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英伦巡礼季 吴国盛

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英伦巡礼季 吴国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国盛 著
图书标签:
  • 吴国盛
  • 科学博物馆
  • 英伦
  • 巡礼
  • 艺术
  • 文化
  • 旅行
  • 博物馆
  • 摄影
  • 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盛德伟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04672759
商品编码:29842836124
包装:软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英伦巡礼季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吴国盛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46727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这里洞察科学的历史,从这里发现科学的魅力

内容提要


英国是博物馆的发源地。公认近代个博物馆是1683年正式开放的阿西莫尔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被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英国的科学博物馆历史悠久、类型完整、藏品丰富、展陈理念先进,值得长时间驻足参观。本书为读者展示了大英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剑桥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约克国家铁道博物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展品魅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人心的科学故事。

目录


前言站 大英博物馆

作者介绍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获哲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破格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201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1612月转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第八届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有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萰礏耀&2017年3月至2027年2月

文摘










序言



《英伦巡礼季: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是一次跨越英伦三岛的科学文化探索之旅,由著名科普作家吴国盛先生亲笔撰写,并配以大量精美摄影作品。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展品,而是将科学精神、历史脉络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带领读者走进英国那些熠熠生辉的科学殿堂,感受跨越时空的智慧光芒。 吴国盛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遴选了英国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博物馆,并以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这些博物馆所承载的科学故事。从古老的自然历史宝库到前沿的科技创新展示,从牛顿的苹果落地到霍金的宇宙黑洞,本书串联起科学发展的关键节点,勾勒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壮丽画卷。 第一站:伦敦——科学的摇篮与心脏 本书的旅程从繁华而富有历史底蕴的伦敦拉开序幕。 伦敦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 London): 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博物馆之一。吴国盛先生并非止步于介绍展品的琳琅满目,而是着重挖掘展品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技术革新。您将跟随他的笔触,一同见证蒸汽机的轰鸣如何改变工业的进程,电力的普及如何点亮现代生活,航空航天技术的飞跃如何拓展人类的疆域。从早期计算机的笨重身躯到精密的DNA模型,从古老的望远镜到模拟太空行走,博物馆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拥有生命,在吴先生的解读下,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他会深入浅出地讲解那些看似复杂的科学概念,例如,他不会仅仅陈列出陈旧的机械装置,而是会追溯其设计思想的演变,分析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作用。您会了解到,在“火车与铁路”展区,他不仅仅展示了蒸汽火车的模型,更会深入探讨蒸汽机发明者们如何一步步克服技术难题,以及这一发明如何彻底改变了全球的交通运输和工业布局。在“电力革命”的展厅,他会细致地剖析爱迪生、特斯拉等科学家的贡献,解释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优劣势,以及电力系统如何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这里是地球生命史的宏伟档案馆。吴国盛先生将带领读者穿越亿万年的时光,从宏伟的恐龙骨骼到微观的生命细胞,感受生命的奇迹与演化。他会重点介绍馆藏珍贵的化石标本,如著名的“迪普·希尔”(Dippy)恐龙骨架(尽管已移至其他地方展览,但其历史意义仍被强调),以及那些揭示地球早期生命的微体化石。他会深入探讨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如何在这一博物馆的展品中得到印证的,例如,通过对比不同物种的骨骼结构,展示适应性演化的过程。他会特别关注那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比如在馆内发现的早期人类化石,从而勾勒出人类起源的清晰脉络。此外,他还将介绍博物馆在矿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杰出贡献,带领读者了解地球的形成过程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在讲解的过程中,他会穿插一些关于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科学理论的通俗解释,让读者在惊叹于自然造物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理解科学的逻辑与力量。 伦敦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术机构之一,皇家学会见证了无数科学发现的诞生。吴国盛先生将深入探访这里,介绍那些曾在此发表重要论文的伟大科学家,如牛顿、惠更斯、胡克等。他会着重讲述皇家学会的成立背景,及其在推动科学研究、规范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书会提及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学会活动,例如早期的科学展示会,以及通过学会发表的突破性论文,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他还会介绍学会的会员制度和评选机制,以及其在全球科学界的影响力,让读者感受到一个伟大科学共同体的温度和力量。 第二站:曼彻斯特——工业革命的心脏与科技的脉搏 曼彻斯特,这座因工业革命而崛起的城市,也孕育了独特的科学文化。 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anchester): 这里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也是无数发明创造的见证者。吴国盛先生将带领读者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亲眼目睹珍妮纺纱机、蒸汽机车等改变世界的发明。他会着重介绍这些发明背后的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并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他会重点关注曼彻斯特在纺织业、电力、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早期贡献,例如,详细介绍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催生了大规模工厂的出现。他还会探讨,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科学与技术是如何紧密结合,共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形态。 约翰·戴尔恩特天文馆(Jodrell Bank Observatory): 这是一个在射电天文学领域享有盛誉的科学研究基地。吴国盛先生将引领读者仰望星空,了解这座天文台在探索宇宙奥秘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会介绍那里宏伟的射电望远镜,例如著名的“博尔迪吉尔”(The Lovell Telescope),并解释射电天文学的观测原理和其在研究恒星、星系、脉冲星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他会重点讲述在Jodrell Bank进行的重大科学发现,比如对脉冲星的早期观测和对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验证。他还可能会穿插一些关于射电天文学在宇宙探索、搜寻地外文明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的介绍,让读者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垠与浪漫。 第三站:剑桥与牛津——学术的殿堂与思想的碰撞 这两座世界顶级的学府,不仅是教育的圣地,更是科学思想的温床。 剑桥大学博物馆(Museums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剑桥大学拥有众多分散但极具价值的博物馆,例如,剑桥大学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Zoology)、剑桥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等。吴国盛先生将带领读者领略这些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在动物学博物馆,您将看到丰富的标本,了解物种多样性的演化过程,以及那些对生物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他会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分类学研究和化石发现,例如,在博物馆的馆藏中,可能包含了达尔文在“贝格尔号”航行中收集的珍贵标本,这些标本对进化论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考古学与人类学博物馆,他会带领读者探寻人类文明的起源,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技术。他可能会着重介绍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例如,关于早期人类工具制造、社会结构演变等方面的证据,从而勾勒出人类文明发展轨迹。 牛津大学博物馆(Museums of Oxford University): 同样,牛津大学也拥有辉煌的博物馆群,如著名的牛津大学自然史博物馆(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和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Petrie Museum of Egyptian Archaeology)等。吴国盛先生的脚步会抵达这里。在自然史博物馆,他会带领读者领略那些令人惊叹的骨骼化石,特别是著名的“渡渡鸟”骨架,它们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宝贵财富,更是对物种灭绝历史的深刻警示。他会探讨博物馆在古生物学、地质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它们如何丰富了我们对地球历史的认识。在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他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重返古埃及文明的辉煌时期,了解其惊人的科技成就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他可能会重点介绍古埃及人的天文学知识、医学技术,以及他们在建筑、数学等领域的贡献,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 全书的亮点与特色: 深邃的科学洞察与人文关怀: 吴国盛先生不仅仅是一名科学的介绍者,更是一位思想的引导者。他将科学知识置于历史和人文的广阔背景下,阐释科学发展背后的逻辑、驱动力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他善于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知识。 精美的视觉呈现: 本书配有大量由吴国盛先生亲自拍摄的高质量图片,这些图片不仅记录了博物馆的珍贵展品,更捕捉了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意境,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体验感和感染力。从古老青铜器的锈迹斑斑,到精密仪器的金属光泽,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作者的匠心。 严谨而不失趣味的叙事: 吴国盛先生的文笔流畅,叙事引人入胜。他擅长在严谨的科学考证基础上,融入生动的细节和个人的感悟,使得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阅读本书,如同与一位博学多才的朋友一同漫步在英伦的科学殿堂,聆听他讲述那些激动人心的科学传奇。 独特的旅行视角: 本书并非一本刻板的博物馆指南,而是融合了作者的亲身游历和深度思考。读者可以通过他的眼睛,体验到在异国他乡探索科学奥秘的独特乐趣,感受不同地域的科学文化特色。 对未来的启示: 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本书也着眼于未来。吴国盛先生会适时地将历史上的科学成就与当今的科技前沿联系起来,引发读者对科学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科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英伦巡礼季: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是一本集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科普读物,无论您是科学爱好者,还是对历史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食粮。它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科学,认识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巡礼”性质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它带有一种旅人的视角,而非纯粹的学者报告。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带着特定的目的去探索,往往能发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描述那些具体的参观经历时,所流露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是震撼?是困惑?还是茅塞顿开?这些“人情味”的记录,能让冰冷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精心准备的旅行手札,不仅记录了所见之物,更记录了作者在那些神圣空间中灵魂的震颤与成长。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对深度解读历史背景和学术脉络的解读方式非常感兴趣。很多科普读物往往流于表面,仅仅介绍“是什么”,却很少探讨“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呈现那些宏伟的科学成就和精巧的仪器背后,揭示出背后的社会环境、哲学思潮以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特定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这种带有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纵深的分析,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有营养。如果能借此了解英伦文化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独特贡献,那就更是一笔意外的收获了。

