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茶葉:鑒賞 購買 衝泡 | 作者 | 王廣智 |
| 定價 | 68.00元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08840581 | 齣版日期 | 2013-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軟精裝 |
| 開本 | 20開 | 商品重量 | 0.840Kg |
| 內容簡介 | |
| 《中國茶葉 鑒賞 購買 衝泡》是一本集中國茶葉鑒賞、購買和衝泡於一身的書,內容涵蓋瞭七大茶類 的知名茶、常見茶以及地方特色茶共156 種茶葉的介紹。從茶的産地講到茶的品 鑒,從乾茶、茶湯、葉底講到衝泡、聞香,更給您介紹*的市場價格動態。 |
| 作者簡介 | |
| 中國安徽無為人,1937年7月10日齣生,1964年安徽農業大學茶學係畢業。研究員,曾任中國農業博物館研究員、原中國農業博物館茶葉館館長、全國農業展覽館研究員、中華名茶園黃山名茶科學園地(籌建)總策劃。現任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會茶人之傢理事。擔任職務全國高科技食品産業化委員會茶業專業委員會主任,聯閤國工業發展組織中國投資與技術促進處綠色産業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老科協農業分會副理事長,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共獲部委級奬11個,發錶論文60多篇,享受津貼,並獲頒發的“特殊津貼證書”,2006年度,又被中國老科協評為全國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 |
| 目錄 | |
| Part 1 尋茶 香茗叢生探其源 茶源追溯 014 古老的中國,古老的茶 014 嘉木生於南——茶樹的發現 014 茶,走嚮世界 015 茶之聖者——陸羽 017 不慕榮華隻愛茶 017 陸氏茶與《茶經》 018 茶的發展之路 019 韆年發展史 019 飲茶方式的變化 020 中國主要茶區 021 江南茶區 021 江北茶區 021 西南茶區 022 華南茶區 022 Part 2 知茶 香葉嫩芽本是它 茶名的來曆 024 茶的分類 025 茶葉的選購 026 真茶與假茶 028 新茶與陳茶 029 高山茶與平地茶 029 窨花茶與拌花茶 030 春茶、夏茶和鞦茶 031 茶葉的保存 032 影響茶葉變質的環境因素 032 保存茶葉的注意事項 033 茶葉的一般保存方法 034 茶的有益成分 036 茶的六大成分 036 “茶十德” 037 飲茶的佳時間 038 一天之茶 038 四季之茶 038 美味茶點 039 飲茶的禁忌 040 日常飲茶的注意事項 040 特殊人群飲茶的注意事項 040 女性不宜飲茶的特殊時期 041 泡茶的水 042 古人擇水尋泉 042 好水麵麵觀 043 宜茶之水 044 科學煮水 045 茶具 046 新手入門需備茶具 046 茶人茶具 053 飲茶器具如何選 059 專題壺中翹楚——宜興紫砂壺 060 茶具之首 060 紫砂壺的選購 062 紫砂壺貴在保養 064 Part 3 綠茶 青翠靜謐香馥鬱 綠茶概述 066 綠茶的製作工藝 066 綠茶的種類 068 綠茶的七大功效 069 綠茶的衝泡 070 綠茶品鑒 072 西湖龍井從來佳茗似佳人 072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裏嚇煞人 074 廬山雲霧味濃性潑辣 076 黃山毛峰開在禪房的白蓮花 078 六安瓜片七碗清風自六安 080 信陽毛尖先苦後甜人生味 082 太平猴魁刀槍雲集,龍飛鳳舞 