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的诱惑:遇见珠宝和腕表品牌的梦幻世界 | 作者 | 胡雨馨 |
| 定价 | 45.00元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ISBN | 9787520106511 | 出版日期 | 2017-06-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讲述品珠宝和腕表品牌的历史和文化。书中收录了20个*大牌,并按品牌的创立时间排序,珠宝品牌有:尚美巴黎,蒂芙尼,卡地亚,宝诗龙,宝格丽,御木本,梵克雅宝,蒲昔拉蒂,德米亚尼,海瑞温斯顿;腕表品牌有:宝珀,江诗丹顿,宝玑,芝柏,积家,百达翡丽,万国,伯爵,爱彼,劳力士。对品牌的介绍主要包括品牌的创立和发展史、创始人和重要人物的故事、经典产品、品牌与名人轶事、品牌的精髓和特色等。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尚美巴黎(CHAUMET):“钻冕”的隐奢传奇 003/拿破仑的御用珠宝匠 006/为爱加冕 009/两个多世纪的跌宕起伏 012/灵感之源,自然史诗 蒂芙尼(TIFFANY):传递幸福的青鸟 017/“黄钻”的传奇 019/蒂芙尼的早餐 022/有一种蓝,叫蒂芙尼蓝 025/蒂芙尼的设计创举 卡地亚(CARTIER):高贵优雅的猎豹 031/皇帝的珠宝商 033/美女与猎豹 036/蓝气球带来的灵感 039/从皇室走向大众 宝诗龙(BOUCHERON):令人迷醉的欲望 047/芳登广场26号 050/大胆独特的新艺术风格 052/神秘的黑色波斯猫 054/危险的美丽 055/名流们的心头好 宝格丽(BVLGARI):珠宝界的“威尼斯画派” 061/一个希腊银匠的梦想 065/特立独行,突破传统 069/时尚ICON,撞色和混搭 御木本(MIKIMOTO):走进珍珠的绮丽世界 077/来自日本的珍珠 080/御木本的养珠故事 084/与珍珠相伴的女人 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因爱而生,取法自然 091/因爱而生 095/四叶草的幸福印记 098/将自然之美发挥到 蒲昔拉蒂(BUCELLATI):仙女的饰物 103/三代人的传承 106/织纹雕金技术与黄金蕾丝 109/来自世界名画的灵感 111/她们都爱蒲昔拉蒂 德米亚尼(DAMIANI):诠释意大利工匠传统 117/在一枚戒指中看见意大利风情 120/德米亚尼的“奥斯卡”之路 123/“蓝月亮”耳环和“D型”钻戒 125/低调背后的工匠传统 海瑞温斯顿(HARRYWINSTON):永世不变的名钻情结 131/“钻石”的传奇 134/明星的珠宝商 137/诉说时间的珠宝 140/让美钻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宝珀(BLANCPAIN):古老的钟表品牌 147/侏罗山脉村庄里的世代传承 150/“只做机械表” 153/“技术狂”的匠人匠心 156/潜水表鼻祖“五十噚” 江诗丹顿(VACHERONCONSTANTIN):它比时间更珍贵 161/古老的瑞士制表商 165/马耳他十字 168/小批量,优质量,高售价 171/传奇时计 宝玑(BREGUET:匠心的“表王” 177/天才“表王”是怎样炼成的 180/机械表的技术担当 183/传奇怀表——No.1160 185/皇室里的铁杆粉丝 187/的宝玑风格 芝柏(GIRARD-PERREGAUX):三金桥陀飞轮,蒙娜丽莎的微笑 193/表中的蒙娜丽莎 196/对精密机械的执着追求 199/镇店之宝—三金桥陀飞轮 积家(JAEGER-LECOULTRE):以“芯”传世,以艺取胜 207/汝拉山谷的积家传奇 212/古老工艺的守护者 213/珐琅微绘、雕刻与珠宝镶嵌 216/优雅与细腻的呈现 百达翡丽(PATEKPHILIPPE):钟表界的“蓝血贵族” 221/当“百达”遇到“翡丽” 224/真正的独立制表商 227/女王的腕表 229/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万国(IWC):挑战极限的冒险家 235/美国人创立的瑞士品牌 239/传统与创新同生共舞 244/手腕上的梦想 伯爵(PIAGET):“超薄革命”的者 251/“仙子坡”的创业故事 255/没有薄,只有更薄 258/传承经典,勇于创新 爱彼(AUDEMARSPIGUET):瑞士家族的计时美学 263/源自内心,此爱彼生 266/复杂功能腕表界的翘楚 268/皇家橡树,从前卫到经典 277/劳力士的诞生 劳力士(ROLEX):挑战“”的极限 280/与极限运动的不解之缘 284/不会贬值的“现金” 286/先进科技与精湛工艺的结晶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我非常看重一本好书的“节奏感”。如果这本书只是堆砌华丽的辞藻和过度的赞美,那很快就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我更希望它能保持一种冷静的批判性视角,去探讨这个行业光环背后的挑战,比如可持续性发展、道德采购,以及仿制品的泛滥对原创精神的冲击。一个真正有深度的读物,应该敢于直面行业的阴影,而不是只歌颂光明。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个既是爱好者又是观察者的身份,去剖析这些复杂的问题。例如,现代消费者对于“快时尚”和“奢侈品”的态度转变,以及这如何反作用于传统腕表制造商的策略调整。