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本科/十三五)中国石化出版社

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本科/十三五)中国石化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
图书标签:
  • 材料成型
  • 加工安全
  • 职业防护
  • 安全生产
  • 化工安全
  • 本科教材
  • 十三五
  • 中国石化出版社
  • 工程安全
  • 风险评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ISBN:9787511447487
商品编码:29811960217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8-05-01
页数:140
字数:230000

具体描述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本科/十三五)
定价 28.00
出版社 中国石化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开本 16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140
字数 230000
ISBN编码 9787511447487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在介绍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用电安全和压力容器安全等安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对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塑料的成型加工技术、成型加工设备及其安全技术和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进行了阐述。




1 安全基础知识

1.1 危险化学品安全

1.1.1 危险化学品

1.1.2 品

1.1.3 气体

1.1.4 易燃液体

1.1.5 易燃固体

1.1.6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1.7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1.1.8 腐蚀品

1.2 用电安全

1.2.1 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1.2.2 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

1.2.3 电气事故的规律性

1.2.4 触电急救方法

1.3 压力容器使用安全

1.3.1 压力容器的危险性

1.3.2 压力容器的分类

1.3.3 压力容器的使用要求

1.3.4 各类气瓶的使用和管理

1.4 安全防火技术

1.4.1 燃烧和基础知识

1.4.2 预防火灾技术

1.4.3 灭火技术

2 金属材料加工安全

2.1 热处理工艺

2.1.1 热处理的分类

2.1.2 热处理设备

2.1.3 普通盐浴炉

2.1.4 氰盐炉

2.1.5 箱式电阻炉

2.1.6 井式电阻炉

2.1.7 淬火硝盐槽

2.1.8 淬火、回火油槽

2.2 表面处理工艺

2.2.1 金属腐蚀的分类

2.2.2 防止腐蚀的方法

2.2.3 前处理安全技术

2.2.4 氰化电镀安全技术

2.2.5 铬酸电镀安全技术

2.2.6 镀镉工艺安全技术

2.3 锻压安全技术

2.3.1 锻压概述

2.3.2 锻造加热温度范围

2.3.3 自由锻造安全技术

2.3.4 模型锻造安全技术

2.3.5 板料冲压安全技术

2.4 铸造安全技术

2.4.1 铸造生产特点与工艺分类

2.4.2 砂铸造型安全技术

2.4.3 特种铸造安全技术

2.4.4 金属熔化安全技术

2.4.5 浇注清理安全技术

3 无机非金属材料加工安全

3.1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过程的共性与个性

3.2 无机非金属材料成型加工设备和安全技术

3.2.1 无机非金属材料粉体的粉磨设备

3.2.2 无机非金属材料粉体的成型设备

3.2.3 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

4 塑料加工安全

4.1 塑料成型工艺

4.1.1 塑料的基本概念

4.1.2 塑料的基本性能

4.1.3 塑料的用途

4.1.4 塑料成型方法

4.2 塑料成型安全技术

4.2.1 原材料处理安全操作

4.2.2 开炼机安全技术

4.2.3 塑料注射成型安全技术

4.2.4 塑料挤出成型安全技术

4.2.5 塑料压延成型安全技术

4.2.6 塑料吸塑成型安全技术

4.3 塑料成型加工职业防护

4.3.1 gao分子材料的毒性

4.3.2 成型加工中的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现代工程材料加工与安全生产指南》 一、 引言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工业社会中,材料的加工与成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科技进步的关键驱动力。从航空航天到日常生活用品,从精密仪器到大型建筑,无不依赖于各种材料的精细加工与高效成型。然而,伴随着材料加工技术的日新月异,与之紧密相连的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追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切实保障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职业健康,是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乃至决策者都必须深思熟虑的重大课题。 本书旨在为广大从事现代工程材料加工与成型工作的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一本全面、深入、实用的安全生产与职业防护指南。本书将聚焦于当前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各类工程材料,如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深入剖析其加工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风险,并系统介绍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防护策略与技术。我们力求在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之间取得平衡,既要阐述科学的原理,也要提供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建立起系统的安全生产理念,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从而有效规避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二、 材料加工与成型的安全挑战 不同种类的工程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面临着独特的安全挑战。