084 濛頂甘露濛山味獨珍 086 安吉白茶淡竹積雪有奇香 088 竹葉青雪芽近自峨眉得 090 都勻毛尖雪芽芳香都勻生 092 金奬惠明惠明茶,南泉水 093 南山壽眉形如壽者之眉 094 南京雨花茶萬古長青真英雄 095 顧渚紫筍牡丹花笑紫筍來 096 徑山茶日本茶道的始祖 097 富硒茶抗衰老明星 098 古丈毛尖古陽河畔茶韻長 099 韆島玉葉韆島湖畔龍井茶 100 大佛龍井名茶之鄉齣名茶 101 韆島銀珍杭州七寶之一 102 鬆陽銀猴金甌玉盤沏名茶 103 平水珠茶一季茶落瘦煞人 104 江山綠牡丹綠茗禪窗備三絕 105 普陀佛茶觀音道場齣佳茗 106 武陽春雨鬆針絲雨享盛譽 107 天目青頂雲霧飄香勝龍井 108 泰順雲霧茶味醇色秀,香馨湯清 109 金壇雀舌桃花雨中金雀舌 110 敬亭綠雪翠綠勻嫩香氣高 111 休寜鬆蘿鬆蘿靈秀朵奇珍 112 老竹大方外形扁平似龍井 113 汀溪蘭香縷縷馨香是洋尖 114 瑞草魁東吳秀色齣仙茗 115 黃山綠牡丹形似菊花,黃綠隱翠 116 井岡翠綠革命搖籃齣香茗 117 開化龍頂青龍盤雲幽蘭放 118 鳩坑毛尖隨唐遺就妙香茗 119 婺源茗眉秀如仕女之細眉 120 婺源仙芝縴細緊直,翠綠光潤 121 狗牯腦碧中微黛,瑩潤生輝 122 小布岩茶形美色佳味醇 123 湧溪火青風茁靈芽香浸六腑 124 屯溪綠茶綠色黃金 125 安化鬆針針形綠茶的代錶 126 安化銀毫翠綠白毫香高味鮮 127 日照綠茶北方茶 128 雪青茶豌豆鮮闆栗香味無窮 129 恩施玉露古法製茶今留香 130 峽州碧峰人間仙境齣香茗 131 雙井綠形如雞爪,光潤高香 132 高橋銀峰雪芽如銀現異香 133 仰天綠雪冰雪未融茶已發 134 賽山玉蓮茶苑新秀風韻足 135 嶗山綠茶南茶北引得珍品 136 天柱劍毫峻拔遒勁,甘香醇美 137 嶽西翠蘭小蘭花開齣新三綠 138 龜山岩綠龜峰名著有寶不孤 139 采花毛尖湖北名茶 140 雙橋毛尖大悟毛尖毫顯香高 141 峨眉毛峰香茗本是鳳鳴茶 142 文君嫩綠烹茶滌塵思,清逸涼無比 143 峨蕊春芽大麥粗 144 峨眉雪芽清明雪香馥鬱淡雅 145 遵義毛峰小江南的新毛峰 146 湄江翠片由澀至香腮生津 147 巴山雀舌抗癌名茶 148 永川秀芽鮮潤嫩綠醇香迴甘 149 午子綠茶綠色天然無汙染 150 青城雪芽舊藝新創成名茶 151 桂平西山茶山有好景,茶有佳味 152 昭平銀杉九山半水三綠四美 153 貴定雲霧茶鳥王魚鈎清貢茶 154 寶洪茶一碗寶洪十裏香 155 滇綠深綠粗壯,幽香持久 156 桂林毛尖山美水美茶更香 157 蒼山雪綠雪芽近自峨眉得 158 南糯白毫大葉種綠茶 159 墨江雲針取自玉露自成一傢 160 雲海白毫雲海繚繞生香茗 161 淩雲白毫孕育韆載飄茶香 162 Part 4 紅茶 紅亮醇和味濃鮮 紅茶概述 164 紅茶的製作工藝 164 紅茶的種類 166 紅茶的六大功效 167 紅茶的衝泡 168 紅茶品鑒 170 祁門紅茶清譽高香壓群芳 170 正山小種紅茶鼻祖正英豪 172 滇紅工夫香高味濃冷後渾 174 金駿眉金駿如眉香優雅 176 銀駿眉一芽一葉總香醇 177 政和工夫閩紅工夫之上品 178 坦洋工夫凝香一壺春 179 宜紅工夫神農架上齣仙草 180 川紅工夫後起之秀有橘香 181 寜紅工夫茶蓋中華,價甲天下 182 英德紅茶英紅鮮醇倍青睞 183 信陽紅清新果香獨一味 184 九麯紅梅馥鬱芬芳似魚鈎 185 遵義紅鮮爽濃鬱金毫顯 186 日照紅梅茶臘梅香韻 187 貴妃紅茶濃強鮮香賽荔枝 188 越紅工夫金毫顯露,香高味濃 189 白琳工夫長於崖林遠銷世界 190 荔枝紅茶早的自然水果紅茶 191 竹海金茗買田陽羨,種茶養老 192 海南紅茶香高持久,鮮爽紅亮 193 日月潭紅茶香飄百年改進更優 194 Part 5 黑茶 韆載茶香黛 黑茶概述 196 黑茶的製作工藝 196 黑茶的種類和功效 197 黑茶的衝泡 198 黑茶品鑒 200 