本书无疑是为那些需要快速解决问题的维修技师量身打造的效率工具。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你遇到棘手问题时,递给你一张清晰的故障树路径图,让你少走弯路,真正体现了“速查速修”的承诺。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主要是冲着“速修”二字去的,因为现在很多维修店里堆积的都是一些年代久远的机型,配件难找,故障现象也千奇百怪,传统的维修手册往往过于理论化,找不到对应的症状描述。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似乎更偏向于“经验的总结”,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推导。比如,它在描述某些特定型号的行输出电路出现间歇性过热时,直接给出了几个最常见的电容漏电或次级绕组虚焊的排查点,这种直击痛点的叙述方式,非常高效。我翻阅到关于伴音部分的处理时,发现作者对音频功放IC的保护电路失效导致的“噗噗”声分析得十分透彻,甚至还配有一些故障现象的图片(虽然是黑白的,但能辅助理解)。唯一让我稍微感到遗憾的是,书中对最新一代液晶或LED背光电视的故障分析涉及甚少,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似乎被限定在了CRT时代的中后期,对于需要处理新型显示技术的同行来说,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资料来补充。总体来说,对于专注于老旧CRT维修的师傅,这本书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给人一种扎实耐用的感觉,这对于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毕竟维修现场的环境往往比较恶劣,书页很容易被弄脏或磨损。我个人比较看重的是作者在描述故障时所采用的语言风格,它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维修师傅之间交流的口吻来阐述问题,比如描述某个元件“虚焊”时的表现,描述得栩栩如生。我尝试对照着书中的一个关于“彩色失真,屏幕发红严重”的案例进行自我检测的模拟,书中给出的排查路径非常清晰,从测试三基色信号源到检查视放电路的偏置电压,每一步都附带有预期的电压数值范围,这极大地减少了盲目测量带来的时间浪费。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许是排版上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彩色的电路图或故障波形图的插页,这样在识别某些特定信号故障时,视觉辅助会更直观、更精确。但考虑到出版成本,目前的黑白图文表达已经相当出色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抓人眼球,那种老式的、略带复古感的彩色电视机图案,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那个年代电子产品维修的回忆。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翻阅的是前言和目录,感觉作者对技术细节的把握非常到位,尤其是对一些早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的色彩还原和聚焦问题的梳理,显得非常专业。书中对电路图的绘制清晰度也值得称赞,即便是像我这样多年不接触具体电路板的“老兵”,也能大致看懂那些复杂的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布局。我特别留意了关于电源部分故障的排查章节,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详细讲解了高压包的测试方法,甚至提到了自制测试工具的步骤,这对于那些手边设备不齐全的维修师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整本书的编排逻辑性很强,从基础的供电到信号处理,再到图像显示,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学习起来很有条理,不像有些工具书那样只是简单罗列故障代码。我期待着能在实际工作中检验一下这些“速查”的有效性,希望它真能像书名宣传的那样,成为快速定位疑难杂症的利器。
评分深入阅读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结构设置非常巧妙,它不像传统教科书那样“按模块”分类,而是更倾向于“按故障现象”来组织内容。例如,它不会单独开辟一章讲“电源部分”,而是把所有与电源相关的故障——比如启动困难、亮度不稳、间歇性停机——都整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和对比。这种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编排方式,对于一线维修人员来说简直是福音,因为我们面对的往往是客户描述的故障现象,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电路模块。书中关于“图像几何失真”的处理部分尤为详尽,涉及到偏转电路的各种补偿元件的失效分析,给出了详细的测量点和判断标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一故障条目后附带的“注意事项”或“经验之谈”,这些往往是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潜规则”,比如某些特定批次的集成块容易因静电损坏等等。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远超一般的维修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