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 9787552019971 周明 董旻杰-RT

二战苏德 9787552019971 周明 董旻杰-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明 董旻杰 著
图书标签:
  • 二战
  • 苏德战役
  • 历史
  • 军事
  • 战争
  • 苏联
  • 德国
  • 周明
  • 董旻杰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9971
商品编码:2984125554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二战苏德

定价:69.80元

作者:周明 董旻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20199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06版市面断货已久,且屡屡被盗版,此为全新增订升级版。

☆ 四百余幅彩图,详细解析二战*代表性的苏德两国及装备,全景展示两军勋章及各类肩领臂章。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大量精美彩图全方位、分阶段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德国的各军兵种以及相关的军衔符号、勋章、领章、臂章、肩章、证章和个人装备及用品,既深具资料性,又富有艺术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目录


苏 军

苏联红军概述/3

1939―1940

步兵上士/6

炮兵下士/9

坦克兵上等兵/11

空军(航空兵)飞行员/12

炮兵中尉/13

空军(航空兵)大尉/14

步兵中将/16

步兵少将/18

1941―1942

NKVD边防军大士/19

炮兵中校/20

炮兵下士/22

工程兵下士/23

坦克兵上士/24

坦克兵中尉/25

摩托化步兵/26

大尉政治指导员/27

一级军事工程师/28

骑兵列兵/29

女民兵/30

哥萨克骑兵/31

上等红海军战士/32

1943―1945

军医勤务军士/33

步兵上士/34

步兵列兵和中校/35

女军医勤务人员/36

炮兵少将/37

炮兵少校/38

游击队员/39

步兵少将/40

步兵少校/41

军医勤务少校/43

坦克兵少校/43

NKVD边防军中校/43

侦察兵/44

步兵中尉/46

NKVD中校/47

NKVD边防军大尉/48

空军(航空兵)上尉/48

海军航空兵中尉礼服/49

步兵中将礼服/50

步兵下士礼服/51

附录:

苏维埃的荣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勋章/52

1945年莫斯科胜利阅兵式与胜利礼服/69

领章/90

臂章/91

肩章(1943式)/92

证章/94

个人装备/96

个人用品/98

德 军

德军概述/101

1939―1941

士官生/104

下士/106

伞兵/108

炮兵少尉/110

炮兵上尉/111

潜艇水手/112

1942―1943

海军/115

非洲军团步兵/118

山地师步兵/120

哨兵/122

步兵部队后勤士兵/124

值勤的宪兵/126

军警/128

党卫军帝国师/130

苏联战场后方的德国军警/132

“赫尔曼·戈林”装甲师/134

战斗机飞行员/136

“兴登堡”飞行联队飞行员/138

党卫军6装甲掷弹兵师/140

工兵/144

伞兵/146

空军师/148

步兵/150

1944―1945

伞兵/152

陆军/154

116装甲师/156

反坦克兵/158

炮兵/160

“大德意志”师军士长/162

装甲兵上等兵/164

海军士兵/166

非当值军官/168

装甲侦察兵/170

步兵指挥官/171

7空军师/172

“冯·萨拉扎”装甲团/174

“勃兰登堡”师/176

山地步兵/177

突击炮兵/178

通讯兵/180

党卫军“欧根亲王”师/183

“大德意志”师下士/184

侦察营下士/185

掷弹兵/186

空军军官/188

战斗机飞行员/189

陆军狙击手/190

武装党卫军“骷髅”师机/192

比利时志愿兵/194

荷兰志愿兵/196

附录:

荣誉高于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勋章/198

党卫军外籍部队国徽标志/213

党卫军师徽领章/214

党卫军军衔领章/215

党卫军肩章/216

作者介绍


周明,笔名光亭,1971年出生,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曾任《国际展望》杂志编辑,创办“知兵堂”工作室,出版过《碧海群狼》《大德意志师》等多部著作,多次作为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军事栏目的嘉宾,现为《深度军事》微信公众号主笔。

董旻杰,长期从事军事历史图书的翻译、审校和编撰工作。自2004年起,先后撰写了《死神的镰刀:闪击西欧》《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等战史著作和大量战史文章,并参与审校了《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凯南日记》等军事译著。

