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茶叶:鉴赏 购买 冲泡 | 作者 | 王广智 |
| 定价 | 6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840581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软精装 |
| 开本 | 20开 | 商品重量 | 0.840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茶叶 鉴赏 购买 冲泡》是一本集中国茶叶鉴赏、购买和冲泡于一身的书,内容涵盖了七大茶类 的知名茶、常见茶以及地方特色茶共156 种茶叶的介绍。从茶的产地讲到茶的品 鉴,从干茶、茶汤、叶底讲到冲泡、闻香,更给您介绍*的市场价格动态。 |
| 作者简介 | |
| 中国安徽无为人,1937年7月10日出生,1964年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系毕业。研究员,曾任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农业博物馆茶叶馆馆长、全国农业展览馆研究员、中华名茶园黄山名茶科学园地(筹建)总策划。现任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茶人之家理事。担任职务全国高科技食品产业化委员会茶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与技术促进处绿色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科协农业分会副理事长,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共获部委级奖11个,发表论文60多篇,享受津贴,并获颁发的“特殊津贴证书”,2006年度,又被中国老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者光荣称号。 |
| 目录 | |
| Part 1 寻茶 香茗丛生探其源 茶源追溯 014 古老的中国,古老的茶 014 嘉木生于南——茶树的发现 014 茶,走向世界 015 茶之圣者——陆羽 017 不慕荣华只爱茶 017 陆氏茶与《茶经》 018 茶的发展之路 019 千年发展史 019 饮茶方式的变化 020 中国主要茶区 021 江南茶区 021 江北茶区 021 西南茶区 022 华南茶区 022 Part 2 知茶 香叶嫩芽本是它 茶名的来历 024 茶的分类 025 茶叶的选购 026 真茶与假茶 028 新茶与陈茶 029 高山茶与平地茶 029 窨花茶与拌花茶 030 春茶、夏茶和秋茶 031 茶叶的保存 032 影响茶叶变质的环境因素 032 保存茶叶的注意事项 033 茶叶的一般保存方法 034 茶的有益成分 036 茶的六大成分 036 “茶十德” 037 饮茶的佳时间 038 一天之茶 038 四季之茶 038 美味茶点 039 饮茶的禁忌 040 日常饮茶的注意事项 040 特殊人群饮茶的注意事项 040 女性不宜饮茶的特殊时期 041 泡茶的水 042 古人择水寻泉 042 好水面面观 043 宜茶之水 044 科学煮水 045 茶具 046 新手入门需备茶具 046 茶人茶具 053 饮茶器具如何选 059 专题壶中翘楚——宜兴紫砂壶 060 茶具之首 060 紫砂壶的选购 062 紫砂壶贵在保养 064 Part 3 绿茶 青翠静谧香馥郁 绿茶概述 066 绿茶的制作工艺 066 绿茶的种类 068 绿茶的七大功效 069 绿茶的冲泡 070 绿茶品鉴 072 西湖龙井从来佳茗似佳人 072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吓煞人 074 庐山云雾味浓性泼辣 076 黄山毛峰开在禅房的白莲花 078 六安瓜片七碗清风自六安 080 信阳毛尖先苦后甜人生味 082 太平猴魁刀枪云集,龙飞凤舞 084 蒙顶甘露蒙山味独珍 086 安吉白茶淡竹积雪有奇香 088 竹叶青雪芽近自峨眉得 090 都匀毛尖雪芽芳香都匀生 092 金奖惠明惠明茶,南泉水 093 南山寿眉形如寿者之眉 094 南京雨花茶万古长青真英雄 095 顾渚紫笋牡丹花笑紫笋来 096 径山茶日本茶道的始祖 097 富硒茶抗衰老明星 098 古丈毛尖古阳河畔茶韵长 099 千岛玉叶千岛湖畔龙井茶 100 大佛龙井名茶之乡出名茶 101 千岛银珍杭州七宝之一 102 松阳银猴金瓯玉盘沏名茶 103 平水珠茶一季茶落瘦煞人 104 江山绿牡丹绿茗禅窗备三绝 105 普陀佛茶观音道场出佳茗 106 武阳春雨松针丝雨享盛誉 107 天目青顶云雾飘香胜龙井 108 泰顺云雾茶味醇色秀,香馨汤清 109 金坛雀舌桃花雨中金雀舌 110 敬亭绿雪翠绿匀嫩香气高 111 休宁松萝松萝灵秀朵奇珍 112 老竹大方外形扁平似龙井 113 汀溪兰香缕缕馨香是洋尖 114 瑞草魁东吴秀色出仙茗 115 黄山绿牡丹形似菊花,黄绿隐翠 116 井冈翠绿革命摇篮出香茗 117 开化龙顶青龙盘云幽兰放 118 鸠坑毛尖随唐遗就妙香茗 119 婺源茗眉秀如仕女之细眉 120 婺源仙芝纤细紧直,翠绿光润 121 