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吳國盛科學博物館圖誌--英倫巡禮季
定價: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吳國盛
齣版社:中國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046727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軟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在這裏洞察科學的曆史,從這裏發現科學的魅力
內容提要
英國是博物館的發源地。公認近代個博物館是1683年正式開放的阿西莫爾博物館。大英博物館被列為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英國的科學博物館曆史悠久、類型完整、藏品豐富、展陳理念先進,值得長時間駐足參觀。本書為讀者展示瞭大英博物館、倫敦科學博物館、劍橋惠普爾科學史博物館、約剋國傢鐵道博物館豐富而各具特色的展品魅力,以及其中包含的激動人心的科學故事。
目錄
前言站 大英博物館
作者介紹
吳國盛,1964年9月生於湖北廣濟,198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係空間物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自然辯證法專業獲哲學碩士,199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係外國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1997年破格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1999-2016年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201612月轉任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科學技術史學科評議組成員,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第七、第八屆副理事長。研究方嚮有西方科學思想史、現象學科學哲學技術哲學、科學傳播學與科學博物萰礏耀&2017年3月至2027年2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巡禮”性質讓我感到非常親切,因為它帶有一種旅人的視角,而非純粹的學者報告。旅行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帶著特定的目的去探索,往往能發現更多深層次的東西。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描述那些具體的參觀經曆時,所流露齣的個人情感和思考。是震撼?是睏惑?還是茅塞頓開?這些“人情味”的記錄,能讓冰冷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精心準備的旅行手劄,不僅記錄瞭所見之物,更記錄瞭作者在那些神聖空間中靈魂的震顫與成長。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愛好者,我對深度解讀曆史背景和學術脈絡的解讀方式非常感興趣。很多科普讀物往往流於錶麵,僅僅介紹“是什麼”,卻很少探討“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希望這本書能在呈現那些宏偉的科學成就和精巧的儀器背後,揭示齣背後的社會環境、哲學思潮以及那些偉大的科學傢們在特定時代所麵臨的睏境與抉擇。這種帶有批判性思維和曆史縱深的分析,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得有營養。如果能藉此瞭解英倫文化在現代科學發展中的獨特貢獻,那就更是一筆意外的收獲瞭。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帶著一種探索的意味,那種對知識殿堂的敬畏和對未知領域的嚮往,著實抓住瞭我的心。我一直對博物館這種地方情有獨鍾,它們像是時間的容器,收藏著人類文明的碎片和智慧的結晶。想象著跟隨一位學者的腳步,在異國的土地上漫步於科學的殿堂,那種感覺一定非常奇妙。它不僅僅是羅列展品那麼簡單,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讓我們得以窺見科學思想的演變和發展脈絡。我期待著從中能獲得一些關於如何看待科學、如何理解我們所處世界的全新視角。這種對知識的深度挖掘和人文關懷的結閤,纔是真正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感讓我初見便心生喜愛,那種沉穩中透著精緻的風格,讓人忍不住想要翻開細讀。我總覺得,一本關於科學藝術的書,如果排版和視覺呈現不到位,那就失去瞭它應有的魅力。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足瞭功課,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對品質的追求。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復雜的科學原理和沉浸式的博物館體驗結閤起來的,是用細膩的文字描繪,還是輔以精美的圖景來引導讀者?好的遊記或圖誌,應當讓人身臨其境,仿佛能聞到展品上曆史的塵埃,聽到導覽員講解時的抑揚頓挫。我希望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超越文字的、更直觀的震撼力。
評分我一直在尋找能夠連接不同學科知識的橋梁類書籍,這本書恰好提供瞭這樣一個機會。科學與人文的交匯點,往往是激發創新思維的溫床。我設想,作者在記錄這些科學機構時,不會隻關注技術細節,而會把它們置於更廣闊的人文背景下去審視。比如,某個時期的科學發現如何影響瞭藝術創作,或者哲學思辨又如何為實驗科學指明瞭方嚮。這種跨學科的視野,是當代教育和思考急需的,它能幫助我們打破學科壁壘,以更全麵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復雜性與統一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