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廣西風物圖誌(輯) 服飾
定價:69.00元
作者: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173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廣西各民族的服飾不僅豐富多彩,更蘊含著生態環境、曆史記憶、宗教信仰、人生禮儀、族群認同、社會規範等地域文化的豐富內涵。該書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負責統籌的“廣西風物圖誌(*輯)”中的一本,是廣西地方誌辦組織編寫的一套圖文並茂、反映當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情圖書。
作者通過使用自己在長期的田野調查中獲取的大量資料和照片來闡述與展示廣西世居民族豐富多彩的服飾文化,將廣西世居民族服飾置於廣義的文化視野下進行整體研究,采用考古學、民族學、藝術學、曆史學、文化學、美學、宗教學等多學科交叉的綜閤理論來研究廣西各民族的服飾文化現象,從廣西各民族服飾的起源、製作變遷、服飾文化意境、服飾工藝、服飾色彩、服飾圖案紋樣、服飾文化功能等不同角度切入,對服飾與民族地區的生態環境、社會曆史、經濟發展水平、政治製度、宗教信仰、審美觀念、民族風俗等文化事像的相互關係進行瞭深入淺齣的闡述,並將之視為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研究,從而使人們能夠以往的文化局限,站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更廣闊的視野去瞭解廣西各民族服飾文化,對廣西各民族服飾文化有更深刻、更全麵的認識。是一本全麵係統研究廣西世居民族服飾文化的著作。這一創新的研究範式拓展瞭民族服飾理論研究的新視野,具有的開拓性與創新性。
目錄
章 源遠流長的服飾製作
節 骨針與紡專
第二節 月光下的紡車
第三節 火塘旁的織布機
第四節 從植物縴維到閤成化縴
第五節 心靈手巧的民間藝人
第二章 富有情趣的文化意境
節 無字的史書
第二節 族群的符號
第三節 身份、地位和等級的象徵
第四節 性彆、年齡和婚姻的標誌
第五節 民間信仰的展現
第六節 一方水土一種衣
第七節 雍容華麗的盛裝
第三章 散發鄉土氣息的服飾工藝
節 原生態的染料
第二節 刺綉與挑花
第三節 享譽中外的織錦
第四節 邊角碎布拼布貼
第五節 琳琅滿目的首飾
第六節 脫不下的綉花衣
第四章 五彩斑斕的色彩
節 服飾的靈魂
第二節 艷麗淡雅各不同
第三節 農耕漁獵也入色
第四節 濃妝淡抹總相宜
第五節 色彩三
第五章 神秘吉祥的圖案紋樣
節 寸圖生情
第二節 紋樣無盡意無窮
第三節 大韆世界都成紋
第六章 情趣盎然的文化功能
節 衣以護體
第二節 衣冠悅目
第三節 衣以炫富
第四節 衣作信物
第五節 衣可避邪
作者介紹
玉時階,廣西民族大學教授。長期以來,緻力於南方民族曆史文化的教學和研究,特彆是在瑤族社會曆史文化的探討上進行瞭深入而有創建性的研究。先後主持過國傢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項、國傢社科基金特彆委托項目1項、中央統戰部華夏英纔基金項目1項、國傢民委社科項目1項、廣西社科規劃項目3項,廣西壯族自治區課題2項;曾多次到廣西、廣東、湖南、雲南和美國、泰國、越南的少數民族聚居區進行田野調查和社區調查;先後在外學術刊物上發錶論文100餘篇,齣版著作28本(含閤著);先後獲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奬一等奬1項、二等奬4項、三等奬6項。
文摘
序言
《廣西風物圖誌(輯):服飾》給我帶來的驚喜,在於它所呈現的深度與廣度。它不僅僅是麵嚮大眾的普及讀物,更是一份值得收藏的研究資料。書中對瑤族服飾的介紹,詳細闡述瞭不同支係在服飾上的差異,並深入分析瞭這些差異背後的曆史遷徙、社會結構和文化交流。作者通過對服飾紋樣、色彩、廓形等元素進行細緻的解讀,勾勒齣瑤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獨特的審美取嚮。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盤王節”服飾的篇章,那種充滿儀式感和象徵意義的裝扮,以及服飾在祭祀活動中的重要作用,讓我對民族服飾與宗教信仰之間的緊密聯係有瞭全新的認識。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現代審美觀念對傳統服飾的影響,以及一些瀕危服飾技藝的保護與傳承問題,這些內容既有學術價值,也具有現實意義。這本書不僅僅是對廣西服飾文化的記錄,更是對民族文化遺産的珍視與傳承的呼喚,讓我從中獲得瞭知識,也引發瞭深刻的思考。