狗牯脑碧中微黛,莹润生辉 122 小布岩茶形美色佳味醇 123 涌溪火青风茁灵芽香浸六腑 124 屯溪绿茶绿色黄金 125 安化松针针形绿茶的代表 126 安化银毫翠绿白毫香高味鲜 127 日照绿茶北方茶 128 雪青茶豌豆鲜板栗香味无穷 129 恩施玉露古法制茶今留香 130 峡州碧峰人间仙境出香茗 131 双井绿形如鸡爪,光润高香 132 高桥银峰雪芽如银现异香 133 仰天绿雪冰雪未融茶已发 134 赛山玉莲茶苑新秀风韵足 135 崂山绿茶南茶北引得珍品 136 天柱剑毫峻拔遒劲,甘香醇美 137 岳西翠兰小兰花开出新三绿 138 龟山岩绿龟峰名著有宝不孤 139 采花毛尖湖北名茶 140 双桥毛尖大悟毛尖毫显香高 141 峨眉毛峰香茗本是凤鸣茶 142 文君嫩绿烹茶涤尘思,清逸凉无比 143 峨蕊春芽大麦粗 144 峨眉雪芽清明雪香馥郁淡雅 145 遵义毛峰小江南的新毛峰 146 湄江翠片由涩至香腮生津 147 巴山雀舌抗癌名茶 148 永川秀芽鲜润嫩绿醇香回甘 149 午子绿茶绿色天然无污染 150 青城雪芽旧艺新创成名茶 151 桂平西山茶山有好景,茶有佳味 152 昭平银杉九山半水三绿四美 153 贵定云雾茶鸟王鱼钩清贡茶 154 宝洪茶一碗宝洪十里香 155 滇绿深绿粗壮,幽香持久 156 桂林毛尖山美水美茶更香 157 苍山雪绿雪芽近自峨眉得 158 南糯白毫大叶种绿茶 159 墨江云针取自玉露自成一家 160 云海白毫云海缭绕生香茗 161 凌云白毫孕育千载飘茶香 162 Part 4 红茶 红亮醇和味浓鲜 红茶概述 164 红茶的制作工艺 164 红茶的种类 166 红茶的六大功效 167 红茶的冲泡 168 红茶品鉴 170 祁门红茶清誉高香压群芳 170 正山小种红茶鼻祖正英豪 172 滇红工夫香高味浓冷后浑 174 金骏眉金骏如眉香优雅 176 银骏眉一芽一叶总香醇 177 政和工夫闽红工夫之上品 178 坦洋工夫凝香一壶春 179 宜红工夫神农架上出仙草 180 川红工夫后起之秀有橘香 181 宁红工夫茶盖中华,价甲天下 182 英德红茶英红鲜醇倍青睐 183 信阳红清新果香独一味 184 九曲红梅馥郁芬芳似鱼钩 185 遵义红鲜爽浓郁金毫显 186 日照红梅茶腊梅香韵 187 贵妃红茶浓强鲜香赛荔枝 188 越红工夫金毫显露,香高味浓 189 白琳工夫长于崖林远销世界 190 荔枝红茶早的自然水果红茶 191 竹海金茗买田阳羡,种茶养老 192 海南红茶香高持久,鲜爽红亮 193 日月潭红茶香飘百年改进更优 194 Part 5 黑茶 千载茶香黛 黑茶概述 196 黑茶的制作工艺 196 黑茶的种类和功效 197 黑茶的冲泡 198 黑茶品鉴 200 普洱散茶回韵无穷 200 普洱熟茶能喝的古董 202 普洱生茶修道灵芝草 204 沱茶醇厚回甘似窝头 206 安化千两茶色泽如铁一卷香 208 六堡茶味浓如槟榔 210 四川边茶边茶似有老茶香 212 老青茶茶香清长似蜜桃 213 老帕卡馥郁兰香高扬 214 老甘甜醇厚淡兰香 214 老茶头醇厚如红酒 215 螃蟹脚不是普洱胜普洱 215 七子饼茶酷似满月清爽滑 216 茯砖茶一泡一种香 216 老班章普洱茶中的“茶霸” 217 普洱茶膏皇家御用饮品 217 同昌圆茶栗黄栗红青叶香 218 鼎兴圆茶色泽栗红野樟香 218 福元昌圆茶普洱茶王 219 同庆号老圆茶百年老号,普天同庆 219 宋聘圆茶色泽栗黄,浓郁润滑 220 鸿泰昌圆茶边境普洱 220 可以兴砖茶砖茶 221 红印圆茶现代普洱贡茶 221 绿印圆茶味涩润喉回甘快 222 黄印圆茶现代拼配茶鼻祖 222 班禅紧茶心脏形紧茶 223 下关铁饼圆茶普洱茶史上的孤品 223 金瓜贡茶普洱茶中的“太上皇” 224 敬昌圆茶外形美观,精工揉造 224 杨聘圆茶倚邦山上的普洱 225 同兴圆茶栗黄带灰,汤色橙黄明亮 225 专题慧眼识普洱茶 226 普洱茶的分类 226 普洱茶的选购 228 普洱茶的收藏 230 普洱茶的保存 232 Part 6 乌龙茶 绿叶红边齿留香 乌龙茶概述 234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234 乌龙茶的种类和功效 235 乌龙茶的冲泡 236 乌龙茶品鉴 238 安溪铁观音观音香万方 238 冻顶乌龙茶中圣品 240 武夷大红袍茶中状元 242 武夷肉桂蟠龙岩之玉桂 244 凤凰单丛中国的国宝 246 黄金桂清明茶有透天香 248 阿里山乌龙高山茶的代表 250 闽北水仙果香为诸茶之冠 252 永春佛手望仙山香椽香 254 Part 7 黄茶 堆绿叠翠笋破土 黄茶概述 256 黄茶的制作工艺 256 黄茶的种类和功效 257 黄茶的冲泡 258 黄茶品鉴 260 君山银针白银盘里一青螺 260 霍山黄芽茶之名品益众 262 蒙顶黄芽露芽云叶胜醍醐 264 广东大叶青味和醇正 266 Part 8 白茶 绿妆素裹淡回甘 白茶概述 268 白茶的制作工艺 268 白茶的种类 269 白茶的功效 269 白茶的冲泡 270 白茶品鉴 272 白毫银针茶中美女 272 白牡丹宛如蓓蕾初放 274 贡眉港澳地区的畅销白茶 276 新工艺白茶福鼎工艺出新品 278 Part 9 花茶 摘花为茶熏片香 花茶概述 280 花茶的工艺 280 花茶的种类和功效 281 花茶的冲泡 282 花茶品鉴 284 茉莉花茶列作人间香 284 柚子花茶花茶 286 桂花茶浓郁桂花香 287 金银花茶三道之后出真香 288 |
