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英倫巡禮季 吳國盛

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英倫巡禮季 吳國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國盛 著
圖書標籤:
  • 吳國盛
  • 科學博物館
  • 英倫
  • 巡禮
  • 藝術
  • 文化
  • 旅行
  • 博物館
  • 攝影
  • 建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盛德偉業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ISBN:9787504672759
商品編碼:29842836124
包裝:軟精裝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英倫巡禮季

定價: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吳國盛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46727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這裏洞察科學的曆史,從這裏發現科學的魅力

內容提要


英國是博物館的發源地。公認近代個博物館是1683年正式開放的阿西莫爾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被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英國的科學博物館曆史悠久、類型完整、藏品豐富、展陳理念先進,值得長時間駐足參觀。本書為讀者展示瞭大英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劍橋惠普爾科學史博物館、約剋國傢鐵道博物館豐富而各具特色的展品魅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人心的科學故事。

目錄


前言站 大英博物館

作者介紹


吳國盛,1964年9月生於湖北廣濟,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空間物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自然辯證法專業獲哲學碩士,199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係外國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97年破格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9-2016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201612月轉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學技術史學科評議組成員,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第七、第八屆副理事長。研究方嚮有西方科學思想史、現象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傳播學與科學博物萰礏耀&2017年3月至2027年2月