评分

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连接不同学科知识的桥梁类书籍,这本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往往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温床。我设想,作者在记录这些科学机构时,不会只关注技术细节,而会把它们置于更广阔的人文背景下去审视。比如,某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如何影响了艺术创作,或者哲学思辨又如何为实验科学指明了方向。这种跨学科的视野,是当代教育和思考急需的,它能帮助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以更全面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与统一性。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探索的意味,那种对知识殿堂的敬畏和对未知领域的向往,着实抓住了我的心。我一直对博物馆这种地方情有独钟,它们像是时间的容器,收藏着人类文明的碎片和智慧的结晶。想象着跟随一位学者的脚步,在异国的土地上漫步于科学的殿堂,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奇妙。它不仅仅是罗列展品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得以窥见科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我期待着从中能获得一些关于如何看待科学、如何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全新视角。这种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人文关怀的结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让我初见便心生喜爱,那种沉稳中透着精致的风格,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细读。我总觉得,一本关于科学艺术的书,如果排版和视觉呈现不到位,那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品质的追求。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沉浸式的博物馆体验结合起来的,是用细腻的文字描绘,还是辅以精美的图景来引导读者?好的游记或图志,应当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展品上历史的尘埃,听到导览员讲解时的抑扬顿挫。我希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文字的、更直观的震撼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