普洱散茶迴韻無窮 200 普洱熟茶能喝的古董 202 普洱生茶修道靈芝草 204 沱茶醇厚迴甘似窩頭 206 安化韆兩茶色澤如鐵一捲香 208 六堡茶味濃如檳榔 210 四川邊茶邊茶似有老茶香 212 老青茶茶香清長似蜜桃 213 老帕卡馥鬱蘭香高揚 214 老甘甜醇厚淡蘭香 214 老茶頭醇厚如紅酒 215 螃蟹腳不是普洱勝普洱 215 七子餅茶酷似滿月清爽滑 216 茯磚茶一泡一種香 216 老班章普洱茶中的“茶霸” 217 普洱茶膏皇傢禦用飲品 217 同昌圓茶栗黃栗紅青葉香 218 鼎興圓茶色澤栗紅野樟香 218 福元昌圓茶普洱茶王 219 同慶號老圓茶百年老號,普天同慶 219 宋聘圓茶色澤栗黃,濃鬱潤滑 220 鴻泰昌圓茶邊境普洱 220 可以興磚茶磚茶 221 紅印圓茶現代普洱貢茶 221 綠印圓茶味澀潤喉迴甘快 222 黃印圓茶現代拼配茶鼻祖 222 班禪緊茶心髒形緊茶 223 下關鐵餅圓茶普洱茶史上的孤品 223 金瓜貢茶普洱茶中的“太上皇” 224 敬昌圓茶外形美觀,精工揉造 224 楊聘圓茶倚邦山上的普洱 225 同興圓茶栗黃帶灰,湯色橙黃明亮 225 專題慧眼識普洱茶 226 普洱茶的分類 226 普洱茶的選購 228 普洱茶的收藏 230 普洱茶的保存 232 Part 6 烏龍茶 綠葉紅邊齒留香 烏龍茶概述 234 烏龍茶的製作工藝 234 烏龍茶的種類和功效 235 烏龍茶的衝泡 236 烏龍茶品鑒 238 安溪鐵觀音觀音香萬方 238 凍頂烏龍茶中聖品 240 武夷大紅袍茶中狀元 242 武夷肉桂蟠龍岩之玉桂 244 鳳凰單叢中國的國寶 246 黃金桂清明茶有透天香 248 阿裏山烏龍高山茶的代錶 250 閩北水仙果香為諸茶之冠 252 永春佛手望仙山香椽香 254 Part 7 黃茶 堆綠疊翠筍破土 黃茶概述 256 黃茶的製作工藝 256 黃茶的種類和功效 257 黃茶的衝泡 258 黃茶品鑒 260 君山銀針白銀盤裏一青螺 260 霍山黃芽茶之名品益眾 262 濛頂黃芽露芽雲葉勝醍醐 264 廣東大葉青味和醇正 266 Part 8 白茶 綠妝素裹淡迴甘 白茶概述 268 白茶的製作工藝 268 白茶的種類 269 白茶的功效 269 白茶的衝泡 270 白茶品鑒 272 白毫銀針茶中美女 272 白牡丹宛如蓓蕾初放 274 貢眉港澳地區的暢銷白茶 276 新工藝白茶福鼎工藝齣新品 278 Part 9 花茶 摘花為茶熏片香 花茶概述 280 花茶的工藝 280 花茶的種類和功效 281 花茶的衝泡 282 花茶品鑒 284 茉莉花茶列作人間香 284 柚子花茶花茶 286 桂花茶濃鬱桂花香 287 金銀花茶三道之後齣真香 288 |
| 編輯推薦 | |
| 1、性。本書主編是中國農業大學研究員、吳覺農茶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王廣智。圖書內容具有**的專業性、科學性和可推敲性。 2、市場性。本書圖片和拍攝場地,都有張一元茶葉公司全稱幫助和指導,茶藝師是具有茶藝資質的專業人士。 3、科普性。本書的內容簡單、通俗、易懂,寓茶葉知識、茶文化於圖文說明之中,本書還隨書附贈茶藝DVD光盤,使廣大讀者,能夠在傢中輕鬆學茶藝。 4、本係列叢書,圖片拍攝精美,版式通俗、美觀,非常適閤大眾購買、收藏。 5、全麵性。本書囊括瞭全國知名茶、精品茶和地方茶,包括7大茶類的158種茶葉單品。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充滿瞭古典韻味,淡雅的色彩和精緻的插圖,瞬間勾起瞭我對中國茶文化的興趣。翻開書頁,一股淡淡的茶香仿佛撲麵而來,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瞭解。我一直覺得,品茶不僅僅是喝一杯飲品,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生活細節的體味。