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

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錢宗武 著
圖書標籤:
  • 尚書
  • 經典
  • 文化
  • 曆史
  • 國學
  • 傳統文化
  • 中華文化
  • 先秦
  • 文獻
  • 古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英敏圖書專賣店
齣版社: 北京圖書館齣版社
ISBN:9787501362240
商品編碼:29806515583
包裝:平裝-膠訂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xbsp; &xbsp; &xbsp; &xbsp;本書係《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之1。錢宗武先生解讀《尚書》,包括導讀、原典、注釋、點評等部分。解讀者以廣闊的學術視野、紮實的文獻功底、深厚的理論素養,探隱索微,反復論證。本書既反映瞭*qiax《尚書》研究的新成果,又便於讀者閱讀、理解。本書善於*煉《尚書》中*重要、*有價值的部分,凸顯其對於*今社會的積*意義。通俗易懂,引人入勝,使人在閱讀中得到心靈的啓迪。

目錄
導 讀 1、《 尚書》的文獻性質、作者、編輯體例、篇目內容、 文章體式及其先秦定本……( 1 ) 二、漢代的今古文《尚書》和今古文《尚書》學派……( 6 ) 三、東晉孔傳古文《尚書》與曆代《尚書》辨僞 ……( 11 ) 四、《尚書》的語言特點 ……( 16 ) 五、《尚書》的*代價值 ……( 21 ) 六、《尚書》的主要傳世注本和本書的編寫體例 ……( 27 ) 尚 書 虞 書 堯 典 ( 31 ) 舜 典 ( 42 ) 大禹謨 ( 57 )

導 讀

1、《 尚書》的文獻性質、作者、編輯體例、篇目內容、 文章體式及其先秦定本……( 1 )

二、漢代的今古文《尚書》和今古文《尚書》學派……( 6 )

三、東晉孔傳古文《尚書》與曆代《尚書》辨僞 ……( 11 )

四、《尚書》的語言特點 ……( 16 )

五、《尚書》的*代價值 ……( 21 )

六、《尚書》的主要傳世注本和本書的編寫體例 ……( 27 )

&xbsp;

尚 書

&xbsp;

虞 書

堯 典 ( 31 )

舜 典 ( 42 )

大禹謨 ( 57 )

皋陶謨 ……( 70 )

益 稷 ……( 78 )

夏 書

禹 貢 ……( 91 )

甘 誓 ……(111)

五子之歌 ……(115)

胤 徵 ……(121)

商 書

湯 誓 ……(127)

仲虺之誥 ……(132)

湯 誥 ……(140)

伊 訓 ……(146)

太甲上 ……(155)

太甲中 ……(160)

太甲下 ……(164)

鹹有1德 ……(168)

盤庚上 ……(174)

盤庚中 ……(185)

盤庚下 ……(193)

說命上 ……(198)

說命中 ……(203)

說命下 ……(208)

高宗肜日 ……(213)

西伯戡黎 ……(217)

微 子 ……(222)

周 書

泰誓上 ……(229)

泰誓中 ……(235)

泰誓下 ……(241)

牧 誓 ……(246)

武 成 ……(253)

洪 範 ……(262)

旅 獒 ……(278)

金 縢 ……(283)

大 誥 ……(292)

微子之命 ……(304)

康 誥 ……(308)

酒 誥 ……(324)

梓 材 ……(336)

召 誥 ……(344)

洛 誥 ……(357)

多 士 ……(373)

無 逸 ……(384)

君 奭 ……(395)

蔡仲之命 ……(410)

多 方 ……(416)

立 政 ……(428)

周 官 ……(440)

君 陳 ……(448)

顧 命 ……(453)

康waxg之誥 ……(465)

畢 命 ……(472)

君 牙 ……(479)

冏 命 ……(484)

呂 刑 ……(489)

文侯之命 ……(504)

費 誓 ……(510)

秦 誓 ……(516)

&xbsp;

主要參考文獻 (525)

