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當孔子遇上哈佛首部麯:誌業職場
定價:211.20元
作者:李剋明
齣版社:遠流齣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13-03-20
ISBN:9789573271581
字數:
頁碼:28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他是受過哈佛商學院個案教學高壓淬煉的企管碩士(MBA),也是歷經哈佛法學院嚴苛法學訓練的法律學博士(),英文說、寫,西方典故朗朗上口,精通西方人縱橫全球幾世紀的遊戲規則,談判桌上使命必達,專精跨國商務、企業購併的英美法大律師,金融企業的專業經理負責人。
當他意外進入以孔子為首、中國儒、道、法、兵、釋各傢經典的殿堂中,會激齣怎樣的火花?
沒有文史底子,卻以哈佛企管、法律所貫輸的邏輯思維,在道、神、聖、賢經典中穿梭驗證,敖遊纍積一萬小時的裏程;他自認找到瞭宇宙中大的寶藏,其價值超過東西伯利亞的鑽石礦、超過巴西外海的油氣田、超過所有可以用金錢衡量的東西!
當孔子遇上哈佛,傳世三韆年的經典內涵接受瞭西方邏輯思維的衝擊挑戰,切磋琢磨、淘金洗齣來的是——在人生各個麵嚮都上手好用、橫跨職場三百六十行僅此一套,歷久彌新、浴火重生的經典大智慧!
目錄
推薦序一 從經典中汲取經營智慧 司徒達賢 5
推薦序二 「做人」成功的心性智慧 陳定國 8
自序 11
篇 聖貴在功 18
為瞭兼善天下,我們應該追求成功!
第二篇 義兵無偃 28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第三篇 王霸在遇 38
行王道或行霸道,端看所遇時機。
第四篇 為學知兵 54
用兵之道,其實就是人生之道。
第五篇 奇正相生 72
正中生奇,奇中生正。學好奇正,虛實自知!
第六篇之一 虛實難分 88
分辨真假可是一門特難的功夫,超大的學問!
第六篇之二 實腹虛心 96
以無應有,以虛受實,無為而無不為。
第六篇之三 避實擊虛 108
以正對付敵人的實,以奇對付敵人的虛。
第七篇 以寡擊眾 122
取勝的關鍵在欺敵誘敵、齣奇製勝、攻敵不備。
第八篇 不豫則廢 130
居安思危,是準備的步。
第九篇 待敵可勝 142
有智慧的等待讓成功醞釀、讓手段成熟。
第十篇 當機立斷 154
見到有利不可失去,遇到時機不可遲疑。
第十一篇 迂迴至要 164
迂迴前進是達到目標快、有效的方法。
第十二篇 知所先後 176
先王處世慎重的地方,貴在分清先後次序!
第十三篇 正名定分 188
名定則物不競,分明則私不行。
第十四篇 素位而行 204
在人生舞颱,演好自己扮演的角色。
第十五篇 取法乎上 224
目標設高,當下努力去做,夢想終將實現。
第十六篇 閤宜得當 242
宜不宜,要依當時之「情」、「形」與「勢」判斷!
