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世称“颜平原”,又称“颜鲁公”。其 书师承褚遂良、张旭,正书开张雄伟,行书遒劲舒和 ,是继王羲之后对后世影响*大的书法家。《祭侄文 稿》,纸本行书。二十三行,二百三十五字,又涂抹 三十四字,合计二百六十九字。纵二八。八厘米,横 七五。五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伯父文 稿》是颜真卿追悼其伯父颜元孙及一门去世者之祭文 稿本。真迹不存。《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 《与郭僕射书》,行草书,是颜真卿写给郭僕射的书 信稿。真迹不存,原石在西安碑林。此帖苍劲古雅, 宋代米芾评曰:“《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 一。”中华书局编辑部编的《颜真卿行书三稿》标点 释文,精审精校,帮助读者结合文本品味书法。
正文
《颜真卿行书三稿》这部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部书法学习的工具,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颜真卿行书的艺术价值,也重新认识了自己作为一名学习者所应有的态度。我一直觉得,学习书法,尤其是对于像颜体这样影响力巨大的字体,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模仿,更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和人格精神。 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展示了字形,更通过那鲜活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让我感受到了颜真卿先生豪迈奔放、忠义耿直的性格。当我看着那些笔画遒劲有力,字迹古朴典雅时,我仿佛能够听到他在历史长河中的呐喊,感受到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这种将书法与人格、与历史相结合的理解方式,让我不再孤立地看待每一个字,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中去体会。 这种对艺术的深度挖掘,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临摹。它让我明白,真正的书法,是心性的表达,是情感的流露。当我一遍遍地摩挲书页,感受着纸墨的温度时,我感觉自己与这位千古名家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书法,尤其是学习颜真卿这样的大家,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其精神内核,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形似。这部《颜真卿行书三稿》在这一点上做得尤为出色。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碑帖放大,更是在字体、笔画、结构等细节的处理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一些关键笔画的放大和单独展示,比如“点”的形态,“捺”的出锋,以及“钩”的处理。这些细节之处,往往蕴含着颜真卿用笔的绝妙之处。通过放大,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他如何运用中锋、侧锋,如何在行笔中提按顿挫,如何在转折处一气呵成。 在我过去的学习过程中,很多时候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推测,但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手把手地将那些隐藏的技法一一揭示出来。我记得在临摹“颜”字的时候,对那个“页”字旁的点画总觉得捉摸不透,有时候点得太重,有时候又太轻飘。而在这本彩色放大本中,我能清晰地看到颜真卿先生那个点,是由几个细微的笔画叠加而成,它既有力量,又有变化,绝非一笔而就。这种细致入微的解析,极大地弥补了我学习中的盲区,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
评分在我的书法学习生涯中,颜真卿先生的作品一直是我最为敬仰和追随的对象。他的行书,雄浑大气,骨力遒劲,饱满有力,却又不失灵动飘逸,实乃集大成者。然而,多年来,受限于当时印刷技术和资料的匮乏,我始终觉得在对颜体行书的理解上,总有一层隔膜。直到我接触到《颜真卿行书三稿》(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原貌呈现”。 这本书最让我激动的是其“彩色放大”的理念。过去的字帖,即使是再厚的纸张,也难掩其墨色晕染的模糊感,更遑论色彩的细微变化。而这本书,则将颜真卿先生作品中的点画、笔触,以一种近乎“实物”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墨色是如何在纸张上浓淡相宜,如何通过细微的笔触变化,勾勒出字体的骨骼和血肉。 尤其是在学习那些飞白处和枯笔时,这种彩色放大带来的信息量是惊人的。我能清晰地分辨出,他所使用的笔尖是何种状态,墨量是如何控制的,以及他如何在短暂的运笔过程中,将力量和速度完美地结合。这让我对“力透纸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能更准确地把握颜体行书的独特韵味,从而在自己的临习中,得以更加得心应手。
评分作为一名对书法艺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近年来我一直沉迷于对历代名家碑帖的研究,尤其是颜真卿先生那雄浑厚重的笔力,更是让我魂牵梦萦。最近有幸拜读了《颜真卿行书三稿》这部力作,心中感慨万千,难以言表。这本书的出版,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基层书法学习者量身定做的一份厚礼。我一直觉得,想要真正领悟颜体行书的神韵,单靠黑白的印刷品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微妙的笔触、墨色的浓淡变化、纸张的质感,都无法完美呈现。而这本彩色放大本,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那令人惊叹的彩色印刷。不同于以往看到的泛黄、模糊的影印本,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沐浴在晨光之中,色彩鲜活,层次分明。我甚至能清晰地看到纸张上细微的纹理,以及颜真卿先生落笔时,墨色在纸上晕染开来的那股勃勃生机。这种“原色”的呈现,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他运笔时的力量感和速度感。特别是那些飞白处,墨色由浓转淡的过程,以及枯笔的质感,都被真实地还原,这对于我揣摩其用笔的奥妙,可谓是醍醐灌顶。我曾经花了很多时间去临摹,但总觉得不得其神,现在有了这样详尽的彩色细节,我仿佛看到了大师挥洒自如的现场,每一个动作都变得触手可及。
评分这部《颜真卿行书三稿》的出版,对于我这样痴迷于书法,却苦于找不到真正切入点的学习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曾经无数次地在各种字帖中寻找灵感,试图理解颜真卿行书那独特的力量和韵味,但总觉得隔靴搔痒,难以窥其精髓。直到我看到这本书,那种震撼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那精美的彩色放大呈现。我过去接触的大多是黑白印刷的字帖,虽然也能看到大概的轮廓,但很多笔画的微妙变化,墨色的浓淡层次,都模糊不清。而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笔的起收,每一次的转折,以及墨色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字的特写,让我能够近距离观察颜真卿先生是如何处理笔画的轻重、疾徐,以及如何在字里行间营造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气势。这对于我理解他的运笔技巧,把握他的书写节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常常会花上大半天时间,对着书中的某个字反复揣摩,仿佛亲眼目睹了颜真卿先生挥洒笔墨的瞬间,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任何单一的黑白字帖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