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世界纪录及奥运会举重概览
定价:40.00元
作者:杨世勇 等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36460928
字数:
页码:30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世界纪录及奥运会举重概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并可作为举重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管理人员、有关体育工作者和举重爱好者的重要参考书。《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重世界纪录及奥运会举重概览》的出版对于了解和宣传我国举重运动的光辉业绩。
目录
部分 竞技举重世界纪录
一、男子世界纪录(1907-2006年)
(一)52公斤级(1969-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级(194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级(1913-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级(1913年6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级(1913年6月7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级(1912年1月-1992年12月31日)
(七)82.5公斤以上级(1907年6月7日-1950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级(1951年1日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级(1951年1月1日-1968年]2月31日)
(十)90公斤以上级-110公斤级(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一)10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11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110公斤以上级(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k)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1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9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108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Et)
(二十四)56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2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77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85公斤级(1998年1月1Et至今)
(二十九)94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级(1998年1月1曰至今)
(三十一)10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07-2006年创破男子世界纪录统计
二、青年男子世界纪录(1962-2006年)
(一)52公斤级(1965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90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以上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110公斤级(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10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11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110公斤以上级(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四)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91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108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56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62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77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8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94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九)10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62-2006年10月创破青年男子世界纪录统计
三、女子世界纪录(1987-2006年)
(一)46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曰)
(二)48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52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56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60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67.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7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82.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82.5公斤以上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4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5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五)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六)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七)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4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5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一)5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二)6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三)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7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7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87-2006年10月创破女子世界纪录统计
四、青年女子世界纪录(1995-2006年)
(一)46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50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三)54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四)59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五)64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六)70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七)76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八)83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九)83公斤以上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4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一)5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二)5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三)6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四)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五)7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六)7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95-2006年10月创破青年女子世界纪录统计
第二部分 历届奥运会举重比赛成绩概览
一、第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第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三、第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四、第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五、第9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六、第10届奧运会举重比赛
七、第1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八、第14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九、第15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第16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一、第1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二、第1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三、第19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四、第20届奧运会举重比赛