本书将对此进行分类详述,并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 1. 金属材料加工安全 金属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工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加工过程复杂多样,伴随着显著的安全风险: 机械加工风险: 切削加工: 车削、铣削、钻削、磨削等过程中,高速旋转的刀具与工件接触,极易产生飞溅的切屑、高压气流、噪声,甚至金属碎屑。操作人员可能因未佩戴防护眼镜而导致眼部损伤,高速切屑可能刺伤皮肤,噪声暴露则可能引起听力下降。此外,机床的运动部件(如转盘、刀架、滑台)存在夹挤、卷入的危险。 锻压加工: 热锻、冷锻等工艺中,巨大的冲击力和压力可能导致工件变形、断裂,飞溅的金属碎片可能造成伤害。高温锻造作业存在灼伤风险,而冲压过程中,模具的强力冲击也可能导致意外伤害。 焊接与切割: 电弧焊、气焊、等离子切割等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紫外线、红外线辐射,可能损伤视网膜和皮肤。高温金属熔池、飞溅的焊渣是严重的灼伤源。焊接产生的烟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金属氧化物、石棉等,长期吸入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电焊机等设备存在触电风险。 热处理: 退火、淬火、回火等过程中涉及高温炉、油淬、盐浴等,存在严重的烫伤、烧伤风险。特别是油淬过程中,易发生火灾和爆炸。 化学品暴露风险: 金属表面处理: 酸洗、电镀、钝化等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强酸、强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操作人员可能因接触皮肤、吸入蒸气而引起化学灼伤、中毒、过敏等。 润滑与冷却: 切削液、润滑油等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长时间吸入可能对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造成损害。部分润滑油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物理风险: 粉尘与颗粒物: 金属研磨、抛光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金属粉尘,这些粉尘可能被吸入肺部,引起尘肺病。 高温作业: 熔炼、铸造、热处理等高温环境,长时间处于其中易导致中暑、热衰竭等。 噪声与振动: 锻压机、冲床、磨床等设备产生的高强度噪声和振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职业性耳聋、振动病等。 2. 高分子材料加工安全 高分子材料,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在现代工业中应用极为广泛。其加工过程也伴随着独特的安全隐患: 热加工风险: 注塑、挤出、吹塑: 这些工艺通常需要在高温下熔化高分子材料。高温熔融的塑料可能发生喷射、飞溅,导致烫伤。此外,在高温加工过程中,部分高分子材料会分解,释放出有毒有害气体,如苯乙烯(聚苯乙烯)、甲醛(聚甲醛)、氯化氢(PVC)等,对操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热压、模压: 模具的高温和压力可能导致灼伤或挤压伤。 化学品暴露风险: 单体与助剂: 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单体(如苯乙烯、丙烯腈)、引发剂、增塑剂、阻燃剂、颜料等,多为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或皮肤接触可能引起过敏、中毒、甚至致癌。 溶剂: 某些高分子材料需要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溶解或清洗,这些溶剂多为易燃易爆且具有毒性的物质,存在火灾、爆炸和健康风险。 火灾与爆炸风险: 粉尘爆炸: 塑料粉末、橡胶粉末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极易发生粉尘爆炸。 易燃材料: 聚氨酯、聚乙烯等高分子材料本身易燃,在高温或明火作用下容易燃烧,产生有毒烟雾。 物理风险: 机械运动部件: 注塑机、挤出机等设备存在强大的驱动系统和运动部件,可能导致夹挤、卷入事故。 静电: 塑料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可能引发火灾或吸引灰尘。 3. 复合材料加工安全 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而成的材料。其加工过程往往更复杂,安全风险也更多样: 纤维与基体风险: 纤维暴露: 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细小的纤维粉尘,这些纤维具有刺激性,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呼吸道不适,长期吸入还可能对肺部造成慢性损伤。 树脂基体: 环氧树脂、聚酯树脂等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部分固化剂也具有腐蚀性和致敏性。 成型工艺风险: 铺层与固化: 手糊、喷射、缠绕等工艺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直接接触树脂、固化剂,吸入挥发性有机物。高温固化过程中可能释放有害气体。 模压与热压: 模具的高温和压力,以及潜在的挥发性物质排放,是主要的风险点。 切削与打磨: 复合材料固化后进行机械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纤维粉尘,这些粉尘具有较高的研磨性和刺激性,对呼吸道和皮肤有显著影响,且可能对设备造成磨损。 化学品与物理风险: 类似于高分子材料加工,复合材料加工也涉及大量的化学品,如溶剂、脱模剂等。同时,设备操作、高温、粉尘等物理风险也同样存在。 三、 职业健康防护体系构建 鉴于上述各类材料加工中存在的广泛而严峻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挑战,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职业健康防护体系至关重要。本书将围绕以下几个核心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 危害辨识: 对每一个加工环节、每一类材料、每一个操作步骤进行系统的危害辨识,识别出所有潜在的危险源(如机械伤害、化学中毒、物理伤害、火灾爆炸等)。 风险评估: 依据辨识出的危害,结合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优先采用工程控制、管理控制,最后考虑个体防护。 预警系统: 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监测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噪声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并发出警报。 2. 工程控制措施 密闭化与自动化: 优先采用密闭化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减少操作人员与危险源的直接接触。