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颖著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家庭教育
  • 育儿经验
  • 祖辈智慧
  • 儿童启蒙
  • 生活习惯
  • 行为习惯
  • 情商培养
  • 亲情关系
  • 家庭关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爱读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ISBN:9787801037343
商品编码:2972949320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1-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

定价:29.80元

作者:刘颖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8010373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适合祖父母的8大育孙方案
让孩子得到没有缺憾的爱和教育

每个孩子都承载着整个家庭的爱和希望。但受现实所迫,许多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去看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孩子的“**任老师”,责任重大,要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技巧。本书通过60个教育技巧为您献上祖父母*应该掌握的8大教育方案:
方案1:观念制胜 教育观念决定孙辈一生成败
方案2:发挥优势 祖父母要用好6大教育法宝
方案3:融洽相处 隔代不隔心的祖孙沟通秘诀
方案4:疼爱有度 千万别溺爱!溺爱等于害
方案5:拒绝圈养 放养,让孩子到外面去闯闯
方案6:重德重智 好品质是成就孩子一生的保证
方案7:言传身教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孩子*好的榜样
方案8:教育分工 祖辈与父辈合力培养的孩子**秀

内容提要


隔代教育是如今大部分家庭普遍存在的现象,虽说爷爷奶奶带孙子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老人带孩子容易溺爱,且由于自身心理、知识结构等问题,成功率并不高。
本书针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刻的讲解,并给出了正确的化解方法。融入了科学而的教育理念,以消除“三代人”之间的思想代沟,融洽“新、旧”两代人的教育观念,帮助正在帮儿女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增强教育能力,弥补不足。

目录


章 教育观念决定孙辈一生成败
招 千万不要做固执的祖父母/002
第2招 只有自己性格乐观,孩子才能积极向上/008
第3招 勤充电,教育孙辈才能不脱节/012
第4招 在教育方法上同子女保持一致/017
第5招 不要以自己的生活模式来要求孩子/021
第6招 平等的沟通方式让孩子与你更亲昵/025


第二章 祖父母要用好的 6 大教育法宝
第7招 平和的心态,给孩子一个成长好氛围/030
第8招 取长补短,让孩子得到好的爱/034
第9招 宽容和沟通,统一祖辈和父辈的教育观念/039
0招 丰富的育儿经验,让孩子的成长少受点折腾/044
1招 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让孩子从小受到熏陶/048
2招 丰富的阅历,让孩子从小就有见识/052

第 三 章 隔代不隔心的祖孙沟通秘诀
3招 知道孩子想做什么重要/058
4招 听懂孩子的“话外之音”/062
5招 别让孩子的坏情绪累积成山/066
6招 老人怎么听,孩子才会说/072
7招 用赏识与鼓励赢得孩子的心/077
8招 支持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082
9招 降低姿态,学着与孩子做朋友/086
第20招 信任是打开孩子心扉的钥匙/091
第21招 别当众揭孩子短/096
第22招 批评孩子不在声高气粗/102

第四章 千万别溺爱!早独立的孩子有前途
第23招 爱孩子,但绝不溺爱/108
第24招 别把孩子惯成任性的“小霸王”/112
第25招 不准备“菜”/117
第26招 事事包办不如事事“不管”/122
第27招 教会孩子说“我自己来”/126
第28招 经得起“摔打”的孩子有前途/131
第29招 培养独立意识,让孩子从小爱上劳动/136

第五章 放养:让孩子到外面去闯闯
第30招 让怕羞的孩子勇敢起来/142
第31招 多帮助孩子结识外面的朋友/146
第32招 让孩子甩掉社交恐惧症/151
第33招 爷爷奶奶要学会做孩子的“粉丝”/156
第34招 用安全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冒险精神/161
第35招 让沉默寡言的孩子打开话匣子/166
第36招 “淘气”的孩子聪明/171
第37招 别“圈养”孩子/176

第六章 好品质是成就孩子一生的保证
第38招 果断纠正孩子的无礼行为/182
第39招 “学习好则百好”的观念过时了/188
第40招 让孩子学会感恩/193
第41招 对孩子放手但不放纵/198
第42招 要引导孩子远离自私,学会分享/203
第43招 让孩子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208