文摘










序言



《英倫巡禮季: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是一次跨越英倫三島的科學文化探索之旅,由著名科普作傢吳國盛先生親筆撰寫,並配以大量精美攝影作品。本書並非簡單羅列展品,而是將科學精神、曆史脈絡與人文情懷巧妙融閤,帶領讀者走進英國那些熠熠生輝的科學殿堂,感受跨越時空的智慧光芒。 吳國盛先生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敏銳的洞察力,遴選瞭英國最具代錶性的科學博物館,並以他獨特的視角,為我們解讀這些博物館所承載的科學故事。從古老的自然曆史寶庫到前沿的科技創新展示,從牛頓的蘋果落地到霍金的宇宙黑洞,本書串聯起科學發展的關鍵節點,勾勒齣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壯麗畫捲。 第一站:倫敦——科學的搖籃與心髒 本書的旅程從繁華而富有曆史底蘊的倫敦拉開序幕。 倫敦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London): 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曆史最悠久的科學博物館之一。吳國盛先生並非止步於介紹展品的琳琅滿目,而是著重挖掘展品背後的科學原理和技術革新。您將跟隨他的筆觸,一同見證蒸汽機的轟鳴如何改變工業的進程,電力的普及如何點亮現代生活,航空航天技術的飛躍如何拓展人類的疆域。從早期計算機的笨重身軀到精密的DNA模型,從古老的望遠鏡到模擬太空行走,博物館的每一件展品都仿佛擁有生命,在吳先生的解讀下,它們的故事娓娓道來。他會深入淺齣地講解那些看似復雜的科學概念,例如,他不會僅僅陳列齣陳舊的機械裝置,而是會追溯其設計思想的演變,分析其在曆史進程中的關鍵作用。您會瞭解到,在“火車與鐵路”展區,他不僅僅展示瞭蒸汽火車的模型,更會深入探討蒸汽機發明者們如何一步步剋服技術難題,以及這一發明如何徹底改變瞭全球的交通運輸和工業布局。在“電力革命”的展廳,他會細緻地剖析愛迪生、特斯拉等科學傢的貢獻,解釋交流電和直流電的優劣勢,以及電力係統如何從理論走嚮實際應用,深刻影響瞭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 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這裏是地球生命史的宏偉檔案館。吳國盛先生將帶領讀者穿越億萬年的時光,從宏偉的恐龍骨骼到微觀的生命細胞,感受生命的奇跡與演化。他會重點介紹館藏珍貴的化石標本,如著名的“迪普·希爾”(Dippy)恐龍骨架(盡管已移至其他地方展覽,但其曆史意義仍被強調),以及那些揭示地球早期生命的微體化石。他會深入探討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如何在這一博物館的展品中得到印證的,例如,通過對比不同物種的骨骼結構,展示適應性演化的過程。他會特彆關注那些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發現,比如在館內發現的早期人類化石,從而勾勒齣人類起源的清晰脈絡。此外,他還將介紹博物館在礦物學、地質學等領域的傑齣貢獻,帶領讀者瞭解地球的形成過程和豐富的礦産資源。在講解的過程中,他會穿插一些關於自然選擇、基因突變等科學理論的通俗解釋,讓讀者在驚嘆於自然造物之美的同時,也能深刻理解科學的邏輯與力量。 倫敦皇傢學會(The Royal Society): 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術機構之一,皇傢學會見證瞭無數科學發現的誕生。吳國盛先生將深入探訪這裏,介紹那些曾在此發錶重要論文的偉大科學傢,如牛頓、惠更斯、鬍剋等。他會著重講述皇傢學會的成立背景,及其在推動科學研究、規範科學方法、傳播科學知識方麵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本書會提及一些具有曆史意義的學會活動,例如早期的科學展示會,以及通過學會發錶的突破性論文,如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他還會介紹學會的會員製度和評選機製,以及其在全球科學界的影響力,讓讀者感受到一個偉大科學共同體的溫度和力量。 第二站:曼徹斯特——工業革命的心髒與科技的脈搏 曼徹斯特,這座因工業革命而崛起的城市,也孕育瞭獨特的科學文化。 曼徹斯特科學與工業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anchester): 這裏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也是無數發明創造的見證者。吳國盛先生將帶領讀者迴到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親眼目睹珍妮紡紗機、蒸汽機車等改變世界的發明。他會著重介紹這些發明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它們如何推動瞭生産力的巨大飛躍,並對社會結構産生深遠影響。他會重點關注曼徹斯特在紡織業、電力、航空航天等領域的早期貢獻,例如,詳細介紹阿剋萊特水力紡紗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如何催生瞭大規模工廠的齣現。他還會探討,在工業革命的浪潮中,科學與技術是如何緊密結閤,共同塑造瞭現代社會的形態。 約翰·戴爾恩特天文館(Jodrell Bank Observatory): 這是一個在射電天文學領域享有盛譽的科學研究基地。吳國盛先生將引領讀者仰望星空,瞭解這座天文颱在探索宇宙奧秘方麵所做齣的卓越貢獻。他會介紹那裏宏偉的射電望遠鏡,例如著名的“博爾迪吉爾”(The Lovell Telescope),並解釋射電天文學的觀測原理和其在研究恒星、星係、脈衝星等方麵的關鍵作用。他會重點講述在Jodrell Bank進行的重大科學發現,比如對脈衝星的早期觀測和對宇宙大爆炸理論的驗證。他還可能會穿插一些關於射電天文學在宇宙探索、搜尋地外文明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的介紹,讓讀者感受到科學探索的無垠與浪漫。 第三站:劍橋與牛津——學術的殿堂與思想的碰撞 這兩座世界頂級的學府,不僅是教育的聖地,更是科學思想的溫床。 劍橋大學博物館(Museums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劍橋大學擁有眾多分散但極具價值的博物館,例如,劍橋大學動物學博物館(Museum of Zoology)、劍橋大學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等。吳國盛先生將帶領讀者領略這些博物館的獨特魅力。在動物學博物館,您將看到豐富的標本,瞭解物種多樣性的演化過程,以及那些對生物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發現。他會重點介紹一些重要的分類學研究和化石發現,例如,在博物館的館藏中,可能包含瞭達爾文在“貝格爾號”航行中收集的珍貴標本,這些標本對進化論的形成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考古學與人類學博物館,他會帶領讀者探尋人類文明的起源,瞭解古代社會的文化和技術。他可能會著重介紹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例如,關於早期人類工具製造、社會結構演變等方麵的證據,從而勾勒齣人類文明發展軌跡。 牛津大學博物館(Museums of Oxford University): 同樣,牛津大學也擁有輝煌的博物館群,如著名的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和皮特裏埃及考古博物館(Petrie Museum of Egyptian Archaeology)等。吳國盛先生的腳步會抵達這裏。在自然史博物館,他會帶領讀者領略那些令人驚嘆的骨骼化石,特彆是著名的“渡渡鳥”骨架,它們不僅是科學研究的寶貴財富,更是對物種滅絕曆史的深刻警示。他會探討博物館在古生物學、地質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它們如何豐富瞭我們對地球曆史的認識。在皮特裏埃及考古博物館,他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重返古埃及文明的輝煌時期,瞭解其驚人的科技成就和豐富的文化遺産。他可能會重點介紹古埃及人的天文學知識、醫學技術,以及他們在建築、數學等領域的貢獻,讓讀者感受到古代智慧的博大精深。 全書的亮點與特色: 深邃的科學洞察與人文關懷: 吳國盛先生不僅僅是一名科學的介紹者,更是一位思想的引導者。他將科學知識置於曆史和人文的廣闊背景下,闡釋科學發展背後的邏輯、驅動力以及對人類社會産生的深遠影響。他善於將復雜的科學原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讓讀者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獲得知識。 精美的視覺呈現: 本書配有大量由吳國盛先生親自拍攝的高質量圖片,這些圖片不僅記錄瞭博物館的珍貴展品,更捕捉瞭展品背後的故事和意境,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體驗感和感染力。從古老青銅器的銹跡斑斑,到精密儀器的金屬光澤,每一張照片都凝聚著作者的匠心。 嚴謹而不失趣味的敘事: 吳國盛先生的文筆流暢,敘事引人入勝。他擅長在嚴謹的科學考證基礎上,融入生動的細節和個人的感悟,使得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閱讀本書,如同與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一同漫步在英倫的科學殿堂,聆聽他講述那些激動人心的科學傳奇。 獨特的旅行視角: 本書並非一本刻闆的博物館指南,而是融閤瞭作者的親身遊曆和深度思考。讀者可以通過他的眼睛,體驗到在異國他鄉探索科學奧秘的獨特樂趣,感受不同地域的科學文化特色。 對未來的啓示: 在迴顧曆史的同時,本書也著眼於未來。吳國盛先生會適時地將曆史上的科學成就與當今的科技前沿聯係起來,引發讀者對科學未來發展的思考,以及科學在解決人類麵臨的挑戰中的重要作用。 《英倫巡禮季: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是一本集知識性、思想性、藝術性於一體的科普讀物,無論您是科學愛好者,還是對曆史文化充滿好奇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豐富的精神食糧。它不僅是一次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帶領我們重新認識科學,認識人類智慧的偉大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巡禮”性質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因為它帶有一種旅人的視角,而非純粹的學者報告。旅行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帶著特定的目的去探索,往往能發現更多深層次的東西。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描述那些具體的參觀經曆時,所流露齣的個人情感和思考。是震撼?是睏惑?還是茅塞頓開?這些“人情味”的記錄,能讓冰冷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精心準備的旅行手劄,不僅記錄瞭所見之物,更記錄瞭作者在那些神聖空間中靈魂的震顫與成長。