推广自动化、智能化设备,降低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通风系统: 设计和安装有效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系统,及时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烟尘、蒸气排出工作场所。 隔音与减振: 对产生高强度噪声和振动的设备采取隔音罩、减振垫等措施,降低噪声和振动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安全防护装置: 为各类机械设备安装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安全联锁、紧急停止按钮等,防止意外伤害。 3. 管理控制措施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清晰、易于理解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严格遵守。 人员培训与教育: 对所有从事材料加工工作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培训,包括危险源识别、风险防范、应急响应、个体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等。 作业许可制度: 对于高风险作业(如进入受限空间、动火作业、高处作业等),实行严格的作业许可制度。 职业健康监护: 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接触有害因素的员工进行岗前、岗中、岗后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隐患。 应急预案与演练: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爆炸、中毒、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作业环境监测: 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噪声、粉尘、振动等进行监测,确保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 4. 个体防护装备(PPE) 个体防护装备是最后一道防线,在工程控制和管理控制措施无法完全消除风险时,必须为操作人员提供并指导正确使用适宜的个体防护装备。 呼吸防护: 根据不同的粉尘、蒸气、气体暴露风险,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防毒面具(包括滤毒罐和滤毒盒)。 眼面部防护: 在有飞溅、粉尘、化学品暴露、强光辐射等风险的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眼镜、防护面罩。 手部防护: 根据接触的化学品和机械风险,选择耐化学腐蚀的手套、防割手套、隔热手套等。 身体防护: 根据风险等级,穿着防化服、阻燃服、防静电服、工作服等。 足部防护: 穿着防滑、防砸、防穿刺的安全鞋。 听力防护: 在高噪声环境下,佩戴耳塞、耳罩。 四、 特种作业与新兴技术安全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一些特种作业的安全要求,以及新兴材料与技术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新挑战。 特种作业安全: 如高处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电工作业等,这些作业本身具有高度危险性,需要特别严格的管理和操作规范。 纳米材料加工安全: 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可能带来新的健康风险,如超细粉尘的吸入性、对细胞的影响等,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 增材制造(3D打印)安全: 3D打印过程中使用的金属粉末、高分子粉末,以及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粉尘,都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风险。 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安全: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人机协作、远程操控等模式日益普及,也带来了新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需求。 五、 结论 材料的加工与成型是现代工业的生命线,而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坚实保障。本书通过对各类工程材料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旨在提升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推动建立更加安全、健康、可持续的生产环境。 我们深信,只有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于材料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将职业健康防护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贡献安全。希望本书能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保障材料加工安全与职业健康方面的重要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自动化设备领域工作的工程师,虽然我的日常工作更多地集中在控制系统和机械设计上,但偶尔也会接触到一些材料加工的环节,尤其是关于设备的安全集成部分。所以,当看到《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这本书时,我抱着学习的态度借来翻阅。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远比我预想的要丰富和深入。它不仅仅是讲解了材料加工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它将安全理念融入其中,从源头上就强调了如何设计更安全的加工工艺和设备。例如,在介绍机械加工时,书中不仅讲了切削参数和刀具选择,还详细分析了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的伤害,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防护罩、联锁装置、紧急停止按钮等来规避风险。而且,书中对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及它们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也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这对于我进行设备设计时,能够更好地考虑材料的适用性和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材料成型加工的安全防护有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也为我日后的工作提供了不少启发。