顯示全部信息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 引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長河,承載著數韆年的智慧與輝煌。在這條長河中,無數經典的著作如璀璨的明珠,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塑造瞭民族的靈魂,影響瞭東亞乃至世界的文明進程。它們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理解中華文化根脈的鑰匙,更是激勵我們走嚮未來的不竭動力。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匯聚瞭中華文化發展曆程中具有劃時代意義、代錶性極強的百部經典著作。這些著作涵蓋瞭哲學、曆史、文學、藝術、科技、醫學、倫理、政治等多個領域,如同一個精巧的萬花筒,摺射齣中華民族在不同曆史時期對宇宙、人生、社會、自然的深刻思考與不懈探索。它們不僅是古代先賢智慧的結晶,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生動體現。 本書的編纂,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個係統、全麵、深入瞭解中華傳統文化的窗口。我們力求通過精選的經典,呈現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麵貌,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聖先賢對話,感受他們思想的深度與廣度,體悟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核心內容概覽 本書所收錄的百部經典,並非隨意拼湊,而是經過精心篩選,以期展現中華文化發展的脈絡與精華。它們大緻可分為以下幾個主要類彆: 一、 思想哲學與智慧之光: 早期奠基與思想碰撞: 《論語》: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儒傢思想的核心經典,深刻闡述瞭仁、義、禮、智、信等道德規範,以及君子之道、為政之道等人生智慧,對中國社會倫理道德産生瞭深遠影響。 《道德經》: 老子所著,道傢思想的源頭,以“道”為核心,闡述瞭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返璞歸真等哲學思想,影響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態度。 《莊子》: 莊子及其學派的著作,道傢思想的重要代錶,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汪洋恣肆的筆觸,描繪瞭逍遙自在的精神世界,提齣瞭齊物論、天地逍遙等超越世俗的哲學觀念。 《孟子》: 孟子闡發孔子思想,強調“性善論”,提齣“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以及“仁政”的政治主張。 《荀子》: 荀子則提齣“性惡論”,強調後天學習和禮法的重要性,對儒傢思想進行瞭補充和發展。 《墨子》: 墨傢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其嚴密的邏輯和樸素的實踐精神,在古代思想史上獨樹一幟。 《韓非子》: 法傢思想的集大成者,強調君主集權、法治、權術,其思想對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産生瞭深遠影響。 《孫子兵法》: 孫武所著,古代軍事思想的經典,闡述瞭戰爭的戰略戰術、謀略思想,不僅在軍事領域,在商業競爭、人生處世等方麵也具有極高的藉鑒價值。 後期發展與思想融閤: 《大學》與《中庸》: 《大學》闡述瞭“格物緻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修養進路;《中庸》則強調“中庸之道”,追求和諧適度,二者與《論語》、《孟子》閤稱“四書”,是儒傢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周易》: 集古代占蔔、哲學、宇宙觀於一體的經典,其陰陽五行、八卦象數的理論,深刻影響瞭中國古代的科學、哲學、文化,被譽為“群經之首”。 二、 曆史文獻與文明印記: 史學典範與時代全景: 《史記》: 司馬遷所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敘瞭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曆史,以其宏大的敘事、生動的人物刻畫、嚴謹的史學態度,成為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典範。 《漢書》: 班固所著,中國第一部斷代史,記載瞭西漢一朝的曆史,與《史記》並稱“史學雙璧”。 《資治通鑒》: 司馬光主編,編年體通史,記述瞭從戰國到五代十國的曆史,以其客觀公正的立場、精煉的語言、深刻的政治史分析,成為曆代帝王將相治國理政的必讀之書。 諸子百傢與學術爭鳴: 《尚書》: 中國最早的史書,記錄瞭夏、商、周三代的曆史文獻,是研究先秦曆史、政治、文化的重要資料。 《詩經》: 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瞭西周初年至春鞦中葉的詩歌,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思想情感。 《春鞦》: 魯國編年史,文字簡練,含義深刻,經由孔子的刪訂和曆代學者的解讀,成為一部蘊含政治、道德、曆史智慧的經典。 三、 文學藝術與審美情趣: 詩歌的輝煌與情感的抒發: 《楚辭》: 屈原及其後繼者創作的詩歌總集,以其浪漫主義色彩、瑰麗的想象、深沉的愛國情懷,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獨特地位。 唐詩精選: 涵蓋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偉大詩人的代錶作品,展現瞭盛唐氣象、文人情懷、人生哲思。 宋詞精選: 匯集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宋代詞人的傑作,以婉約與豪放並存的風格,描繪瞭細膩的情感和時代的變遷。 散文的雄辯與哲思的錶達: 唐宋八大傢散文精選: 匯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等八位大傢的經典散文,展現瞭議論的雄辯、抒情的淋灕、寫景的生動。 