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
定价:30.00元
作者:彭金山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423319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先周历史与陇东有着怎样的关系?本书对此进行了准确而生动的解答。作者根据典籍记载、考古发现,兼取民间文化的合理部分,写成了这部《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全书首先做到了尊重历史,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尽可能保证历史的真实,同时注意了故事性和表述的生动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学术性与审美性兼具,对于认识先周历史、周族文化和陇东一带的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内容提要
《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本书重点描述了从夏朝末年不窋失去后稷之官、逃往“戎狄之间”,到古公亶父南下周原,周人十二代先祖在泾水上游的庆阳等地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开启周代基业的感人事迹。全书以时间为脉络,以重要历史事件为对象,在叙述周族发展史的同时,对当代相近的有关书籍或文章的一些观点也进行了简要的评介。
目录
引子
周族始祖——弃
神异降生
农业生产的天才
关于后稷
不窋奔“戎狄之间”
关于不窗之“奔”
“戎狄之间”在哪里
活在民间的周老王
不窋的杰出贡献
承前启后的鞠陶
庆阳籍学人对鞠陶的论述
继往开来的鞠陶
作者介绍
彭金山,西北师大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西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花儿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在海内外发表作品400多篇(首)、论述200余万字。出版《中国新诗艺术论》、《陇东风俗》、《多姿风情》、《1949-2000年中国诗歌研究》及诗集《象背上的童话》、《大地的年轮》等书籍10余部。曾获全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2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甘肃省社科成果奖、甘肃省“五个一工程奖”、甘肃黄河文学奖一等奖等。
文摘
序言
捧着这本《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书中对于先周时期社会形态的描绘,细致入微,从聚落的分布、建筑的风格,到生活器具的演变,都展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尤其让我着迷的是关于早期农业文明的探讨,作者结合考古发现,生动地还原了先民们如何在这片高原上开垦土地、播种希望的艰辛历程。那些埋藏在地下的陶器碎片、石斧石锛,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讲述着先辈们与自然搏斗、创造文明的智慧与毅力。书中对于早期宗教信仰的推测也颇具启发性,那些模糊的图腾、祭祀的遗迹,在严谨的考证和合理的想象中,勾勒出先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敬畏,以及他们试图与自然沟通、祈求丰收的朴素愿望。整本书读下来,有一种强烈的现场感,仿佛亲眼目睹了华夏文明初生的那一缕曙光,照亮了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
评分《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历史著作,不如说是一次深度的心灵对话。作者在书中展现出的对历史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先民们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让我深受感动。书中对于先周时期人们的日常饮食、服饰穿戴、婚丧嫁娶等生活细节的描绘,虽然零碎,却构筑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时代图景。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先周时期儿童生活的研究感到好奇,尽管这部分信息相对稀少,但作者依然能够根据有限的资料,推测出他们当时的成长环境和学习方式。这种对历史“人”的关注,超越了单纯的事件叙述,将读者带入到那个遥远的时代,感受那份质朴而真诚的生活气息。整本书读下来,我感觉自己仿佛与那些古老的面孔进行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向我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也让我对自身的文化根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对于《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我只能用“震撼”二字来形容我的感受。作者以一种极为宏大的历史视野,将先周时期的历史置于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审视,使得原本可能被边缘化的历史片段,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书中对于先周时期与周边其他古老文明之间联系的探讨,让我看到了这片土地在早期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那些关于贸易往来、文化传播、甚至军事冲突的论述,都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的形成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先周”这一概念的界定和阐释,它并非一个固定的地理或政治实体,而是一种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特征的梳理,清晰地展现了从分散的原始部落到初步统一的文化认同的漫长演变。整本书如同一个精密的考古仪器,不断挖掘出新的证据,重新解读历史的真相。
评分读完《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是枯燥的年代记,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故事。作者在叙述先周时期的历史时,并没有停留在宏观的政治事件或社会变迁上,而是将目光聚焦于普通人,那些默默无闻的先民们。书中关于先周时期氏族社会的结构、内部的权力运作、以及氏族成员之间的生活交往,都有着非常细腻的笔触。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的探讨,那些关于亲缘、地缘关系的阐释,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许多观念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书中还穿插了对当时神话传说和民间歌谣的分析,这些口头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虽然模糊不清,却折射出先民们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而言之,这本书以一种温情脉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画卷,让我看到了历史深处那些温暖而真实的人性光辉。
评分《华夏文明之源历史文化丛书--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给我带来的冲击,在于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文明起源”的刻板印象。这本书并未按照我们通常理解的线性发展模式来讲述,而是通过对高原泾水间这片特定区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一种多元而富有活力的文化交融过程。书中对于不同文化元素在先周时期相互碰撞、吸收、融合的分析,让我看到了文明的形成并非是单一基因的遗传,而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例如,书中对于不同部族在技术、信仰、生活方式上的交流,以及这些交流如何催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有着精彩的论述。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解读那些出土文物时所展现出的“问题导向”思维,他不是简单地介绍文物是什么,而是提出疑问,然后通过多角度的分析,试图找到合理的解释,这种探索精神极具感染力。这本书让我明白,要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就必须深入到具体的地域文化中去,去感受那份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与生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