评分

我是一名在材料实验室工作的技术员,平时接触各种材料的样品制备和性能测试,其中很多环节都涉及到材料的成型和加工。虽然我们实验室的规模和强度与工业生产有很大区别,但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这本书,对于我这样的基层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常见的材料成型加工方法,比如金属的锻压、热处理,塑料的注塑、挤出,以及复合材料的成型等等。更重要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种工艺时,都会同步讲解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例如,在讲解高温热处理时,书中不仅会介绍不同炉型的特点,还会详细说明如何防止烫伤、如何正确佩戴防护装备,以及炉体周边区域的安全要求。对于我来说,了解这些不仅可以提高我操作的规范性,更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书中对一些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储存也有明确的指导,这在实验工作中也同样重要。这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对于我们非专业的读者来说,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评分

拿到这本《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第一感觉是厚重,装帧也很扎实,一看就是面向专业的教材。我翻看了目录,里面涵盖了材料成型加工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的准备、各种加工工艺(比如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机械加工等等)到最后的成品检验,几乎是面面俱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将安全和职业防护贯穿于整个生产流程之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关注技术本身,容易忽略潜在的风险。这本书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条条框框的安全规定,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工序可能存在的危险源,比如高温、高压、粉尘、噪声、化学品暴露等等,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对于刚入行的技术人员或者一线操作工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他们学习和实践的宝贵指南。书中对各种防护设备的选用、维护和使用也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一点非常实用。而且,从“本科/十三五”的字样可以看出,这本书是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内容比较新,也与国家的发展规划接轨。对于我个人来说,虽然不是直接从事这个领域,但了解这些基础的安全知识,对于理解工业生产的复杂性以及保障工人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评分

作为一个在安全管理岗位上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非常关注如何将安全生产的理念真正落地,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很强的行业。《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不错。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用非常贴近实际的案例和细节来阐述安全防护的重要性。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关于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的部分,它提供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法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比如,它会指导你如何识别不同加工工序的潜在危险,如何评估风险等级,以及如何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这一点对于基层安全员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于各种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也做了详细的讲解,从粉尘、噪声到化学品暴露,都有具体的防护建议和医疗监护的要求。这对于我们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的内容扎实,逻辑清晰,对于我们这些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安全管理人员来说,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

评分

刚接触到《现货 材料成型加工安全与职业防护》这本书,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但翻阅之后,我发现它远不止如此。它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册”,将抽象的安全理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我注意到书中对“人机工程学”在材料成型加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这一点非常前沿,也很有启发性。它不仅仅关注设备本身的安全性,还强调了操作人员与设备之间的互动设计,如何通过合理的布局、操作界面设计来减少误操作和疲劳,从而进一步提升安全性。此外,书中还对事故案例进行了分析,通过剖析具体的事故发生原因和过程,让读者更直观地认识到安全防护的必要性,并从中吸取教训。这一点非常触动我,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安全第一”的真正含义。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宏观的安全管理到微观的操作细节,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专业书籍,对于我这样想了解行业全貌的人来说,提供了极好的视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