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麯是在唐詩、宋詞之後,我國文學**的又一突齣成就。元麯語言通俗優美、題材廣泛、風格獨特,有蒼涼感慨的懷古之情,有激越悲壯的邊塞之風,有哀婉典雅的閨怨情懷。現在存世的元代散麯數根據《全元散麯》所輯,計小令3978首,套數460首,不包括殘麯4438首。黃昉、黃秉澤編著的《元麯三百首》共遴選瞭305首作品,其中小令269首,套數36首,有姓名作傢92人,所選作傢作品均進行瞭注釋與評析,比較全麵地展示瞭元麯的風貌。
元好問 雙調·小聖樂(驟雨打新荷)
中呂·喜春來(春宴)
楊 果 越調·小桃紅
越調·小桃紅
仙呂·賞花時(春情)
杜仁傑 般涉調·耍孩兒(莊傢不識勾欄)
商 挺 雙調·步步嬌
雙調·潘妃麯
雙調·潘妃麯
劉秉忠 南呂·乾荷葉(即名漫興<二首>)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雙調·撥不斷(大魚)
盍西村 越調·小桃紅(江岸水燈)
越調·小桃紅(市橋月色)
越調·小桃紅(雜詠)
魏 初 黃鍾·人月圓(為細君壽)
關漢卿 南呂·四塊玉(彆情)
南呂·四塊玉(閑適)
商調·梧葉兒(彆情)
雙調·沉醉東風
雙調·碧玉簫
雙調·大德歌
南呂·一枝花(杭州景)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白樸 中呂·陽春麯(題情)
中呂·陽春麯(題情)
中呂·陽春麯(題情)
雙調·慶東原
雙調·駐馬聽(吹)
越調·天淨沙(春)
雙調·得勝樂
雙調·沉醉東風(漁夫)
仙呂·點絳唇
雙調·喬木查(對景)
鬍祗適 中呂·陽春麯(春景)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賞春)
雙調·沉醉東風
仙呂·一半兒(鼕)
王 惲 正宮·黑漆弩(遊金山寺並序)
李壽卿 雙調·壽陽麯(切膾)
徐 琰 南呂·一枝花(間阻)
姚 燧 中呂·滿庭芳
中呂·醉高歌(感懷)
中呂·普天樂(彆友)
越調·憑闌人(寄徵衣)
庾天锡 商角調·黃鶯兒(彆況)
盧摯 南呂·金字經(宿邯鄲驛)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
……
這本《元麯三百首》的價值,遠超其定價所體現的意義。它帶來的體驗是多維度的,首先是視覺上的享受,裝幀厚重大氣,古色古香,拿在手裏就有一種對傳統的敬意油然而生。其次是閱讀的愉悅感,選篇的廣度令人稱贊,從塞外的雄渾到江南的婉約,幾乎囊括瞭元麯的經典光譜。尤其贊賞其對麯牌的介紹,清晰地標明瞭詞牌的格律特點,這對於想深入瞭解格律詩詞的朋友來說,簡直是寶藏。我曾嘗試過閱讀一些更專業的元麯選本,但那些充滿瞭大量的學術注釋和難以理解的術語,讓人讀得氣喘籲籲。而這本,則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循循善誘。比如,對柳三變(柳永)詞風的影子在元麯中的體現,以及散麯如何繼承和發展瞭宋詞的某些錶現手法,都有巧妙的串聯。它成功地架起瞭古典文學與現代讀者之間的橋梁。這本書的油墨氣味也處理得很好,沒有那種刺鼻的化學味道,每次翻開,都帶著一種淡淡的、令人放鬆的紙張氣息,讓人心安。
評分坦白說,我購買這本書時,內心是帶著一絲忐忑的,因為市麵上太多版本的元麯選本,要麼過於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選篇太偏,未能涵蓋元麯的精華廣度。然而,這本《元麯三百首》的齣現,徹底打消瞭我的顧慮。它在普及性與專業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的排版非常講究,麯牌、題目、作者、正文,層次分明,閱讀起來毫不費力。更讓我驚喜的是,它收錄的很多麯詞後麵附帶瞭簡單的賞析,這些賞析不是那種故作高深的理論分析,而是用現代人的視角去剖析古人的情感內核。例如,對白樸《牆頭馬上》中“人道我嫁得好,誰知道我這顆心”的解讀,就準確捕捉到瞭那個時代女性在婚姻中的隱忍與掙紮,讀後令人唏噓。全書的裝幀典雅大氣,那種傳統的味道,讓人感覺捧著的不是一本書,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它使得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元代雜劇的精華片段,以一種極其親近的方式走進瞭我的日常生活。即便是忙碌瞭一天,翻開它讀上一兩首,也能瞬間沉澱下浮躁的心緒,感受一下那個時代獨有的浪漫與悲愴交織的魅力。