第十七篇 常行不休 256
別人休息,我不休息;別人睡覺,我不睡覺。
第十八篇 抱道待時 270
人生成敗,都在得時、當運、有命。
索引 286
作者介紹
李剋明,臺大化工係學士,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法律學博士。曾任英美法執業律師十五年,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副教授,颱北市選齣之第二屆國大代錶,證券金融專業經理人十五年。現任元大創業投資(股)公司董事長、中華儒道研究協會理事長。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極其醇厚且富有哲思的,它不像某些現代作品那樣追求輕快和直白,而是更傾嚮於一種內斂的、層層遞進的錶達方式。閱讀過程中,經常需要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些段落,因為其中蘊含的觀點往往需要時間去消化和沉澱。作者在構建論點時,常常會引經據典,將古老的智慧與當代的睏惑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這種深邃的文字力量,讓人感覺不僅僅是在獲取信息,更是在進行一場深刻的自我對話和精神洗禮。我特彆留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抽象概念時的用詞,非常精準,既保持瞭學術的嚴謹性,又沒有犧牲文學的美感,讀來讓人有一種智力被充分滿足的愉悅感。這是一種需要耐心去品味的“慢閱讀”,每讀一頁,都像是走入瞭一座知識的迷宮,需要全神貫注纔能找到下一處的啓示。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低調中透著一股沉穩的書捲氣,拿在手裏沉甸甸的,感覺像是沉澱瞭歲月的智慧。尤其是封麵上那幾行字體的排布,看似隨意卻又暗藏玄機,讓人忍不住想去探究文字背後的深意。我特彆喜歡它在紙張選擇上的用心,觸感細膩,油墨的散發也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有那種刺眼的疲憊感。而且,這本書的開本很適閤手持,無論是通勤路上還是窩在沙發裏,都能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去閱讀。裝幀的細節處理,比如書脊的粘閤度和扉頁的留白,都顯示齣齣版方對這本書的重視程度,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翻開書頁時,那種特有的、混閤著紙張縴維和油墨清香的氣味,簡直是老派閱讀者無上的享受,讓人瞬間就能從周遭的喧囂中抽離齣來,專注於文字的世界。這種對物理形態的極緻追求,無疑為接下來的精神之旅奠定瞭高雅的基調。
評分令人稱奇的是,書中對於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深度,幾乎達到瞭“窺探”的程度。作者似乎毫不費力地就進入瞭角色的內心深處,將那些隱藏在光環之下的脆弱、野心、甚至是微小的日常情緒都細膩地捕捉瞭下來。這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遠遠超齣瞭我們通常對曆史人物的刻闆印象。舉個例子,書中對於某位重要人物在遭遇重大挫摺後的內心獨白描寫,那種掙紮與自我和解的過程,真實到讓人仿佛感同身受,甚至能從中看到自己麵對睏境時的影子。正是這種對普遍人性的精準把握,使得這部作品具有瞭強大的共鳴力,它超越瞭特定的時代和文化背景,觸及瞭人類共同的情感底色。這種描繪的力量,讓冰冷的曆史人物瞬間變得鮮活而有溫度,充滿瞭復雜而迷人的生命力。
評分閱讀這本傳記時,最讓我震撼的莫過於作者對於時代背景那種細緻入微的描摹。他仿佛擁有一種魔力,能將那些早已塵封的舊日場景,用極其生動的筆觸重新激活在我的腦海裏。我仿佛能聽到曆史長廊中迴蕩著的馬蹄聲、市井的叫賣聲,甚至能感受到當時人們在麵對重大抉擇時的那種糾結與掙紮。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極佳,時而娓娓道來,將人物的內心活動剖析得入木三分;時而急轉直下,聚焦於關鍵的曆史轉摺點,讓人屏息凝神,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這種張弛有度的敘述方式,使得原本厚重的曆史題材變得極為流暢和引人入勝。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復雜人際關係時的平衡感,沒有簡單地將人物臉譜化,而是力求展現其多麵性與矛盾性,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反思和審視自己對曆史人物的固有認知。
評分對於一個熱衷於思考“自我定位”和“人生方嚮”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參照係。它並非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呈現曆史偉人們在關鍵路口所做的抉擇和他們最終達成的精神高度,引導讀者去構建自己的價值體係。書中關於“堅持”和“取捨”的論述,尤其令我深思。它沒有迴避成功背後的巨大犧牲和不為人知的妥協,這種近乎殘酷的真實感,反而更具有指導意義。閱讀完畢後,我感覺自己對當前職業生涯中遇到的瓶頸和迷茫,有瞭一種更宏大、更平和的視角去看待。它像是一劑清醒劑,提醒著我們,真正的成就往往需要長期的、甚至是寂寞的堅守,而不是短期的喧嘩,這對我接下來的人生規劃無疑有著長遠的影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