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
9787560084725 9787560084732 9787560084756 9787560093178 9787560093185 9787560084749
采果集
叢 書 名: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
作 者:(印)泰戈爾 著,李傢真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2-1
頁 數:25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093185
包 裝:平裝
定價:13.90元
《采果集》為“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係列中的一本。詩集韻味幽雅,哲理深妙,作者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贊美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質,打動過無數中國讀者。《采果集》詩作充滿瞭樂觀的情緒和生機盎然的氣息,錶達瞭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泰戈爾的詩歌中不僅有高的智慧與深邃的哲思,更始終有孩童般的純粹與透明。因瞭他的詩歌,平凡的生活顯得鮮明澄澈、處處美景,讓人覓得生命的淡定與永恒。
《采果集》是亞洲諾貝爾奬獲得者——印度詩哲泰戈爾的作品;名傢李傢真傳神譯筆,讓讀者們在優美靈動中感受思想的光芒,在清新雋永中沉澱人生的感悟。
《采果集》為“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係列中的一本。詩集韻味幽雅,哲理深妙,作者用充滿激情的語言贊美生命,思索生命的本質,打動過無數中國讀者。這些詩作充滿瞭樂觀的情緒和生機盎然的氣息,錶達瞭作者對理想的追求。
采果集
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在北京真光劇場的演講
園丁集
作 者:(印)泰戈爾 著,冰心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247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084756
包 裝:平裝
定價:13.90元
《園丁集》是泰戈爾的代錶作之一,是一部“生命之歌”,它更多地融入瞭詩人青春時代的體驗,細膩地描敘瞭愛情的幸福、煩惱與憂傷,可以視為一部青春戀歌。詩人在迴首往事時吟唱齣這些戀歌,在迴味青春心靈的悸動時,無疑又與自己的青春保有距離,並進行理性的審視與思考,使這部戀歌不時地閃爍齣哲理的光彩。閱讀這些詩篇,如同漫步在暴風雨過後的初夏裏,一股擋不住的清新與芬芳,仿佛看到一個亮麗而清透的,一切都是那樣的純淨、美好,使人與不知不覺中體味愛與青春的味道。《園丁集》為中英文對照讀本。
園丁集
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在北京真光劇場的演講
吉檀迦利
作 者:(印)泰戈爾 著,冰心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249
印刷時間:2010-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084725
包 裝:平裝
定價:13.90元
《吉檀迦利》由103首詩歌組成,是泰戈爾哲理詩集的代錶作,對20世紀文壇産生過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在詩中,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詩人是何等熱愛自己的國傢,熱愛那些愛和平的人民。從詩的字裏行間,我們看見瞭天真無邪的兒童在海邊追逐嬉笑,看見瞭挑燈頂罐、裙帶飄飄的印度少女在田間行走,聽到在園中、渡口吹著蘆笛的印度工人嚮人們輕聲訴說……《吉檀迦利》為中英文對照讀本。
吉檀迦利
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在北京真光劇場的演講
新月集
叢 書 名: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
作 者:(印)泰戈爾 著,鄭振鐸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167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I S B N:9787560084732
包 裝:平裝
定價:9.90元
《新月集》主要譯自1903年齣版的孟加拉文詩集《兒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創作的。詩集中,詩人生動描繪瞭兒童們的遊戲,巧妙地錶現瞭孩子們的心理,以及他們活潑的想象。《新月集》為中英文對照讀本。
新月集
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在北京真光劇場的演講
流螢集
叢 書 名: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
作 者:(印)泰戈爾 著,李傢真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2-1
版 次:1
頁 數:167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093178
包 裝:平裝
定價:9.90元
《流螢集》為“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係列中的一本。《流螢集》源於泰戈爾的日本、中國之行,人們常常要求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寫在扇子和絹素上。《流螢集》短小雋永,使人讀後心靈變得純淨,有一種精神尋得一片休憩的傢園的感覺。泰戈爾的詩歌中不僅有高的智慧與深邃的哲思,更始終有孩童般的純粹與透明。因瞭他的詩歌,平凡的生活顯得鮮明澄澈、處處美景,讓人覓得生命的淡定與永恒。《流螢集》是亞洲諾貝爾奬獲得者——印度詩哲泰戈爾的作品;名傢李傢真傳神譯筆,讓讀者們在優美靈動中感受思想的光芒,在清新雋永中沉澱人生的感悟。
《流螢集》為“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係列中的一本。《流螢集》源於泰戈爾的日本、中國之行,人們常常要求作者把自己的思想寫在扇子和絹素上。該詩集短小雋永,使人讀後心靈變得純淨,有一種精神尋得一片休憩的傢園的感覺。《流螢集》為中英文對照讀本。
流螢集
1913年諾貝爾文學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在北京真光劇場的演講
飛鳥集
叢 書 名:泰戈爾英漢雙語詩集
作 者:(印)泰戈爾 著,鄭振鐸 譯
齣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0-1-1
版 次:1
頁 數:199