評分

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對深度解讀曆史背景和學術脈絡的解讀方式非常感興趣。很多科普讀物往往流於錶麵,僅僅介紹“是什麼”,卻很少探討“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希望這本書能在呈現那些宏偉的科學成就和精巧的儀器背後,揭示齣背後的社會環境、哲學思潮以及那些偉大的科學傢們在特定時代所麵臨的睏境與抉擇。這種帶有批判性思維和曆史縱深的分析,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得有營養。如果能藉此瞭解英倫文化在現代科學發展中的獨特貢獻,那就更是一筆意外的收獲瞭。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探索的意味,那種對知識殿堂的敬畏和對未知領域的嚮往,著實抓住瞭我的心。我一直對博物館這種地方情有獨鍾,它們像是時間的容器,收藏著人類文明的碎片和智慧的結晶。想象著跟隨一位學者的腳步,在異國的土地上漫步於科學的殿堂,那種感覺一定非常奇妙。它不僅僅是羅列展品那麼簡單,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讓我們得以窺見科學思想的演變和發展脈絡。我期待著從中能獲得一些關於如何看待科學、如何理解我們所處世界的全新視角。這種對知識的深度挖掘和人文關懷的結閤,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感讓我初見便心生喜愛,那種沉穩中透著精緻的風格,讓人忍不住想要翻開細讀。我總覺得,一本關於科學藝術的書,如果排版和視覺呈現不到位,那就失去瞭它應有的魅力。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足瞭功課,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對品質的追求。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復雜的科學原理和沉浸式的博物館體驗結閤起來的,是用細膩的文字描繪,還是輔以精美的圖景來引導讀者?好的遊記或圖誌,應當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能聞到展品上曆史的塵埃,聽到導覽員講解時的抑揚頓挫。我希望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超越文字的、更直觀的震撼力。

評分

我一直在尋找能夠連接不同學科知識的橋梁類書籍,這本書恰好提供瞭這樣一個機會。科學與人文的交匯點,往往是激發創新思維的溫床。我設想,作者在記錄這些科學機構時,不會隻關注技術細節,而會把它們置於更廣闊的人文背景下去審視。比如,某個時期的科學發現如何影響瞭藝術創作,或者哲學思辨又如何為實驗科學指明瞭方嚮。這種跨學科的視野,是當代教育和思考急需的,它能幫助我們打破學科壁壘,以更全麵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復雜性與統一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