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德國不裝腔指南
定價:39.80元
作者:徐徐,關夢覺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031955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一個閱曆豐富的作傢,一個好奇莽撞的新媒體記者,兩個女孩攜手描畫瞭感悟與體味多年的德國:街頭巷尾裏,夢幻城堡間、人情冷暖中、嬉笑哭泣時,所聞所見所理解,烹飪齣你不知道的對德國味兒,她們眼中的德國也許有所不同,這兒有一本書,誰看誰知道。《德國不裝腔指南》,這是一本嚴肅客觀又幽默詼諧的德國說明書。
內容提要
針對大眾感興趣的德國話題,初步計劃按照社會、文化、旅遊、留學等方麵展開來講,其中每個點都盡量用大眾興趣點較高的事件切入。目標受眾是對德國文化感興趣、不深入瞭解德國曆史文化的青年人群,作者作為在德國生活已久的中國人,以親曆者的姿態將他眼中的德國介紹給讀者,代入感很強,角度很貼近中國讀者。本書會著重解讀一些德國人的日常生活,從他們的言談舉止解讀齣其潛在含義,並且也會為讀者糾正一些以往對德國的一些誤解。
目錄
章 德國就是這樣 1. 德國發傢史2. 德國印象3. 拿什麼代錶德國4. 還你德國真麵目之16問 第二章 德國生存技能 1. 德國人的現代日常2. 如何從衣著一眼分辨齣德國人3. 德國那不靠譜的服務業4. 動手能力是衡量生活質量的硬指標5. 租房是個大工程6. 德國駕照有多難考7. 要像瞭解你女朋友一樣瞭解德國藥房8. 塞進你傢郵箱裏的那些收費單9. 在德國生活究竟貴不貴10. 德國超市裏賣的是這些 第三章 德國人,你在想什麼 1. 德國笑話嗬嗬嗬嗬真好笑2. 德國人的錢都花哪去瞭?3. 德國人對中國人有什麼樣的偏見?4. 如廁這件小事5. 想養個小寵物?那麼……6. 蒸桑拿敢穿衣服?拿眼光殺死你……7. 裏究竟有什麼?8. 有種心病叫“日耳曼恐懼癥”9. 在德國,燒烤是種信仰10. 一名德國華裔中學生的日常創作 第四章 在德國可以玩齣什麼幸福來 1. 女人的周末下午怎麼少得瞭咖啡和點心2. 德國的農貿市場3. 像德國人一樣過節4. 聖誕市場好玩嗎?5. 狂歡節是種什麼體驗6. 跳蚤市場走一圈7. 德國糟心時光Top 108. 德國美妙時光Top 10 第五章 留學是個大課題 1. 有德國人堅持下來瞭,有人沒有2. 為什麼在留學如此省錢?3. 讓“留德華”立刻翻臉的15種聊天方式4. 畢業瞭,要不要混入德國職場5. 後來我得瞭一種叫“留德後遺癥”的病 第六章 旅遊也是個大工程 1. 德國的高速公路2. 旅遊新思路之德國旅遊Top N3. 旅行時,晚上怎麼住?4. 那些被忽視的旅遊快樂 第七章 吃吃喝喝在德國 1. 德國的中餐什麼樣?2. 德國沒有沙縣小吃,快餐能吃啥?3. 冰激淩蛋糕糖果巧剋力,德國人怎麼會不胖4. 除瞭香腸和土豆,德國還有啥5. 狂歡於在啤酒泡沫裏的國度6. 如何被德國餐廳成功拉入黑名單
作者介紹
關夢覺,女,90年水瓶座。留德五年,專業德語,摯愛傳媒。現居德國,本職記者,副業編劇。日常生活是在德國公費旅遊聽故事,聽完故事講故事。遊手好閑,不亦樂乎。腦洞和顔值一樣清奇,作風與笑點統統不正。好吃,不求馬甲綫;好讀書,不求甚解。眼中的德國也許有所不同,這有一本書,誰看誰知道。徐徐,女,70後,傳播學碩士。愛戶外,愛自由行。2001年起旅居德國,現為自由寫作者。
文摘
序言
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的書,每隔一段時間拿齣來讀,都會有新的感悟。我發現它不僅僅是關於德國的,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自身文化中的一些盲點。比如,書中提到德國人對“物盡其用”的推崇,對二手市場和舊物修復的重視,這和我們現在這種“喜新厭舊”的消費主義文化形成瞭鮮明的對比。它激發瞭我重新審視自己衣櫃裏那些“可以再穿一年”的衣服的決心。這本書的行文結構也非常巧妙,它沒有按照地域或者時間綫來組織內容,而是像一個思維導圖一樣,從一個點延伸到另一個點,讓你在跳躍的思維中構建起一個立體、多維的德國印象。我特彆喜歡它在結尾部分對未來德國社會的一些前瞻性思考,那些觀點非常大膽且有深度,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依然久久不能平靜,忍不住去思考“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簡直是太接地氣瞭,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我發現作者的文字裏充滿瞭對生活的熱愛和一絲絲幽默感,讀起來特彆輕鬆愉快,完全沒有那種學術著作的枯燥感。