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懿媛編著的這本《集漢隸書好詩(曹全碑)》以名碑《曹全碑》為依托,精選古代名傢名詩若乾篇,然後將《曹全碑》碑拓字集成有趣的古詩書法讀物。同時,書中還編排有古詩詩意、書法常用款式及集字創作方法,供目標讀者創作所需。
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登鸛雀樓唐·王之渙
*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鹿柴唐·王維
江雪唐·柳宗元
尋隱者不遇唐·賈島
馬(其五)唐·李賀
梅花宋·王安石
詠柳唐·賀知章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贈汪倫唐·李白
早春唐·韓愈
江南逢李龜年唐·杜甫
山行唐·杜牧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
飲湖上初晴後雨宋·蘇軾
小池宋·楊萬裏
春日宋·硃熹
論詩清·趙翼
題破山寺後禪院唐·常建
渡荊門送彆唐·李白
戲答元珍宋·歐陽修
[附]《曹全碑》筆畫書寫方法
[附]《曹全碑》結體基本規律
每次拿起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籍,我的心情都會格外激動,尤其當它涉及到書法和詩詞這兩個我最喜愛的領域時。《集漢隸書好詩(曹全碑)》這本書,光是名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曹全碑,作為漢隸的代錶作之一,其字形優美,綫條流暢,極具藝術感染力,一直是我書法學習中的重要參考。而“集好詩”的理念,則更是將書法的美與詩歌的意境完美結閤,這是一種非常巧妙且富有深度的文化傳承方式。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那些經過精心挑選、意境深遠的中國古典詩歌,被以曹全碑的風格一一呈現。我想象著,當那些描繪山河壯麗的詩句,或是抒發人生感慨的篇章,通過曹全碑那獨特的筆觸展現齣來時,定會有一種彆樣的韻味。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將文字的美與書法的雅融於一體,必定能帶給我一次前所未有的文化洗禮。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字帖,更是一本能夠啓迪心智、陶冶情操的藝術品。
評分最近一直在尋找能夠讓我沉下心來,細細品味的書籍,而《集漢隸書好詩(曹全碑)》這本書,則完全滿足瞭我的期待。光是想到能將曹全碑這種溫潤如玉、端莊秀麗的漢隸風格,與那些流傳韆古的優秀詩篇相結閤,就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一直覺得,詩歌的意境,需要通過恰當的書寫方式纔能得到最完美的呈現,而曹全碑的筆法,其撇捺的舒展,橫竪的挺拔,以及整體的勻稱,都能夠極大地增強詩歌的感染力。我非常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一些描寫自然風光,或是抒發人生哲理的經典詩句,比如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是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它們在曹全碑的筆下,會是怎樣一番景象?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瞭一份精美的書法範本,更在於它能夠引導我們去重新感受和理解那些偉大的文學作品,去體驗中國傳統文化那獨特的魅力,讓我能夠在一個寜靜的午後,在筆墨的香氣中,與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我一直對漢隸的古樸厚重之感心嚮往之,尤其是曹全碑,更是其中的翹楚。這次終於入手瞭這本《集漢隸書好詩(曹全碑)》,光是翻開扉頁,那熟悉又充滿力量的筆畫就讓我心生歡喜。曹全碑的特點在於其秀麗飄逸,又帶著一股內斂的端莊,在隸書中獨樹一幟。我尤其喜歡它結字舒展,體勢勻整,橫畫短而飽滿,竪畫長而挺勁,撇捺舒展,既有金石之韻,又不失文人氣質。這次將漢隸的經典之作與傳世佳句相結閤,著實是極大的創舉。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何在曹全碑這一優美的載體上煥發齣新的生命力。我想象著,當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永和九年,歲在癸醜,九月……”這行字,以曹全碑的筆法書寫齣來,該是何等風雅;或是李白《將進酒》中“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的豪邁,在隸書的古拙中又增添瞭幾分沉靜的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書法愛好者手中的瑰寶,更是語文學習者、古典文化愛好者都能從中汲取養分的寶藏。它將視覺的享受與精神的陶冶融為一體,是一種難得的文化體驗。
評分我對書法藝術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漢隸,那種古樸典雅的韻味,總讓我著迷。《集漢詩書好詩(曹全碑)》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吸引瞭我。曹全碑,作為漢隸中的經典,其字形秀美,筆畫流暢,尤其適閤錶現那些雋永的詩篇。我一直認為,優秀的詩歌和書法是中華文化的兩大瑰寶,當它們結閤在一起時,其藝術價值更是難以估量。這本書的構思非常新穎,將傳世佳句以曹全碑的風格集錄,這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來欣賞古詩和漢隸。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那些膾炙人口的唐詩宋詞,經過曹全碑的演繹,會呈現齣怎樣的風采。例如,李清照的詞,那種婉約細膩的情感,在曹全碑的筆下,是否會增添一份古樸的韻味?又或是蘇軾的豪放詞,在隸書的沉靜中,又會流露齣怎樣的壯闊?這本書不僅僅是書法愛好者的福音,更是所有熱愛中國古典文化人士的寶藏。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古典文學有著濃厚興趣,但書法技藝卻略顯生疏的讀者來說,《集漢隸書好詩(曹全碑)》的齣現,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我一直覺得,優秀的詩歌作品,本身就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美學價值。而將這些詩歌,用曹全碑這種被譽為“漢隸之冠”的經典碑帖進行書寫,更是將這份美學價值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常常在想,古人寫詩,是否也像是在品味文字的韻味,然後在筆尖上流淌齣情感?而曹全碑的風格,恰恰是那種溫潤內斂、舒展流暢的,非常適閤錶達那種婉約、雅緻的詩句。我期待著,書中能夠收錄一些我耳熟能詳的古詩,比如唐詩中的那些寫景抒情的佳作,看看它們在曹全碑的筆下,會呈現齣怎樣一番不同的風貌。比如,當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遇上曹全碑的筆意,那種蒼涼與厚重感,是否會更加深入人心?又或是白居易“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的豪情,在隸書的沉穩中,又會有怎樣的解讀?這本書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它能讓我們以一種全新的、更具藝術性的方式,去重新認識和感受那些偉大的詩篇,去體會漢代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