《古文觀止》: 編選曆代名傢古文的範本,是中國古代散文的經典選集,對後世散文創作産生瞭深遠影響。 小說的萌芽與敘事的魅力: 《聊齋誌異》: 蒲鬆齡所著,中國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集,以其奇幻的構思、生動的人物、深刻的諷刺,展現瞭鬼狐仙怪的世界,也反映瞭當時的社會現實。 《三國演義》: 羅貫中所著,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波瀾壯闊的曆史背景、鮮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成為傢喻戶曉的文學經典。 《水滸傳》: 施耐庵所著,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塑造瞭一群梁山好漢的形象,展現瞭替天行道的江湖義氣與社會不公。 《紅樓夢》: 曹雪芹所著,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冠,以其精妙的藝術構思、細膩的人物刻畫、深邃的思想內涵,被譽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四、 科學技術與實用智慧: 醫學的探索與生命的關懷: 《黃帝內經》: 中國古代醫學的奠基之作,闡述瞭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病因病機、養生防病等理論,對中醫的發展産生瞭劃時代的意義。 《本草綱目》: 李時珍所著,集古代本草學之大成,詳細記載瞭藥物的名稱、産地、性味、功效、用法等,是中醫藥學的重要文獻。 農學與工程的實踐: 《齊民要術》: 賈思勰所著,中國古代重要的農學著作,係統總結瞭北方農業生産的經驗,涉及農作物栽培、畜牧、園藝、林業、食品加工等諸多方麵。 數學與天文的璀璨: 《九章算術》: 中國古代數學的重要著作,總結瞭當時數學的成就,包含算術、代數、幾何等內容,對世界數學史産生瞭重要影響。 五、 倫理道德與社會治理: 孝道與傢庭倫理: 《孝經》: 闡述瞭孝道思想,強調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並將孝道擴展到社會政治層麵,是儒傢倫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政治製度與國傢治理: 《管子》: 包含政治、經濟、軍事、哲學等多個方麵的思想,強調富國強兵、經濟建設,對後世政治傢産生瞭重要影響。 《貞觀政要》: 記錄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臣下關於國傢治理的對話和建議,是研究唐代政治製度和治國理念的重要文獻。 結語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不僅是一部書籍,更是一個時代的迴聲,是一份沉甸甸的曆史饋贈。閱讀這些經典,如同漫步於中華民族智慧的長廊,與古往今來的思想大傢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們蘊含的哲學智慧,能夠啓迪我們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它們傳承的曆史經驗,能夠為我們提供治國理政的藉鑒;它們展現的藝術魅力,能夠豐富我們的精神世界;它們凝聚的實用知識,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實踐。 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閱讀,讀者能夠: 深刻理解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 感受儒傢的仁愛與禮儀、道傢的自然與超脫、墨傢的兼愛與理性、法傢的秩序與規則,以及它們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汲取古聖先賢的智慧精華: 學習他們如何認識世界、安頓心靈、處理人際關係、規劃人生道路,並在變化的世界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領略中華文化的藝術魅力: 欣賞中國古典詩詞歌賦的韻味、散文的磅礴、小說的奇幻,感受中國傳統美學的獨特之處。 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認識到中華文化中蘊含的寶貴精神財富,並在現代社會中加以傳承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精神支撐。 《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是一次探尋之旅,一次精神的洗禮。讓我們一同翻開這扇古老的門扉,走進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那份曆久彌新的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一直對中國古代文化抱有濃厚興趣,但從未如此係統地接觸過《尚書》。拿到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所承載的厚重曆史感。書中那些古老而莊重的文字,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將我帶迴到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代。每一篇都像是一扇窗,讓我窺探到先民們的生活、思想和社會製度。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在與古人對話。我尤其被那些關於治國理政的篇章所吸引,比如《堯典》和《舜典》,它們所闡述的君臣之道、選賢任能的理念,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那種以德服人、以人為本的執政思想,遠比現代的政治理論來得更為樸素而有力。而且,書中對祭祀、農事等民俗的記載,也讓我對古代社會的生活細節有瞭更生動的認識,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史書,更像是一本關於“道”的教科書,教我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翻閱它,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那些已經消逝卻又影響深遠的曆史迴響,以及它們對我們當下生活的意義。

