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商业摄影书 熊谷晃商业静物摄影构图与用光|8046544 |
| 图书定价: | 79元 |
| 图书作者: | 【日】熊谷 晃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7/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5484499 |
| 开本: | 大16开 |
| 页数: | 111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熊谷晃是日本的商业静物摄影大师,其作品布光和谐严谨,质感强烈,画面优雅清新,是日本商业摄影黄金时期的代表人物。为麒麟啤jiu、小岩井乳业、雅库路特化妆品等知名企业拍摄啤jiu、饮料、食品及化妆品等商品广告。原为富士公司特邀摄影师。他曾在日本《摄影》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介绍自己在商业广告方面的拍摄经验。应新华社主办的《摄影世界》杂志的邀请自2001年开始到2006年,连续六年陆续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他长期从事广告摄影而积累的拍摄技巧和诀窍。 |
| 目录 |
摄影构图基础 007 01焦点对到主角身上,就算其他部分是模糊的,照片也会很有说服力 008 02思考构图 010 03变焦镜头也没关系,选好焦距才是关键 013 04想要把多个被摄体都拍得好看,就需 要用镜头控制距离感和空间关系商品的诀窍 016 05在拍摄前进行被摄体的放置和固定操作,如果事先有想法的话会比较有效率 018 06可以拍到肉眼看不到的世界的高速闪光摄影 022 07用黑色还是白色背景由被摄体决定 024 08把微小的被摄体拍得更大——微距静物摄影 026 09通过设定白平衡,控制季节感、时间感和空气感 030 10拍摄美食照片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032 11把菜品摆出即将被享用的样子,可以营造出新的美味感 036 12数码相机自带的滤镜可以用于商品拍 038 13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拍摄 040 14想要在商品摄影领域闯出一片天,就要学好挖版摄影 044 静物摄影专栏 01用相似的物品让人迷惑也是一种趣味 047 静物摄影专栏 02蕴含在偶然组合中的思想 048 用银盐胶片(即普通胶卷)拍摄的紧张感和用数码相机拍摄的不断试错 050 老式镜头和数码相机镜头的新旧比拼 050 摄影用光基础 051 15灯光的角度会改变被摄体的形象 052 16强光和柔光的制作方法——直射光和散射光 056 17最极端的单光源摄影,只有太阳光的 时候要利用好反光板 058 18有时候也无需特意布光,可以用照进店内的室外光线或者室内照明进行拍摄 060 19拍摄“吸光物体”的布光方法 064 20通过调整反射光表现质感——反光物体 066 21为透明、半透明物体布光,基本上是 用透射光+正面光的组合 070 22活用反光板的技巧——把反光板放在被摄体后方或者下面,营造透射光 074 23给商品加上影子、消除影子的基本 076 24用好单光源,要着眼于被摄体的材质 078 25双光源的透射光布光,要注意调整好术语表平衡,不要让两者有重叠 082 26用多光源拍摄,要给主光源和辅助光进行明确分工 084 27多光源布光可以突出不同材质的被摄 体各自的特征 086 28使用不同色温的光线进行布光——在混合光下用白平衡营造氛围 088 29借助高感光度和长时间曝光,可以把身边的照明工具用到商品拍摄中去 090 30用自制的小型照明器材拍摄旅途中的美食 092 31虽然现在已经过时了,但是我希望大 家能体验一下用钨丝灯照明的商品 096 32闪光灯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变得小型 098 静物摄影专栏 03拍摄黑白的瞬间 100 静物摄影专栏 04太阳底下产生的灵感 102 术语表 商业摄影用语解说 104 |
我不得不承认,我购买这本书更多是出于一种对“专业精神”的崇拜。熊谷晃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匠人气息,让人联想到那种对每一个像素、每一束光线都斤斤计较的态度。我最近正在尝试将我的业余摄影提升到可以接一些小稿子的水平,但总感觉自己的照片缺少了那么一点“商业感”——那种一眼就能抓住眼球,同时又不会显得过于俗气的专业度。这本书既然聚焦于“商业静物”,想必在如何让商品看起来“物超所值”这方面会有独到的见解。我设想书中会有大量的对比图,展示“错误布光”和“正确布光”之间的天壤之别,这对于我这种通过视觉学习效率更高的人来说,简直是最好的教材。而且,预售期也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我的新灯光设备,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未来一年内拍摄实践的“圣经”,让我可以系统地从基础的光学原理,一步步深入到复杂的场景模拟。我尤其期待关于“反光板与柔光箱”的篇章,因为在静物拍摄中,如何控制反射和消除不必要的杂乱,常常是成败的关键。