第七章言传身教,爷爷奶奶是孩子好的榜样
第44招 办事不拖拉,防孩子模仿/214
第45招 不唠叨,防孩子产生逆反心理/219
第46招 在孩子面前克制自己的情绪/223
第47招 不说谎,更不能哄孩子/228
第48招 平时不说粗话,防孩子偷学/233
第49招 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237
第50招 引导孩子认清自己的长处/242
第51招 不用语言暴力污染孩子/247
第52招 别窝在家里,要全面解放孩子/252
第53招 别给孩子“当马骑”,谨防教育误区/257


第八章 教育孩子,祖辈与父辈这样分工成功
第54招 做好配角不越位/262
第55招 别用隔代亲取代父爱母爱/266
第56招 祖父两辈要用一致的方法教育孩子/271
第57招 老人“重养轻教”,年轻父母怎么做/276
第58招 老人“横刀夺爱”,年轻父母该如何应对/281
第59招 老人不准管教孩子,年轻父母怎么做/286
第60招 老人当孩子面批评自己,年轻父母怎么做/29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 一、 开启智慧之门:长辈的爱与传承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爆炸,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为孩子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无数家庭关注的焦点。而在这段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便是来自家中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深厚情感与人生智慧。他们是孩子们最早的老师,是他们童年世界里最温暖的依靠,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重要桥梁。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正是这样一本旨在凝聚家庭力量,传承长辈智慧,帮助家长和孩子共同迎接成长挑战的书籍。它并非简单罗列枯燥的育儿理论,也不是冰冷的技巧指导,而是通过一系列温暖、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故事和建议,勾勒出一种充满爱的陪伴模式。在这本书中,您将看到,无论是物质的富足还是教育的先进,都无法取代来自长辈最真挚的关爱和最宝贵的人生经验。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祖辈的经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藏。他们的人生阅历,他们对生活最朴素的理解,他们经历过并克服的困难,都蕴含着宝贵的智慧。这些智慧,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融入生活点滴,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品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书试图搭建一个平台,让这种代际之间的爱与智慧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传递和发扬。 二、 跨越代沟的艺术:倾听、理解与共鸣 代际沟通是家庭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不同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念,常常会让祖辈与晚辈之间产生隔阂。而作为孩子们的父母,我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我们需要学会倾听,不仅倾听孩子的需求,也倾听长辈的嘱托;我们需要理解,理解长辈的出发点,也理解孩子的成长节奏;我们需要寻求共鸣,找到让两代人都能接受并受益的沟通方式。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将深入探讨如何有效化解代际沟通中的障碍。它会提供具体的沟通策略,例如如何引导长辈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如何让孩子理解祖辈的爱,以及如何在家庭会议中促进开放和尊重的对话。本书强调,真正的理解源于耐心和尊重。当长辈感受到被倾听和被重视时,他们更愿意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经验;当孩子们看到长辈的热情和关怀时,他们会更容易接纳和学习。 本书还会着重强调“情感的连接”。比起说教,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倾听,更能打动人心。祖辈的爱,很多时候是含蓄的,是融入日常的点滴中的。本书将引导读者去发现和珍视这些“看不见”的爱,并教会如何在亲子关系和祖孙关系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我们相信,当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时,智慧的传递也将变得更加顺畅和有效。 三、 生活的智慧:从日常琐事中汲取养分 真正的智慧,往往隐藏在最平凡的生活细节之中。无论是关于节俭的观念,还是关于劳动力的价值,抑或是关于感恩和分享的道理,这些都是长辈们用一生去实践和体会的宝贵财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些根植于传统的美德和生活智慧。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案例,展现如何将长辈们的日常智慧巧妙地融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比如,通过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体会劳动的辛苦与收获;通过分享食物,让孩子懂得感恩与分享;通过陪伴长辈整理旧物,让孩子了解历史,学会珍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品格,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本书还将探讨如何鼓励孩子主动向长辈学习。这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双向的情感交流。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为长辈表演节目,为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仅仅是陪长辈聊天,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能感受到被需要的喜悦,培养他们的孝顺和感恩之心。 四、 应对挑战的勇气:从容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 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无论是学业上的压力,还是人际交往的困惑,亦或是情绪上的波动。而长辈们的人生阅历,在帮助孩子建立应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将分享长辈们如何运用他们的经验,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例如,当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沮丧时,长辈可以分享他们当年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经历;当孩子因为朋友之间的误会而烦恼时,长辈可以从他们的角度,提供更加成熟和宽容的建议。 本书还会强调“耐心”和“陪伴”的重要性。长辈的爱,常常是无条件的,是无论孩子成功还是失败,都始终如一的支持。这种支持,能够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让他们有勇气去尝试,去犯错,去从错误中学习。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尊重孩子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长辈的爱与智慧的滋养下,更加从容地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 五、 价值的传承:塑造有品格、有担当的新一代 归根结底,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有品格、有担当的新一代。而长辈们的智慧,恰恰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要素。他们所秉持的传统美德,如诚实守信、勤劳节俭、尊老爱幼、感恩社会等,是构成一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石。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将长辈们宝贵的价值观,以现代化的方式传承给下一代。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说教,更是通过实际行动去示范。父母和长辈们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和内化这些优良品质。 本书还将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建立共同的“家庭仪式感”。这些仪式,可以是每周一次的家庭聚餐,可以是重要的节日庆典,也可以是日常的睡前故事时间。在这些仪式中,长辈的故事和经验可以被自然地分享,家庭的价值观也得以强化。本书相信,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长辈们的智慧将成为孩子心中最坚实的根基,帮助他们成长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并且懂得爱与感恩的人。 总结: 《成长陪伴:家庭智慧启蒙》是一本关于爱,关于传承,关于智慧的书。它邀请您与家中的长辈一同走进孩子的成长世界,用最温暖的方式,为孩子开启一扇通往智慧与品格的大门。在这本书中,您会发现,最珍贵的财富,往往就蕴藏在最平凡的家庭生活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分享,去传承。让我们一起,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走过最美好的童年,迎接更加精彩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嗯,怎么说呢?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多大期望,因为市面上类似的育儿书太多了,大多是理论一大堆,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或者就是各种“鸡汤”,听着热血沸腾,但真放到自己孩子身上,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但是,这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从名字上看就有一种亲切感,好像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这些普通家长的距离。我一直觉得,相比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理论,爷爷奶奶那一辈的经验,虽然可能不够“科学”或者“现代化”,但绝对是经过时间检验的,而且充满了对孩子的爱和耐心,这是最宝贵的。 我特别好奇书里面具体是怎么写的。比如说,我总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沟通也越来越困难,老一辈的智慧,在这一点上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启发?他们那时候孩子多,生活条件也艰苦,但好像那时候的孩子更听话,也更懂得感恩,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有什么我们现代家长忽略了的育儿方式?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技巧,不是那种强硬的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还有,现在的孩子电子产品玩得太多,注意力很难集中,老一辈会不会有一些不用电子产品就能让孩子乐在其中的方法?比如,他们小时候是怎么玩游戏的?是怎么打发时间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可能蕴含着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最接地气的答案。 总而言之,我买这本书,更多的是抱着一种学习和借鉴的态度。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的育儿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我期待看到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责任感、以及良好品德的内容。毕竟,我们做家长,最终的目标不是把孩子变成“学霸”,而是希望他们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有担当、懂得爱与被爱的人。书名里的“60招”听起来数量不少,希望能涵盖方方面面,从生活习惯到学习兴趣,从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给我的育儿之路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评分

