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尼泊爾,尋找愛與安寜
定價:39.80元
售價:25.9元,便宜13.9元,摺扣65
作者:傑剋翔
齣版社:中國鐵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1132046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尼泊爾,尋找愛與安寜。喜馬拉雅南麓的群山間誕生地尼泊爾古國一直備受遊人推崇作者帶你一起――徒步ABC 聆聽天籟音 破解神秘國度的行走密碼
內容提要
《尼泊爾,尋找愛與安寜》是一本旅行者親身講述在全世界徒步旅行者的天堂尼泊爾,徒步世界十大徒步綫路之一,安娜普納環綫(簡稱ABC),探訪尼泊爾曠世秘境,傳達曆史文化、風土人情的散文書籍。按照綫路,全書分為八章,講述瞭作者與一群天南地北的小夥伴徒步ABC環綫的故事。
全書以作者的徒步路綫為主綫,以精華景點為框架,重點介紹尼泊爾絕世美景、風土人情,穿插美食、探險、民俗等各種可寫、有趣事物,講述自己的見聞和思考,配之以精美的圖片,把身在心在天堂的尼泊爾地展現給讀者。
目錄
自序:心靈之棲
Why Nepal
枯燥與充實 14
“淨土”之行 16
齣國準備 19
加德滿都,繁華與古舊
飛越喜馬拉雅山 22
穿越時空的錯覺 24
夢花園與女神的寺院 30
質樸之夜 35
博卡拉,湖畔“東方瑞士”
前往“東方的瑞士” 38
邂逅雨中費瓦湖 41
雪山,明天見 43
神的屋簷:初遇魚尾峰 45
徒步之一:前三日的跋涉
徒步**天,與羊群同行
悠然之境 48
關於ABC 55
徒步第二天,漫漫長路
意外:隨風離隊 56
揣著不安與期待繼續上路59
讓人崩潰的3500級颱階 61
徒步第三天,雪山日齣
海拔3000米不顧一切地往前衝 67
大自然的環形劇場 69
徒步之二:攀嚮“天堂”
徒步第四天,走過“”
麵朝雪山,春暖花開 76
“”與“天堂” 82
徒步第五天,趕路與生活
行走,枯燥,冥想 86
枯燥纔是生活 89
珍貴的名字,Himalaya 93
徒步第六天,“天堂”獨坐
天堂的路口有點窄 96
霧中的冥想 112
仰望星河,時空穿梭機 115
徒步之三:人生如夢
第七、八天的爭執與歡樂
高原上喝烈酒 120
鄉野溫泉 125
徒步第九天,夢想與愛
不走迴頭路 128
關於愛情 132
徒步第十天,如同來過
迴到地平綫 138
重迴博卡拉,讓我成為一條魚
後會無期 142
腳踏車的日子 145
帶我翱翔,帶我飛 147
心靈spa與馬殺雞 153
費瓦湖的溫柔 155
納加闊特,宇宙盡頭的早餐
前往世界之巔 160
天際旅店 162
美好的一天源於早餐 165
古城巴德崗,異域鄉愁
中世紀生活的櫥窗 170
夜晚的鄉愁 179
假窗 187
重迴加德滿都,光明之城
西藏人心中的樹:猴廟192
遭遇“艷遇” 198
生命開始就麵對的嚴肅課題:燒屍廟 204
宇宙正能量中心:大佛塔209
處女崇拜:活女神 211
尾聲:天空中的珠穆朗瑪峰
“血拼” 216
珠峰航綫 219
計劃下一次 222
作者介紹
傑剋翔,原名張翔,80後文藝青年,喜歡徒步、攝影。朋友稱翔哥,自稱藝術傢。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動畫係,做瞭很多商業動畫短片,得瞭許多動畫設計奬。國外去過很多地方,夢想成為旅行傢:一副墨鏡,一部單反,一個背包,說走就走。
曾經的北漂,現居成都,和朋友創辦文化傳媒公司,公司名字的靈感便來自尼泊爾那座6999米、未被人登頂的處女峰,魚尾峰。
文摘
序言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深層次的自我對話和精神洗禮。作者在描寫他所接觸到的那些人物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尊重與共情,是極其動人的。他沒有將當地人塑造成符號化的“異域他者”,而是展現瞭他們作為完整個體的復雜性——他們的堅韌、他們的幽默、他們的信仰,以及他們麵對生活艱辛時所展現齣的那種令人敬佩的達觀態度。我常常在某一段落停下來,反復琢磨作者記錄下的那些對話片段,那些看似樸素的言語中,往往蘊含著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對生命本質的深刻洞察。這種對人文精神的捕捉能力,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它引導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讓我們這些身處現代喧囂中的人,重新審視“幸福”與“滿足”的真正含義。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直接的道德說教都要來得深刻和持久,讀完之後,我感覺內心那些不必要的浮躁和焦慮都被過濾掉瞭一層,留下瞭更清晰、更堅定的自我認知。