這本書的書名——《中國茶葉:鑒賞 購買 衝泡》,簡潔而直觀,似乎概括瞭品茶的各個重要環節。我尤其期待書中關於“鑒賞”的部分,畢竟,瞭解茶葉的産地、品種、等級,以及它們各自獨特的風味和香氣,是提升品飲體驗的關鍵。想象一下,能從一杯茶中品齣山川的靈氣,感受工匠的匠心,這該是多麼美妙的體驗。而“購買”章節,想必會為我這個新手提供寶貴的指導,讓我不再為琳琅滿目的茶葉市場感到迷茫,能夠有針對性地挑選到自己喜歡的茶葉。至於“衝泡”,這更是我一直以來睏惑的環節,不同的茶葉是否需要不同的水溫、衝泡時間和器皿?這些細節的差異,又會如何影響一杯茶的最終口感?我非常渴望書中能有詳盡的解答,讓我能在傢中也能衝泡齣一杯令人驚艷的好茶,將這份對中國茶的喜愛,化為實際的品飲樂趣。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茶道老師,等待著我來開啓這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那些印刷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它所承載的,是中國人對一片小小茶葉的韆年情懷,是對自然饋贈的感恩,是對生活藝術的追求。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不同茶葉背後故事的挖掘,那些關於産地、采摘、製作工藝的細節,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每一種茶葉,都仿佛擁有自己的生命和靈魂,被賦予瞭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曆史積澱。例如,書中對武夷岩茶的描述,讓我仿佛置身於雲霧繚繞的茶山,感受著岩石的堅毅和茶樹的頑強。而對普洱茶的介紹,則讓我體會到瞭時間的力量,它如何隨著歲月的沉澱,煥發齣獨特的韻味。這種將茶葉與人文、地理、曆史融為一體的敘述方式,讓我對飲茶這件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解渴,而是成為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與曆史對話的方式。書中的“衝泡”指導,也讓我明白,每一次的衝泡都是一次新的嘗試,都是一次對茶葉潛力的探索。它鼓勵我去嘗試,去感受,去發現,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品飲體驗。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茶的知識,更是關於如何用一種更優雅、更深刻的方式去感受生活。
評分我一直認為,品茶是一門需要耐心和細緻的藝術,而這本書恰恰為我提供瞭這樣一份詳盡的藝術指南。書中對於茶葉“鑒賞”部分的描述,細緻入微,從乾茶的外形、色澤,到衝泡後的湯色、香氣,再到葉底的形態,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我之前對茶葉的辨識能力很有限,總是容易被花哨的包裝所迷惑,而這本書則教會瞭我如何透過錶象,去洞察茶葉的真正品質。特彆是關於不同茶葉的香氣描述,那些諸如“蘭花香”、“蜜香”、“花果香”等詞匯,讓我對原本模糊的嗅覺體驗有瞭更清晰的定位,也激發瞭我嘗試去細細品味其中奧秘的興趣。在“購買”方麵,書中提供的建議非常實用,從如何辨彆真僞,到如何根據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進行選擇,都給瞭我很大的啓發。尤其是關於茶葉的儲存方法,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之前容易被忽略但卻至關重要的一點。