十五、第2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六、第22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七、第2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八、第24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九、第25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第26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一、第2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二、第2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三、奧运会举重比赛奖牌统计(1896-2004)
二十四、奥运会举重获得者名录(1896-2004)
第三部分 国际举重联合会概览
一、国际举重联合会
二、国际举重联合会会员协会
三、国际举重联合会历任主要领导人
四、国际举联2005-2008年主要机构官员名录
第四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技术规则、举重英语概览
一、国际举重联合会2005-2008年技术规则主要内容
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英语广播程序
三、国际举重比赛英语广播程序(示例)
四、举重专业英语
五、举重裁判员英语试题及答案
第五部分 国际举重联合会竞赛指南
一、交通
二、注册
三、住宿
四、用餐
五、会议和代表大会
六、比赛区
七、体重称量室
八、桑拿
九、训练馆
十、礼仪程序
十一、人力资源
十二、互联网网址和文件
十三、比赛场地布局
十四、文件分发
十五、文件样本
附录:《国际举重联合会2005-2008年技术规则的实施对我国举重训练
竞赛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第1届男子世界举重锦标赛于1891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第1届奥运会男子举重比赛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初的几届男子世界举重锦标赛和奥运会举重比赛,由于缺乏统一竞赛规则,都没有根据体重进行分级比赛。另外,由于器材不规范,又和大力士表演分不开,所以竞赛方式多种多样,有推举、抓举、单手举、双手举、大陆式举等等。比赛时不仅比所举的重量,有时也用固定重量比连续举起的次数。例如,1904年4月18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5届世界男子举重锦标赛上,除进行单手举和双手举外,还增加了推举100公斤和右手抓举50公斤计数。
1905年4月,在柏林举行的第6届世界男子锦标赛上,参赛者次根据体重分为3个级别;即体重不超过70公斤的轻量级,体重在70公斤至80公斤的中量级和体重80公斤以上的重量级。
1905年6月10日,国际举重联合会在德国杜伊斯堡成立,但是由于竞赛方式和举重器械不统一,世界纪录的确认非常困难。直到1907年才开始逐渐正式确立有关男子举重级别的世界纪录。这些世界纪录包括右手抓举、左手抓举、右手挺举、左手挺举、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双手挺举。
1910年6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有5个国家25名选手参赛的第13届世界锦标赛上。将体重分成了4级,即增加了体重不超过60公斤的次轻量级。1920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行的第7届奥运会上,比赛动作规定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并重新划分了体重级别,增加了轻重量级,使举重级别达到了5级。即次轻量级体重不超过60公斤,轻量级体重60公斤以上至67.5公斤,中量级体重67.5公斤以上至75公斤,轻重量级体重75公斤至82.5公斤,重量级体重82.5公斤以上。从此,上述5个级别在世界比赛中稳定了20年。
1920年9月在维也纳还举行了有5个国家74名运动员参加的第20届世界举重锦标赛,并次产生了以队为单位的团体比赛。1922年4月在爱沙尼亚塔林举行的第21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竞赛动作又改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192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了第9届奥运会举重比赛,竞赛动作改为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
……
序言
部分 竞技举重世界纪录
一、男子世界纪录(1907-2006年)
(一)52公斤级(1969-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级(194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级(1913-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级(1913年6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级(1913年6月7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级(1912年1月-1992年12月31日)
(七)82.5公斤以上级(1907年6月7日-1950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级(1951年1日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级(1951年1月1日-1968年]2月31日)
(十)90公斤以上级-110公斤级(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一)10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11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110公斤以上级(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k)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1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9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108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Et)
(二十四)56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2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77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85公斤级(1998年1月1Et至今)
(二十九)94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级(1998年1月1曰至今)
(三十一)10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07-2006年创破男子世界纪录统计
二、青年男子世界纪录(1962-2006年)
(一)52公斤级(1965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二)56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60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67.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7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82.5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90公斤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90公斤以上级(1962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90公斤以上。110公斤级(1969年1月1日-1976年12月31日)
(十)10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110公斤级(197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110公斤以上级(1969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四)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五)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六)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七)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91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9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一)108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二)108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十三)56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62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六)77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七)8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八)94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九)10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三十)10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62-2006年10月创破青年男子世界纪录统计
三、女子世界纪录(1987-2006年)
(一)46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曰)
(二)48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三)52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四)56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五)60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六)67.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七)7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八)82.5公斤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九)82.5公斤以上级(1987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4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一)5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二)5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三)59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四)64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五)70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六)76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