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處理得相當老道,它不像那種急於拋齣結論或者用炫目辭藻堆砌的遊記文學,反而更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慢條斯理地為你展開一幅宏大而又充滿細節的畫捲。我尤其欣賞作者那種剋製的敘述方式,他似乎並不急於用華麗的辭藻去描繪那些已經被無數人贊頌過的壯麗景觀,而是將筆墨聚焦於那些日常的、微小的瞬間:清晨寺廟裏傳來的低沉誦經聲,當地人在轉動經筒時那種近乎冥想的專注,或是某個偏遠村莊裏,一位母親在陽光下縫補衣物時手指的律動。這些片段被組織得錯落有緻,時而如同高山上的疾風,帶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時而又像低地的溪流,緩緩地、溫柔地撫慰人心。這種張弛有度的敘事技巧,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保持一種持續的好奇心,總期待著下一頁會揭示怎樣一個意想不到的文化側麵或是個人體悟。它成功地避免瞭流於錶麵的觀光記錄,而是深入到瞭精神肌理之中,讓人讀起來酣暢淋灕,卻又迴味無窮,仿佛自己也參與瞭那段漫長的旅程,與作者共同呼吸著那片土地的氣息。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密度簡直令人驚嘆,但絕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報告,作者巧妙地將深厚的文化、曆史背景知識,如同精美的刺綉綫腳一般,自然地融入到他的個人經曆敘述中。比如,當他描述攀登某座神山時的身體體驗時,會穿插一段關於該山在當地宗教信仰體係中的地位演變,或是對古代岩畫的解讀。這種跨領域的融閤處理,極大地豐富瞭閱讀體驗的層次感。我感覺自己不僅是在跟隨一個旅行者的腳步,更像是在一位博學的嚮導的帶領下,進行瞭一次全方位的知識探險。他對當地的建築風格、傳統手工藝、乃至不同民族間的微妙關係,都有著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考證。對於任何對世界文化多樣性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它提供瞭足夠的深度去滿足求知欲,同時也保持瞭足夠的趣味性,確保讀者不會在密集的知識點中感到疲憊。每次讀到作者對某一處遺址進行細緻入微的描述時,我都會忍不住去查閱更多的資料,這本書無疑成功點燃瞭我對這個地區更深層次的探究熱情。
評分哇,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帶著泥土芬芳和淡淡香料氣息的紙張質感,配閤著封麵那種略顯粗糲卻又充滿生命力的插畫風格,一下子就把我帶入瞭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國度。光是捧在手裏摩挲,都能感受到作者對這片土地深沉的熱愛與敬意。我迫不及待地翻開內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幾張拍攝得極其細膩的照片,那些高聳入雲的雪山、繚繞在山榖中的晨霧,以及忙碌的市集上那些飽經風霜卻眼神清澈的麵孔,無聲地訴說著韆年的曆史與信仰。文字的排版也很有心思,那種疏朗中帶著古典韻味的感覺,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而不是單純的信息接收。我感覺作者在每一個細節的處理上都傾注瞭巨大的心血,從墨水的選擇到留白的藝術,都在為讀者鋪設一條通往未知世界的甬道,讓人在尚未深入內容之前,就已經被這種精心構建的氛圍深深吸引住瞭。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藝術品,光是陳列在書架上,都能為空間增添一份寜靜而深邃的格調,讓人每次瞥見,都忍不住想再次沉浸其中,去探尋那隱藏在紙張背後的真實故事和情感波動。那種強烈的視覺和觸覺體驗,是很多當代快餐式讀物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作者的語言功力確實達到瞭一個很高的水準。他似乎擁有一種罕見的、能夠捕捉並固化轉瞬即逝的氛圍的能力。我特彆喜歡他運用感官細節來構建場景的筆法,比如那種混閤瞭高海拔寒冷空氣的乾燥感,或是雨後泥土被陽光烘烤後散發齣的那種溫暖的、略帶苦澀的氣味,甚至是那些市井小販的吆喝聲是如何被狹窄的街道反射和扭麯的。這些描寫入木三分,讓閱讀體驗擁有瞭三維甚至四維的沉浸感,幾乎可以讓我清晰地“聞到”、“聽到”和“觸摸到”他所描述的一切。更難得的是,他的文字在保持畫麵感的同時,並未犧牲情感的穿透力。那些關於失落、關於堅持、關於在嚴酷自然麵前的人類渺小與偉大的段落,都以一種極其剋製卻又飽含力量的語氣錶達齣來,那種情感的張力,如同被拉滿的弓弦,在不經意間射齣,直擊讀者的內心深處。這是一種成熟作傢的標誌,懂得“少即是多”的真諦,用最精準的詞匯去引發讀者最豐富的聯想和共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