它不像是一本旅遊攻略,更像是一本朋友間私下交流的“情報本”。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德國人“直接”溝通方式的解讀,一開始我可能會覺得有點被冒犯,但作者很巧妙地解釋瞭這種直接背後其實是一種高效和真誠,讓你瞬間釋懷,甚至開始欣賞這種不繞彎子的交流哲學。我身邊就有幾個朋友特彆喜歡把事情藏著掖著,讀完這本書後,我都有點想模仿那種坦誠的溝通方式瞭。而且,書中對德國各種“規矩”的剖析,比如垃圾分類的細緻入微,居然被寫得像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讓你忍不住想去驗證一下真實情況是不是真有那麼誇張。這本書最大的成功之處,就是它讓你在哈哈大笑中,悄無聲息地學到瞭很多實用的“生存法則”。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洞察力實在是太敏銳瞭,它真正抓住瞭德意誌民族性格中最核心的那個“魂”。很多介紹德國的書籍都會提到效率和製造,但這本書更深入地探討瞭這種效率背後的心理動機——那種對“把事情做對”的近乎偏執的追求。作者沒有止步於錶麵現象,而是深入挖掘瞭曆史文化對現代德國人行為模式的影響,這一點讓我感覺這本書的厚度遠超一般的文化介紹。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描述“慢生活”與“高效率”如何共存時的那種平衡感。他們可以為瞭一個完美的工業設計而耗費數月,但同時也能在午後的咖啡館裏,享受半小時不被打擾的閱讀時光。這種看似矛盾的統一體,被作者寫得絲絲入扣,讓我對“工作與生活平衡”有瞭全新的理解。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觀察世界的新視角,讓你開始反思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不必要的復雜和焦慮。
評分天呐,最近沉迷於一本關於德國的寶藏書籍,名字叫《德國不裝腔指南》。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對這個北歐鄰居的刻闆印象,讓我覺得那些冷冰冰的刻闆印象簡直就是笑話。我本來以為德國就是嚴謹、守時、規則至上,讀完之後纔發現,原來他們私底下也超有人情味兒的!特彆是書中對“小確幸”的描繪,比如周日大傢關起門來專心享受傢庭時光,那種對生活品質的執著和對規則的尊重,居然可以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讓人感到一種既自由又井井有條的舒適感。我特彆喜歡作者分享的那些在德國街頭巷尾觀察到的細節,比如鄰居間不打擾的默契,以及對公共設施那種小心翼翼的愛護,這些點點滴滴匯聚起來,勾勒齣一個有血有肉的德國形象,不再是教科書上那種硬邦邦的介紹。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深度遊愛好者準備的,讓我對下一次去柏林或者慕尼黑充滿瞭期待,我已經開始想象自己如何融入那種生活節奏瞭。讀完感覺自己像是被一個非常靠譜的朋友帶著,秘密地遊覽瞭德國的“裏子”,而不是那種走馬觀花的遊客綫路。
評分說實話,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德國的印象還停留在“啤酒、香腸、奔馳”的階段,非常膚淺。但《德國不裝腔指南》徹底把我拉進瞭他們生活的肌理之中。這本書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把精密的鑰匙,打開瞭理解德國文化的一個小小的鎖扣。我尤其津津有味地閱讀瞭關於德國人如何處理“獨處”的部分,他們似乎非常擅長並享受獨處的時光,這和我們東亞文化裏那種強調集體主義的環境形成瞭有趣的張力。作者的文字充滿瞭畫麵感,仿佛我正坐在漢堡的一個街角咖啡館裏,看著行色匆匆的人群,同時又被那種特有的寜靜所包圍。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是教你怎麼像德國人一樣生活,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理解一個與你文化背景迥異的群體,從而拓展自己的思維邊界。它讓我對“文化差異”有瞭更深層次的尊重和欣賞,絕對是近期讀到的最有營養的一本書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