(十七)83公斤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八)83公斤以上级(1993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九)4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5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一)5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二)6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三)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四)7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二十五)7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87-2006年10月创破女子世界纪录统计
四、青年女子世界纪录(1995-2006年)
(一)46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二)50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三)54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四)59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五)64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六)70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七)76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八)83公斤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九)83公斤以上级(1995年1月1日-1997年12月31日)
(十)4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一)5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二)58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三)63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四)69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五)75公斤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十六)75公斤以上级(1998年1月1日至今)
附录:1995-2006年10月创破青年女子世界纪录统计
第二部分 历届奥运会举重比赛成绩概览
一、第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第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三、第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四、第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五、第9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六、第10届奧运会举重比赛
七、第1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八、第14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九、第15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第16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一、第1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二、第1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三、第19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四、第20届奧运会举重比赛
十五、第21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六、第22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七、第23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八、第24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十九、第25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第26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一、第27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二、第28届奥运会举重比赛
二十三、奧运会举重比赛奖牌统计(1896-2004)
二十四、奥运会举重获得者名录(1896-2004)
第三部分 国际举重联合会概览
一、国际举重联合会
二、国际举重联合会会员协会
三、国际举重联合会历任主要领导人
四、国际举联2005-2008年主要机构官员名录
第四部分 2008年北京奥运会技术规则、举重英语概览
一、国际举重联合会2005-2008年技术规则主要内容
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举重比赛英语广播程序
三、国际举重比赛英语广播程序(示例)
四、举重专业英语
五、举重裁判员英语试题及答案
第五部分 国际举重联合会竞赛指南
一、交通
二、注册
三、住宿
四、用餐
五、会议和代表大会
六、比赛区
七、体重称量室
八、桑拿
九、训练馆
十、礼仪程序
十一、人力资源
十二、互联网网址和文件
十三、比赛场地布局
十四、文件分发
十五、文件样本
附录:《国际举重联合会2005-2008年技术规则的实施对我国举重训练
竞赛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对我而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时代缩影。我记得当时对举重项目尤其关注,那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力量、技巧和毅力,深深吸引了我。看着他们一次次挑战自己的极限,将沉重的杠铃高高举起,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至今仍在我脑海中清晰可见。我曾无数次地想象,在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日夜的艰辛训练,克服了多少伤痛和困难,才最终站在了那个闪耀的舞台上。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一次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超越自我的生动诠释,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坚持和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评分回想起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绝对是我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那时的我,虽然对很多体育项目还不太了解,但举重比赛却总能牢牢吸引住我的目光。看着那些运动员们,一个个身材结实,眼神坚毅,然后用尽全身力气,将那沉甸甸的杠铃高高举过头顶,我都会忍不住屏住呼吸,替他们捏一把汗。一旦举成功,全场观众的欢呼声,运动员脸上露出的喜悦,都让我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力量和激情。那时候,我常常会在看完比赛后,模仿电视里举重运动员的样子,在家里找些“假想的”重物举一举,虽然笨拙,但内心却充满了对他们的崇拜和对力量的向往。北京奥运会,在我心中,就是一个关于力量、关于拼搏、关于梦想的盛大庆典。
评分我一直对奥林匹克运动会充满热情,尤其是那些力量与技巧并存的比赛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人生中一个特别的记忆,当时我对中国体育健儿们在各个项目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尤其是举重项目,每次看到运动员们挑战极限,将沉重的杠铃高高举起,我都感到心潮澎湃。那种专注、那种爆发力、那种对自身潜能的挖掘,无不让我深深着迷。我记得当时在电视机前,为每一个成功的抓举和挺举呐喊助威,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至今历历在目。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无数运动员梦想实现的舞台,是他们多年辛勤付出的最高荣誉的体现。那种精神力量,那种超越自我的决心,至今都激励着我。每当想起那些画面,我就会重新感受到那份激情与力量,也让我对体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对于我来说,体育不仅仅是比赛,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对人类极限的不断探索。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我尤其关注举重项目,每一次成功的试举都像是对人体潜能的一次极致展现,那种力量与控制的完美结合,让我肃然起敬。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那种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更是深深打动了我。他们的每一次训练,每一次克服伤病的坚持,都是为了那一刻的荣耀。我常常会想象他们背后付出的汗水和泪水,那种为了梦想而奋斗的执着,是多么令人动容。北京奥运会的那份记忆,至今仍能唤起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让我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视拼搏奋斗的精神。
评分我总觉得,体育的力量在于它能够超越语言和国界,连接起不同的人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眼中,就是这样一个绝佳的例子。我当时最感兴趣的,就是举重比赛。我常常被运动员们身上那种凝聚的力量所震撼,他们每一次将杠铃举起,都仿佛在挑战物理学的极限,也在挑战人类的潜能。这种纯粹的力量展现,让我觉得非常纯粹和震撼。我喜欢看他们比赛时的那种专注,那种全身心的投入,那种为了目标而拼尽全力的样子。北京奥运会,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举重项目的窗口,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体育不仅仅是竞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一种对自我挑战的肯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