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 作者 | 黛博拉.史蒂文森 |
| 定价 | 39.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229603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政策与城市再塑造议程(re-profilling agenda of city)中,占有突出位置。强调各种形式创意(creativity)的都市文化规划,逐渐作为重要地方政策倡议而出现,与此同时,“创意城市”(creative city)概念亦变为城市形象的老生常谈(cliche)。快速增长的地方文化规划与创意城市(cultural planning/creative city)蓝图,非常引人注目;而诸如欧盟(European Union)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家的组织,亦推动旨在复兴城市、城市经济、打造“迥异”之地(brand places as ‘different’)的文化战略。 《文化城市》一书,强调文化规划自产生、重大议题揭示与研究(revealing and analysing)、(全球范围内)重要宣言与程序(manifesto and process)等方面的重要趋势,以及其在特定区域的阐释与执行(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以源自欧洲、澳大利亚、亚洲和北美诸多例证为参考,《文化城市》提供了不同地区、国家、国际组织背景下,城市文化战略的深刻观察,又提供了引人注目的规则、矛盾与交叉(regulation,tension andintersection),以及众多重要而坚实的观点(core underpinning assumption)。 此书还探索了文化规划在社会、经济、城市与创意成果方面有能力获得成功的普遍预期(now-pervasive expectation)。此书将引起城市社会学(urban sociology)、城市研究(urban study)、文化政策研究(cultural policy)及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等领域学者、学生的兴趣。 |
| 作者简介 | |
| 黛博拉·史蒂文森(Deborah Stevenson),社会学博士,现为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文化社会研究所社会学与城市文化研究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学、城市文化等领域研究工作。其代表作品有《艺术与组织:澳大利亚文化政策的制定》(Art and Organisation:MakingAustralian Cultural Policy ,2000年)、《城市与城市文化》(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2003年)、《城市》(The City,2012年)、《文化与城市:创新、旅游与休闲》(Culture and the City:Creativity,Tourism,Leisure,2012年),主编有《旅游文化:形象、空间与游客》(与斯蒂芬·韦尔林,Tourist Cultures: Identity, Place and theTraveller,2009年)、《阿什盖特规划与文化研究指南》(与格雷格·扬,The Ashgate Research Companion toPlanning and Culture,2013)等作品。 |
| 目录 | |
| 总序/001 译者前言/001 致谢/001 缩略语表/001 导论/001 部分 创意都市:主题与理论 章 文化/003 节 绪论/003 第二节 艺术与文化/004 第三节 创意产业/008 第四节 城市文化/013 第五节 结语/019 第二章 公民身份/020 节 绪论/020 第二节 重塑公民/021 第三节 世界公民/国际大都会公民/026 第四节 创意公民/029 第五节 公民参与/033 第六节 结语/035 第三章 场所/037 节 绪论/037 第二节 对场所的理解/038 第三节 场所、意义与特征/043 第四节 绘制与想象场所/047 第五节 结语/053 第二部分 文化规划:城市、国家和实践 第四章 创新国家:英国与澳大利亚/057 节 绪论/057 第二节 回望大伦敦理事会/058 第三节 澳大利亚的文化规划/062 第四节 创意文化/067 第五节 规划创意/070 第六节 复兴澳大利亚/072 第七节 “快闪”英国/076 第八节 结语/081 第五章 资源、环境与舒适设施:美国与加拿大/083 节 绪论/083 第二节 宜居空间/084 第三节 这就是“我们的城镇”计划/089 第四节 场所艺术/093 第五节 创意城市与文化都市/097 第六节 成为“房地产开发商”/102 第七节 结语/107 第六章 “边缘”上的创新城市:上海、中国香港与新加坡/109 节 绪论/109 第二节 创造“亚洲世纪”/110 第三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15 第四节 艺术、政治与都市发展/119 第五节 想象“国际化城市”/124 第六节 文艺复兴城市/128 第七节 结语/132 第七章 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盟/133 节 绪论/133 第二节 创意欧洲/134 第三节 都市文化/137 第四节 欧洲风情都市/142 第五节 都市文化叙事/146 第六节 国际联合,策展都市文化/151 第七节 结语/159 第八章 文化、场所与公民身份/160 参考文献/169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97875642》这本书,光是书名就足够引人深思,它似乎在预示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我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一座城市拥有“文化”这个灵魂,并使其在世界舞台上闪耀?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身处的城市,以及那些闻名遐迩的文化名城?我想象中,作者会用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去解析那些构成城市文化内核的要素,例如历史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社区的独特性格,甚至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书中对于“探究”的强调,让我猜测它会涉及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案例对比,可能会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城市进行细致的比对,从而找出共通的规律与独特性。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那些曾经辉煌但如今略显沉寂的城市,是如何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其文化活力?反之,那些新兴的城市,又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我渴望在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培育”和“发展”城市文化的清晰脉络,以及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守护那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又拥抱创新,让城市文化生生不息。
