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活著的古堡——遊攝蔚縣古城 探究古堡文化
定價:118.00元
作者:鄭永康
齣版社:水利水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706100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鎖綫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蔚縣古堡文化,是蔚縣的驕傲,也是中華民族的財富。由於社會發展和自然因素不可逆的影響,部分古堡
如今已漸行漸遠。但圖片可以承載曆史,我們通過對現存古堡的深度遊,去找尋挖掘蔚縣斑駁厚重的古堡文
化,搶救性地拍攝記錄古堡遺存,留住古堡的鄉愁和曆史記憶。近距離地穿越500年的古堡時空,賞閱北方經典
的民俗風情,品味蔚州人手指尖傳承的鄉土藝術魅力,每一處都會使你為之感嘆叫絕。
作者曆經6年,50多次深度走訪古村落所拍攝的圖片和采訪的素材,講述瞭自己如何去認識蔚縣古堡和拍
攝古堡文化的實戰體驗,對人們遊攝蔚縣古堡文化具有藉鑒和啓迪作用。因此,本書不僅是一本拍攝古堡的指
導書,也是蔚縣古堡深度遊的導遊攻略。
目錄
作者介紹
鄭永康,1950年5月生,原供職於水電部隊,大校警銜。中國攝影傢協會、北京市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碩學會士,北京市軍休攝影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朝陽區、西城區攝影傢協會理事,北京市旅業協會攝影分會理事。
1985 年、1986年,分彆在解放軍攝影函授學校期、中國攝影函授學院第二期麵授學習,在《解放軍報》學習新聞寫作一年。
1986 年起,在各種專業媒體上發錶作品500 餘幅。在國際影賽中獲得各種奬項數百幅。
1990 年,被列入《中國青年攝影傢》辭典。
1994 年,西藏《羊湖船》被聯閤國教育科文組織收藏。
2007 年,《老街》、《洱海風情》入選巴塞羅那國際雙聯展。
2008 年,北京《四環夜色》被美國《國傢地理》雜誌收藏。
2013 年,《麵臨失傳的青砂器》獲聯閤國教育科文組織人類貢獻紀錄奬。
2015 年9 月,與餘厚民老師閤作動員國傢信息中心,嚮蔚縣白樂貧睏中學捐贈電腦50颱,價值35萬元。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認為,一本優秀的文化探索類書籍,其價值絕不僅僅在於記錄瞭“什麼”,更在於它闡釋瞭“為什麼”和“如何”。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成功地建立起瞭一套有邏輯的文化探究框架。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簡單地展示古城的美景,而是深入挖掘瞭支撐這些景觀背後的社會結構、經濟模式乃至民間信仰的演變。例如,當介紹到某種獨特的防禦工事時,文字會順勢引申到當時的軍事策略、地域衝突以及由此催生的防禦文化。這種層層遞進的剖析,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構建起一個完整的曆史認知地圖。特彆是對於一些相對冷門但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符號,作者的處理方式顯得尤為專業和審慎,既有充分的史料支撐,又不失現代人對傳統的反思和敬畏。這種對文化深層肌理的探究,無疑將這本書的層次抬高瞭不止一個檔次,真正做到瞭“遊”與“學”的完美結閤。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那種略帶斑駁感的古樸色調,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曆史的厚重之中。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子用心製作的味道。我尤其喜歡它內頁的排版,文字和圖片之間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不會讓版麵顯得過於擁擠。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心策劃的視覺之旅。那些攝影作品的色彩處理得極其到位,光影的運用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能清晰地感受到攝影師對光綫近乎苛刻的追求。比如描繪某個特定角落的場景時,那種穿透曆史塵埃的微光,讓人仿佛能嗅到古城牆上歲月的味道。裝幀上的小心思,比如或許扉頁上印著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語,或者內封套裏藏著一張可拆卸的古城地圖,都極大地提升瞭整體的閱讀體驗。這絕不是一本簡單的走馬觀花的圖冊,它在設計美學上所下的功夫,足以讓任何一個注重閱讀“儀式感”的書友感到滿足。光是捧著它,就已經是一種享受瞭,更彆提後續的內容探索瞭。
評分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的用心程度,讓我想起瞭過去那些真正緻力於做“好東西”的手工藝人。除瞭前述的裝幀和攝影,我想特彆提到的是其索引和附錄部分的處理。很多書籍在這些地方往往草草瞭事,但這本書的附錄部分內容紮實且實用,可能包含瞭一些古城的建築術語解釋、重要的曆史大事年錶,甚至是當地一些特色的方言詞匯匯編。這錶明作者和齣版團隊在內容收尾的工作上投入瞭巨大的精力,他們似乎明白,對於真正熱愛探索的讀者來說,這些輔助信息往往是深入研究的起點。翻閱這些附加內容,能感受到一種超越商業齣版的基本要求的匠人精神——他們不僅僅是想賣齣一本書,更是想留下一份具有長期參考價值的資料。這種對知識的尊重和對讀者的負責態度,使得整本書的品質感得到瞭質的飛躍,讓人更加信賴和珍視這份閱讀成果。
評分攝影作品的質量,是這本書給我的又一個巨大驚喜。坦白說,現在的書籍配圖,很多都是敷衍瞭事,但這裏麵的每一張照片,都像是經過瞭精心雕琢的藝術品。它們不僅僅是記錄,更是一種解讀和再創造。光綫、構圖、視角的選擇都體現齣攝影者深厚的專業素養和對題材的深刻理解。我特彆留意瞭那些關於光影變幻的捕捉,比如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城樓狹窄的射擊孔投下的光束,或者傍晚時分,夕陽將城牆的磚縫染成橘紅色的瞬間。這些瞬間的捕捉,遠比大場景的展示更能打動人心,它們捕捉到瞭時間流逝的痕跡。而且,圖片的選擇是服務於文本的,它們不是隨意插入的“花邊”,而是與文字內容形成瞭一種互文關係,相互印證,相互闡釋。讀到某個曆史典故時,正好配上一張能烘托那種氛圍的圖片,閱讀體驗瞬間被放大。這種高度統一的視聽感受,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沉浸感。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種平鋪直敘、乾巴巴的學術報告,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進那個沉睡已久的古城。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遣詞造句時總能精準地捕捉到那種曆史的韻味和地方的煙火氣。讀起來一點也不覺得纍,反而有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好像自己正跟隨著作者的腳步,在青石闆路上緩緩前行。最妙的是,它懂得在宏大的曆史背景敘述和微觀的個體故事之間做切換。上一頁可能還在探討某個建築群的年代變遷和文化融閤,下一頁可能就聚焦於某傢老字號店裏那把用瞭三代人的木椅,或者是某位老匠人手中那柄製作工具的細節。這種深淺結閤的敘事策略,使得曆史不再是冰冷的年份和事件,而是變得有溫度、有血有肉,充滿瞭人情味。這種敘事手法的高明之處在於,它既滿足瞭知識探索的渴望,又提供瞭情感上的共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