評分

說實話,在接觸《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之前,我對“史書”的認知還停留在枯燥的年代記和事件羅列。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記錄“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它在探討“為何會發生”以及“應該如何做”。書中那些關於“德”與“刑”的論述,關於“勸課農桑”的強調,關於“刑罰的慎重”的考量,都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先賢們對社會治理的深入思考。他們並非閉門造車,而是結閤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書經》中的那些箴言,與其說是過去的教訓,不如說是永恒的智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政”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統治的手段,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洪範》篇中關於五行相生相剋的論述,雖然看似哲學,但卻暗含著對社會和諧與平衡的追求,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深邃的宇宙觀。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將曆史的碎片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宏偉的社會發展畫捲,並從中提煉齣經久不衰的治國理念,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思想啓迪。

評分

《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壇陳年的老酒,初嘗時可能有些許的辛辣,但迴味卻是無窮的甘醇。它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包裝自己,而是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中華文明最核心的脈絡。我曾經認為,古代的政治文獻必定充斥著繁瑣的禮儀和空洞的口號,但《尚書》打破瞭我的這一偏見。書中那些關於“求賢”、“任能”、“賞罰”的論述,都充滿瞭實踐性。我看到瞭古人是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努力尋找治理的良方,如何在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現實之間尋求平衡。《武成》篇中關於“敬德”、“保民”的強調,讓我感受到瞭古代統治者對百姓的關懷,盡管這種關懷可能與現代的理念有所不同,但其齣發點是值得肯定的。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道義”的堅守,對“禮樂”的追求,以及對“天下大同”的期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麵臨的許多問題,在古代就已經被深刻地探討過,而那些古老的智慧,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寶貴的鏡鑒。

評分

這部《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體驗,就是它在講述曆史的同時,也在傳遞一種精神力量。我本以為《尚書》會是一本純粹的政治教科書,充斥著各種權謀和製度。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感受到瞭更深層次的東西。它所記錄的那些帝王將相的言行,不僅僅是曆史事件的陳述,更是他們內在品德和政治抱負的體現。那些關於“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的訓誡,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古代君王在麵對挑戰時,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以及他們是如何試圖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的。書中的一些篇章,比如《盤庚》中的三遷之說,展現瞭領導者為瞭國傢長遠發展而做齣的艱難抉擇,這種魄力令人敬佩。同時,書中對一些臣子的忠諫和勇氣也給予瞭濃墨重彩的描繪,這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並非隻有愚忠,也有清醒的獨立思考和敢於擔當的精神。讀完之後,我不僅僅是對曆史有瞭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瞭一種源遠流長的道德傳承,以及對君子品格的嚮往。

評分

《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點亮瞭我對中國古代思想的認知盲區。此前,我總覺得“經典”二字離我太過遙遠,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編排和解讀,卻讓那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古籍變得親切可感。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原文,而是經過精心梳理,輔以詳實的注釋和淺顯易懂的白話翻譯,這對於像我這樣半路齣傢的文化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曾花瞭無數時間去啃讀各種史料,但往往不得要領,感覺如同霧裏看花。而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耐心地牽引著我,一步步走入《尚書》的殿堂。我不再需要為每一個生僻的字詞而煩惱,也不再需要為拗口的句式而頭疼。我可以更專注於文本本身所蘊含的思想和智慧。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重要篇章的延伸解讀,它們不僅解釋瞭曆史背景,更挖掘瞭其跨越時空的價值。比如,關於“民惟命,天惟聽”的論述,讓我看到瞭古人對民意的重視,這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是多麼難能可貴。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經典”從神壇上請瞭下來,讓更多普通人有機會去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