阅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温暖和踏实。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育儿这件事似乎成了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各种育儿理念、教育方法铺天盖地,有时反而让家长们感到无所适从。而这本书的标题,就如同一个温暖的怀抱,将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拉回了最朴实、最本真的育儿轨道。我一直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他们带孩子的方式,虽然可能没有现代科学的理论支持,但他们身上那种无私的爱、饱满的耐心以及对孩子成长规律的深刻理解,是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宝藏。 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老一辈的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招数”的。比如,我经常遇到孩子不听话,或者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情况,而我总觉得,老一辈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似乎总有办法。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不是那种强制性的命令,而是能够让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又或者,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他们有没有一些简单易行的“妙招”,能够让孩子从小就养成独立的好习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60招”这个数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且是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的。比如,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老一辈有没有一些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就能激发孩子想象力的方法?又或者,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温和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的?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返璞归真”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回归到爱的本质,用耐心和陪伴,去见证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评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从书名就透着一股亲切和实在。在当下育儿书市场,充斥着各种“理论派”、“鸡汤派”,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新手父母,看着书中的方法,觉得很有道理,但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却常常感到手足无措。而这本书,直接将目光投向了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长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育儿经验,虽然可能不是出自名校教授,但却是经过几十年岁月沉淀,充满生活智慧和爱的传承,这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老一辈的育儿“绝活”一一呈现出来的。比如,我常常为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而烦恼,像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按时睡觉等等。我总觉得,老一辈在这些方面,似乎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籍”。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简单易行,又能让孩子乐于接受的方法?又或者,在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时,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孩子平静下来,而不是一味地训斥? “60招”这个数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涵盖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的生活技能,到更深层次的品格培养。例如,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方面,老一辈有没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能够鼓励孩子尝试,即使失败了也不怕?又或者,在孩子的兴趣培养方面,他们是如何发掘孩子的潜能,并给予支持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种“返璞归真”的育儿指导,让我们能够回归到爱的本质,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被各种复杂的理论所困扰。