这本书如果能提供这样的多维度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产品本身的描绘,那么它对我的价值将是无可估量的,它将帮助我建立一个更全面、更成熟的鉴赏体系。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比我想象中要厚重得多,这重量感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专业和扎实的信号。我并不是科班出身,对珠宝和腕表圈子的了解大多来源于零散的杂志片段或网络推送,总感觉知识体系是碎片化的。因此,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从基础的材质鉴别、宝石学常识,到复杂的机芯结构、设计风格的流变,都能有条理地梳理出来。尤其让我好奇的是,它是否会深入探讨当代设计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平衡点,毕竟,很多老牌制造商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依然坚守着手工制作的底线。如果这本书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变得生动有趣,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把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我希望读完后,我能带着一种更自信的眼光去看待那些精美的展品,不再是盲目的崇拜,而是基于理解和欣赏的由衷赞叹。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视觉的盛宴,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与烫金的字体搭配在一起,瞬间就给人一种奢华而神秘的感觉,仿佛预示着即将踏入一个充满光影与精湛工艺的殿堂。我翻开目录时,就被那些章节标题吸引住了,它们不像一般的行业书籍那样干巴巴地罗列知识点,反而像是一系列精心编排的探险故事的引子。我尤其期待那些关于品牌历史的章节,毕竟,一块腕表或一件珠宝的价值,往往深植于它背后的传承与匠心之中。这本书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介绍“这是什么”,它更像是在娓娓道来“为什么是这样”,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去描绘那些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学理念。我希望它能揭示出那些隐藏在光芒之下的故事,那些工匠们夜以继日的打磨与坚持,让每一个读到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分量”,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亮丽。期待它能带我穿越时空,去探访那些古老的工坊,感受温度与时间的交织。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似乎非常注重图文的配合,我能想象那些高分辨率的图片将如何将文字的描述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对我而言,理解“完美比例”和“微观细节”是欣赏珠宝和腕表艺术的关键。我希望它不仅仅是展示成品,更能穿插一些精细的微距摄影,让我们得以一窥宝石切割的火彩折射角度,或是机芯打磨的日内瓦波纹的细腻程度。这种视觉上的沉浸感,对于培养“眼力”至关重要。此外,我希望作者能在介绍不同“时代风格”时,能够清晰地界定出不同时期美学上的核心特征,比如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硬朗线条与巴洛克风格的繁复曲线之间的差异,并配上极具代表性的实物图进行对比。如果这本书能像一本高级的艺术画册一样,激发我对手工艺的热情,让我愿意花时间去研究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成就”,那它无疑是极其成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细节处理得非常考究,边角的圆润处理和纸张的触感都透露着一种对品质的执着,这无疑是与内容主题相得益彰的。我一直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珠宝审美差异很感兴趣,比如,东方文化中对“意境”和“寓意”的看重,与西方强调的“精准”和“几何结构”之间是如何碰撞和融合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独到的见解,而不是简单地并列介绍几个国际大牌。我更想知道,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那些顶级的工匠们是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依然保持住自己独特的手工艺基因,同时又如何吸纳新的灵感和技术来不断突破边界。这种“守正创新”的哲学,才是真正令人着迷的地方。如果能看到一些案例分析,比如某个经典系列是如何在几十年间演变,同时又保持了其核心精神不散,那将是极大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