评分坦率地说,我对摄影书籍的挑选标准非常苛刻,市面上充斥着太多华而不实的“速成宝典”,它们往往只停留在理论的皮毛,或者展示一些后期处理的炫技。我关注这本书,是因为它强调的是“构图”和“用光”这两个摄影的基石。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扎实的用光基础,再好的构图也只是空壳;而没有清晰的构图意图,光线也只是随机的照射。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思维框架,而不是生硬的公式。比如,在拍摄金属制品或玻璃器皿时,光线如何塑造其材质感?书中是否有深入剖析不同材质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特性?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是如何在高对比度的商业场景中,保持暗部细节不丢失,同时高光不过曝的。这种对动态范围的精确控制,才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试金石。如果书里能附带一些作者拍摄时的现场草图或工作流程记录,那就更棒了,那能让我窥见大师思考的路径,远比最终定稿的照片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关于熊谷晃商业静物摄影的书简直是视觉艺术爱好者的福音,虽然我还没开始翻阅,但光看书名和预售信息,我就已经对它充满了期待。我通常对这种偏向实操和理论结合的摄影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涉及到“构图与用光”这种摄影核心技术的深度探讨。我记得之前我看过一些日本摄影师的作品集,那种对细节的极致把控和光影的微妙处理,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沉静而高级的美感。我猜想这本书里一定会有非常详尽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利用自然光营造出食品的诱人质感,或者在影棚环境下,通过多点布光来塑造一个商品的立体感和故事性。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视觉引导线”的技巧,这在商业摄影中至关重要,如何引导观众的视线自然地落到被摄主体上,同时保持画面的平衡,这绝对是需要长期实践和深刻理解才能掌握的学问。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看起来也相当专业,一看就是那种值得收藏的工具书,而不是快餐式的阅读材料。希望它能真正帮我打破目前在静物拍摄中遇到的瓶颈,尤其是在处理复杂背景和高光区域时,那种难以拿捏的平衡感。
评分购买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投资,是对自己审美和技术瓶颈的一次挑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授“如何做”,更重要的是启发“为什么这么做”。比如,在拍摄一组产品照片时,不同的光线设置会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温暖、冰冷、奢华、亲民。我渴望从熊谷晃的视角里,学习如何根据品牌调性来选择和调整光线语言。我预感这本书中会有关于“影调处理”的详细论述,这涉及从相机设置到后期微调的完整链条。我特别关注那些看似不经意却极具设计感的细节处理,比如一个恰到好处的边缘高光,或者一个柔和的渐隐阴影。这些都不是靠运气就能达成的,背后一定有严谨的科学原理和多年的经验积累。我计划买来后,会把书中的关键图例打印出来,贴在我的工作区,时常对照我的实际拍摄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目标是让我的每一张静物作品都能具备那种令人信服的“商业力量”。
评分我一直认为,静物摄影的魅力在于它能在静止中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叙述者就是光线。我是在一个摄影论坛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那位发帖人提到,这本书改变了他对“空间感”的理解。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因为我常常觉得自己的静物照看起来“扁平”,缺乏层次和纵深感。这本书如果能深入讲解如何利用光线的方向性(例如侧逆光或顶光)来雕刻物体的形态,从而营造出三维的视觉体验,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估量了。我关注“包邮”这个信息,说明卖家对物流和客户体验也比较重视,这从侧面反映出对出版物本身的信心。我期待这本书的印刷质量能够匹配其内容深度,尤其是色彩还原度,对于商业摄影作品的呈现至关重要。我希望能看到那些精妙的光影过渡,而不是模糊不清的色块,毕竟,光影的细腻度是检验摄影书印刷质量的最高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