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论语鉴赏辞典 | 作者 | 傅德岷 |
| 定价 | 39.00元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 ISBN | 9787553108193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页码 | 262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论语鉴赏辞典/国学经典鉴赏书系 》是国学鉴赏系列之一。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博大精深,基本上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但长期以来,古代经典受到弱化,几乎中断,导致后人对古代经典几乎隔膜。《论语鉴赏辞典/国学经典鉴赏书系 》正是应运而生,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读者打通阅读经典的任督二脉,讲解透彻,评点犀利,接地气。《论语鉴赏辞典/国学经典鉴赏书系 》是我们阅读《论语》的得力助手。 |
| 作者简介 | |
| 傅德岷,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四川崇州人。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渝州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凡40余年,其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他长期从事中外散文和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散文艺术论》《中外散文纵横论》《外国作家论散文》《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外国散文流变史》《巴蜀散文史稿》等;主编《中外散文名篇鉴赏大辞典》《大学中庸孟子鉴赏》、《古文观止鉴赏》《中国百年散文鉴赏》、《外国百年散文鉴赏》等30余部,获全国及省市社科很好成果二、三等奖8次。 |
| 目录 | |
|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年谱简编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学而篇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年谱简编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和内页排版也值得称赞,细节之处透露出出版者对经典文本的敬畏与用心。纸张的质感温润舒适,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的信息密度控制得恰到好处。在介绍某个概念时,它不会堆砌过多的生僻引文来炫耀学问,而是选择最精炼、最能说明问题的论述作为支撑。我尤其欣赏它在词条编排上的逻辑性,虽然是辞典,但沿着特定的主题或篇章顺序阅读下来,也能形成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这使得它既可以作为工具书随时查阅,也可以当作一本导读教材来系统学习。对于我们这些在快节奏生活中努力寻找精神锚点的人来说,这本辞典提供了一种沉静下来、与古代圣贤对话的绝佳途径。它仿佛是一位耐心的向导,引导我们穿梭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感受先哲们对理想人格的不断叩问与追求。
评分老实说,市面上关于《论语》的解读版本汗牛充栋,很多都显得过于学术化或者过于口水化,难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找到了那个恰到好处的中间地带。它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但表达方式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亲近感,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句子所挖掘出的深层哲学意涵。比如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阐释,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学习的乐趣”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习”在古代教育中的“实践检验”意义,以及“知行合一”的思想雏形。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让人感到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小小的发现之旅。它像一个精妙的放大镜,将原本被我们忽略的细微之处,放大了,让我们看到了蕴藏其中的无限可能性和智慧的厚度。这是一本真正能陪伴读者成长的佳作。
评分这本《论语鉴赏辞典》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对于我这种初次深入接触儒家经典的读者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我一直觉得《论语》内容深邃,但又常常因为缺乏背景知识和清晰的解释而感到晦涩难懂,读起来像是在迷雾中摸索。而这本辞典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是那种枯燥的逐字逐句的注释,而是更侧重于“鉴赏”,将每一个重要的概念、典故或者孔子的金句,都拆解开来,用现代的语言进行阐释,同时又保留了原文的韵味。我特别喜欢它在解释“仁”、“义”、“礼”这些核心概念时,引用的各种历史场景和生活实例,这让原本抽象的道德原则变得鲜活起来,仿佛孔夫子就在我们身边,谆谆教诲。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琢磨那些被注释过的章节,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真是无与伦比。它更像是一个学识渊博的老者,耐心地为你点亮前路上的每一个灯笼,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完成了对传统智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脉络比较敏感的读者,这本书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关系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很多时候,我们读《论语》,不了解当时卫国、鲁国之间的政治纠葛,不了解孔子周游列国时的困顿与坚持,就很难真正理解他言语中的分量。这本鉴赏辞典,在注释相关语录时,总会恰到好处地嵌入相关的历史背景信息,使得原本孤立的句子,瞬间被放置在了广阔的历史画卷之中。比如,在解读“道不容,君子不容”时,它详细描绘了孔子在陈蔡绝粮时的心境,那种孤独与坚守的张力,一下子就通过文字传递了过来。这种“情景再现式”的解读方式,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历史共鸣感。它不仅仅是一本语言学的解析,更是一部微型的、聚焦于孔子思想实践的“情境史”。它教会我,理解经典,必须结合其诞生的土壤。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辞典”这个名字有点保留,总觉得它会像一本工具书那样冷冰冰的,缺乏阅读的趣味性。然而,我完全错了。这本《论语鉴赏辞典》的文字功底极其扎实,但又绝不故作高深。它的行文流畅自然,即便是涉及到复杂的哲学思辨,作者也能用非常精妙的比喻和现代的视角去解析,让普通读者也能毫不费力地跟上思路。我个人认为,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鉴赏”二字的体现。它不仅仅告诉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更深层次地剖析了“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句话的意义何在”,甚至还探讨了后世对这句话的不同解读。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不再将《论语》视为一本古董,而是一部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活水。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灵之间的桥梁,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和思考的角度,简直是阅读体验的享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