| 编辑推荐 | |
| 1、性。本书主编是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员、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王广智。图书内容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可推敲性。 2、市场性。本书图片和拍摄场地,都有张一元茶叶公司全称帮助和指导,茶艺师是具有茶艺资质的专业人士。 3、科普性。本书的内容简单、通俗、易懂,寓茶叶知识、茶文化于图文说明之中,本书还随书附赠茶艺DVD光盘,使广大读者,能够在家中轻松学茶艺。 4、本系列丛书,图片拍摄精美,版式通俗、美观,非常适合大众购买、收藏。 5、全面性。本书囊括了全国知名茶、精品茶和地方茶,包括7大茶类的158种茶叶单品。 |
| 文摘 | |
| 序言 | |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编排非常人性化,将“鉴赏”、“购买”和“冲泡”这三个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的主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叶知识体系。这对于像我这样想要系统学习中国茶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在“鉴赏”部分,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各种茶叶的名称和产地,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每一种茶叶背后的故事和特点,让人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知识。而“购买”章节,则更加贴近实际生活,针对性地解决了消费者在选购茶叶时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如何避免买到劣质茶叶,如何判断茶叶的新鲜度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我这个茶叶“小白”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冲泡”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用心”的态度。书中强调了“茶道”精神,以及在冲泡过程中如何去感受茶的温度、香气和变化,这让品茶的过程从一种简单的行为,升华成了一种与自我对话、与自然交流的仪式。这本书让我明白,品茶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滋养。它让我更加热爱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瑰宝。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古典韵味,淡雅的色彩和精致的插图,瞬间勾起了我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茶香仿佛扑面而来,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我一直觉得,品茶不仅仅是喝一杯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细节的体味。这本书的书名——《中国茶叶:鉴赏 购买 冲泡》,简洁而直观,似乎概括了品茶的各个重要环节。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鉴赏”的部分,毕竟,了解茶叶的产地、品种、等级,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风味和香气,是提升品饮体验的关键。想象一下,能从一杯茶中品出山川的灵气,感受工匠的匠心,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体验。而“购买”章节,想必会为我这个新手提供宝贵的指导,让我不再为琳琅满目的茶叶市场感到迷茫,能够有针对性地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茶叶。至于“冲泡”,这更是我一直以来困惑的环节,不同的茶叶是否需要不同的水温、冲泡时间和器皿?这些细节的差异,又会如何影响一杯茶的最终口感?我非常渴望书中能有详尽的解答,让我能在家中也能冲泡出一杯令人惊艳的好茶,将这份对中国茶的喜爱,化为实际的品饮乐趣。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茶道老师,等待着我来开启这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评分我一直认为,品茶是一门需要耐心和细致的艺术,而这本书恰恰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份详尽的艺术指南。