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二战苏德
定价:69.80元
作者:周明 董旻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201997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06版市面断货已久,且屡屡被盗版,此为全新增订升级版。
☆ 四百余幅彩图,详细解析二战*代表性的苏德两国及装备,全景展示两军勋章及各类肩领臂章。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大量精美彩图全方位、分阶段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和德国的各军兵种以及相关的军衔符号、勋章、领章、臂章、肩章、证章和个人装备及用品,既深具资料性,又富有艺术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目录
苏 军
苏联红军概述/3
1939―1940
步兵上士/6
炮兵下士/9
坦克兵上等兵/11
空军(航空兵)飞行员/12
炮兵中尉/13
空军(航空兵)大尉/14
步兵中将/16
步兵少将/18
1941―1942
NKVD边防军大士/19
炮兵中校/20
炮兵下士/22
工程兵下士/23
坦克兵上士/24
坦克兵中尉/25
摩托化步兵/26
大尉政治指导员/27
一级军事工程师/28
骑兵列兵/29
女民兵/30
哥萨克骑兵/31
上等红海军战士/32
1943―1945
军医勤务军士/33
步兵上士/34
步兵列兵和中校/35
女军医勤务人员/36
炮兵少将/37
炮兵少校/38
游击队员/39
步兵少将/40
步兵少校/41
军医勤务少校/43
坦克兵少校/43
NKVD边防军中校/43
侦察兵/44
步兵中尉/46
NKVD中校/47
NKVD边防军大尉/48
空军(航空兵)上尉/48
海军航空兵中尉礼服/49
步兵中将礼服/50
步兵下士礼服/51
附录:
苏维埃的荣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勋章/52
1945年莫斯科胜利阅兵式与胜利礼服/69
领章/90
臂章/91
肩章(1943式)/92
证章/94
个人装备/96
个人用品/98
德 军
德军概述/101
1939―1941
士官生/104
下士/106
伞兵/108
炮兵少尉/110
炮兵上尉/111
潜艇水手/112
1942―1943
海军/115
非洲军团步兵/118
山地师步兵/120
哨兵/122
步兵部队后勤士兵/124
值勤的宪兵/126
军警/128
党卫军帝国师/130
苏联战场后方的德国军警/132
“赫尔曼·戈林”装甲师/134
战斗机飞行员/136
“兴登堡”飞行联队飞行员/138
党卫军6装甲掷弹兵师/140
工兵/144
伞兵/146
空军师/148
步兵/150
1944―1945
伞兵/152
陆军/154
116装甲师/156
反坦克兵/158
炮兵/160
“大德意志”师军士长/162
装甲兵上等兵/164
海军士兵/166
非当值军官/168
装甲侦察兵/170
步兵指挥官/171
7空军师/172
“冯·萨拉扎”装甲团/174
“勃兰登堡”师/176
山地步兵/177
突击炮兵/178
通讯兵/180
党卫军“欧根亲王”师/183
“大德意志”师下士/184
侦察营下士/185
掷弹兵/186
空军军官/188
战斗机飞行员/189
陆军狙击手/190
武装党卫军“骷髅”师机/192
比利时志愿兵/194
荷兰志愿兵/196
附录:
荣誉高于一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勋章/198
党卫军外籍部队国徽标志/213
党卫军师徽领章/214
党卫军军衔领章/215
党卫军肩章/216作者介绍
周明,笔名光亭,1971年出生,长期从事军事历史研究,曾任《国际展望》杂志编辑,创办“知兵堂”工作室,出版过《碧海群狼》《大德意志师》等多部著作,多次作为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军事栏目的嘉宾,现为《深度军事》微信公众号主笔。
董旻杰,长期从事军事历史图书的翻译、审校和编撰工作。自2004年起,先后撰写了《死神的镰刀:闪击西欧》《沸腾的雪:阿登反击战》《装甲英豪——二战德军装甲兵上将温克和他的部队》等战史著作和大量战史文章,并参与审校了《闪击战:古德里安回忆录》《凯南日记》等军事译著。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或许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去意识形态化”的观察视角。在探讨涉及重大国际冲突的历史议题时,它展现出一种罕见的、近乎冷静的客观性。作者似乎刻意避免将任何一方简单地标签化为“正义”或“邪恶”,而是专注于剖析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各国决策者所面临的困境、权衡以及最终选择背后的地缘政治和战略逻辑。这种超越了简单爱憎的分析框架,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战略沙盘推演。它强迫读者跳出固有的立场,去理解那些冲突的根源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力。对于任何希望深入理解近代国际格局如何形成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中立参照系,它教会的不是“该相信什么”,而是“如何思考”那些复杂到难以简单定论的历史问题。这种深刻的反思能力,是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历史著作都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惊喜,它成功地在学术的精准与文学的感染力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作者的用词非常考究,既有历史文献的厚重感,又没有陷入晦涩难懂的泥潭。尤其是在描绘那些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的肖像勾勒时,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神韵和性格的复杂性,这种精准的文字掌控力,着实令人叹服。它没有使用那种矫揉造作的“史诗腔调”,而是用一种克制而有力的笔触,将历史的宏大叙事融入到个体命运的细节之中。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因为某个精妙的比喻或恰到好处的排比句而停下来回味,感觉作者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更是一位高明的文字艺术家。这种阅读体验是愉悦而充实的,它既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又给予了我审美上的享受。
评分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史料的引用和考证上,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严谨态度。我随手翻阅了几个章节的注释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为了支撑某一论点,所引用的国内外各种一手资料、解密档案的名称和出处,标注得极其详尽和规范。这表明撰写者并非是进行简单的二手资料整合,而是进行了大量的原始文献梳理工作。这种扎实的学术功底,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对于一个严肃的历史爱好者来说,一本好的历史书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能骗人”,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它似乎在试图构建一个尽可能接近历史真相的模型,而不是迎合某种既定的观点或简化复杂的历史进程。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使得即便是对于那些我已经相对熟悉的事件,也能从中发现新的、经过仔细推敲的解读角度,拓宽了我的历史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处理得相当老道,它不像某些通俗历史读物那样追求戏剧性的高潮迭起,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沉稳、近乎编年史的记录方式,但又巧妙地避免了枯燥乏味。作者在铺陈宏大历史背景时,总能精准地把握住那些关键的转折点,不疾不徐地将读者带入情境之中。我发现它在描述重大事件的细节时,尤其擅长运用多角度的观察视角,仿佛不是单方面的陈述,而是在重构一个多方博弈的复杂场面。比如,对于某次关键性战役的描述,它没有仅仅聚焦于军事部署,而是穿插了大量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内心活动(当然,这些推测是基于史料的合理还原),这使得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时间序列,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挣扎与抉择。这种叙事技巧,让读者在了解“发生了什么”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当时的人们感受如何”,阅读过程是一种持续的智力投入,让人欲罢不能,总想知道下一页会揭示出怎样的深层逻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硬壳精装,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那种可以细细品味的厚重之作。封面设计非常简洁大气,没有过多花哨的图案,仅仅是书名和作者的名字,却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严肃性。我尤其喜欢它字体选择的风格,那种略带粗犷的衬线体,让人联想到旧时代的文献记录,仿佛一翻开扉页,就能穿越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内页的排版也看得出是用心了的,字号适中,行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我注意到书中似乎还附带了一些高质量的插图或者地图,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但从露出的部分来看,印刷质量非常精良,这些视觉元素无疑会极大地增强阅读体验,让抽象的历史叙述变得更加具象和生动。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和投入,就足以让我对它接下来的内容充满期待,它绝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历史读物,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