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英伦巡礼季
定价: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吴国盛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46727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这里洞察科学的历史,从这里发现科学的魅力
内容提要
英国是博物馆的发源地。公认近代个博物馆是1683年正式开放的阿西莫尔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被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英国的科学博物馆历史悠久、类型完整、藏品丰富、展陈理念先进,值得长时间驻足参观。本书为读者展示了大英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剑桥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约克国家铁道博物馆丰富而各具特色的展品魅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动人心的科学故事。
目录
前言站 大英博物馆
作者介绍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获哲学硕士,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1997年破格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2016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1612月转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七、第八届副理事长。研究方向有西方科学思想史、现象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传播学与科学博物萰礏耀&2017年3月至2027年2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巡礼”性质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因为它带有一种旅人的视角,而非纯粹的学者报告。旅行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带着特定的目的去探索,往往能发现更多深层次的东西。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描述那些具体的参观经历时,所流露出的个人情感和思考。是震撼?是困惑?还是茅塞顿开?这些“人情味”的记录,能让冰冷的科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精心准备的旅行手札,不仅记录了所见之物,更记录了作者在那些神圣空间中灵魂的震颤与成长。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对深度解读历史背景和学术脉络的解读方式非常感兴趣。很多科普读物往往流于表面,仅仅介绍“是什么”,却很少探讨“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希望这本书能在呈现那些宏伟的科学成就和精巧的仪器背后,揭示出背后的社会环境、哲学思潮以及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在特定时代所面临的困境与抉择。这种带有批判性思维和历史纵深的分析,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来得有营养。如果能借此了解英伦文化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独特贡献,那就更是一笔意外的收获了。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连接不同学科知识的桥梁类书籍,这本书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科学与人文的交汇点,往往是激发创新思维的温床。我设想,作者在记录这些科学机构时,不会只关注技术细节,而会把它们置于更广阔的人文背景下去审视。比如,某个时期的科学发现如何影响了艺术创作,或者哲学思辨又如何为实验科学指明了方向。这种跨学科的视野,是当代教育和思考急需的,它能帮助我们打破学科壁垒,以更全面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复杂性与统一性。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探索的意味,那种对知识殿堂的敬畏和对未知领域的向往,着实抓住了我的心。我一直对博物馆这种地方情有独钟,它们像是时间的容器,收藏着人类文明的碎片和智慧的结晶。想象着跟随一位学者的脚步,在异国的土地上漫步于科学的殿堂,那种感觉一定非常奇妙。它不仅仅是罗列展品那么简单,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们得以窥见科学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脉络。我期待着从中能获得一些关于如何看待科学、如何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全新视角。这种对知识的深度挖掘和人文关怀的结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让我初见便心生喜爱,那种沉稳中透着精致的风格,让人忍不住想要翻开细读。我总觉得,一本关于科学艺术的书,如果排版和视觉呈现不到位,那就失去了它应有的魅力。这本书似乎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对品质的追求。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沉浸式的博物馆体验结合起来的,是用细腻的文字描绘,还是辅以精美的图景来引导读者?好的游记或图志,应当让人身临其境,仿佛能闻到展品上历史的尘埃,听到导览员讲解时的抑扬顿挫。我希望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文字的、更直观的震撼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