评分

拿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浓浓的亲切感和怀旧感。在这个充斥着各种高科技育儿产品和复杂理论的时代,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一股清流,将我们拉回了最朴实、最本真的育儿方式。我一直认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一辈人的育儿经验,虽然可能没有经过科学的量化和系统的梳理,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以及他们对孙辈们倾注的那份深沉的、无私的爱,是任何现代化育儿理念都无法比拟的。 我非常期待书中具体的内容。比如,现在的孩子,由于物质条件的优越,很多都显得有些娇气,缺乏一些吃苦耐劳的精神。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老一辈是如何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格的?又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孩子勇敢面对,而不是轻易放弃的?这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60招”这个数量,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覆盖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到兴趣爱好的培养,再到性格品德的塑造。例如,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老一辈是否有独特的讲故事技巧,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又或者,在孩子的社交能力方面,他们是如何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懂得分享与合作的?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传递一种“慢”的育儿理念,让我们能够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孩子的成长,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超前教育”。

评分

收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亲切又充满了信任感。这年头,育儿方面的书籍可谓是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充满了理论上的高屋建瓴,或者是一些不切实际的“成功案例”,读起来让人觉得遥不可及。然而,这本书的标题就有一种“接地气”的魔力,仿佛是来自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长辈,用最朴实、最真诚的方式,分享他们带孩子的经验。我一直坚信,我们父辈、祖辈的育儿方式,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的背书,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以及他们对孩子倾注的无私的爱,是现代社会所稀缺的。 我对书中的具体内容充满好奇。比如,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一些“小毛病”,像是娇气、缺乏耐心、以及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弱。我特别想知道,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个年代,他们是如何应对类似的问题的?那时候的生活条件可不像现在这样优渥,孩子们反而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吃苦耐劳的精神似乎要比现在强很多。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精神的“老办法”?又或者,如何通过一些看似简单的生活琐事,教会孩子懂得珍惜,学会感恩?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真正帮助孩子塑造良好品格的方法,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业成绩。 这本书的“60招”这个数字,给我一种“小而精”的感觉,我希望这些招数都能是简单易学,并且能够迅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让孩子自觉地收拾玩具,如何培养他们规律的作息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的技巧,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情绪波动也可能比较大。

评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来自心底的踏实和温暖。在这个育儿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新潮的理念冲击,感到不知所措,甚至产生焦虑。而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盏温暖的灯,将我们引向了最熟悉、最亲切的育儿智慧源泉——我们的长辈。我一直坚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他们所经历的生活,他们对孩子的爱,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耐心和智慧,是我们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我非常期待书中具体的内容。比如,我一直认为,现代孩子普遍缺乏一些“基本功”,像是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的亲近感。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老一辈是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的。又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们是如何用一种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60招”这个数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深的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真正做到“接地气”,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方面,老一辈有没有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让孩子体会到责任的意义?又或者,在孩子的早期教育方面,他们有没有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并且注重全面发展的“秘诀”?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慢”的育儿哲学,让我们能够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孩子的成长,用爱和陪伴,去浇灌他们的心灵。