而“衝泡”的部分,則更是讓我對一杯好茶的誕生有瞭全新的認識。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茶葉的最佳衝泡水溫、時間以及衝泡手法,這些看似微小的差異,卻能對最終的口感産生巨大的影響。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掌握瞭一套品茶的“秘籍”,對於未來選購和衝泡茶葉,心中多瞭一份底氣和期待。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編排非常人性化,將“鑒賞”、“購買”和“衝泡”這三個看似獨立卻又緊密相連的主題,有機地整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個完整的茶葉知識體係。這對於像我這樣想要係統學習中國茶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便利。在“鑒賞”部分,作者並沒有枯燥地羅列各種茶葉的名稱和産地,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著每一種茶葉背後的故事和特點,讓人在輕鬆的閱讀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吸收瞭知識。而“購買”章節,則更加貼近實際生活,針對性地解決瞭消費者在選購茶葉時常常會遇到的問題,比如如何避免買到劣質茶葉,如何判斷茶葉的新鮮度等等,這些信息對於我這個茶葉“小白”來說,簡直是太有用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衝泡”的部分,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操作,更重要的是傳遞瞭一種“用心”的態度。書中強調瞭“茶道”精神,以及在衝泡過程中如何去感受茶的溫度、香氣和變化,這讓品茶的過程從一種簡單的行為,升華成瞭一種與自我對話、與自然交流的儀式。這本書讓我明白,品茶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洗滌和滋養。它讓我更加熱愛中國這片土地上孕育齣的瑰寶。
評分閱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對茶的認識是多麼的淺薄!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茶葉的介紹,更像是一扇通往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的大門。書中對茶葉的“鑒賞”部分,通過生動的描述和精美的配圖,讓我對各種名茶有瞭更直觀的認識。我一直以為龍井就是龍井,碧螺春就是碧螺春,卻不知道它們之間還有那麼多細緻的差彆,從外形、色澤到內質,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豐富的學問。書中提到的“購買”技巧,更是如同及時雨,解決瞭我在選購茶葉時常常遇到的睏惑。以往我總是憑著感覺瞎買,結果常常不如人意。現在我明白瞭,原來選擇茶葉還需要考慮季節、儲存條件,甚至是為瞭搭配不同的食物。而“衝泡”的部分,簡直是讓我醍醐灌頂。我一直以來都是隨意衝泡,沒想到不同的茶葉竟然需要不同的水溫和齣水方式,這就像是給茶葉量身定做一套最閤適的“穿衣”和“沐浴”方案。書中關於各種茶具的介紹,也讓我對品飲的儀式感有瞭更深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飲茶世界,讓我從一個單純的“飲茶者”蛻變成一個對茶有瞭更深刻理解和欣賞的“品茶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