字 數: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0084749
包 裝:平裝
定價:11.90元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錶作之一,也是上傑齣的詩集之一,《飛鳥集》包括300餘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閤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齣瞭深刻的人生哲理,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飛鳥集》的譯者鄭振鐸在譯完泰戈爾的這部詩集後,曾深情地稱它“包涵著深邃的大道理”,並形象地指齣,泰戈爾的這部散文詩集“像山坡草地上的一叢叢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地伸齣頭來。隨你喜愛什麼吧,那顔色和香味是多種多樣的。”全書語言清新美麗、琅琅上口,有很多詩至今仍被人們所熱愛、吟唱,是一本適於珍藏、閱讀、傳誦的好書。
《飛鳥集》是泰戈爾的代錶作之一,也是上傑齣的詩集之一,它包括300餘首清麗的小詩。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閤二為一,短小的語句道齣瞭深刻的人生哲理,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飛鳥集》為中英文對照讀本。
飛鳥集
1913年諾貝爾文學奬頒奬辭
徐誌摩1924年5月12日北京
真光劇場的演講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世界文學的愛好者,我必須承認,閱讀那些跨越瞭語言和文化鴻溝的偉大作品,總能帶來一種獨特的激動。這本書所呈現的獨特視角,對我固有的思維模式構成瞭有趣的挑戰。它似乎在不斷地提醒我,我們所感知的現實,可能隻是冰山一角。那些關於“無形之美”和“超越時間”的探討,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妙的比喻和象徵手法,滲透進讀者的潛意識。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情感錶達時的那種剋製而又深沉的力量。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樣直白地宣泄情緒,而是將復雜的情感濃縮成一個個晶瑩剔透的意象,讓讀者自己去體會其中的酸楚與甘甜。這種內斂的錶達方式,反而更具穿透力,因為它尊重瞭讀者的智性,允許每個人在文本的留白處填補自己的生命體驗。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審美閾值”都被悄悄地提高瞭。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沉浸在這套書所構建的那個純粹而又充滿哲思的世界裏。它不是那種要求你立刻領悟、字字珠璣的艱深文本,反而像一位溫柔的智者,用最樸素的語言,引導你反思生命中最本質的問題。閱讀的過程更像是一種“慢下來”的冥想練習。比如,書中描繪的那些關於自然萬物的觀察,細緻到露珠的凝聚、風吹過樹葉的聲響,都仿佛被賦予瞭靈魂。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匆忙忽略的瞬間——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傍晚時分天邊的絢爛色彩。文字的節奏感極佳,時而如涓涓細流,輕撫心田;時而又如磅礴的潮汐,帶來強烈的震撼。這種文學上的張弛有度,使得即便是那些探討生與死、愛與彆離的主題,也並未讓人感到沉重,反而有一種超脫的、平靜的美感。我閤上書本時,感覺自己的呼吸都變得更加深長和規律瞭。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我第一次捧起它時,就被那種沉甸甸的質感和溫潤的觸感所吸引。封麵采用瞭一種雅緻的深藍色調,點綴著細密的金色紋路,仿佛將人帶入瞭深夜的星空之下。書頁的切割工藝非常精細,邊緣光滑不颳手,紙張的剋重拿捏得恰到好處,既有足夠的厚度來承載文字的重量,又不會讓整本書顯得過於笨重。更值得稱贊的是內頁的排版——那份從容和留白,簡直是對閱讀體驗的極緻尊重。作者的名字和書名在頁眉處以一種古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字體呈現,與正文的宋體或明體形成瞭和諧的對比。我甚至注意到,在某些頁麵的頁腳,設計師巧妙地融入瞭一些與內容意境相符的微小裝飾性圖案,這種不張揚的細節處理,讓我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它不隻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可以被珍藏的藝術品,即便是隨手放在書架上,也能提升整個空間的格調。這種對手工藝和細節的執著追求,在如今快節奏的齣版行業中,顯得尤為珍貴和令人敬佩。
評分我通常對詩歌這種體裁抱持著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們太過晦澀難懂,需要專業的文學背景纔能領會。然而,這本詩集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語言是如此的純淨和易於接近,即便是初次接觸這類作品的讀者,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巨大能量。書中反復齣現的意象——比如船、河流、以及遙遠的燈塔——它們被賦予瞭多重含義,既是具象的景物,又是抽象的哲學符號。這種多義性讓每一次重讀都能帶來新的理解層次。更重要的是,它讓我體會到瞭“詩意棲居”的真實含義。它告訴我,生活本身就是一首宏大的詩篇,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停下來,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火花。這本書極大地激發瞭我自己進行觀察和記錄的欲望,感覺我開始用一種更具藝術性的眼光去看待我的日常生活瞭。
評分從工具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輔助材料處理得相當到位。雖然我主要關注的是文本本身,但附錄中對背景資料的梳理和注解,展現瞭編者團隊極高的專業素養和嚴謹態度。這些補充信息並非堆砌,而是精準地服務於理解文本的核心需求,比如對某些特定文化背景下意象的解釋,或是對創作時代思潮的梳理。這種平衡感令人贊嘆——既有文學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又不失學術研究的嚴謹性。它使得這本書既可以作為普通讀者的心靈慰藉,也能成為文學研究者案頭的可靠參考。這種“雅俗共賞”的設計思路,無疑是成功的典範。它成功地搭建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遙遠的東方智慧與當代讀者的內心世界,讓經典的價值得以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持續閃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