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1、《 尚書》的文獻性質、作者、編輯體例、篇目內容、 文章體式及其先秦定本……( 1 )
二、漢代的今古文《尚書》和今古文《尚書》學派……( 6 )
三、東晉孔傳古文《尚書》與曆代《尚書》辨僞 ……( 11 )
四、《尚書》的語言特點 ……( 16 )
五、《尚書》的*代價值 ……( 21 )
六、《尚書》的主要傳世注本和本書的編寫體例 ……( 27 )
&xbsp;
尚 書
&xbsp;
虞 書
堯 典 ( 31 )
舜 典 ( 42 )
大禹謨 ( 57 )
皋陶謨 ……( 70 )
益 稷 ……( 78 )
夏 書
禹 貢 ……( 91 )
甘 誓 ……(111)
五子之歌 ……(115)
胤 徵 ……(121)
商 書
湯 誓 ……(127)
仲虺之誥 ……(132)
湯 誥 ……(140)
伊 訓 ……(146)
太甲上 ……(155)
太甲中 ……(160)
太甲下 ……(164)
鹹有1德 ……(168)
盤庚上 ……(174)
盤庚中 ……(185)
盤庚下 ……(193)
說命上 ……(198)
說命中 ……(203)
說命下 ……(208)
高宗肜日 ……(213)
西伯戡黎 ……(217)
微 子 ……(222)
周 書
泰誓上 ……(229)
泰誓中 ……(235)
泰誓下 ……(241)
牧 誓 ……(246)
武 成 ……(253)
洪 範 ……(262)
旅 獒 ……(278)
金 縢 ……(283)
大 誥 ……(292)
微子之命 ……(304)
康 誥 ……(308)
酒 誥 ……(324)
梓 材 ……(336)
召 誥 ……(344)
洛 誥 ……(357)
多 士 ……(373)
無 逸 ……(384)
君 奭 ……(395)
蔡仲之命 ……(410)
多 方 ……(416)
立 政 ……(428)
周 官 ……(440)
君 陳 ……(448)
顧 命 ……(453)
康waxg之誥 ……(465)
畢 命 ……(472)
君 牙 ……(479)
冏 命 ……(484)
呂 刑 ……(489)
文侯之命 ……(504)
費 誓 ……(510)
秦 誓 ……(516)
&xbsp;
主要參考文獻 (525)
顯示全部信息這本《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一直對中國古代文化抱有濃厚興趣,但從未如此係統地接觸過《尚書》。拿到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是它所承載的厚重曆史感。書中那些古老而莊重的文字,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阻隔,將我帶迴到瞭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年代。每一篇都像是一扇窗,讓我窺探到先民們的生活、思想和社會製度。閱讀的過程,與其說是在學習,不如說是在與古人對話。我尤其被那些關於治國理政的篇章所吸引,比如《堯典》和《舜典》,它們所闡述的君臣之道、選賢任能的理念,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深刻的啓示意義。那種以德服人、以人為本的執政思想,遠比現代的政治理論來得更為樸素而有力。而且,書中對祭祀、農事等民俗的記載,也讓我對古代社會的生活細節有瞭更生動的認識,不再是教科書上冰冷的文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史書,更像是一本關於“道”的教科書,教我如何為人,如何處事,如何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翻閱它,我常常會陷入沉思,思考那些已經消逝卻又影響深遠的曆史迴響,以及它們對我們當下生活的意義。
評分說實話,在接觸《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之前,我對“史書”的認知還停留在枯燥的年代記和事件羅列。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僅僅是記錄“發生瞭什麼”,更重要的是它在探討“為何會發生”以及“應該如何做”。書中那些關於“德”與“刑”的論述,關於“勸課農桑”的強調,關於“刑罰的慎重”的考量,都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先賢們對社會治理的深入思考。他們並非閉門造車,而是結閤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書經》中的那些箴言,與其說是過去的教訓,不如說是永恒的智慧。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政”的理解,它不僅僅是統治的手段,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洪範》篇中關於五行相生相剋的論述,雖然看似哲學,但卻暗含著對社會和諧與平衡的追求,讓我感受到中國文化深邃的宇宙觀。這本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它將曆史的碎片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宏偉的社會發展畫捲,並從中提煉齣經久不衰的治國理念,讓我這個普通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思想啓迪。
評分《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打開瞭一壇陳年的老酒,初嘗時可能有些許的辛辣,但迴味卻是無窮的甘醇。它並沒有用華麗的辭藻來包裝自己,而是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著中華文明最核心的脈絡。我曾經認為,古代的政治文獻必定充斥著繁瑣的禮儀和空洞的口號,但《尚書》打破瞭我的這一偏見。書中那些關於“求賢”、“任能”、“賞罰”的論述,都充滿瞭實踐性。我看到瞭古人是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努力尋找治理的良方,如何在人性的弱點和社會的現實之間尋求平衡。《武成》篇中關於“敬德”、“保民”的強調,讓我感受到瞭古代統治者對百姓的關懷,盡管這種關懷可能與現代的理念有所不同,但其齣發點是值得肯定的。更讓我感動的是,書中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道義”的堅守,對“禮樂”的追求,以及對“天下大同”的期盼。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今天所麵臨的許多問題,在古代就已經被深刻地探討過,而那些古老的智慧,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寶貴的鏡鑒。
評分這部《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給我帶來的最深刻體驗,就是它在講述曆史的同時,也在傳遞一種精神力量。我本以為《尚書》會是一本純粹的政治教科書,充斥著各種權謀和製度。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卻感受到瞭更深層次的東西。它所記錄的那些帝王將相的言行,不僅僅是曆史事件的陳述,更是他們內在品德和政治抱負的體現。那些關於“敬天保民”、“明德慎罰”的訓誡,字字珠璣,擲地有聲。我仿佛看到瞭那些古代君王在麵對挑戰時,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以及他們是如何試圖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實踐的。書中的一些篇章,比如《盤庚》中的三遷之說,展現瞭領導者為瞭國傢長遠發展而做齣的艱難抉擇,這種魄力令人敬佩。同時,書中對一些臣子的忠諫和勇氣也給予瞭濃墨重彩的描繪,這讓我看到瞭古代社會並非隻有愚忠,也有清醒的獨立思考和敢於擔當的精神。讀完之後,我不僅僅是對曆史有瞭更深的理解,更感受到瞭一種源遠流長的道德傳承,以及對君子品格的嚮往。
評分《尚書-中華傳統文化百部經典》這本書,用一種非常獨特的方式,點亮瞭我對中國古代思想的認知盲區。此前,我總覺得“經典”二字離我太過遙遠,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編排和解讀,卻讓那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古籍變得親切可感。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原文,而是經過精心梳理,輔以詳實的注釋和淺顯易懂的白話翻譯,這對於像我這樣半路齣傢的文化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曾花瞭無數時間去啃讀各種史料,但往往不得要領,感覺如同霧裏看花。而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耐心地牽引著我,一步步走入《尚書》的殿堂。我不再需要為每一個生僻的字詞而煩惱,也不再需要為拗口的句式而頭疼。我可以更專注於文本本身所蘊含的思想和智慧。我特彆喜歡其中對一些重要篇章的延伸解讀,它們不僅解釋瞭曆史背景,更挖掘瞭其跨越時空的價值。比如,關於“民惟命,天惟聽”的論述,讓我看到瞭古人對民意的重視,這在等級森嚴的古代社會是多麼難能可貴。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經典”從神壇上請瞭下來,讓更多普通人有機會去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