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的誘惑:遇見珠寶和腕錶品牌的夢幻世界 | 作者 | 鬍雨馨 |
| 定價 | 45.00元 | 齣版社 |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 ISBN | 9787520106511 | 齣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講述品珠寶和腕錶品牌的曆史和文化。書中收錄瞭20個*大牌,並按品牌的創立時間排序,珠寶品牌有:尚美巴黎,蒂芙尼,卡地亞,寶詩龍,寶格麗,禦木本,梵剋雅寶,蒲昔拉蒂,德米亞尼,海瑞溫斯頓;腕錶品牌有:寶珀,江詩丹頓,寶璣,芝柏,積傢,百達翡麗,萬國,伯爵,愛彼,勞力士。對品牌的介紹主要包括品牌的創立和發展史、創始人和重要人物的故事、經典産品、品牌與名人軼事、品牌的精髓和特色等。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尚美巴黎(CHAUMET):“鑽冕”的隱奢傳奇 003/拿破侖的禦用珠寶匠 006/為愛加冕 009/兩個多世紀的跌宕起伏 012/靈感之源,自然史詩 蒂芙尼(TIFFANY):傳遞幸福的青鳥 017/“黃鑽”的傳奇 019/蒂芙尼的早餐 022/有一種藍,叫蒂芙尼藍 025/蒂芙尼的設計創舉 卡地亞(CARTIER):高貴優雅的獵豹 031/皇帝的珠寶商 033/美女與獵豹 036/藍氣球帶來的靈感 039/從皇室走嚮大眾 寶詩龍(BOUCHERON):令人迷醉的欲望 047/芳登廣場26號 050/大膽獨特的新藝術風格 052/神秘的黑色波斯貓 054/危險的美麗 055/名流們的心頭好 寶格麗(BVLGARI):珠寶界的“威尼斯畫派” 061/一個希臘銀匠的夢想 065/特立獨行,突破傳統 069/時尚ICON,撞色和混搭 禦木本(MIKIMOTO):走進珍珠的綺麗世界 077/來自日本的珍珠 080/禦木本的養珠故事 084/與珍珠相伴的女人 梵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因愛而生,取法自然 091/因愛而生 095/四葉草的幸福印記 098/將自然之美發揮到 蒲昔拉蒂(BUCELLATI):仙女的飾物 103/三代人的傳承 106/織紋雕金技術與黃金蕾絲 109/來自世界名畫的靈感 111/她們都愛蒲昔拉蒂 德米亞尼(DAMIANI):詮釋意大利工匠傳統 117/在一枚戒指中看見意大利風情 120/德米亞尼的“奧斯卡”之路 123/“藍月亮”耳環和“D型”鑽戒 125/低調背後的工匠傳統 海瑞溫斯頓(HARRYWINSTON):永世不變的名鑽情結 131/“鑽石”的傳奇 134/明星的珠寶商 137/訴說時間的珠寶 140/讓美鑽綻放齣耀眼的光彩 寶珀(BLANCPAIN):古老的鍾錶品牌 147/侏羅山脈村莊裏的世代傳承 150/“隻做機械錶” 153/“技術狂”的匠人匠心 156/潛水錶鼻祖“五十噚” 江詩丹頓(VACHERONCONSTANTIN):它比時間更珍貴 161/古老的瑞士製錶商 165/馬耳他十字 168/小批量,優質量,高售價 171/傳奇時計 寶璣(BREGUET:匠心的“錶王” 177/天纔“錶王”是怎樣煉成的 180/機械錶的技術擔當 183/傳奇懷錶——No.1160 185/皇室裏的鐵杆粉絲 187/的寶璣風格 芝柏(GIRARD-PERREGAUX):三金橋陀飛輪,濛娜麗莎的微笑 193/錶中的濛娜麗莎 196/對精密機械的執著追求 199/鎮店之寶—三金橋陀飛輪 積傢(JAEGER-LECOULTRE):以“芯”傳世,以藝取勝 207/汝拉山榖的積傢傳奇 212/古老工藝的守護者 213/琺琅微繪、雕刻與珠寶鑲嵌 216/優雅與細膩的呈現 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鍾錶界的“藍血貴族” 221/當“百達”遇到“翡麗” 224/真正的獨立製錶商 227/女王的腕錶 229/科學與藝術的結閤 萬國(IWC):挑戰極限的冒險傢 235/美國人創立的瑞士品牌 239/傳統與創新同生共舞 244/手腕上的夢想 伯爵(PIAGET):“超薄革命”的者 251/“仙子坡”的創業故事 255/沒有薄,隻有更薄 258/傳承經典,勇於創新 愛彼(AUDEMARSPIGUET):瑞士傢族的計時美學 263/源自內心,此愛彼生 266/復雜功能腕錶界的翹楚 268/皇傢橡樹,從前衛到經典 277/勞力士的誕生 勞力士(ROLEX):挑戰“”的極限 280/與極限運動的不解之緣 284/不會貶值的“現金” 286/先進科技與精湛工藝的結晶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它比我想象中要厚重得多,這重量感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專業和紮實的信號。我並不是科班齣身,對珠寶和腕錶圈子的瞭解大多來源於零散的雜誌片段或網絡推送,總感覺知識體係是碎片化的。因此,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構建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從基礎的材質鑒彆、寶石學常識,到復雜的機芯結構、設計風格的流變,都能有條理地梳理齣來。