文摘


序言



《帝国黄昏:一战前夕的欧洲社会与文化图景》 内容提要 本书深入剖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约1900年至1914年)欧洲大陆错综复杂的社会结构、思想变革、文化思潮以及潜在的冲突根源。聚焦于德意志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大英帝国、奥匈帝国以及沙皇俄国这五大核心力量,本书旨在描绘一幅既充满进步的幻觉,又潜藏着巨大不安的“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的晚期图景。通过对政治精英、新兴中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乃至知识分子群体的细致考察,我们得以洞察那个时代特有的矛盾性: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根深蒂固的阶级固化并存,民族主义的热情高涨与国际主义的理想交织,现代性的冲击与对传统的固守形成拉锯。 第一章:一个被黄金包裹的火药桶:美好年代的表象与裂痕 “美好年代”常被浪漫化地描绘为欧洲的黄金时代,是艺术、科学和财富的巅峰。本章首先描绘了巴黎、柏林、维也纳等大都市的奢华生活,展示了电气化、汽车工业和现代娱乐的兴起。然而,这种繁荣的表象下,阶级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尖锐程度。城市中的贫民窟与上流社会的沙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将探讨社会民主主义思潮的兴起如何挑战既有的政治秩序,以及工会运动如何成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强大力量。特别关注经济利益集团(如军工复合体、重工业寡头)在幕后对外交政策施加的影响力,揭示繁荣背后的权力运作逻辑。 第二章:民族主义的狂热与帝国的衰朽 一战爆发前夕,民族主义不再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口号,而演变成一种带有排他性和侵略性的政治哲学。本章将详细考察几个关键的民族主义形态: 德意志的“世界政策”(Weltpolitik): 考察威廉二世时期德国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寻求“阳光下的地盘”,以及这种急切的扩张欲望如何加剧了与英国的海军竞赛和与法国的殖民地摩擦。分析“德国精神”的构建如何服务于军国主义的动员。 法兰西的复仇情结: 深入分析1871年普法战争的阴影如何笼罩着法兰西的政治与文化,以及对阿尔萨斯-洛林的渴望如何成为法国外交政策的驱动力之一。 奥匈帝国的“多民族困境”: 聚焦于哈布斯堡王朝如何试图在斯拉夫民族主义、匈牙利分离主义以及德奥核心集团的张力中维持摇摇欲坠的帝国结构。巴尔干地区火药桶的形成,不仅是地区冲突,更是帝国解体的前兆。 沙皇俄国的内部矛盾: 分析1905年革命后的“杜马”体制如何徒有虚名,以及广袤的领土下,农奴制遗留问题、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沙皇专制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第三章:思想的巨变:理性的黄昏与潜意识的崛起 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曾是启蒙理性至上的证明,但在世纪之交,欧洲的思想界开始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焦虑。本章将探讨哲学、心理学和艺术领域发生的革命性转变: 尼采的遗产与反启蒙思潮: 考察尼采“上帝已死”的论断如何在知识分子中扩散,以及它如何间接为后来的极端意识形态提供了“价值重估”的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与潜意识的发现: 剖析精神分析如何挑战了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对人性的理性控制的假设,揭示了非理性冲动在个人乃至国家行为中的作用。 现代艺术的诞生: 考察从象征主义到表现主义(如德国的“桥社”)的转变,这些艺术形式不再描绘可见的现实,而是表达内在的焦虑、异化感和对即将到来的灾难的直觉感知。 第四章:军事化与外交的僵局:联盟体系的致命锁定 本章将详细梳理1890年至1914年间欧洲主要军事同盟的构建过程,分析其如何在相互不信任的基础上走向不可逆转的螺旋升级。 英德海军竞赛的破坏性: 不仅仅是战舰数量的比较,更是两国战略安全观的根本冲突。探讨英国“光荣孤立”的终结及其与法国、俄国结盟的战略考量。 同盟国与协约国的铁幕: 重点分析三国同盟(德、奥、意)和三国协约(法、俄、英)的结构性缺陷。意大利的摇摆不定、俄国对巴尔干的介入以及德国对“施里芬计划”的依赖,共同构成了一个极度脆弱的集体安全体系。 危机管理的中断: 剖析摩洛哥危机、波斯尼亚危机等一系列局部冲突,如何一次次地将欧洲推向战争边缘,但又依靠临时的妥协退回。这表明,精英阶层丧失了有效管理长期危机的能力,最终在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自动反应机制占据了上风。 第五章:媒体、教育与战争动员的社会基础 战争的爆发不仅是外交官的失误,更是整个社会动员的结果。本章关注战争观念是如何被社会广泛接受的: 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 研究报纸和新兴的小册子如何在煽动性的民族主义叙事中塑造公众舆论,将邻国描绘为非人化的威胁,为战争的合法性奠定基础。 教育体制的军事化: 考察普鲁士式的教育模式如何向全欧洲渗透,强调纪律、服从和对国家超越个人利益的崇拜。 “公民士兵”的理想: 分析欧洲社会如何将服兵役视为一种公民责任和个人实现的方式,使得一旦战争爆发,社会层面的抵制力量微弱。 本书旨在为理解20世纪的重大转折点提供一个坚实的社会文化背景,它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非简单的外交误判,而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僵化的政治结构和失控的思想狂热共同作用的必然悲剧。这是一个在享乐主义的表皮下,不断自我毁灭的欧洲的最终挽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观察视角。在探讨涉及重大国际冲突的历史议题时,它展现出一种罕见的、近乎冷静的客观性。作者似乎刻意避免将任何一方简单地标签化为“正义”或“邪恶”,而是专注于剖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国决策者所面临的困境、权衡以及最终选择背后的地缘政治和战略逻辑。这种超越了简单爱憎的分析框架,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战略沙盘推演。它强迫读者跳出固有的立场,去理解那些冲突的根源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力。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理解近代国际格局如何形成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中立参照系,它教会的不是“该相信什么”,而是“如何思考”那些复杂到难以简单定论的历史问题。这种深刻的反思能力,是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历史著作都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成功地在学术的精准与文学的感染力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作者的用词非常考究,既有历史文献的厚重感,又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潭。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的肖像勾勒时,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神韵和性格的复杂性,这种精准的文字掌控力,着实令人叹服。它没有使用那种矫揉造作的“史诗腔调”,而是用一种克制而有力的笔触,将历史的宏大叙事融入到个体命运的细节之中。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因为某个精妙的比喻或恰到好处的排比句而停下来回味,感觉作者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更是一位高明的文字艺术家。这种阅读体验是愉悦而充实的,它既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又给予了我审美上的享受。