书中对于茶叶“鉴赏”部分的描述,细致入微,从干茶的外形、色泽,到冲泡后的汤色、香气,再到叶底的形态,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之前对茶叶的辨识能力很有限,总是容易被花哨的包装所迷惑,而这本书则教会了我如何透过表象,去洞察茶叶的真正品质。特别是关于不同茶叶的香气描述,那些诸如“兰花香”、“蜜香”、“花果香”等词汇,让我对原本模糊的嗅觉体验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也激发了我尝试去细细品味其中奥秘的兴趣。在“购买”方面,书中提供的建议非常实用,从如何辨别真伪,到如何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关于茶叶的储存方法,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之前容易被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一点。而“冲泡”的部分,则更是让我对一杯好茶的诞生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茶叶的最佳冲泡水温、时间以及冲泡手法,这些看似微小的差异,却能对最终的口感产生巨大的影响。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掌握了一套品茶的“秘籍”,对于未来选购和冲泡茶叶,心中多了一份底气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那些印刷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它所承载的,是中国人对一片小小茶叶的千年情怀,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是对生活艺术的追求。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不同茶叶背后故事的挖掘,那些关于产地、采摘、制作工艺的细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种茶叶,都仿佛拥有自己的生命和灵魂,被赋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积淀。例如,书中对武夷岩茶的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茶山,感受着岩石的坚毅和茶树的顽强。而对普洱茶的介绍,则让我体会到了时间的力量,它如何随着岁月的沉淀,焕发出独特的韵味。这种将茶叶与人文、地理、历史融为一体的叙述方式,让我对饮茶这件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解渴,而是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方式。书中的“冲泡”指导,也让我明白,每一次的冲泡都是一次新的尝试,都是一次对茶叶潜力的探索。它鼓励我去尝试,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品饮体验。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用一种更优雅、更深刻的方式去感受生活。
评分阅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来我对茶的认识是多么的浅薄!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茶叶的介绍,更像是一扇通往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的大门。书中对茶叶的“鉴赏”部分,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精美的配图,让我对各种名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一直以为龙井就是龙井,碧螺春就是碧螺春,却不知道它们之间还有那么多细致的差别,从外形、色泽到内质,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学问。书中提到的“购买”技巧,更是如同及时雨,解决了我在选购茶叶时常常遇到的困惑。以往我总是凭着感觉瞎买,结果常常不如人意。现在我明白了,原来选择茶叶还需要考虑季节、储存条件,甚至是为了搭配不同的食物。而“冲泡”的部分,简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以来都是随意冲泡,没想到不同的茶叶竟然需要不同的水温和出水方式,这就像是给茶叶量身定做一套最合适的“穿衣”和“沐浴”方案。书中关于各种茶具的介绍,也让我对品饮的仪式感有了更深的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饮茶世界,让我从一个单纯的“饮茶者”蜕变成一个对茶有了更深刻理解和欣赏的“品茶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