評分讀罷《廣西風物圖誌(輯):服飾》,我內心湧起一股強烈的共鳴。作為一名長期關注民間藝術和傳統文化的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的優秀讀物,而這本書無疑滿足瞭我的期待。它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瞭廣西各民族的服飾樣式,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挖掘瞭這些服飾背後的社會、經濟、宗教和審美意義。書中對苗族服飾的介紹,特彆是關於不同支係在銀飾形製上的細微差彆,以及這些差彆所摺射齣的地域劃分和族群認同,讓我驚嘆於服飾作為一種身份標識的強大力量。作者在分析服飾的色彩運用時,也結閤瞭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民族心理,比如某些顔色在特定節日或儀式中具有的神聖意義,這讓我對色彩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現代社會變遷對傳統服飾的影響,以及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現狀,這些內容發人深省,讓我對如何守護我們寶貴的文化財富有瞭更深的思考。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圖鑒,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觀察和理解地方文化的新視角。
評分這本《廣西風物圖誌(輯):服飾》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作為一名對地域文化情有獨鍾的讀者,我一直對廣西獨特的風情充滿好奇。這本書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探索廣西服飾文化的渴望。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濃鬱的民族風,色彩斑斕,圖案精美,瞬間就吸引瞭我的目光。翻開書頁,我被那些精美的插畫和清晰的攝影作品深深吸引。書中對廣西不同民族的服飾進行瞭細緻的描繪,無論是苗族的銀飾頭飾,瑤族的紅黑交織的蠟染服飾,還是壯族的精巧綉花,都得到瞭詳盡的展示。不僅僅是展示,書中還穿插瞭許多關於這些服飾的文化背景、曆史淵源以及製作工藝的介紹,讓我瞭解到每一種服飾背後都蘊含著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瑤族盤王節的服飾介紹,那種莊重而又充滿儀式感的裝扮,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熱鬧非凡的節日現場。作者對細節的捕捉非常到位,從麵料的選擇、色彩的搭配,到刺綉的針法、佩飾的講究,都介紹得十分生動。閱讀這本書,就像進行瞭一次穿越時空的服飾之旅,讓我對廣西這片土地上的人文風情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關於廣西服飾的書,不如說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其精美的排版和豐富的視覺內容所吸引。書中對黎族服飾的介紹,讓我看到瞭那些充滿力量感的圖騰和充滿生活氣息的色彩運用,仿佛能感受到黎族人民在海島上辛勤耕耘、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麵。作者在描述這些服飾時,語言生動形象,充滿瞭畫麵感,讓我即使身處韆裏之外,也能通過文字和圖片感受到那份濃鬱的民族風情。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衣襟上的故事”這樣的標題,它暗示瞭每一件服飾都承載著一段曆史,都訴說著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書中對一些古老服飾的考證和解讀,也展現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研究態度。閱讀過程中,我不僅認識瞭各種精美的服飾,更重要的是,我開始理解瞭這些服飾在民族發展、社會交往、婚喪嫁娶等各個環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本書讓我對“衣冠”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它不僅僅是遮體之物,更是文化、曆史和身份的載體。
評分最近偶然翻閱瞭這本《廣西風物圖誌(輯):服飾》,著實讓我耳目一新。一直以來,我對服裝的興趣更多地停留在時尚潮流和個人搭配上,但這本書卻讓我看到瞭服飾背後更深邃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穿衣打扮”的書,更像是一部用服飾語言講述廣西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書。我特彆被書中關於壯族服飾的章節所吸引,那些繁復精美的銀飾,以及絲綫在布匹上織就的如詩如畫的圖案,無不展現著壯族人民的智慧與巧思。作者在介紹這些服飾時,並沒有枯燥地羅列信息,而是巧妙地融入瞭曆史傳說、民間故事,甚至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農耕生活相結閤進行闡述,使得每一件服飾都仿佛有瞭生命,有瞭屬於自己的故事。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傳統服飾製作工藝的詳細圖解,例如蠟染、刺綉等,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能大緻瞭解其精妙之處。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圖片清晰,文字流暢,即使是初次接觸廣西服飾文化的人,也能輕鬆閱讀並從中獲得樂趣。它打破瞭我對傳統服飾書籍的刻闆印象,讓我看到瞭服飾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巨大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