尤其讓我好奇的是,它是否會深入探討當代設計與傳統工藝之間的平衡點,畢竟,很多老牌製造商在擁抱新技術的同時,依然堅守著手工製作的底綫。如果這本書能用深入淺齣的語言,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變得生動有趣,那它就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把開啓新世界大門的鑰匙。我希望讀完後,我能帶著一種更自信的眼光去看待那些精美的展品,不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基於理解和欣賞的由衷贊嘆。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那種深邃的藍色調與燙金的字體搭配在一起,瞬間就給人一種奢華而神秘的感覺,仿佛預示著即將踏入一個充滿光影與精湛工藝的殿堂。我翻開目錄時,就被那些章節標題吸引住瞭,它們不像一般的行業書籍那樣乾巴巴地羅列知識點,反而像是一係列精心編排的探險故事的引子。我尤其期待那些關於品牌曆史的章節,畢竟,一塊腕錶或一件珠寶的價值,往往深植於它背後的傳承與匠心之中。這本書似乎並不滿足於僅僅介紹“這是什麼”,它更像是在娓娓道來“為什麼是這樣”,用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去描繪那些曆經歲月沉澱下來的美學理念。我希望它能揭示齣那些隱藏在光芒之下的故事,那些工匠們夜以繼日的打磨與堅持,讓每一個讀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沉甸甸的“分量”,而不僅僅是錶麵的光鮮亮麗。期待它能帶我穿越時空,去探訪那些古老的工坊,感受溫度與時間的交織。
評分從閱讀體驗的角度來說,我非常看重一本好書的“節奏感”。如果這本書隻是堆砌華麗的辭藻和過度的贊美,那很快就會讓人産生審美疲勞。我更希望它能保持一種冷靜的批判性視角,去探討這個行業光環背後的挑戰,比如可持續性發展、道德采購,以及仿製品的泛濫對原創精神的衝擊。一個真正有深度的讀物,應該敢於直麵行業的陰影,而不是隻歌頌光明。我期待作者能夠以一個既是愛好者又是觀察者的身份,去剖析這些復雜的問題。例如,現代消費者對於“快時尚”和“奢侈品”的態度轉變,以及這如何反作用於傳統腕錶製造商的策略調整。這本書如果能提供這樣的多維度分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産品本身的描繪,那麼它對我的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它將幫助我建立一個更全麵、更成熟的鑒賞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似乎非常注重圖文的配閤,我能想象那些高分辨率的圖片將如何將文字的描述提升到另一個層次。對我而言,理解“完美比例”和“微觀細節”是欣賞珠寶和腕錶藝術的關鍵。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展示成品,更能穿插一些精細的微距攝影,讓我們得以一窺寶石切割的火彩摺射角度,或是機芯打磨的日內瓦波紋的細膩程度。這種視覺上的沉浸感,對於培養“眼力”至關重要。此外,我希望作者能在介紹不同“時代風格”時,能夠清晰地界定齣不同時期美學上的核心特徵,比如裝飾藝術風格(Art Deco)的硬朗綫條與巴洛剋風格的繁復麯綫之間的差異,並配上極具代錶性的實物圖進行對比。如果這本書能像一本高級的藝術畫冊一樣,激發我對手工藝的熱情,讓我願意花時間去研究那些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小成就”,那它無疑是極其成功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細節處理得非常考究,邊角的圓潤處理和紙張的觸感都透露著一種對品質的執著,這無疑是與內容主題相得益彰的。我一直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珠寶審美差異很感興趣,比如,東方文化中對“意境”和“寓意”的看重,與西方強調的“精準”和“幾何結構”之間是如何碰撞和融閤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獨到的見解,而不是簡單地並列介紹幾個國際大牌。我更想知道,在如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那些頂級的工匠們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依然保持住自己獨特的手工藝基因,同時又如何吸納新的靈感和技術來不斷突破邊界。這種“守正創新”的哲學,纔是真正令人著迷的地方。如果能看到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某個經典係列是如何在幾十年間演變,同時又保持瞭其核心精神不散,那將是極大的收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