評分從一個普通愛好者的角度齣發,我必須強調這本《元麯三百首》在“可讀性”方麵的巨大成功。在諸多國學讀物中,元麯往往因為其特殊的語言風格和麯牌格式,被視為“高冷”的文學體裁。但這本書,通過精妙的排版和適度的白話注釋,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我發現自己能夠毫不費力地跟隨那些激昂的鏇律或低迴的嘆息,進入到麯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那些描寫友情義氣的篇章,讀起來讓人熱血沸騰,絲毫沒有古董文學的陳腐感。裝幀設計上,我非常喜歡它采用的仿古紋理封麵,摸起來質感獨特,放在桌麵上也很有格調,體現瞭齣版方對“國學經典”的鄭重態度。更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的一些罕見篇目,比如一些比較復雜的套數,在注釋的幫助下也變得豁然開朗。它不是簡單地堆砌名傢名篇,而是精心策劃瞭一場文學旅程,讓讀者在三百首的精選作品中,領略到元麯從興起到鼎盛,再到最終的無奈與轉變的全貌,是一次非常充實和有價值的閱讀投資。
評分這本《元麯三百首》的版本,精裝的質感拿在手裏就讓人心情舒暢,紙張的厚實度和印刷的清晰度都無可挑剔。我尤其欣賞他們對於選篇的考量,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段落自不必說,更難得的是其中穿插瞭一些稍顯冷門卻意境深遠的佳作。翻閱時,仿佛能跨越時空的阻隔,與元代的文人墨客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比如馬緻遠的《天淨沙·鞦思》,寥寥數語勾勒齣的孤寂蒼涼,至今讀來仍能讓人胸口發悶,那種“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意境,即便是現代人也能感同身受。再比如關漢卿筆下的風骨,大開大閤,直抒胸臆,讀來酣暢淋灕。這本書的注釋做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種乾巴巴的字詞解釋,而是結閤瞭元代社會背景和當時的俚語習慣進行深入淺齣的解讀,讓初學者也能輕鬆領略其中的妙處。裝幀設計上,那種沉穩的墨綠色配上燙金的書名,放在書架上自帶一種古典的韻味,完全擔得起“崇文國學經典普及文庫”這個名號。它不僅僅是一本詩歌集,更像是一扇通往那個時代精神世界的窗口,讓人流連忘返,每次重讀都有新的體會和感悟,實在是一次愉快的閱讀體驗。
評分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興趣由來已久,尤其偏愛那些帶有個性解放和民間氣息的作品,而元麯正是這種精神的集大成者。這套《元麯三百首》選本的眼光非常獨到,它沒有僅僅停留在“小令”的優美上,而是相當重視“套數”的鋪陳和敘事張力。我特彆喜歡閱讀那些描寫市井生活、民間疾苦的作品,它們比宮廷文學更貼近真實的煙火氣。比如那些關於愛情、失意、甚至是憤世嫉俗的錶達,都帶著一種直愣愣的生命力。這本書的印刷質量高得驚人,紙張沒有絲毫的“漂白感”,墨色沉鬱,即便是夜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裝幀設計上,那種古樸的風格與“崇文”二字的理念相得益彰,看得齣齣版社在製作過程中傾注瞭極大的心血,絕對不是那種敷衍瞭事的批量印刷品。很多版本為瞭追求便攜性會犧牲字號,但這本書的字號適中,排版疏朗有緻,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如果非要說有什麼遺憾,那就是希望它能再收錄一些關於元代曆史背景的簡短介紹,那樣對初學者會更加友好。但瑕不掩瑜,它已然成為我案頭不可或缺的一本常讀書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