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通信工程建设实务
定价: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康忠学,杨万全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61471371
字数: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通信工程建设实务》内容包括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工程勘察与设计、光缆线路工程、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通信设备安装工程、FTTH组网与施工技术、通信工程建设监理等。
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了解通信工程建设流程、掌握通信工程建设管理的内容、熟悉管理方法和手段、了解相关管理文件的编制。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及质量评价:介绍勘察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会审、设计文件质量评定、通信线路工程和移动通信网工程的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章 通信工程建设概述
1.1 通信网的构成
1.2 通信网中的主要硬件设备
1.3 通信线路中的主要设备
1.4 通信网中的配套设施
1.5 通信工程项目划分
第2章 通信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 编制项目建议书
2.2 可行性研究
2.3 设计阶段
2.4 施工准备阶段
2.5 施工阶段
2.6 验收阶段
第3章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及质量评价简介
3.1 勘察、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
3.2 设计会审
3.3 设计文件质量评定
3.4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3.5 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质量特性和质量评定标准
第4章 通信线路工程
4.1 通信杆路工程
4.2 光缆工程
第5章 基站建设
5.1 站址选择及机房要求
5.2 基站防雷与接地
5.3 铁塔及基础建筑
5.4 交流引入
5.5 电源系统
5.6 空调
5.7 动力环境监控
5.8 基站设备安装
5.9 系统测试和网络优化
5.10 工程验收
第6章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通用原则
6.1 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流程
6.2 安装环境检查
6.3 工具仪表准备
6.4 技术资料准备
6.5 进场设备、材料检验
6.6 电缆走道、槽道安装
6.7 机柜位置确定
6.8 机柜、机座安装
6.9 机架、子架安装
6.10 线缆布放、绑扎及成端
6.11 设备测试
第7章 FTTH组网原则与施工技术
7.1 FTTH的系统架构
7.2 FTTH的网元设置
7.3 ODN拓扑结构和组网原则
7.4 FTTH建设场景策略分析
7.5 ODN配置原则
7.6 FTTH工程施工
附件 FTTH工程质量控制表
第8章 通信建设监理概述
8.1 监理基础常识
8.2 工程建设项目监理机构
8.3 监理工作流程
8.4 工程验收
8.5 监理大纲、规划及实施细则编制
附录1 施工单位常用表格
A1 工程开工/复工报审表
A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A3 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
A4 一工程报验申请表
A5 工程款支付申请表
A6 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
A7 工程临时延期申请表
A8 费用索赔申请表
A9 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
A10 工程竣工报验单
……
这本书的行文风格非常严谨,简直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和你面对面交流,娓娓道来却又字字珠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网络规划和优化策略时的那种务实态度。比如,在介绍基站选址优化算法时,书中并没有仅仅罗列公式,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地理环境(城市峡谷、郊区平原)对覆盖半径和干扰的影响权重,并给出了基于成本效益的决策模型参考。读到关于网络维护和故障诊断的部分,我仿佛能闻到现场那种特有的设备运行的“味道”。作者将各种复杂的告警信息分类归纳得极其清晰,并且针对每类故障给出了分步排查的SOP(标准操作程序),这对于新入行的技术人员来说,简直就是一本救命稻草。我曾试着用书中的方法去分析一个历史遗留的邻区关系配置错误问题,结果仅用了书中描述的第三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远比单纯的理论灌输来得有效得多。虽然有些章节的专业术语密度略高,需要频繁查阅附录,但正是这种高密度的信息量,保证了其作为工具书的实用价值。
评分初读此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体系化构建能力极强,仿佛作者在脑海中已经搭建好了整个通信工程的宏伟蓝图。它并非简单地堆砌知识点,而是将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逻辑关联展示得淋漓尽致。例如,在讨论光缆的敷设与保护时,作者不仅关注了土建要求,还巧妙地将电气安全规范和后续的OTDR测试标准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视图。这种跨专业的整合能力,在很多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关于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那部分,引入了一些工程领域的先进经验,比如基于风险的质量保证体系,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通信工程,技术实现只是其中一环,前期的合同谈判、进度控制乃至变更管理,都同样重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关于最新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在传输层面的具体应用案例略显保守,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关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与自动化运维的深度结合。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思维框架,帮助读者跳出具体技术的细节,从整体项目管理的高度去看待通信工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震撼在于它对“实务”二字的深刻理解和贯彻。它不像许多教科书那样高高在上,而是深深扎根于工程实践的土壤之中。比如,书中有一段专门分析了在恶劣气候条件下,室外机柜的防潮和温控设计细节,从散热风扇的防护等级到加热器的选型标准,描述得非常具体,甚至连螺丝生锈后的紧急处理预案都有提及。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恰恰是区分理论家和实践者的关键所在。我发现,书中对各种测试仪器的操作流程描述得非常详尽,仿佛拿着仪器在手中操作一般,这极大地缩短了我在实际操作中摸索的时间。特别是关于射频场强测试和干扰源定位的章节,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测试天线在不同频段下的部署要点,这在现场勘测中是极其宝贵的经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积累一种“工地直觉”。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也许是增加一些经典失败案例的“反面教材”分析,从错误中学习同样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读起来丝毫没有枯燥感,作者的激情似乎能透过纸张传递出来。它在讲述一些复杂概念时,总是能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让你不由自主地想深入了解下去。比如在讲解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时,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电磁场理论,而是从一起真实的设备间歇性故障案例入手,引导读者逐步分析是共模干扰还是差模干扰导致的耦合问题,这种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代入感。再者,书中对环保和可持续性在工程建设中的体现也有所侧重,提到了绿色机房的能耗优化方案和废弃设备回收处理的行业标准,这体现了现代工程对社会责任的关注,而非仅仅追求技术性能的极限。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手册范畴。它像一位导师,不仅传授技艺,更引导我们思考如何以更负责任、更具前瞻性的方式去建设未来的信息基础设施。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挺有意思,封面的配色和字体选择,给人一种既专业又略带文艺的混合感觉。我一开始拿到手里,光是翻阅目录就花了不少时间,因为它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多个层面,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特别是关于信号传输介质特性的那几个章节,作者似乎花了很多笔墨去深入剖析不同环境下波导和光纤的损耗与色散问题,讲解时总是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来帮助读者理解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我记得有一段描述多模光纤的模间串扰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赛跑”场景来比喻光脉冲在纤芯中的传播差异,让人茅塞顿开。而且,书中对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比如5G核心网架构和毫米波传播特性的讨论也十分及时,并没有停留在陈旧的2G/3G时代,这对于希望跟上行业前沿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不过,我个人觉得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的具体施工规范引用上,如果能增加更多图示和流程分解,会更加完美,毕竟实务类的书籍,直观性还是很重要的。总的来说,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值得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