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懿媛编著的这本《集汉隶书好诗(曹全碑)》以名碑《曹全碑》为依托,精选古代名家名诗若干篇,然后将《曹全碑》碑拓字集成有趣的古诗书法读物。同时,书中还编排有古诗诗意、书法常用款式及集字创作方法,供目标读者创作所需。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鹿柴唐·王维
江雪唐·柳宗元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马(其五)唐·李贺
梅花宋·王安石
咏柳唐·贺知章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赠汪伦唐·李白
早春唐·韩愈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山行唐·杜牧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小池宋·杨万里
春日宋·朱熹
论诗清·赵翼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戏答元珍宋·欧阳修
[附]《曹全碑》笔画书写方法
[附]《曹全碑》结体基本规律
每次拿起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我的心情都会格外激动,尤其当它涉及到书法和诗词这两个我最喜爱的领域时。《集汉隶书好诗(曹全碑)》这本书,光是名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曹全碑,作为汉隶的代表作之一,其字形优美,线条流畅,极具艺术感染力,一直是我书法学习中的重要参考。而“集好诗”的理念,则更是将书法的美与诗歌的意境完美结合,这是一种非常巧妙且富有深度的文化传承方式。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那些经过精心挑选、意境深远的中国古典诗歌,被以曹全碑的风格一一呈现。我想象着,当那些描绘山河壮丽的诗句,或是抒发人生感慨的篇章,通过曹全碑那独特的笔触展现出来时,定会有一种别样的韵味。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将文字的美与书法的雅融于一体,必定能带给我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洗礼。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是一本能够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艺术品。
评分我对书法艺术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汉隶,那种古朴典雅的韵味,总让我着迷。《集汉诗书好诗(曹全碑)》这个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曹全碑,作为汉隶中的经典,其字形秀美,笔画流畅,尤其适合表现那些隽永的诗篇。我一直认为,优秀的诗歌和书法是中华文化的两大瑰宝,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其艺术价值更是难以估量。这本书的构思非常新颖,将传世佳句以曹全碑的风格集录,这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欣赏古诗和汉隶。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经过曹全碑的演绎,会呈现出怎样的风采。例如,李清照的词,那种婉约细腻的情感,在曹全碑的笔下,是否会增添一份古朴的韵味?又或是苏轼的豪放词,在隶书的沉静中,又会流露出怎样的壮阔?这本书不仅仅是书法爱好者的福音,更是所有热爱中国古典文化人士的宝藏。
评分最近一直在寻找能够让我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书籍,而《集汉隶书好诗(曹全碑)》这本书,则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光是想到能将曹全碑这种温润如玉、端庄秀丽的汉隶风格,与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相结合,就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诗歌的意境,需要通过恰当的书写方式才能得到最完美的呈现,而曹全碑的笔法,其撇捺的舒展,横竖的挺拔,以及整体的匀称,都能够极大地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一些描写自然风光,或是抒发人生哲理的经典诗句,比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它们在曹全碑的笔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一份精美的书法范本,更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去重新感受和理解那些伟大的文学作品,去体验中国传统文化那独特的魅力,让我能够在一个宁静的午后,在笔墨的香气中,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评分我一直对汉隶的古朴厚重之感心向往之,尤其是曹全碑,更是其中的翘楚。这次终于入手了这本《集汉隶书好诗(曹全碑)》,光是翻开扉页,那熟悉又充满力量的笔画就让我心生欢喜。曹全碑的特点在于其秀丽飘逸,又带着一股内敛的端庄,在隶书中独树一帜。我尤其喜欢它结字舒展,体势匀整,横画短而饱满,竖画长而挺劲,撇捺舒展,既有金石之韵,又不失文人气质。这次将汉隶的经典之作与传世佳句相结合,着实是极大的创举。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何在曹全碑这一优美的载体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想象着,当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九月……”这行字,以曹全碑的笔法书写出来,该是何等风雅;或是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在隶书的古拙中又增添了几分沉静的力量。这本书不仅仅是书法爱好者手中的瑰宝,更是语文学习者、古典文化爱好者都能从中汲取养分的宝藏。它将视觉的享受与精神的陶冶融为一体,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体验。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但书法技艺却略显生疏的读者来说,《集汉隶书好诗(曹全碑)》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优秀的诗歌作品,本身就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学价值。而将这些诗歌,用曹全碑这种被誉为“汉隶之冠”的经典碑帖进行书写,更是将这份美学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常常在想,古人写诗,是否也像是在品味文字的韵味,然后在笔尖上流淌出情感?而曹全碑的风格,恰恰是那种温润内敛、舒展流畅的,非常适合表达那种婉约、雅致的诗句。我期待着,书中能够收录一些我耳熟能详的古诗,比如唐诗中的那些写景抒情的佳作,看看它们在曹全碑的笔下,会呈现出怎样一番不同的风貌。比如,当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遇上曹全碑的笔意,那种苍凉与厚重感,是否会更加深入人心?又或是白居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在隶书的沉稳中,又会有怎样的解读?这本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它能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更具艺术性的方式,去重新认识和感受那些伟大的诗篇,去体会汉代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