评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在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中,显得格外朴实而有温度。不得不承认,在这个育儿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常常被各种新潮的理论和方法弄得眼花缭乱,甚至产生焦虑。但是,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股清泉,瞬间洗涤了我们内心的浮躁。我坚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人,他们所经历的岁月,所积淀的经验,以及他们对孙辈们那种不求回报的爱,是现代育儿方法所无法完全取代的。 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包含哪些“招数”。比如,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孩子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老一辈的父母,他们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独立判断的能力?又或者,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有没有一些能够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而不是仅仅关注分数的方法?我一直觉得,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书中能否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秘诀”? “60招”这个数字,听起来数量不少,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覆盖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生活技能,更重要的是品格的塑造。例如,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方面,老一辈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或者活动,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懂得珍惜?又或者,在处理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矛盾时,他们是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包容和理解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温和而有效的育儿指导,让我们能够用更轻松、更愉快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让我觉得异常亲切和接地气。在这个充斥着各种“育儿圣经”和“专家解读”的市场里,这本书仿佛一股清流,将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拉回了最朴素、最真实的生活。我一直觉得,我们父辈、祖辈的育儿经验,虽然可能没有经过科学的量化和系统化的整理,但其中蕴含的智慧,以及他们对孙辈们那种不计回报的爱,是任何高深的理论都无法比拟的。 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将老一辈的经验,转化为具体的“招数”的。比如,我常常在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方面感到困惑。我总觉得,老一辈在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时,总能给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回答,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秘诀”?又或者,在孩子犯错时,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既温和又坚定,且富有教育意义的方式去引导的? “60招”这个数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有了更多的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涵盖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并且是真正能够“学以致用”的。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方面,老一辈有没有一些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就能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游戏”?又或者,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上,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更加包容和理解的方式,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返璞归真”的育儿理念,让我们能够回归到爱的本质,用耐心和智慧,去见证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评分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拿到手的那一刻,一种久违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育儿知识和方法层出不穷,但很多时候,我们这些年轻的父母反而感到更加焦虑和迷茫。各种理论、各种“专家建议”让人眼花缭乱,却很难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孩子、也适合自己家庭的解决方案。而这本书的名字,就仿佛是来自最熟悉的家人,带着朴实无华的亲切感,让人觉得安心。我一直觉得,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辈的经验,虽然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包装,但其中蕴含着最真挚的爱和最贴近生活的智慧,是任何冰冷的理论都无法比拟的。 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书中的内容。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老一辈的育儿经验,用一种现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比如,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一些“小毛病”,像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烦躁、缺乏耐心等等。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专注力、情绪管理能力的方法,并且是那些老一辈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就能做到的。又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是如何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孩子克服的?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细节,却往往蕴藏着教育的智慧。 “60招”这个数字,让我对书中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60招能够涵盖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到性格品德的塑造,再到学习兴趣的启蒙等等。比如,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老一辈会不会有一些特别的讲故事的技巧,能够让孩子爱上阅读?又或者,在家庭生活中,他们是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游戏,教会孩子懂得分享、懂得合作的?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传递一种“慢”的育儿理念,让我们能够放慢脚步,细心观察孩子的成长,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超前教育”。

评分

坦白说,当我在书店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教孩子60招》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名字也太实在了吧!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天才教育”、“精英养成”的育儿书市场里,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瞬间拉近了我和它之间的距离。我总觉得,我们这些80后、90后为人父母,很多时候都面临着一个困境:既想给孩子最好的,又常常在各种育儿理念和信息中感到迷茫。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那一代人,他们的育儿经验,虽然可能没有经过科学的量化和系统化的梳理,但却充满了真实的生活智慧和对孙辈们最纯粹的爱。 我特别好奇书里会讲些什么。比如,我印象中的爷爷奶奶,他们带孩子的方式,往往是充满耐心的,即使孩子犯了错,他们也不会轻易责骂,而是会循循善诱。这和现在一些家长急于求成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中会不会有一些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耐心和同理心的“独家秘方”?又或者,他们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一些看似朴素却意义深远的道理的?我一直在思考,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厚的今天,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保持一颗纯真的心,懂得分享,懂得感恩,而不是变得越来越自我中心? “60招”这个数字,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应该会非常丰富且实用。我希望书中能涵盖从孩子的生活起居,到他们的兴趣爱好,再到如何处理孩子的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例如,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老一辈的爷爷奶奶,会不会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或者游戏,能够激发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又或者,在户外活动方面,他们有没有一些简单易行,却能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方法?我更期待的是,书中能够传达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育儿理念,既不过度溺爱,也不过于严苛,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用爱和智慧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