评分

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史料的引用和考证上,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严谨态度。我随手翻阅了几个章节的注释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为了支撑某一论点,所引用的国内外各种一手资料、解密档案的名称和出处,标注得极其详尽和规范。这表明撰写者并非是进行简单的二手资料整合,而是进行了大量的原始文献梳理工作。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于一个严肃的历史爱好者来说,一本好的历史书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能骗人”,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它似乎在试图构建一个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模型,而不是迎合某种既定的观点或简化复杂的历史进程。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使得即便是对于那些我已经相对熟悉的事件,也能从中发现新的、经过仔细推敲的解读角度,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相当老道,它不像某些通俗历史读物那样追求戏剧性的高潮迭起,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沉稳、近乎编年史的记录方式,但又巧妙地避免了枯燥乏味。作者在铺陈宏大历史背景时,总能精准地把握住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不疾不徐地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我发现它在描述重大事件的细节时,尤其擅长运用多角度的观察视角,仿佛不是单方面的陈述,而是在重构一个多方博弈的复杂场面。比如,对于某次关键性战役的描述,它没有仅仅聚焦于军事部署,而是穿插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当然,这些推测是基于史料的合理还原),这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时间序列,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抉择。这种叙事技巧,让读者在了解“发生了什么”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当时的人们感受如何”,阅读过程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投入,让人欲罢不能,总想知道下一页会揭示出怎样的深层逻辑。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可以细细品味的厚重之作。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案,仅仅是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严肃性。我尤其喜欢它字体选择的风格,那种略带粗犷的衬线体,让人联想到旧时代的文献记录,仿佛一翻开扉页,就能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了的,字号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我注意到书中似乎还附带了一些高质量的插图或者地图,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但从露出的部分来看,印刷质量非常精良,这些视觉元素无疑会极大地增强阅读体验,让抽象的历史叙述变得更加具象和生动。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和投入,就足以让我对它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它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历史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