评分《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97875642》这本书,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等待着我去发掘其中的智慧。我总觉得,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气质”,这种气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重塑的。这本书的“全球视野”承诺,将带领我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的城市文化之旅,从北半球的繁华都市,到南半球的古老文明。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会如何解释“文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仅仅作为一种吸引游客的标签,还是它能够真正成为驱动城市创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内在动力?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未来城市”的设想,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城市文化又将呈现出怎样的面貌?例如,虚拟现实技术是否会重塑我们的城市体验,而数字文化又将如何在城市空间中生根发芽?我希望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的探讨,更包含着实践的指导,例如,城市管理者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来构建和维护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生态系统?这本书在我心中,是一次关于城市生命力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洞察,是一次对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勇敢探索。
评分拿到《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97875642》这本书,我立刻被其封面设计所吸引,那种充满历史厚重感与现代都市气息交织的画面,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书的主题。我一直对不同城市独特的文化印记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罗马的古老遗迹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或者东京的动漫文化与传统美学的奇妙碰撞。这本书的“全球视野”这一点更是让我欣喜,这意味着我将有机会跳出熟悉的地理范围,去领略世界各地城市文化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文化如何塑造城市的身份认同,以及这种身份认同如何影响城市的居民、管理者以及全球形象。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那些“文化输出”能力极强的城市,如伦敦或洛杉矶,它们是如何通过电影、音乐、时尚等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同时,我也好奇作者对于那些正在经历文化转型或融合的城市,如上海或迪拜,会有怎样的解读。这些城市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努力平衡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寻求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这本书在我心中,是一个关于城市多样性、文化韧性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的精彩故事集。
评分坦白说,《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97875642》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向我娓娓道来关于城市与文化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一直在思考,当我们谈论“文化城市”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是高耸的摩天大楼,还是古老的街巷?是国际化的艺术展览,还是街头巷尾的生活气息?这本书的“全球视野”让我期待,它能够打破地域的界限,用一种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问题。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挖掘那些让一座城市脱颖而出的文化特质,这些特质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又如何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我猜想,作者可能会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构建其理论体系。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成功的文化城市,是如何在吸引全球人才和资本的同时,又能保持其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同质化?我又很好奇,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城市文化可能面临的挑战,比如文化侵蚀、传统断裂,以及书中会提供哪些解决之道?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次关于城市文明深度剖析的旅程,一场关于文化如何定义未来城市的思想碰撞。
评分《文化城市:全球视野的探究与未来:a global perspective 97875642》这本书,初读之下,我对其宏大的选题和国际化的视角就充满了期待。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城市早已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承载着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这本书仿佛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带领读者穿越不同大洲的城市肌理,去感受它们独特的文化脉搏。我尤其好奇作者如何处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双重性:它既是塑造城市独特魅力的基因,有时也可能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的包袱。书中对于“文化城市”的定义和衡量标准,是否能够兼顾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和东方古老文明的智慧?我设想着,作者可能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研究,来支撑其理论框架,比如,解析巴黎作为“艺术之都”的文化遗产如何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引擎,又或者,新加坡如何巧妙地融合东西方文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国际化都市形象。我想象中,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对现状的描述,更会大胆地展望未来,思考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浪潮下,城市文化将如何演变,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与机遇,让城市在保留自身文化根基的同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我眼中,是一次关于城市灵魂的深度探索,一次关于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精彩预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