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如是说:《道德经》之科学演绎
定价:58.00元
作者:黄钢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1531648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重读古代经典,已经成为当下流行的文化范式。《如是说:《道德经》之科学演绎》以*人称的叙述方式,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道德经》做了创新解读,阐释本体论上的“道”和方法论上的“道”,论证《道德经》具有的哲学意蕴、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揭示出这部经典的传世价值和永恒魅力。
目录
《道德经》章020
《道德经》第二章027
《道德经》第三章034
《道德经》第四章042
《道德经》第五章047
《道德经》第六章052
《道德经》第七章056
《道德经》第八章060
《道德经》第九章066
《道德经》第十章072
《道德经》第十一章077
《道德经》第十二章080
《道德经》第十三章085
《道德经》第十四章089
《道德经》第十五章093
《道德经》第十六章097
《道德经》第十七章102
《道德经》第十八章109
《道德经》第十九章115
《道德经》第二十章118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128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132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136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149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159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164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167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172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178
《道德经》第三十章183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187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191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196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202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208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212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217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222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230
《道德经》第四十章235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241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249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256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263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271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278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284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288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294
《道德经》第五十章299
《道德经》第五十一章306
《道德经》第五十二章309
《道德经》第五十三章314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318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324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330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335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340
《道德经》第五十九章344
《道德经》第六十章348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353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357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363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368
《道德经》第六十五章373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377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382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388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391
《道德经》第七十章395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398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403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407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411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415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419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423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428
《道德经》第七十九章432
《道德经》第八十章436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441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相当具有个人辨识度的,它并非传统意义上那种学院派的枯燥说教,而是渗透着一种老道的、带着洞察力的叙述腔调。作者似乎总能在看似最日常的描述中,精准地切入核心的哲学命题,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表达方式,让人在读到某些段落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回味那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我尤其欣赏他处理转折句的方式,常常在一个看似平铺直叙的句子后,突然抛出一个犀利的观点,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让人茅塞顿开。这种流畅又不失力量感的文字,使得原本可能被视为艰涩的议题,变得鲜活且富有生命力,仿佛作者正在你耳边,用最精炼的词汇,为你阐释宇宙间最宏大的规律。这种行文上的老到和精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对知识的吸收效率。
评分读完合上的那一刻,我内心涌起的是一种强烈的“重塑感”。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它更像是一种对既有认知结构的温柔但坚定的冲击。许多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不假思索接受的观念,在经过作者的梳理和推演之后,开始暴露出其内在的矛盾或局限性。这种被挑战的感觉,是阅读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书籍所必需的体验。它迫使你停下来,重新审视你看待世界的基本框架,并尝试用更加精细和审慎的态度去构建自己的理解体系。这不是一本读完就能束之高阁的书籍,它更像是一个持续发酵的思维伴侣,书中的观点会时不时地跳出来,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提供一个全新的参照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对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敬畏与驾驭能力。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展现出极强的逻辑构建能力,它不像很多论著那样,是线性堆砌论点的集合,反而更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迷宫,引导你按照预设的路径去探索,每走一步都有新的发现,但又始终能让你感受到整体的宏伟蓝图。我注意到作者在章节之间的衔接处理得极其自然,前一个部分的结论,总能巧妙地成为下一个部分论证的起点,这种层层递进的构建,让读者能够持续保持对全局的掌控感。特别是一些复杂概念的引入和展开,作者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通过一系列铺垫,逐步构建起概念的完整框架,确保读者在接触到最深层次的思考时,已经拥有了必要的思维工具。这种对阅读节奏的精准把控,使得即便是面对横跨多个领域的复杂讨论,读者也不会感到思维的断裂或疲惫,全程体验下来,更像是在参与一场精心策划的思维探险。
评分从内容呈现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其跨界融合的胆识与执行力。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既有理论的梳理和重述上,而是大胆地引入了许多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分析工具和视角,试图从一个全新的维度来审视和阐释那些古老的智慧。这种尝试的难度在于,如何避免为了融合而融合,最终变成肤浅的拼凑。然而,这本书成功地找到了那些潜在的连接点,并通过严密的论证将其固化下来,使得原本孤立的知识体系开始产生共鸣和交互。这种思维上的突破,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理解既有文本的边界,让人意识到,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正在于它拥有无限的延展性和被重新诠释的潜力。它提供的不是一个封闭的答案,而是一把开启更多可能性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内敛的质感,让人在翻开扉页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一种对知识的敬畏。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阅读时没有刺眼的反射光,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感到明显的视觉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字体排版,行距和字号的拿捏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平衡点,使得即使是相对晦涩的论述,也能被眼睛顺畅地捕捉和消化。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图表的绘制方式,它们绝非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视觉辅助工具,帮助读者在复杂的概念迷宫中找到清晰的路径。整体来看,出版社在实体书的制作上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它的物理形态已经预示了内容的重量与深度。可以说,初次上手时,那种从指尖传递到心底的踏实感,为后续的阅读体验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让人由衷地认为,这是一本被认真对待过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